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對我國企業兼并控制情況的資料3

外資對我國企業兼并控制情況的資料3

?西門子組建合資公司威脅我國工業汽輪機行業:

2005年,湖北長江動力集團與德國西門子發電集團簽署框架協議,組建合資企業。據西門子披露:合資公司註冊資本為6億元人民幣,西門子佔75%,長動佔25%,生產大綱為每年104台,此合資

公司將成為亞洲最大的工業汽輪機製造基地。

工業汽輪機是大型工業裝置中的關鍵動力驅動設備,汽輪機領域的高端(有別於發電汽輪機),廣泛用於石化、電力、冶金、煤化工、化肥、建材、環保、能源綜合利用等領域,是重要工業基

礎裝備。自主掌握工業驅動汽輪機的技術,對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十分重要。

杭汽輪是國內最大的工業汽輪機企業,具備年300台/350萬k設計製造能力,產品覆蓋我國應用工業汽輪機所有領域,可按用戶的工況、參數,非標準設計製造各型工業汽輪機;國內市場佔有

率65%-75%,配套自給率90%,出口至世界20多個國家地區。

「工字」牌工業汽輪機是國家名牌產品。哈汽、東汽、上汽等也能設計製造工業汽輪機。

2005年,杭汽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9.16億元(增長102%),實現利稅5.2億元(增長70%),出口創匯2449萬美元(增長105%),利潤4.66億元(增長86.4%);2006年銷售收入約28億元,各項經

濟指標增幅不低於20%。

公司被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承擔多項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的配套工業汽輪機的設計研製工作,產品性能和質量達到國際同類產品的標準。如600m超超臨界電站給水泵汽輪機、大型乙烯裝置國

產化配套汽輪機、大型pta裝置空氣透平三合一機組汽輪機、大型空分裝置配套汽輪機的開發。

1975年,由杭汽輪定點引進西門子工業汽輪機設計製造專利技術、部分關鍵設備儀器,被國家確定為國內工業汽輪機研發生產基地。1987年又與西門子續簽技術合作協議,獲得德方最新的汽輪

機三系列擴、補、改技術資料。1997年又與西門子續簽10年合作協議。

杭汽輪多年抓緊消化吸收,掌握了全套設計、製造技術,並自主研發具有自有知識產權的汽輪機系列產品,使我國躋身於該領域國際先進行列。公司產品在90年代石化重點項目中樹立了聲譽,

產品價格低於西門子30%-40%,市場份額大幅度提高。西門子在華項目競爭中屢屢失標,他們認為,在華最大的失誤是1975年將整套工業汽輪機賣給了中國杭汽輪,成為開拓中國市場的最大障礙。

2000年,西門子與杭汽輪談判,要求買下杭汽輪全部國有股,但礙於政策不允許。后西門子提出與杭汽輪組建合資公司,條件:西門子控股;杭汽輪40#以上工業汽輪機能力(覆蓋85%以上市場

)排他性地進入合資公司;西門子以知識產權作價進入合資公司。

由於此條件過於苛刻,不僅影響相關配套企業(沈鼓、陝鼓等)和國防建設。且杭汽輪的技術水平與創新能力與西門子差距不大,合資沒有太大意義,所以杭汽輪沒有答應外方條件。杭汽輪提

出「增量合資」原則:西門子如控股,須轉讓杭汽輪尚不掌握的技術(壓縮機、鼓風機、燃氣輪機等)。2004年,西門子放棄了併購杭汽輪的動議,並單方中止1997技術合作協議。

近年來西門子調整全球戰略,發展優勢領域。1997年以20億美元收購西屋公司非核電業務,2001年收購德馬克?德瓦爾工業透平機業務,2002年收購阿爾斯通工業汽輪機業務。2005年西門子到

中國搞工業汽輪機合資公司。

未來幾年,全世界(不含中國)工業汽輪機年需求量為150-180套(近50%在亞洲),基本被曼透平、西門子、ge、德萊塞蘭、三菱重工承接。杭汽輪累計出口20多台套,但僅能供應單台機。跨

國公司與國際大工程公司有傳統的供購關係,且有能力組織配套壓縮機、風機等。至於國內市場,預測未來國內需求增幅下降。以杭汽輪現有能力,基本可滿足國內需求。

西門子在華組建工業汽輪機合資公司后,肯定會利用我國企業的分散和弱勢地位進行打壓和各個擊破,杭汽輪在產品成套供應能力、營銷和公關能力方面,還無法與跨國公司抗衡。一旦形成外

資壟斷,受到損傷的將不僅是杭汽輪,還將包括上下游相關企業。國內工業汽輪機市場正面臨嚴峻競爭局面。

陝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

風機、風扇製造行業的排頭兵企業,在崗員工3000人,年產值超過25億元,兩個主導產品:「陝鼓牌」軸流壓縮機、工業流程能量回收發電裝置,均為高效節能環保產品,為中國名牌,在國內

市場上處於相對壟斷地位。其中,軸流壓縮機的市場佔有率達到95%。

拓展國際市場,轉變經營方式:出售產品—-成套機組解決方案、系統服務;品牌經營。陝鼓產品在東南亞、南亞、西亞、南美前景看好。有可能打到日、英等國。

像陝鼓這樣有技術、有品牌、有市場的大型裝備製造集團,完全有併購別人的能力,而不是被別人併購。

2005年,陝鼓與西門子,曼透平洽談合資。西門子條件:國有股34%、國際銀行33%,西門子33%;曼透平條件:外方技術入股,但由於雙方技術合作已有5年,該學的技術已經學到,此合作意義

不大。

西門子2005財年,在中國長期投資總計達106億元。正在醞釀大的併購計劃,併購、擴張是第一關鍵詞,"現有15個項目在評估中"。其中能源、交通、石油天然氣、工業系統、水技術、醫療以

及3g都是西門子重點關注的領域。

瀋陽機床集團:

該集團是我國最大的機床生產企業,瀋陽市屬國有獨資。集團擁有4家控股子公司(包括兩家上市公司)、一家全資子公司。總資產86.6億元。

2003年以來,公司大力推行技術改造和產品更新換代,提高管理水平,經營業績不斷攀升。2006年,機床產量超過6萬台(其中數控機床超過1萬台,市場佔有率約28%,國內第一),實現銷售

