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碼頭》四十九?(2)
潘東方不管大家的議論,仍然繼續說:「要使問題徹底得到解決,最好的辦法是地區應該考慮禾塔鎮、榆樹峁村和開發區地域里涉及到的所有村的利益,給他們一定的土地自主經營權。當然這是很難做到的,聽說地區開發區的總體規劃都已經出來了,要進行調整也不容易。」
這是潘東方在這個問題上的一貫論調。郝智想到自從地區準備建設開發區以來,潘東方就一直找自己做這方面的工作,談的是開發出來的土地由幾方分配的觀點,大概是他礙於今天的情況特殊,才沒有提出給縣裡也分點土地的要求。
地區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土地局長等人對潘東方的話給予徹底的否定,他們認為首先要肯定的是,土地只有國家和集體之分,沒有什麼個人土地一說。再說呢,在開發區還沒有正式啟動、資金很緊張的前提下,行署已經籌集五百多萬現金,先給農民群眾進行了兌付,他們也是接受了這樣的兌付的。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政府做的已是夠仁至義盡了。如果農民再這樣鬧下去的話,實在不行就動用公安、武警。無論幹啥事,如果沒有大局意識,缺乏統一領導和統籌安排部署,對上訪者一味遷就,誰鬧事就滿足誰的要求和利益的話,那今後國家的項目啥都不可能實施了。
郝智聽完大家的爭論,說:「潘縣長的觀點我和大家一樣是不同意的,但無論如何這個事情一定要儘快得到妥善解決。也正因處理起來有難度,所以才把大家找來共同研究。我看這件事先由魏專員牽頭,具體工作以永川縣為主,地區相關部門配合,立即組成工作組,深入到群眾中間,多做解釋工作,多溝通。不管怎麼樣,首先保證讓群眾馬上撤離工地,一定不能耽誤電廠的工期。其次,也要處理好群眾的利益關係,大家先把相關政策吃透,如果政策里我們的賠償還不到位,那我們重新進行核算補償也不是不可以的。大家看怎麼樣?」魏有亮點頭表示贊同,他指著馬俑和潘東方問,「馬書記,潘縣長,你們意見如何呢?」
「就按照郝書記的指示辦,問題出在我們縣,我們理應責無旁貸地解決。」馬俑說。話說到了這個份兒上,潘東方也表態同意,還主動說縣裡的工作組長由他親自擔任。
郝智在永川開會的時候,肖琦一行在姜和平、吳帆等人的陪同下,到了路山機場。在等候飛機的半個多小時里,姜和平終於找到這個非常難得的和肖書記接近的機會,雖然在省委工作的時候,他經常能和肖書記接近,但那種接近完全是一種服務性的接近,而作為路山的地方行政長官,和省長接近的機會倒還有那麼幾次,但和省委書記就沒機會了。今天,郝智自己接過那個難啃的「母豬頭」,把接近肖琦的機會留給了自己。像一個多年前就排練好一出話劇的演員,等待的就是這個演出的激動人心的時刻一樣,他緊緊地圍繞在「老佛爺」左右。等到大家靜靜地都坐進候機樓里時,肖琦主動要他利用這點時間,把路山的情況簡要進行彙報,他馬上像自打走進後宮還沒見過皇上的妃子第一次見到皇上那樣,一股暖流涌動在他的心頭。
彙報工作是一門大學問,既要掌握好時間和火候,叫領導聽得津津有味而不厭煩,又要在不溫不火、貌似平淡的敘述中進行表揚和自我表揚,還要不時地發出閃光點,叫領導感到耳目一新,難以忘懷。多年來,在機關大院里成長起來的姜和平,對彙報的門道簡直太熟悉了。他用「一二三四」很有層次和邏輯的方式,完整地介紹了近年來路山地區政通人和、經濟超常規發展的成就。一是路山發展的一整套數字,GDP連續三年保持20—30%的高增長,地區財政收入由五年前的三億多元一躍到現在的二十一個多億。姜和平不忘在一串串耀眼的數字後面,還把小數點都保留了兩位,無聲地告訴領導自己對工作的熟悉。二是兩條方針,緊緊抓住項目帶動戰略和工農業互相協調、快速有效可持續發展的方針。三是三個變化,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人的精神面貌取得了巨大的變化。四是四個方面的展望,其中一是經濟建設再邁上新的台階,力爭五到十年把路山建成全省乃至西部經濟強區;二是通過實施「一養三蛋蛋」工程,給農民群眾的增產增收創造了條件,使「三農」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三是生態環境取得顯著改善;四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以人為本,實現路山政通人和的美好景象。在這些成績取得的同時,他沒有忘記重點突出郝智同志的功績。他深入淺出、數字和事例完美結合,彙報的確很生動,從肖琦的微笑和不時點頭表示同意里,他看到了「老佛爺」的讚賞。
「郝智同志怎麼樣?」肖琦很平靜的問話,在姜和平的心裡掀起了波瀾,難怪有人說太平洋西岸蝴蝶扇動起翅膀都會在東岸掀起滔天的巨浪。
「廉潔奉公,勤懇工作。」他暗暗遏制心頭的激動,說。
肖琦突然轉變了話題,和他拉起家常,包括妻子、孩子、年齡和工作經歷。當「老佛爺」慈祥地拍著他的肩膀說了「好好工作,我們的事業需要你這樣的同志」時,姜和平猛然發現,原來窗外的陰天也很明媚。對於中國的政治,姜和平自信十分精通,長期以來在對業績的考核評估中,都體現一個「指揮棒」效應,就是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當官為了什麼?就是為了升遷。升遷看什麼?明面上看領導的指揮棒,上面考核什麼,你就做什麼。在市場經濟面前,無論是做官的還是商人,都離不開經濟二字。撇開買官賣官不說,要說政績的話,GDP就是它的中心,發展是硬道理,其實GDP增長才是最硬的道理。彙報給肖琦的數字是有點誇大,但其精確度又叫他不得不信服。數字造官,已經是普遍存在的不爭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