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路」之爭(1)
1964年,經歷「三年困難」重創之後,國民經濟調整的任務基本完成,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可望到來。3月,**中央批轉了國務院副總理李富春《關於北京城市建設工作的報告》,報告提出:「東西長安街兩側已經有不少拆了房子的空地,應當儘先安排適當的建設項目把它建設起來。同時,考慮到國際形勢和國內條件,首都面貌應當逐步改變,如果中央同意,即可讓北京市迅速作出東西長安街的改建規劃。」「沿街要多建一些辦公樓和大型公共建築。但是,其他城市不得仿效。」根據**中央指示的精神,北京市決定利用長安街上已拆空的兩片地方,即西單東北角和方巾巷東科技館原址,建設百貨大樓和辦公樓,並著手編製長安街規劃。為此,北京市政府發動北京市規劃局、建築設計院、工業建築設計院、清華大學、建築科學研究院、北京工業大學等6家單位分別編製規劃方案,並於1964年4月10日至18日,邀請各地建築專家審核、評議規劃方案。這次會議首次形成了長安街較完整的規劃方案。而在此前相當一段時間,對長安街的規劃,一直存在不同看法。新中國成立之初,在進行**廣場規劃的同時,北京市規劃部門就開始研究長安街規劃。佔用東交民巷操場建設的公安部、燃料部、紡織部、外貿部辦公樓,由於建得早,沒有達到後來規劃提出的道路寬度要求。1954年9月,《改建與擴建北京市規劃草案的要點》提出,為便利中心區的交通,並使中心區和全市的各個部分密切聯繫,計劃將南北、東西兩條中軸線大大伸長和加寬,其一般寬度應不少於100米;1958年6月,北京市上報中央的《北京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初步方案的要點》又提出,東西長安街、前門大街、地安門大街是首都主要的街道,將要展寬到100至110米,並且向外延伸出去;同年9月,《北京市總體規劃說明(草案)》又將東西長安街、前門大街、鼓樓南大街3條主要幹道的寬度調整為120至140米,並提出一般幹道寬80至120米,次要幹道寬60至80米。國家計委多次對北京的道路寬度等提出質疑,有人以「房必五層,路必百米」相譏,更有人批評這是「大馬路主義」。但是,北京市的態度是堅決的。1956年10月10日,彭真在北京市委常委會上提出:倫敦、東京、巴黎、紐約等城市的交通都很擁擠,據說有的地方坐汽車不一定比走路快。莫斯科有些窄街道,也有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吸取這方面的經驗教訓。道路不能太窄。1953年提出東單至西單的大街寬九十公尺,就有人批評這是「大馬路主義」。大馬路主義就大馬路主義吧。不要害怕,要看是否符合發展的需要。道路窄了,汽車一個鐘頭才走十來公里,豈不是很大的浪費?將來的問題是馬路太窄,而不會是太寬。我們不要只看到現在北京全市只有不到一萬輛小汽車,要設想將來有了幾十萬輛、上百萬輛汽車時是什麼樣子。總有一天會發展到幾十萬、上百萬輛車的。主要的馬路寬九十公尺並不是太寬了。直升飛機也要場地。在座的青年同志們,等你們活到八十歲九十歲時,再來看看是誰對誰錯,那時由你們來作結論。由於對道路寬度存在爭論,北京市決定改建長安街先從北側開始,因此電報大樓和沿長安街安排的國慶工程,如民族文化宮、民族飯店,以及水產部大樓(現國家經貿委商業機關服務中心),都放在北側。當時西單百貨大樓、科技館和長途電話大樓也確定了位置,有的已完成了拆遷,騰出了空地,有的打好了基礎,有的已完成首層的結構,后因1959至1961年出現經濟困難而停建。1958年,東西長安街被展寬並朝著古城牆方向打通延長,道路斷面形式為一塊板,即機動車與兩側非機動車道之間沒有綠地相隔,連為一體。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副院長董光器認為,這在當時主要是從備戰考慮的,雙塔慶壽寺之拆除也與此有關:50年代末,世界戰火不斷,抗美援朝剛結束,在徵求對總體規劃意見時,來自軍隊方面的同志曾提到:「從國防上看,例如道路很寬,電線都放在地下,這樣在戰爭時期任何一條路都可以作為飛機跑道,直升飛機可以自由降落。假如在**上空爆炸了一個原子彈,如果道路窄了,地下水管也被炸壞了,就會引起無法補救的火災,如果馬路寬,就可以作隔離地帶,防止火災從這一區燒到另一區去。」「道路中心種樹不好,不如在路兩旁行道邊種樹好,因為人們不會到路中間去休息、散步的。」這可能就是長安街定為一塊板的主要出發點,也可能是搞一塊板的另一種考慮。在馬路上連樹都要靠邊,在街心堵一個雙塔寺自然是難以成立了,因此,儘管在當時規劃人員一直把雙塔保留在街心,遲遲未拆,但最後還不得不奉命拆除。離開了當時政治、軍事形勢分析,就很難說清雙塔寺拆除的道理。就在北京規劃建設大馬路的時候,西方各大城市卻在大力發展單行線,力求不以道路的寬度,而是以其密度取勝。在路網規劃方面,北京市長期以來實行道路「寬而稀」的雙向交通模式,20世紀50年代制定的道路紅線規劃一直執行至今,機動車道路一般相隔700至800米一條。相比之下,一些西方發達國家的城市則走了一條道路「窄而密」的發展模式,如華盛頓,機動車道路一般相隔100至150米一條。由於路網密,這些西方城市大力發展單向交通,注重路網與道路系統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