議員並無選民,政黨隨意整合

議員並無選民,政黨隨意整合

這"八百羅漢"(且看他們在菩薩廟裡那副尊容就知道)在民國初年的中國,大鬧天宮,真是弄得個天翻地覆。但是我們要知道,這"八百羅漢"在民國初年是沒有選民(constituents)的。道理很簡單,因為中國這時雖有人口四萬萬,但80%是不識字的文盲。另外20%雖或多或少認得字,但他們也不知啥叫民主,啥叫選舉。這玩意兒,五千年的列祖列宗都不知道,他們何能頓悟起來呢?他們之中也確有略通民主選舉之皮毛的,但這種人就是孫中山先生所說的先知先覺了。一個文盲遍地的社會能產生幾個先知先覺呢?因此這些"羅漢"們就只是一批徘徊於轉型中期,從前朝(帝制的清朝)稍有新思想的半新人物轉到后朝(共和的民國),仍背著入朝做官的老包袱不放的半舊的政客。但是這些半新半舊的轉型政客(politiciansundertransformation),原是舊中國職業官僚(professionalbureaucrats)的候補人(officeseekers)。他們看重的只是自己的政治前途,搞政治的目的是入朝為官,因此他們並不代表什麼階級。以前入朝為官的快捷方式是參加科舉;現在科舉沒有了,黨就變成科舉的代替品了。入黨做官,或組黨做官,就成了有志青年的正途。這是我們社會政治大轉型還未轉完的一條大尾巴。孫中山先生勸告當時的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可說是針砭時弊,但是他老人家還是在這大尾巴上做文章。試問青年人個個都要立志做大事,那麼小事誰做呢?做大官和做大事,基本上是一個銅元的兩面。國父大人也是我們五千年中華大醬缸里出來的嘛,未能免俗也。嗚呼,社會文化轉型之難,有如此者。所以在孫中山和袁世凱那個時代,入朝為官,是當時大小政治人物排山倒海的主導思想。總之,要搞政治,你就得組黨,入黨,毀黨,造黨,分黨,合黨……一言以蔽之,萬變不離其黨,才是入朝為官的不二法門。據說1988年蔣經國在台灣開放黨禁后,不期年,寶島便出現小黨一百餘個之多。民初國會選舉時,據吾友張玉法院士的考據,大陸上竟有大小政團六百餘家(見張玉法著《民國初年的政黨》,台北市,1985年,"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第33頁)。何以有如此之多呢?作者再引當時政論家黃遠庸之言曰:既已聚千奇百怪之人而相率為黨,遂即鑄成千奇百怪之黨,蔓延於國中;乃復演為千奇百怪之崇拜政黨論,或毀謗政黨論,以相攻於一隅。於是乃有黨與黨之爭,有黨與非黨之爭,更有一黨之中一部分與一部分之爭。(同上,第13頁,引自《遠生遺著》)玉法這本584頁之巨著,所談千奇百怪之事是徵引不盡的了。但是如把民國初年的政黨摸出點頭緒來,也未始不可大義微言。蓋民初的政團實始於清末,而清末的政團實始自康、梁的強學會。康氏的教條主義把強學會弄垮以後,各省小會林立,雖群龍無首,然其宗旨與成分,大致相去不遠。戊戌以後康、梁避居海外,與孫、黃的革命派相競爭,儼然形成兩大主流。迨清末立憲運動在國內風起雲湧,兩派又同時迴流,滲入各省的參議會。武昌起義一聲炮響,原立憲派(包括康、梁的老保皇派)也加入革命,牆倒眾人推,兩派就水乳難分了。如今國會開始競選了,各小黨、小政團,又各為小團體利益,或分或合,甚至不惜毀黨造黨,來各取所需,因而就形成上引黃君所說的千奇百怪的現象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袁氏當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袁氏當國
上一章下一章

議員並無選民,政黨隨意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