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六章 姬昌聞歌尋賢
,一半日便到了靈霄寶殿。殿前仙官見到玄都**師到來,訓帥躬身行禮道:「小仙拜見真人」。
「道友辛苦!」玄都**師還禮與仙官。
聽到玄都**師如此說,仙官受寵若驚連忙俯身:,「真人言過快快入內,陛下已經等候多時」。
伯邑考跟著玄都**師進入靈霄寶殿後看到殿內坐著十多個人。其中六上身著帝服,頭戴冠冕,再看著位一位中年人,稍微一想就知道那位定然是傳說中的玉帝,其下諸人伯邑考說認不出來了。
此時到了天庭之後,伯邑考再不明事由,也知道定然有不同凡響之事將要在自己身上發生。不敢多言,只是跟在玄都**師身後,眼睛餘光打量完靈霄寶殿諸人後,再不四處亂瞅。
「弟子拜見老師,下界伯邑考已經引渡到來!」玄都**師交還太清道人賜給他的玉符之後,站於太清道人身後,低眉順眼,再不動彈。
「陛下下旨吧」。太清道人打量完伯邑考,與昊天說道。
「尊真人之命」。昊天說完后,在御案匕拿起天帝印望在金旨之上蓋下大印,交由身邊的太白金星。
太白金星接過金旨之後,與昊天玉帝行禮,走下御台,開始宣讀玉旨。這太白星金道行並不高深,乃是天庭得建之後,太白金精得道,素來老成,有天庭首相之稱,身份倒也尊貴,最是精通政務。為護得太白金星周全,昊天賜他寶衣,又拜訪女媽娘娘得來一件先天法寶交於太白金星,頗得昊天寵愛。
「奉天帝玉旨。下界伯邑考劫數圓滿。昔日七聖定六御,伯邑考本為人間帝皇,奈之身死劫消,特引渡天界,封爾為中天紫微大帝,為萬星之尊,執掌萬星,察人間王朝興衰,執人間王朝更替
伯邑考正思量著自己到來天庭之事,再聽得太白金星玉旨,不由目瞪口呆,腦海一片空白。中天紫微大帝是什麼職位,伯邑考不知道,可其中職權似乎極大。
太白金星見伯邑考正呆愣之中,出言提醒道:「陛下接旨吧」。
「哦!」
伯邑考腦中空空的接過玉旨,連聲道謝之語都沒有說的出口,只見太清道人突然揮手一道金光落於他的身上,伯邑考只覺腦海轟的一聲巨響,身體一股暖意傳來,魂魄之體變異,化作仙靈之體。一道紫微神光自頭頂衝出垂落周身,引得無數星辰之力沖入體中,不過片刻之後,仙靈之體被星辰之力鍛煉成星辰神體,微微星辰之光自體內泛出,另有一道紫微神光護於周身,竟然只這麼一會兒便成就大羅金仙道行。
這等被外力強行提升到大羅金仙道行,根基極為不固,日後想到再進一步,怕是要潛心修行億萬年才可。中極紫微天帝乃是一文職,非司戰鬥。太清道人把他強行提升到大羅金仙道行,也只是要讓他能夠融合羅天紫氣,得大羅尊位。
伯邑考剛一融合羅天紫氣,便明悟前因後果。此時他一身帝服,腰特帝劍,身披星衣,對諸聖人躬身作擻:「伯邑考拜見諸位聖人」。
「呵呵呵,」明玉見壯,不由輕聲笑了起來,「如今六御齊全,封神一戰馬上就要開啟,貧道不便多留,便與諸位道友告辭了」。
「善!」諸聖人也有去意,齊齊行禮之後,出了靈霄寶殿。諸個天帝送走聖人之後,又與伯邑考行禮:「道友有禮,道友初掌萬星宮,先回去理順帝宮一切事宜,我等再往瑤池仙宮相聚,如何?」
「正該如此!」聽到玉帝此話后,諸天帝皆同意。此後太白金星帶著伯邑考一同去萬星宮,其它天帝各歸帝宮。
自伯邑考成為紫微大帝,人間大劫興起,各處刀兵不斷。有西技安居樂業,為天下人知,紛紛前去投靠,西歧勢力大漲,為紂王忌。
有一日,姬昌文同眾文武出郊外行樂,共享三春之景。行至一山,見有圍場,布成羅網,姬昌一見許多家將披堅執銳,手執長竿鋼叉,黃鷹獵大,雄威萬狀。見得:
烈烈旌旗似火,輝輝皂蓋遮天;錦衣綉襖駕黃鷹,花帽征衣牽獵大。粉青氈笠,打朱纓;粉青氈笠,一池荷葉舞清風;打朱纓。開放桃花浮水面。只見趕獐獵犬,鑽天鷂子帶紅纓;捉兔黃鷹,拖帽金彪雙鳳翅。黃鷹起去,空中啄墜玉天鵝,惡大來時,就地拖翻梅花鹿,青錦白吉:錦豹花彪,青錦白吉遇長桿。血濺滿身紅,錦豹花彪逢利刃,血淋出上野雞著箭,穿住二翅怎能飛?遭叉,撲地翎毛難展掙;大弓射去,青牲白鹿怎逃生?葯箭來時,練雀班鳩難迴避」旌旗招展亂縱橫,鼓響鑼鳴聲吶喊。打圍人個個心猛,興獵將各各歡欣;登崖賽過撥山虎,跳澗猶如出海龍。火炮鋼叉連地滾,窩弓伏弩傍空行;長天聽有天鵝叫,開籠又叭口…青。