收入80億元,躋身世界機床行業十強。預計2007年收入突破100億元。2007年4月在北京舉辦的國際機床展覽會上,瀋陽機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款高精度高自動化數控機床,以出色的性價比,贏

得眾多客戶的關注,標誌著我國機床工業正在努力縮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

瀋陽機床集團積極貫徹「走出去」方針,著名的併購德國西斯公司案就是瀋陽機床集團實施的。

2006年11月,瀋陽國資委將瀋陽機床集團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出讓49%股權。條件是:原則要求3家投資者聯合購買49%,受讓后5年內不得轉讓股權,單一投資者受讓、境外投資者

受讓不超過30%;同等條件下國內裝備100強、世界500強企業優先,等等。

據報道,2007.6.9,瀋陽市國資委與美國jana基金公司簽訂協議,將瀋陽機床集團30%股權轉讓給jana基金,與之競爭的三一集團落選。jana是美國一家對沖基金公司,是美國鋁業(全球第一

)的大股東之一。

國內專家意見:

「瀋陽機床集團這樣的企業以其他方式融資並不困難,並不一定要賣股份。既使股份賣出去了,資金裝到政府部門口袋裡,能算企業引進資金嗎」?「戰略性企業都賣掉了,自主創新的主體都

沒有了,還拿什麼創新?如果僅僅是缺乏資金,沒必要向外資轉讓。如果是管理層不行,就改組管理層。我們的一些企業家,發展企業雖然不行,維護自己權力地位的能力倒是一流的」(商務部研

究員梅新育)。

《國務院關於加快振興裝備製造業的若干意見》把先進機床作為國家大力支持的重要領域。瀋陽機床作為國內機床排頭兵企業,特別是在經營蓬勃向上的發展階段,在企業改制問題上如何更好

地體現國家戰略,似應慎重。

低壓電器:

施耐德進駐德力西:

溫州柳市鎮被稱為「中國低壓電器之都」。2006年12月,全球最大的低壓電器生產商施耐德,與德力西(國內第二為)簽署合資框架協議,按照1:1等額出資設立「德力西電氣有限公司」,新

公司董事會席位1:1,董事長由中方擔任。德力西的營銷公司納入合資公司統一管理,品牌屬於德力西集團,合資公司擁有使用權。銷售通過德力西現有供銷網進行。預計2007年建成投產,年產值

可達22.6億元人民幣。施耐德並提出多項限制條款,包括不在歐美高端產品市場推德力西品牌等。

近年來,對溫州電器衝擊最大的正是施耐德。多年價格戰使低壓電器民營企業中虧損面越來越大。

德力西(國內低壓電器第二),1998年開始走多元化道路,在再生資源、房地產和併購國內企業等領域多有動作。據分析,多元化沒有實現德力西趕超正泰的夙願,反成為德力西不景氣的根源

正泰集團(中國低壓電器老大)南存輝:跨國公司跑到這個鄉下地方來幹什麼?目的是壟斷,在低壓電器領域高中低端通吃。要讓公眾看清施耐德對中國市場志在必得的野心。跨國公司慣於用

標準、專利、收購、誘惑、威脅、污衊等手段達到目的。與施耐德十多年談判,正泰始終堅持民族品牌的主導權和控制權。

1994年,施耐德提出收購正泰80%股權遭拒,1995年1月施耐德在杭州起訴正泰產品侵權。

1998年,施耐德又提出要控股正泰51%,再次失敗,1999年1月施耐德在北京提起訴訟。

2004年,施耐德又與正泰談判,提出50∶50合資,條件是保留正泰品牌,但出口渠道由施耐德掌握,3年後施耐德再收購正泰的另外50%股份,但沒有達成一致。2005年,施耐德再次在義大利、

英、法等國發起對正泰的知識產權訴訟,並廣泛散發銷售警告和歧視性宣傳資料,要求正泰賠償巨額知識產權侵權罰金,后和解。

施耐德多次與正泰談判未果,轉而與德力西談判合資。施耐德電氣首席運營官(華裔)揚言:「如果正泰不與施耐德做朋友,那施奈德就只有與正泰做敵人了!」

人民電器集團(低壓電器排行第三)董事長鄭元豹:新合資公司生產的六大系列產品,也是正泰、人民電器的主打產品,佔據低壓電器市場70%的份額。現在是中國低壓電器行業競爭最激烈、

最脆弱的時刻,施耐德入局,民族品牌感到「壓力很大」,跨國公司可能佔據主導地位。

這一合資案意味著民族品牌的網路、低價等本土優勢將失去。過去是柳市鎮的民營小企業打敗比他們規模更大的國有企業,現在是更強大的跨國企業打到家門口。合資企業可以享受稅收、土地

、行業准入、項目申報等特殊待遇,這勢必削弱民營企業競爭力。隨著外資併購步伐加速,尤其要給民營企業以同等條件。

採礦:

有色金屬;

2007年3月,中條山有色金屬集團與韓國skn簽署協議,skn向北方銅業增資21420萬股(10.3億元),占增資后總股本的45%。在後山銅礦區勘探的合作中,中條山集團以探礦權和前期投入的勘

查費用出資,占該事業55%的股份,skn以後續勘探工作全部費用按現金出資,獲得45%的股份。中條山有色金屬集團公司總資產45億元,銷售收入48.5億元,利稅7.5億元(2006)。

金礦:

1993年,雲南省發布《雲南省鼓勵外商投資勘查開採礦產資源的規定》及相關《條例》。國土資源部將雲南省確定為首家「外商投資勘查開採礦產資源的試點省」,並將相應的審批權直接授予

省地礦主管部門。

2001年,國際黃金價格每盎司271美元,2005年上漲到444美元,2006年4月突破600美元大關。隨著黃金和其他有色金屬價格不斷攀升,70多家國外礦業公司進入中國(2003),很大部分和黃金

