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民公社(2)
梁思成在人大會議上作了一個發言,提出:「如何根據城市人民公社發展的要求進行城市規劃,是擺在建築工作者面前的一個新問題。我們應該很好的加以研究。」「城市規劃要考慮進一步妥善地安排為家庭婦女參加社會勞動所需要的街道工廠和為全體居民服務的公共食堂、託兒所、幼兒園等生活福利設施。除此而外,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城市人民公社這個新思想、新生活、新問題、新事物是我們過去所不熟悉的。我們對於這種新的生活方式可能不那麼習慣。在這方面如何改造我們的舊思想、舊觀點和舊的生活習慣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梁思成希望城市規劃能夠研究城市人民公社問題,沒想到半年之後,得到的答案卻是「三年不搞城市規劃」。1960年11月,全國計劃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報告嚴厲批評了「四過」問題,宣布「三年不搞城市規劃」。何為「四過」?即城市建設中出現的「規模過大、佔地過多、求新過急、標準過高」。「四過」問題是1957年4月國家建委主任薄一波、城市建設部部長萬里等率工作組到西安、蘭州、成都等地檢查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工作后提出的,但是這些問題當時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很快在「大躍進」期間,在「大辦工業」、「大鍊鋼鐵」等**中,城市規劃過分擴大,城市人口過分膨脹,超過了國家財力所能承受的限度,並出現城市規劃和建設嚴重失控的局面。在經濟嚴重困難的情況下,1961年1月,**中央提出「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併發出勤儉節約、縮短基本建設戰線的指示,決定三年不上工業項目和大型基建項目。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三年不搞城市規劃」的全國計劃工作會議提前召開。這對於城市規劃界無疑是重大的打擊。一時間,各方面對城市規劃的認識產生了混亂,各地的城市規劃機構被大量精減,直至被撤銷,規劃隊伍大為削弱,遭到嚴重破壞。北京市雖然作出總體規劃暫不變動的決定,卻必須面對基本建設任務大大壓縮的現實。北京市許多建設項目中途下馬,基礎設施工程也處於停滯狀態,面臨著1949年以來罕見的城市建設低潮。從1961年至1965年,北京市採取措施,5年內動員42萬人返回農村。在幾近崩潰的經濟狀況下,北京市1957年提出的10年左右完成舊城改建的計劃,只能擱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