話說姬昌見得如此個光景,忙問:「上大夫!此不過是一個圍場,為何設於此山?。散宜生馬上欠身答曰:「今日王爺游春行樂,共幸春光。南將軍已設此圍場,俟主公打獵行幸;以暢心情,亦不枉行獵一番。君臣共樂姬昌
聽說正色曰:「大夫之言差矣!昔伏羲黃帝不用茹毛,而稱至聖,當時有首相名曰:風后,進茹毛與伏羲,伏羲曰:此鮮食,皆百獸之肉,吾人而食其內,渴而飲其血,以之為滋養之道。不知吾欲其生,忍彼死,此心何忍。聯今不食禽獸之肉。寧食百草之粟,各全生命,以養天和,無傷無害。豈不為美?伏羲居洪荒之世,無百穀之美,倘不茹毛鮮食!況如今五穀可以養生,肥甘足以悅口,涮與卿踏舂行樂,以賞此韶華風景。今欲騁孤等之樂,追麋逐鹿,較強比盛;騁英雄於獵較之問,禽獸何辜,而遭此殺戮之慘?且當此之時,陽春乍啟;正萬物生育之候,而行此肅殺之政,此仁人所心者也。古人當生不剪,體天地好主之仁,孤與卿等何蹈此不仁之事哉?速命南宮將圍場去了!」
聽得姬昌如此說,眾將傳旨小姬昌又道:「孤與眾卿在馬上歡飲行樂觀望來往士女紛紜;踏青鼻陌,鬥草芳叢,或攜酒而來溪邊,或誆歌而行綠野。君臣馬上忻然而嘆曰:「正是君正臣賢,士民怡樂散宜生欠身答曰:,「主公西歧之地,勝似堯天
君臣正迤邐行來,只見那邊一彩人作歌曰:,「憶昔成湯掃桀時,十一征兮自葛始;堂堂正大應天人,義一舉民安止。今經六百有徐年,祝網恩波將歇息;懸肉為杯酒為池,鹿台積血高千尺。內荒於色外荒禽,可嘆四海沸呻吟;我曹本是海客,洗耳不聽亡國音。曰逐洪濤歌浩浩,夜視星斗垂孤釣;孤釣不知天地寬,白頭俯仰天地老
姬昌聽得此歌中之詞不凡,還沒有聽淡人歌罷,便轉身對散宜生說道:「此歌韻度清奇,其中必定有大賢隱於此地。」說完,姬昌命辛甲:「與孤把作歌賢人請來相見
辛甲領旨,將坐下馬一拍,向前厲聲言曰:,「內中有賢人,請出來見吾王爺。」那些漁人聽得辛甲厲聲,不由大驚,齊齊跪下答曰:,「吾等都是閑人」。
辛甲不由大奇,問道:「你們為何都是閑人?」漁人回應道:「我等早晨出戶捕魚,這時節回來無事,故此我等俱是閑人。」不一時姬昌馬到,辛甲向前啟曰:「此乃俱是漁人,非賢人也。」
姬昌不信,與左右說道:「孤聽作歌韻度清奇,內中定有大賢。」淡人聽到姬昌如此說,便與其解釋:,「此歌非小人所作,離此三十五里,有一溪,溪中有一老人,時常作此歌。我們耳邊聽的熟了,故此信口唱出,此歌實非小民所作
姬昌這才信罷,與渣人揮手道:「諸位請回,姬昌打擾了眾汪人聽后叩頭去了。姬昌坐於馬上想著歌中之味,不時拍手讚歎:,「洗耳不聽亡國音旁有大夫散宜生欠身言曰:「洗耳不聞亡國音者何也?」姬昌笑曰:「大夫不知麾?」宜生搖搖頭曰:「臣愚不知深意
姬昌解釋曰:,「此一句乃堯王訪舜天子故事:昔堯有德,乃生不肖之男,俊堯王恐失民望,私行訪察,欲要讓位。一日行至山僻幽靜之鄉,見一人倚溪臨水,將一小瓢兒在水中轉;堯王問曰:公為何將此瓢在水中轉。」其人笑曰:「吾看破世情,了卻名利,去了家私,棄了妻子;離愛欲是非之門,拋紅塵之徑。僻處深林,鹽蔬食;怡樂林泉,以終天年,平生之願足矣堯妻聽罷大喜:」此人眼空一世,亡富貴之榮,遠是非之境,真乃人傑也!將此帝位正該讓他
集曰:,「賢者!吾非他人,聯乃帝堯。
今見大賢有德,欲將天子之位讓爾可否?」其人聽罷,將小瓢拿起,一腳踏的粉碎,兩隻手掩住耳朵飛跑,跑至河邊洗耳。正洗之間,又有一人牽一隻年來吃水,其人曰:「那君子!牛來吃水了。」
那人只管洗耳,其人又曰:」此耳有多少污穢,只管洗?」那人洗完,方開口答曰:,「方才帝堯讓位與我,把我雙耳都污了;故此洗了一會,有誤此牛吃水其人聽了,把牛牽至上流而飲,那人曰:,「為甚事便走?」其人曰:「水被你洗污了,如何又污我牛口當時高潔之士如此。此一句乃洗耳不聞亡國音
眾官在馬上俱聽文王談講先朝興廢,俊國遺蹤;君臣馬上傳杯共享,與民同樂。見了些桃紅李自,鴨綠鵝長;鶯聲嘹瀝,紫燕呢喃。風吹不管遊人醉,獨有三春景色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