有關。他們在貴州、雲南、青海、遼寧、湖南等地取得了相當程度的成功。東川播卡金礦、遼寧貓嶺金礦、雲南潞西金礦、貴州爛泥溝金礦、青海灘澗山金礦、內蒙古217金礦等都有外資身影。

除外資礦業公司,甚至國外的獨立探礦人也進入中國探礦,這些外國人介於盜礦淘金客和初級勘探公司之間。

青海灘澗山金礦:被加拿大afcan間接控制,通過其子公司持有大柴旦礦業有限公司85%股份,中方合作方為海西州大柴旦金礦和青海第一地質勘查大隊。該礦二期已開工,年處理礦石80萬噸,

年產黃金3噸多。

陝西煎茶嶺鎳金礦:儲量達52噸。有外資澳華黃金的背景,建設規模為年採選礦石30萬噸,年產黃金3噸多。

爛泥溝金礦:在黔西南州貞豐縣,被澳華黃金所控制,總投資8.15億元,年處理礦石120萬噸,年產黃金5~11噸,探明總儲量110噸,可開採15年。外資2002年進駐該地勘查鑽探。

東川播卡金礦:2004年,東川市播卡鎮發現儲量估計超過300噸的世界級金礦(100噸即為世界級),價值數百億元。當地村民之前已進行小規模私自開採。此後209地質大隊和一些湖南小企業

成立金星公司,邊勘探邊開採。2002年,加拿大西南資源公司(風險勘探公司)與209大隊組建合資公司,209大隊投入礦權,加方投入301萬美元搞「地質勘查開發」。由於勘探需要不斷追加投資

,外方股份從60%增至90%。昆明市國土資源局指出:外資大規模勘探,形成大量砂石土堆積,造成地質隱患、威脅溝下農民安全,甚至可能阻斷金沙江,威脅下游梯級電站和三峽安全。但上面有

的部門要我們配合外資工作,幾乎成了他們的代言人。

我礦業領域最近幾年盲目引進外資勘探開採問題突出,黃金的外資政策不明朗。對黃金的勘探和市場銷售兩頭監管緊,但附加值最高的開採階段,政府未明確規定外資能否進入。實際上,中國

國有大型黃金企業絕對有實力開採金礦。

相比之下,2004年9月底,市場曾傳出中國五礦集團正在就收購加拿大諾蘭達礦業公司進行排他性談判的消息。加拿大的主要報紙載文強烈反對,使談判終止。

煤炭:

2006年初,山西省對外宣布,省內煤礦採礦權將逐步取消行政劃撥,走向市場,進行公開拍賣出讓。推行礦業權公開出讓制度,目的是實現礦業權有償取得,遏制礦業權隱形交易。

2006年7月,山西省拍賣兩個近億噸級和一個千萬噸級的煤礦,日本、韓國的一些礦業公司相繼表現出了購買的意願。此前山西惟一的一家由外資控股的大寧煤礦,合資雙方圍繞控股權已矛盾

重重。此項拍賣隨即被叫停。

2005年,日本伊藤忠商社向黑龍江省龍煤礦業集團進行投資,此次投資是日本企業首次投資中國的大型煤炭生產企業,但並未取得控股權。

2005年5月,全球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及出口企業———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就與永煤集團成立合資公司——河南龍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巴方出資7億多元佔20%的股權,成為進入中國煤炭行業中

的最大的外國投資者。

由於沒有明文的限制性的規定,已經有不少外資試圖進入煤炭行業。摩根大通證券亞太有限公司投資銀行中國部總經理方方曾透露,近期至少就有5億美元以上的資金希望進入中國的煤炭行業

由於目前國內沒有實行採礦權的市場化,國有礦山的採礦權事實上免費。如果外資進入,一方面分享了這些國民紅利,另一方面,在我國能源、礦藏日益緊張的今天,戰略上也是很不利的。企

業花了大量的錢,全球性尋找能源和資源,但對我們自己的礦藏,政策上對外資並沒有太好的限制辦法。

在我國2002年出台的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中,煤炭及伴生資源勘探、開發被列入鼓勵類。外資進入煤炭領域(除焦煤行業外)可以取得控股地位,但各地政府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操作。

城市供水和污水處理:

2002年3月,原國家計委在公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中,將原禁止外商投資的供排水城市管網首次對外資開放。此舉意味著外資擁有了向用戶最終零售水的權力。

蘇伊士集團(世界最大水務公司)從2004年起,已在中國參股15個城市的自來水公司。與青島合資建立中法海潤供水有限公司,日供水能力54.3萬立方米,占青島供水總量的90%;又投資數億

美元在上海化學工業區成立了污水處理合資企業;其屬下的中法水務在三亞成立了供水合資公司,在重慶成立的中法供水有限公司,供水人口100萬。至此,蘇伊士集團完成了在中國的全面布局。

2006年9月,常熟市準備將水務市場以6億元價格向法國蘇伊士集團轉讓49%的股權,使用期限30年(最後結果尚未見到)。據地方政府介紹,引進外資是為了引進資金,因為供水系統老化嚴重

,污水處理成本高,每噸水供應成本0.8元,污水處理成本1元,投資與收益的差額太大,公司財務緊張。居民生活用水由2.05元上調為2.40,元污水處理費也將會提高。

法國通用水務公司收購了上海自來水浦東公司50%股權。

2004年12月,法國威立雅聯合其合資公司首創威水投資公司出資4億美元,共同獲得深水集團45%股權,期限為50年(威立雅5%,首創威水40%),也全球第二大水務併購案。

蘇伊士集團、泰晤士水務、威立雅集團、柏林水務等世界四大水務集團先後染指中國。

地方政府搞水項目存在貪大求洋傾向。水項目需要雄厚的資金實力,一方面期望通過「盤活存量」籌集建設城市建設資金,一方面,在招標中經常設立較高門坎,使國內企業望而卻步。如此下

去,水務市場有被外資控制的可能。

外資介入城市公用事業,使政府對價格和服務的監管遇到困難。2005年2月,香港匯津公司與長春市排水公司合作經營長春北郊污水處理廠,因企業與政府在履行合同方面發生爭議,外資污水

