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長城線上千里無人區的由來(1)

第一章 長城線上千里無人區的由來(1)

萬里長城,東起山海關,攀上燕山的崇山峻岭,逶迤向西,經由冷口、喜峰口、羅文峪口、黃崖關、將軍關、古北口、白馬關、靖安堡,抵獨石口一段,長約一千公里,雄關要塞,虎踞龍盤,是連結華北與東北的樞紐,溝通關內關外的咽喉,向東向北鎖住了熱河、遼西兩大戰略走廊,向南則虎視華北,直下平津,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侵略者在這段長約一千公里的長城線上,製造了慘絕人寰的「無人區」。同時,**領導著抗日軍民,也頑強地堅持在長城線上的抗日根據地里,並持續突破「無人區」封鎖線,向東北推進,展開了舉世罕見的艱苦卓絕的鬥爭,被史家稱作抗日戰爭史中最悲壯的一個「特寫鏡頭」。

兩條「屈辱線」

1933年元旦之夜,山海關車站附近一聲爆炸,幾記槍鳴。根據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駐紮在山海關的日本軍隊,又使出發動侵略戰爭的慣用伎倆,自製事端,自我報警,自動出擊,一舉攻陷了要塞山海關,扼住了遼西走廊的咽喉。緊接著就發起了熱河事變。從2月21日開始,日軍糾集一部分偽軍,共10萬人,兵分三路向熱河省進攻。當時駐守熱河的湯玉麟、孫殿英等軍閥,擁兵20多萬,但是,他們都是舊中國**的政治土壤里生出的爛果子,吞噬自己同胞如狼似虎,在異族入侵者面前卻怯懦如兔,望風而逃。三路日軍如入無人之境,以急行軍的速度前進,於3月5日兵不血刃佔領承德,熱河10萬多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淪入敵手。

全國輿論大嘩。文學家林語堂在《吊熱河失陷》的一副對聯中諷刺說:「旬日失六十萬方里,熱湯滾得快,打破古今記錄;三天分個半斤餅乾,冷口齒已寒,滑天下之大稽。」中國駐國聯代表團顧維鈞等人,因受不了外國人的嘲弄辱謾,憤而集體辭職。

一心打內戰的**的國民黨政府,為了應付輿論和顧全「面子」,讓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何應欽指揮長城抗戰,並以親日派分子黃郛以北平政務委員會委員長的身份主持華北政務。何、黃二人達成默契,一個作招架抵抗,一個斡旋求和。長城抗戰打響后,30萬大軍在長城線上一字排開,前方愛國將士為保衛祖國領土不被日軍侵佔,不顧個人安危,浴血奮戰,曾打出了中**隊的威風,全國人民深受鼓舞,潮水般地予以支援。然而何、黃親日派不僅不準主動向日本侵略者出擊,卻向侵略者暗送秋波,頻頻接觸,乞求停火。

其實,當時日軍也看到自己「軍事行動已到達極限」,「較中**隊遠為劣勢的關東軍,戰鬥力殆已用盡,因此,必須乘勝於最短時間內導致停戰。惟恐中**隊以反擊的餘裕。」日本防衛廳研究所戰室:《大本營陸軍部》第337頁。而要求停戰就意味著戰敗,日本當然要硬撐著;而根本無心戀戰的蔣、何之流,更急切停戰。不過,蔣介石礙於「面子」,談判前再三指示說:「至於協定一節,總須避免文字方式,……絕不能涉及偽國(滿洲國)事實之承認以及東四省之割讓及相關問題。」②日方也給了點「面子」,答應只是簽訂一份軍事性質的協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日軍暴行紀實:長城線上千里無人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日軍暴行紀實:長城線上千里無人區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長城線上千里無人區的由來(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