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驍將――黃公略(5)
「哎呀,那還等什麼,快追呀!可以喊回來的!」
黃公略拔腳往外沖,被彭德懷擋住:「你去三營還不到一個月,能把部隊拉出來就不容易了,現在去追,未必追得上,也許還會有生命危險。三營得而復失給一團提了醒,對於起義部隊要加強改造。」
當晚,在一團團黨委會上,黃公略作了沉痛的發言:「這是一個深刻的教訓,武裝起義要有堅強的領導核心,在部隊尚不夠鞏固的情況下,起義的主要領導人切不可輕易脫離部隊。」
他的這句話很快又得到驗證。8月24日,起義部隊改編為紅五軍,彭德懷、滕代遠分任軍長和黨代表,黃公略任四團黨代表。月底,根據**湖南省委的指示,紅五軍向井岡山進發,行至江西萬載時,由於一個副連長投敵告密,部隊遭到國民黨優勢兵力的襲擊,損失慘重,全軍只剩下一千餘人。彭德懷稱這段時間為紅五軍最困難的時期。黃公略提出兩條建議:對混進起義隊伍的軍官進行審查和清洗;吸取在戰鬥中經過考驗的優秀分子入黨,並安排他們擔任基層幹部。彭德懷也痛感軍中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提出建立政治部、加強士兵委員會的工作和從上到下建立健全黨代表制。五軍軍委採納了他們的意見,對部隊進行整編,取消團、營番號,建立五個大隊和一個特務連。9月,紅五軍軍委與湘鄂贛特委舉行會議,決定將五軍與各縣游擊隊混編為五個縱隊,任命黃公略為第二縱隊縱隊長。在這次會議上,彭德懷提出到井岡山向朱德、**領導的紅四軍取經的建議。會後,紅五軍分兵兩路,彭德懷、滕代遠率軍部直屬隊和四、五縱隊向南衝破敵人包圍,前往井岡山尋找紅四軍,留下來的一、二、三縱隊由黃公略統一指揮,擔負起保衛和發展湘鄂贛根據地的任務。
從1928年9月到1929年8月,在主力外出的一年時間內,黃公略成為湘鄂贛根據地最高軍事首長。他根據形勢和任務的變化,一改過去以集中為主的方式,採取化整為零、集零為整兩種戰略。當邊區遭受敵軍優勢兵力集中進攻時,則將三個縱隊共十一個中隊的部隊分散到廣大鄉村,一方面進行游擊戰爭,另一方面幫助群眾開展以「抗租、抗債、抗糧、抗捐、抗稅」為內容的五抗運動;當敵人由攻轉守或軍閥發生混戰時,則將部隊集中起來,利用有利時機,大舉向外擴張。在實踐中,他創造和總結了繞南進北、晝伏夜出、彼合我散、彼集我合、彼駐我擾、彼追我圈等游擊戰術,還將這些心得寫為一本《游擊戰術》的小冊子,在軍中廣為印發。據考證,這是我軍歷史上第一部研究和闡述游擊戰術的軍事著作。
在黃公略的領導下,儘管留守根據地的總兵力銳減二分之一,但部隊仍然取得了粉碎湖南、江西、湖北三省敵軍「會剿」和七縣反動武裝聯防的勝利,湘鄂贛根據地不僅渡過了危機,而且呈現出全面復興的興旺之勢,留守部隊擴編為湘鄂贛邊境游擊支隊,人槍擴大一倍以上,增至二千餘人。
中央巡視員潘心源在視察湘鄂贛邊區后給中央報告中寫道:
彭、黃兵變雖遭到了很大損失,但對於平瀏的工農群眾鬥爭,確有大的發展。瀏陽自黃公略帶兩百槍來了以後,東鄉造成全鄉的赤色恐怖,南北鄉受到很大影響,東鄉並建立了兩個區蘇維埃。平瀏游擊隊增加四倍以上的槍支,鬥爭的發展普遍到全縣,建立了十幾個區蘇維埃組織。鬥爭的發展已波及到修水、銅鼓、萬載、武寧各縣。
根據地萬象更新的面貌和群眾日益高漲的革命熱情,令重返湘鄂贛的紅五軍主力十分驚奇。彭德懷幾十年後,還情緒激動地回憶道:
紅軍經過之處,人民群眾熱烈擁護。瀏、平、萬、銅、修根據地遭敵嚴重摧殘,多數地區被白軍燒得片瓦無存,人民對於紅軍尤愛之如親人,殘存的半升米和薯干,自己不吃,留給紅軍吃。
1929年8月,黃公略率領的湘鄂贛邊境支隊二千餘人與彭德懷率領的紅五軍四、五縱隊一千餘人在平江黃金洞、桐木橋會合。當晚,召開聯席會議。彭德懷誇獎一年多來邊區工作的進步,盛讚黃公略領導好。會後,兩支部隊合編,取消湘鄂贛邊境游擊支隊建制,由彭德懷、黃公略任正副軍長。此後,人們習慣地稱紅五軍為「彭、黃」。
日益顯赫的名聲給黃公略和他的家庭帶來巨大的負累。國民黨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鍵四處張貼布告,懸賞緝拿黃公略的首級,並不斷提高賞格。黃公略每打一次勝仗,他的賞格就升一級。當「朱、毛、彭、黃」齊名時,黃公略首級的價格被提升到十萬元。迷信風水的何鍵還兩次派兵到湘鄉挖黃公略的祖墳,將他的祖父、父親的屍骸帶到長沙,丟進湘江。
傾交如故,白髮如新。英姿瀟洒而又才華橫溢的黃公略很快得到朱毛的賞識,視為「軍中三驍將」。黃公略被國民黨並稱為「朱、毛、彭、黃」四大軍事首腦之一。在富田事變中,他堅定地站在**一邊,化解了黨內危機,其後又在歷次反「圍剿」鬥爭中屢立奇功。他是**詩詞中出現最多的將領。
黃公略與**首次見面是在1930年春。
這年年初,活動於贛西南地區的紅二團和紅四團擴編為紅六軍。**中央指示兩支老大哥部隊——紅四軍和紅五軍派人幫助加強領導力量。贛西特委書記朱昌偕風塵僕僕,遠行千里,來到湘鄂贛邊區,找到紅五軍,要求支援一批軍事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