處理廠遂全面停運,每日39萬噸污水直排松花江,造成嚴重江水污染。如果此類糾紛發生在國內企業頭上,企業絕對不敢不顧大局。

國外此類教訓也不少。如1998年菲律賓馬尼拉水公司(國有)與外資合資,合資公司借口金融危機單方面提高水價76%,而酷熱的城市居民用水彈性極小,廣大貧民無力應付,引起騷亂。政府

被迫於2002年12月花巨額代價收回水公司股權。同樣事例在加拿大、南美一些國家也曾出現過。

建設部稱:「十一五」期間中國水務市場的投資規模將達到一萬億元人民幣,回報率目前已經超過20%。如是,洋水務看準了壟斷型公用事業私有化後向政府談判的優勢,謀求在中國分享水價

上漲的蛋糕,最終還是要廣大消費者買單。這將使社會分配不公問題進一步突出。

鐵路:

武廣客運專線籌備組:武廣高速鐵路全長989公里,總投資約1166億元,規劃在2010年底建成通車。鐵道部授權中國鐵路建設投資公司作為出資者代表與控股股東,其中鐵道部出資51%,廣東、

湖南、湖北3省以武廣客運專線所需土地的征地拆遷費用出資入股,其餘資本金向境內外投資者募集,以解決投資不足的難題。

大豆產業加入to後面臨滅頂之災:

大豆早在1996年就完全開放,是中國農業第一個開放的領域,不到10年,業界對外資蠶食的擔憂已經變成了現實,隨著洋大豆的大舉進入,沿海就地加工的蓄意布局,跨國糧商對油脂行業的參

股控股,使得大豆產業陷入被外資全面控盤的境地。

中國的大豆出口量曾佔世界80%以上,但從1997年開始成為大豆凈進口國,2006年進口達2827萬噸,10年增長10倍,中國進口大豆已佔全球1/3。

2004年之後,國內油、蛋、肉等消費量節節上升,2006年底豆油上漲帶動糧油肉類紛紛漲價。同時,東北大豆產區遭遇空前的進口衝擊,大豆收購價持續低迷,種植比較效益持續下降,大豆種

植面積不斷減少,豆農和大豆加工企業都苦不堪言。根本原因是跨國糧商基本完成了在中國的戰略布局,形成了大豆進口和加工的壟斷。

跨國公司進入中國的目標:1傾銷更多的大豆;2搶佔市場;3利用在華企業控制中國市場,實現國際貿易環節的利潤。

中國企業在2002-2004年連續三次被國際豆商「逼倉」,2004年遭遇國際糧商和投資基金的瘋狂打壓。

2003-2004年初,美國方單方面對中國紡織品設限,中美經貿關係一度緊張。國務院總理訪美,中國政府宣布向美國派出農產品採購團。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傳言:中國將採購150萬噸大豆。美農

業部稱:該年度大豆收成不好,中國採購團到美國,大豆期貨價已達4300元人民幣/噸。中國代表團竟在這一價位簽下訂單,且未作任何套期保值處理。中國人離開后1個月,美大豆期貨價又回到

3100元。事後證實:當年美國大豆產量創歷史紀錄。這顯然是國際糧商和基金聯手做「局」。據調查這次採購使中方多花15億美元冤枉錢,此後一年,參與採購的中國企業全面虧損達80億元以上,

一半以上的中小大豆加工企業停產倒閉,國產大豆收購價大幅度下滑。跨國糧商則藉機兼并企業,淘汰大量競爭對手。

中國加入to后,世界各大糧商如美國adm、嘉吉、邦吉、新加坡ilmar、托福、來寶等大公司入股中國大豆壓榨企業。2004-05年,國家發改委兩次發布行業預警:國內大豆壓榨能力是實際需

求的2.6倍以上,年綜合平均開工率不足40%。但外資乘我企業困難,加快併購我國大豆加工領軍企業。中糧集團旗下8個油脂加工企業均成為外資企業。同時外資又興建大型榨油企業。至2006年4月

,仍在開工的97家企業中,外商獨資或參股的企業有64家,控制了中國85%的實際加工量。

現在大型壓榨企業只剩一家(黑龍江九三公司)未被外資兼并。針對所謂「國際糧商給中國帶來了資金、技術、先進管理理念、就業、稅收,中國大豆企業技不如人」的說法,九三公司田仁禮

指出:一個日產5000噸的加工廠,投資並不大,用工一般不超過250人。中國企業的技術和管理,並不遜於外資企業。

國際糧商控制了從大豆主產地南美到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產業鏈。他們在南美國家發放生產貸款、修建鐵路港口,控制了當地絕大多數的大豆生產,南美豆農則低價出售大豆抵償貸款。糧商將

南美大豆採購價控制在200美元/噸以下,然後操縱期貨交易,以300-400美元的價格賣出。

當前,dm、邦基、嘉吉、路易達孚四大跨國公司(控制全球90%的大豆貿易),控制了中國60%以上的實際壓榨能力后,壟斷了中國80%的進口大豆貨源。跨

國公司買入南美廉價大豆、享受巨額農業補貼的美國大豆,再高價轉賣給中國的壓榨企業,賺取壟斷的貿易利潤。留給中國的是壓榨行業的低利甚至虧損、本土大豆的滯銷。業內預測今後2-3年內

,跨國糧商將可能完全壟斷我國大豆產業的布局。

在合資企業中,外資股份一般不超過30%,表明跨國公司並不企圖賺加工環節的錢,主要目的是獲得進口大豆的話語權。由於外資已基本控制了加工企業,將危及上游種植業,甚至關係到國家

的糧食安全。

大豆加工企業實行外資化、集團化,其結果就是進一步壓低大豆採購價格。由於收購價格接近種植成本,農業稅減免和糧食直補的好處全被收購壓價吃掉。如此下去,東北的大豆種植業將面臨

滅頂之災。預測2007年大豆播種面積將降低50%以上,再想恢復中國大豆產業將很困難。種種跡象表明,如不採取措施,更多農產品包括目前風光正勁的水稻,都有可能重複大豆的故事。

有關部門建議:

