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過渡期間的社會與經濟(2)
昨天我同各位講到明朝的財政與稅收,從這些背景上即可以看出,明朝與清朝不是我們今日所公認的一個國家。
實際上這是一個無數農村拼成的大集團,皇帝的力量不來自軍備,也不來自經濟,而是因著意識形態的支持,他是一切威權的來源。
表面上他的威權無限,而實際他能掌握的縱深極淺。民國成立之後,新政府無從承繼到舊體制的威權,卻先已受到舊體制里財政稅收的限度所拘束。
各位要明了:稅收的沿革是這樣的,並不是14世紀的賦稅抽得輕,20世紀就可以加重。
當初稅輕,農業的收入早已支持大量的人口,也使遠親近鄰層層剝削為可能,這種情形經過好幾世紀,不能再由政府突然改變,說是過去稅輕是一種錯誤,現在我們要實行加稅。
各位也記著:民國成立以來,國庫囊空如洗,新型的收入像關稅和鹽稅(鹽稅經過外人的解組,業已現代化)也都被外強把持,作為戰敗賠款與借款的擔保,財政沒有出路的情形,也是政局不能穩定的一大主因。
在很多國家田賦是收入之大宗,在英國和日本都在國家現代化的當頭,發生決定性的功效。
但是在中國既然這樣的微薄,又分散而無法集中,只能維持省級單位的舊式衙門,有時省級尚只能讓縣級用作開銷,自己另覓財源,說到軍費更是可憐,很多地方只能靠賣鴉片煙,再不然則出自厘金。
厘金創立於太平天國發難時,清朝政府准許各地駐軍在防區內設關卡,對轉口稅值兩抽厘,亦即千分之一,取其稅率低。
但是關卡林立,老百姓販布賣豬都要付稅,經過5個關卡就要付5次稅,它和鴉片稅捐一樣,只有附近駐軍作主,才有成效,其收入也是就地支用,不受中央管制。
綜合起來,這是一種可怕的現象:軍隊的向心力不在國法與紀律,而在忠義的成分,亦即是私人關係與私人道德。
軍隊的維持又靠地方上鴉片的販賣與內陸的物品轉口稅,也伏下了"地盤"的觀念。
這兩種成分加起來就是軍閥體制。所以當日的軍隊統治有內在的原因,預先埋伏了若干軍閥性格(當然與帶兵將領的性格也有關係,但仍是這內在的力量強),中原之戰也可視作政府企圖中央集權,與這地方部隊和省區部隊的軍閥性格衝突之表現。
1927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首先就想整理財政,尋覓新稅源,也在上海新增了若干稅捐,曾遇到外人的抵抗。
我這裡有當日英國人辦的《字林西報》的一幅漫畫,表示外人的反感。
尤其國民政府收回鹽稅,曾遇到《字林西報》的抗議,因為鹽稅在北京時代已經用作外債的擔保。
可是中原之戰發生在1930年,隔1927年又已經3年,國民黨又已經在江浙地區產生了穩定的力量,外商的態度也漸漸改變,逐漸希望當日之蔣總司令完成中國之統一。
中原之戰爆發之近因,乃是閻錫山在5月3日扣留了天津海關的收入。
以前南京政府還在與北方通電,互相爭辯。海關收入被扣之後,蔣即在5月8日北上指揮軍事,和議到此絕望。
還有一項局勢之展開,至今為寫中原之戰的歷史學家所忽略。當戰事激劇地展開時,南京的財政部長宋子文曾於5月27日,在河南歸德的總司令部發表談話,強調軍費不易維持。
他說到過去軍隊隨處作戰、遇地征糧的方法已不適用,但是他的財政部籌款的辦法,也已山窮水盡了。
這種情形,非常特別,很少有作戰期間自己的財政部長,自己暴露本方即將破產的弱點,而且這種呼籲又向外人提出。
我的觀察他的目的在喚起西方國家的注意,即對南京政府如不加援助,至少也應當不加阻撓。
如果中國再又弄得四分五裂,各人都截留關稅,對外商也沒有好處。果然他的呼籲發生效力。
兩天之後,亦即1930年5月29日《紐約時報》登載了一篇社論,支持宋子文的言論,在我看來這與當年年底南京政府宣布廢除厘金,實行關稅自主,沒有遇到外人之阻撓有關。
中國的關稅一般稱為"值百抽五",其實這是一個大概之原則,各種品目有高下。
只是自從與西方各國訂立不平等條約以來,一直維持19世紀的價格與稅率,海關的管制,也操在外人手中,其收入除去賠款與借款之本利外,只有剩餘一部分,稱為"關余",才由英國人充當的總稅務司拿去交中國政府。
中國過去曾屢次要求關稅自主,修改較合理之稅率,也和美國訂有合約,只是無法執行,直到中原之戰後於1931年1月1日成為事實。
對中國講這是一件大事。與革新之鹽稅擺在一起,南京政府才勉強有一點像現代國家之財政與稅收。
所以中原之戰,正面看來只是同類相殘,損害了國家的元氣,在側面卻並未缺乏隱藏著的好處。
國民政府希望全國確實統一的計劃,因此一戰只片面地做到。閻錫山部於7月被擊敗,馮軍戰線至10月才整個崩潰,但是中央軍對二者都沒有追擊。
這時候東北軍也已進入華北,蔣、張同盟,張學良就任國民政府陸海空軍副總司令,蔣委託他對馮、閻軍改編。
馮玉祥從此無力再問鼎中原。閻錫山雖然失去平津地盤,也仍然能夠控制山西與綏遠,馮舊部如宋哲元、張自忠仍有掌握一省的力量。
蔣介石能夠確實掌握的地區只在黃河之南和北緯35°接近。這和北宋統一中國,留著吳越錢家半獨立的姿態大致相似,好像是一種妥協的方式。
可是仔細看去,內在的更變,多於外界的妥協。有如過去西北軍受到蘇聯的資助,東北直接與日本辦外交,經過1930年後此類事再未發生(雖說閻錫山戰敗后一度退居大連,與日人保持接觸),同時日本增強對中國之侵略,發動"九?
一八"事變,也是因為中國之統一,與他們的大陸政策極不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