實施大豆振興計劃、調控大豆進口規模、制定大豆補貼政策、扶持大豆龍頭企業、推進大豆科技創新、建立大豆種植基地、優化大豆產業布局。

成立大豆協會,使協會負責對大豆進口實行統一對外、集體採購制度,對不通過招標採購的企業不發放進口許可證書,限制跨國公司對中國進口大豆價格的壟斷;利用轉基因政策,質量檢疫以

控制加大對大豆進口的調控力度。

加大科研投入,發揮中國非轉基因大豆優勢,強化大豆優質、高產、專用品種的研製,擴大國內種植面積,把東北三省建設成我國高油高產大豆種植基地,替代部分進口。

扶持龍頭企業,實現專業化,集團化發展。在幾大集中產區選擇5~6家年加工50萬噸大豆以上的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作為應急加工定點企業;開發大豆蛋白等高端產品,繞開壓榨業競爭,實

施深加工。

宏觀調控部門要通過對大豆進口、加工等市場信息的及時發布,鼓勵大豆加工企業參與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用期貨市場價格信息引導農民種植大豆。爭奪國際農產品市場定價權。

零售業:外資佔領高端,威脅我經濟安全

對零售業外資超市在我國各中心城市布點設店、加快併購國內企業,擠佔國內流通市場這一眾所周知的事實,一般人不很注意,好像零售業無關大局。實際上現代巨型零售企業所構建的商業和

物流網,正在對製造業構成日益加大的壓力,在一定意義上說,在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新型流通-物流業,成為經濟的命脈行業。

一、根據to協議,我國從2004年12月起,允許外資在華控股合資批發零售企業和設立獨資企業。實際上,在3年過渡期中,各地政府為完成引資指標,紛紛違規審批引進外資零售企業,給與最

優惠的政策。而中國沒有對零售業採取有效的增強措施。外資商業企業市場份額不斷上升。

到2003年,全球50家最大零售企業大部分已進入中國,設立了300多家大型超市。佔領高端零售業80%以上。目前外資零售商在華擴張的勢頭沒有減緩的趨勢。2005年,零售業外商投資增長率達

53%。

2006年,我國社會消費零售額7.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1.7%;其中連鎖店100強增長25%。而前30家連鎖店即占社會消費零售額的9%,銷售額達6872億元。其中,11家外資大型超市,新開店鋪數

量超過100家(家樂福33,沃爾瑪15,麥德龍6),單店銷售2.15億元,大大高於國內同業的增長速度。

國際50家最大零售商業跨國採購集團中,2/3進入中國,在中國的採購金額已達到200多億美元。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張宏偉指出:外資巨型零售企業急速擴張,已完成了在中國零售市場的高端布局。它們重金買下城市黃金地段,吸納並控制中國製造商,建立配送體系、有的還與房地產商、

銀行建立了長期發展戰略聯盟。他們逐步壟斷中國流通業的5條命脈:市場、人才、企業品牌、供貨商以及國內外市場渠道,對我國傳統商業服務業形成滲透和吞併之勢。我國主流輿論則過分誇大

加入to的好處,閉眼不看其實質是外企賺中國人的錢、掌控中國市場。(2003)

二、外資大舉進軍中國市場,併購是一個重要途徑。從2004年英國tesco以21億人民幣收購樂購50%股權,囊括其在大陸25家超市起,近年來零售業外資併購活躍。併購企業實力強,涉及金額大

,控制連鎖超市業的戰略意圖十分明顯。

2006年,著名的外資併購案如:百思買控股江蘇五星電器、家得寶併購家世界家居、特易購增資並控股樂購、百盛收購輸出管理百貨店,沃爾瑪收購好又多等。摩根斯坦利與沃爾瑪的中國商業

夥伴深國投聯手,收購20個大型購物中心;美資華平、凱雷基金參股王府井未果。

據報道,2007年2月,沃爾瑪通告購買bcl公司35%股權,據稱金額達10億美元,該公司全資控股中國101家好又多超市,計劃2010年,沃爾瑪將實現對好又多的控股。沃爾瑪超市門店已達174家

,將成為中國超市老大。

2007年3月,「7-11」收購上海聯華快客在穗全部店面,使「7-11」在廣州的全部店面數超過了290家,成為了廣州零售業老大。

上海百聯集團所屬廣州世紀聯華超市,將被華潤萬家收購。華潤萬家在內地已經部署了多個萬家超市,同時還擁有沃爾瑪中國35%的股份。

在現有的中外合資公司內,外方通過收購合作公司的股權,加快了獨資經營的步伐。

三、我國零售業從資本實力、品牌實力、經營管理水平,尚沒有一家企業能與外商的綜合實力相抗衡。在外商推行本土化策略之後,國內企業即將喪失最後的優勢和領地,紛紛謀求與外資合作

,以求活路。目前,各中心城市的繁華商業地段,「洋超市」拉走了大批客流,由於外資進入過多,國內流通企業市場和效益形成極大壓制,全國連鎖百強中有一多半企業利潤下降,一些企業陷入

破產的邊緣。曾躋身2000年全國百強連鎖企業的北京城市之光、福建華榕等超市早已於2002年倒閉。

外資超市在華投資完全靠銀行貸款。沃爾瑪交叉補貼,不惜虧損,擴張在華市場份額。家樂福對供貨商收取多項不合理費用,惡意轉嫁成本,我無相應法律條款(韓國曾對此類行為曾多次罰款

)。

外資零售商資金實力雄厚,且有強大的融資能力,有實力大量開店布點,可用國際收入補貼在中國市場的虧損。國內零售業航母百聯集團,2005年零售業收入600億元;但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

的本土零售企業僅為10家。而家樂福、沃爾瑪等前11位外資連鎖超市在華零售額均超過了200多億元。沃爾瑪、家樂福的全球營業額達上千億美元。

目前,國內零售商既沒有能力承受這種強大的競爭威脅,也沒有相應法制的制約。「敞開大門迎外資」的結果必然是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目前,中國本土零售企業已陷入全面被動,面臨空前

生存競爭危機。

業內預計,到2008年,全國副省級以上城市,會有一半企業被外資兼并;外資超市將社會總零售額的25%,香港郎咸平則預測:中國零售業市場全面開放5年後,外資企業將佔據80%的市場份額

四、渠道為王,流通業實際上是國家的經濟命脈。它不僅影響工業生產,還能左右企業品牌的產生。跨國公司在華通過大賣場經營模式,利用佔據終端採購渠道的主導地位,通過全球採購方式

,間接或直接控制中國輕工業。如任其無限擴張,將極大削弱本國工業的競爭地位。

發源於西方的現代大型零售商,其經營模式和舊式零售業有根本的區別。他們可以利用雄厚的資本實力和覆蓋全區域的經營規模,以及現代的交通、信息網路,在公司範圍內形成內涵蓋超越國

界的、統一高效的採購系統和物流控制系統。例如,沃爾瑪在巴西的20家超市可拿到美國3400家沃爾瑪同樣價格的商品,並在全球設立了21個辦公室監督為它提供商品的工廠。

依靠企業自己的物流系統和信息系統,新型零售鉅賈擺脫了舊式零售業對層級採購批發環節及其代理商的依賴,可以從工廠直接進貨,甚至併購製造廠,從而大幅度地精簡中間環節,節約倉儲

運輸成本,縮短轉周期;利用專門的零售追蹤分析軟體(根據歷史數據和氣候、地方消費習慣等市場各要素),準確判斷市場的未來需要量,及時調整進貨、控制合理庫存等,提高對市場預測的准

確性和反應速度。

零售超市的贏利模式是「盡量不賺消費者的錢,賺廠家的錢」。利用自身的規模優勢,儘力壓縮進貨價格及前端製造環節利潤,以贏得低價競爭優勢。

這種巨型零售企業的擴張,正在深刻地改變生產和流通的關係。在大幅度節約流通成本、提高生產-消費市場間的互動效率的同時,也使得零售業從過去「批發零售」環節的末端,提升到有能

力左右生產廠商的地位,加強了流通領域對生產、消費雙方的影響力。在美國企業50強中,流通企業就佔10家。

2001年,法國媒體稱:「誰控制了法國的商業流通業,誰就控制了法國的經濟,誰就擁有了法國。」現代流通控制著市場、決定著生產、影響著金融。誰掌握了一國的流通主渠道,就相當於掌

握了經濟命脈。這也決非簡單的爭奪市場份額和企業利潤,其核心是國家的戰略競爭。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國家,開放不到10年,本國的流通企業全軍覆沒,從而導致整個國家經濟經常震

盪,金融危機頻繁出現。

中國的輕紡工業集中度低、競爭激烈。大型零售巨頭的崛起將形成「店大欺客」,進一步壓榨普通加工業的利潤和工資,惡化了輕工業的生存狀態。例如,深圳某電器廠調查,1996年前出口電

扇利潤為20%,現不足5%。電扇、榨汁機和烤麵包機的平均批發價,從10年前的60元左右下降到了35元;工人數量減半至1500人,但產量維持不變,工人月薪起薪250元(比當地最低工資水平低40%

),一天工作18個小時。深圳沃爾瑪採購100萬輛

好孩子」童車,採購價格是6美元,廠家明知賠錢還是接單,因為這樣方便從銀行貸款,眾多工廠在這種壓力下,必然出現一輪又一輪的淘汰。

早在2002年,國務院領導對我國零售業過度開放問題做出過批示,但沒有具體措施出台。前國家經貿委等發布文件,要求對城市商業網點加強規劃管理。授權各地方政府制訂相關的限制措施,

但各地政府多與外資零售商結盟,上述文件實際上沒有起到作用。目前,儘快制定對違規外商的嚴格查處辦法,並大力扶持本國流通企業。

附:行業排名:國美電器(銷售額869.3億元、820家店鋪)、百聯集團(770.9億元)、蘇寧電器集團(609.5億元)、華潤萬家(378.5億元)、大連大商集團(361.4億元)。

外資企業:家樂福、大潤發、沃爾瑪、好又多、易初蓮花、麥德龍、樂購tesco、百佳、歐尚、永旺、華糖。

家樂福:最早進入中國的國際超市,在中國33個城市開了93家大賣場(2006)。其合作夥伴之一上海聯華超市,已成為中國零售業巨頭之一,擁有1000家店面。

沃爾瑪:2004年總銷售額2400億美元(是1992年的5倍),130萬員工。1996年進入中國,2004年在9城市有25家分店,05年有56家分店,06年在36城市73家分店。2003年採購額達到150億美元。

在中國銷售的產品95%以上是本地產品。與2萬家供應商建立了合作關係,每年採購中國商品出口金額約為90億美元,間接採購金額也超過90億美元。

樂購tesco:tesco絕對控股樂購之後,專註於華北、華東、華南的業務發展。推出了「保證低價」的承諾:3公里內其他賣場相同商品價格更低,將退還顧客2倍差價。

貝爾斯登商業銀行和鵬潤投資集團建立一個戰略投資聯盟,在剛簽署的聯合投資備忘錄中,兩家各出資2.5億美元,建立5億美元的聯合投資基金,本地零售商(除家電零售外)都是投資基金關

注的目標。

其他在華的外資大賣場商鋪有:

歐尚(法國),21家(2004)

萬客隆(荷蘭),計劃2010年開30家

宜家(德國),計劃2010年開10家

易初蓮花(泰國),約100家(2006)

百安居(英國),計劃2010年開126家

樂華梅蘭(法國),計劃2010年開20家

麥德隆(德國),計劃每年開10家

伊藤洋華堂(日本),已有11家,計劃2008年開500家

各大外資零售企業在中國城市的布點

沃爾瑪(美國):北京、哈爾濱、長春、瀋陽、大連、天津、濟南、青島、南京、南昌、長沙、福州、廈門、昆明、

深圳、東莞、汕頭等

家樂福(法國):上海、北京、天津、瀋陽、大連、重慶、武漢、南京、寧波、無錫、青島、珠海、東莞、新疆等

麥德龍(德國):上海、南京、武漢、成都、杭州、寧波、無錫、福州等

普爾斯馬特(美國):北京、天津、昆明、成都、瀋陽、哈爾濱、新疆、中山等

萬客隆(荷蘭):北京、天津、石家莊、瀋陽等

百盛(馬來西亞):北京、上海、大連、無錫、青島、重慶、成都、西安、揚州、貴州、蘭州、瀋陽、淄博、綿陽、呼和浩特、合肥、太原、鞍山、烏魯木齊、德陽、長沙、濰坊、長春、天津

百安居(英國):上海、蘇州、昆明、深圳、杭州、青島、武漢、廣州、北京等

郵政和快遞:

快遞業是郵政業中的新興業務。2004年,中國快遞市場營業額為260億元,同比增長uctxt5%。

目前,中國快遞業已形成由中國郵政、民營企業、外資巨頭及其他國有企業四分天下的局面。中國郵政的壟斷局面受到挑戰。

民營快遞:10多年前民間快遞從華南、華東大城市興起。目前全國快遞企業超過5萬家,從業人員300萬,佔國內快遞市場80%份額。上海民營快遞在同城快遞市場中佔95%,在城際快遞市場中占

70%的份額。

外資快遞佔領中國快遞市場。中國加入to,承諾向外資開放郵政。以ups(美國聯合包裹)、fedex(美國聯邦快遞)、dhl(德國敦豪)、tnt(荷蘭天地快運)四大國際巨頭為代表的國際快

遞公司迅速進入中國,聯手中外運、中鐵、中國民航等國內企業,已完成投資布局。目前各外國巨頭主要從事國際快遞業務,十幾年內已佔領中國國際快遞業務市場的80%,下一個目標是搶奪中國

國內快遞市場。

ups於1988年即和中外運建立合資企業,最近幾年業務量增長達35%以上,已在20個城市設代表處。2004年ups宣布出資1億美元收購中外運合資公司的股份,擁有包括一個專用衛

星和50萬英里通訊網的專有全球資訊網,可與全球1300個配送點隨時聯絡,計劃在華投資5億美元,於2007年在浦東國際機場建立轉運中心,是其亞

太區四個轉運中心之一。

fedex擁有600多架飛機和龐大的卡車運輸系統,是占支配地位的機場對機場貨物運輸商。fedex已在中國220個城市設了網點,計劃還要新增100個城市的服務點。fedex在美國和亞洲之間已建成

完備的網路,設有服務於北京、上海及深圳機場的航班,計劃在上海建設中國最大的快件處理中心,並和廣州新白雲機場簽約設立轉運中心,此為其亞太轉運樞紐。

速遞業和物流業的成長關係密切。2005年12月起,中國物流業向外資全面開放。國際50家最大零售商業跨國集團已有2/3進入中國,在中國的採購金額已達到200多億美元。中國物流市場增長率

達20%,業內預計,2010年中國物流市場規模將達1.2萬億元;未來10-20年全球航空貨運年增長6%,速遞業增長12%,中國的速遞業務增長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

速遞業務不僅局限於郵件,必將向高附加值產業物流延伸。例如電子產品過去是幾級分銷,現在生產企業直接交快遞公司打包進庫,根據訂單委託快遞公司發貨,形成一套完整的快遞程序。

在新《郵政法》起草中,關於中國郵政地位問題爭議較大。2005年7月,capec(亞太國際速遞商協會,國際快遞巨頭代言人)發表聲明,對中國《郵政法》修改最敏感的部分提出建議,要求郵政

企業分業經營、限制郵政專營、建立獨立的監管部門。要求郵政改革每一階段的所有商討工作充分透明,讓包括國際快遞商和物流提供商在內的各利益關係方有機會發表意見。

業內人士指出,此舉表明國際資本以建言中國郵政改革為名,試圖插手中國的信函業務。信函業務屬於政府職責內的「公共服務」,不可能完全市場化。目前,世界上的郵政基本業務都是虧損

的,為保障郵件安全,很多國家政府要通過不同的方式加以貼補。中國郵政業目前仍將郵政資費作為郵政業收入的主要來源,中國信函業務收入占郵政業務總收入的比重逐年減少,現已不足10%,

這與沒有建立合理普遍服務補償機制有很大關係。建立和完善郵政的四大機制(普遍服務機制、特殊服務機制、安全保障機制以及價格形成機制)應該是當務之急。

諮詢服務

2006年3月兩會期間,全國工商聯提案:四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幾乎壟斷了我國海外上市企業的全部審計業務……大量國家重要信息已處於開放狀態,國家安全令人擔憂」。

自90年代初,全球知名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畢馬威、德勤、安永),外加安達信,陸續獲准在華設立合資會計師事務所。由於本土會計師事務所屢屢被曝光會計醜聞,如銀廣夏、

鄭百文、藍田股份等案,2001年中國證監會發文,要求上市公司ipo及再融資時,財務報告除國內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法定審計外,還必須由國際會計師事務所進行補充審計。一些銀行也發布了類似

規定。藉助這些優惠政策,「四大所」在華業務排名迅速升至前四名,穩居榜首。

長期以來,國外的四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幾乎壟斷了我國海外上市企業的全部審計業務,而這些企業有的又往往是我國的關鍵行業,如能源、金融等。通過審計業務,外國機構可以獲取到關鍵

行業幾乎一切重要的信息。如我國能源規劃的戰略布置、國有銀行過去不宜披露的資金用途等等。現在,大量的國家重要經濟信息已處於開放狀態,國家經濟安全令人擔憂。

近期,「四大所」在國內外醜聞不斷,包括違反獨立性的規定、缺乏應有的職業謹慎、與造假公司合謀等案例。面臨誠信危機。2005年7月,財政部責令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整改,財政部公

告指出:一些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中存在審計程序不到位、收集審計證據不充分的問題,特別是對一些上市公司利用關聯方交易虛增利潤、避免連續虧損等問題,缺乏應有的職業謹慎態度,發表了

不恰當的審計意見。其實就是針對普華永道關於黃山旅遊、京東方兩家上市公司的審計案。

德勤捲入科龍案:經證監會調查,科龍電器存在重大財務違規問題,德勤正是科龍的審計機構,名譽掃地。

畢馬威陷入錦州港案:其在美國涉嫌非法避稅遭調查。

安永:2005年陷入通用電氣子公司等債權人訴安永欺詐案,案值達3.8億美元。

業內人士指出:對於職業會計師而言,職業道德系安身立命之本,但「四大所」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下也未能潔身自好,失去獨立第三方立場,為了利益經常容忍客戶的違規行為,甚至採用「灰

色手段」幫助審計對象避稅、遮蓋財務問題。又由於國內相關法律不健全,會計師事務所遭到起訴的案例極少,

金融業情況

1.中國銀行機構吸收外資情況:

至2006年9月,國內被外資參股控股的金融企業共67家,包括16家銀行、4家信託公司、19家保險公司、19家基金管理公司和4家汽車金融公司。外資金融投資者的興趣涵蓋了銀行、保險公司,

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信託公司等所有領域。

(1)五大國有商業銀行中,四家已成為合資銀行,外資股權接近25%上限。

中國工商銀行:高盛、安聯、運通(美)投36億美元,持10%(2005.8)

中國建設銀行:美洲(25億美元9%),淡馬錫(14億美元5.1%)共39億美元,持14.1%;境外發行股票獲65億美元(2005.7)

中國銀行:蘇格蘭皇家(31億美元10%),瑞銀和亞行(5%),淡馬錫(新加坡)擬投31億美元。

交通銀行:滙豐(19.9%),境外上市(17.5億,11.23%)。(2004.8)

(2)其他股份制銀行大部成為中外合資銀行。

廣東發展銀行:花旗牽頭的財團出資242.67億人民幣,獲85.5888%股權;外資股:花旗20%,普華8%,ibm信貸4.74%(200611)。特准外資股突破25%。

浦發銀行:花旗投6億rmb佔4.62%股權(2002.12)

深發展:新橋(美)佔17.89%股權(2004)

興業銀行:恆生16.26億港元佔15.98%,

新加坡投資佔5%,國際金融公司(世行下屬)4%(2003.12)

民生銀行:國際金融公司佔1.60%,淡馬錫佔4.55%(2003)。

渤海銀行:渣打19.9%(2004),

華夏銀行:德意志銀行2.2億美元?%(2004-05)。

(3)地方商業銀行大量成為合資銀行。

如:西安商業銀行(2002),北京銀行(2005),杭州市商業銀行(2005),濟南市商業銀行(2004),南京市商業銀行(2001),哈爾濱市商業銀行(2005),南充市商業銀行(2005)等。

進入中國的外資銀行不再局限於大型混業經營的金融集團,專業化外資銀行更加專註於某一特定領域。

(4)外資在各類基金、證券公司、保險業,不同程度地介入。

基金:合資基金公司20家38.5%,中資基金公司32家,61.5%

保險:前10名保險公司5家合資(平安、太平洋、新華、泰康、華泰);全部保險公司中,外資保險公司40家,49%,中資保險公司42家,51%。外資占保費收入7%。

2.在華註冊外資金融機構

在華註冊的外商獨資、合資銀行機構共14家,下設17家分支行及附屬機構;22個國家和地區的73家外資銀行在中國24個城市設立了191家分行和61家支行;41個國家和地區的183家外資銀行在中

國24個城市設立242家代表處。在華外資銀行存款總額達到334億美元,貸款餘額為549億美元。外資銀行的人民幣業務發展迅速,2001年底以來增長4.6倍,年均增幅高達92%。截至2006年9月末,

在華外資銀行本外幣資產總額達到1051億美元。

3.在華外資銀行轉制,獲准全面經營人民幣業務:

據銀監會:外資銀行的人民幣業務發展迅速,2001以來增長4.6倍,年均增幅高達92%。

2007.4,滙豐、渣打、東亞、花旗4家外資銀行,成為首批獲得法人營業執照的外資銀行正式開業。銀監會目前還在審理南洋商業銀行、中信嘉華銀行、新加坡大華銀行的相關轉制申請。在華

其他銀行(恆生、日本瑞穗實業、日本三菱東京日聯、新加坡星展、荷蘭、永亨、新加坡華僑、美國摩根大通)正在進行改制籌建。

對外資銀行開放人民幣業務的城市共有25個(其中5個城市屬提前開放),

外資銀行經營的業務品種超過100種,111家外資銀行機構獲准經營人民幣業務。

4.外資金融機構對中資銀行的競爭和衝擊:

根據有關規定,外資銀行分行、外商獨資銀行和中外合資銀行系營業性機構,經批准可按規定在中國經營存款、貸款、結算、託管和代理保險等業務,並可在符合開業時間、盈利狀況和審慎經

營等方面的條件后申請開辦人民幣業務。

中國還允許外資銀行在華開辦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業務、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託管業務、個人理財業務、代客境外理財業務、電子銀行等業務,促進了外資銀行業務品種和服務方式

的多元化。

外資銀行開業之初,短時間內受制網點設置及人力配備,對中資銀行的衝擊力度有限。但目前各家外資銀行都在大肆擴充網點。人才流失將成為中資銀行之痛。滙豐(中國)3219員工中,96%

以上為本地人才,京滬穗深四地的中資銀行將成為「挖人」的重災區。外資銀行在辦公條件和待遇上遠遠高於中資銀行,據調查外資行的薪水是在中資行的3倍以上,挖來的人同時帶來現成的客戶

資源,以爭奪目標客戶。

外資銀行決不僅把業務局限在高端客戶,早已把觸角伸向更多的領域,2005年底幾大外資銀行已分別招聘和儲備了數百位專業人員,花旗滙豐的數據服務公司已有上千名工程師,決不只是為高

端客戶服務。

5.對我國金融安全構成威脅

外資大批進入國內金融機構,對金融體制改革起到積極作用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容忽視的風險,包括:外資控制我國金融市場的風險加大、財富外流、中資銀行優質客戶和核心業務的流失

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工業帝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工業帝國
上一章下一章

外資對我國企業兼并控制情況的資料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