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閃擊 下
第229章閃擊下
經過盧象升的爭取,黃嘉善終於答應了盧象升的要求。()為此,黃嘉善對盧象升的觀感也好了許多。畢竟,能像盧象升這樣甘冒矢石的文人並不多,文人們更習慣在背後搖旗吶喊煽風點火,而不是到沙場上以命相搏。
盧象升的主動請命,已經使得黃嘉善感到意外。而到了登州后,早已經在此等候的張秀成,更是給了黃嘉善一個意外的驚喜。
據張秀成派出的細作返回來的消息,朝鮮的使團還沒有跨過鴨綠江。也就是說,朝廷上下還並不知道大明即將出兵的消息,而仁川、漢城等地的軍隊也並沒有做好戰爭的防範。
聽了張秀成的話,黃嘉善突然冒出了一個想法。自己可不可以趁著朝鮮疏於防範,直接偷襲漢城?黃嘉善雖隱約覺得自己這個想法不對,可建功立業的想法卻使得他難以將這個想法驅除出腦海。
終於,在仔細詢問了朝鮮在仁川、漢城軍隊的實力后,黃嘉善終於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
七月初七,在這個充滿了詩情畫意的日子裡,黃嘉善在登州送走了遠征朝鮮半島的艦隊。在艦隊上裝載的,是黃嘉善在登州附近徵集來的三千精銳士兵,還有他拿來充數的兩萬老弱病殘。
按照黃嘉善的計劃,一切戰鬥任務都由那三千精銳完成。不管是仁川還是漢城,那兩萬老弱病殘承擔的任務都是在前鋒軍隊攻下城池后,他們以最雄壯最威武的軍容進入城池以維持局勢。
為了激發這出征的二萬三千名士兵的銳氣,黃嘉善明確向士兵們承諾,進入漢城后,將會大肆犒賞。而朝廷發行的三百萬債券,也給了黃嘉善足夠的底氣。
出於保密的需要,在送走了出征的大軍之後,黃嘉善才修書一封,向朝廷、向熊廷弼通報了自己出兵的消息。
※※※
漢城,景福宮內
年近三旬的綾陽君李倧長得相貌堂堂,穿上明式的藩王冠冕后更是富貴滔天。可華麗莊嚴的景陽宮卻掩飾不了李倧臉上的灰白之色。而在他的面前,一個文官打扮的中年男子正跪在那裡,渾身還止不住的在那裡發抖。
「你是說,大明不允許孤繼位,還要派兵來征討我們?」李倧強壓著心中的恐懼,問向那個中年文官。
這個中年文官正是李倧派往大明的使臣,平日里可謂是能言善辯,才被李倧委以重任,派往北京。可現在任務失敗,又被李倧當面恐嚇,早就沒有了往日的言辭。
「臣,臣好言相勸,可大明的官員卻粗魯無文,根本不知道大王繼位的正義所在。」使臣剛開始還有些結巴,到了後來卻越說越順,「臣見事不好,就想著儘快回來告知大王……」使臣巧言令色,將自己對李倧的忠心大大的描述了一遍,並著重渲染了自己回來一路上的辛苦。最後才想起了最關鍵的一件事,「還請大王速速做好準備,以應對明人來襲。」
「夠了,你下去吧。」李倧擺了擺手,像轟蒼蠅一樣,要將這個使臣轟了出去。
「等等,」使臣剛要退下,就聽到一個聲音說道,「你回來的路上,共花費了多少時間?回來之前,可聽到大明出兵或者調兵的消息?」
使臣認出此人是領議政李貴,正是他在平山節度使任上訓練了五百精兵,幫著李倧發動了政變。現在李貴是議政府的最高官員,位置相當於華夏的丞相,權利十分巨大。
使臣忙回答道,「下官去大明之後,正好遇到他們改革宗藩制度。由於明人禮部的官員都在關心此事,下官一直等了很久才遞交了國書,而在這之前,沒有人來問下官為何而來,下官也不曾主動向別人訴說。後來,下官終於等到了機會,向禮部遞交了國書。可到了第三天,下官就被孫如游叫去一陣唾罵,驅除出了京城。」使臣側著頭回想了一下,又道,「出了京城后,下官就急急忙忙的向漢城趕,路上花費了二十多天時間,但並沒有注意明人是否調兵。」
「好了,沒你的事了,你下去吧。」李貴擺手讓使臣出去,自己卻轉過身來對著李倧笑道,「大王不必煩惱,明人雖然蠻橫自大,卻也太小瞧我國。他們只是看了看國書,就悍然要侵犯我國,卻不知道在東北邊境,我們早就修造好了長城防線,而西北卻有鴨綠江天險作為依仗。」李貴傲然一笑,「只要大王一聲令下,臣就可將明人拒至境外。」
李貴所說的長城,指的是朝鮮在西北四郡修建的一連串防禦工事,計有大城十六個,小堡二十五個。這些工事和鴨綠江連成一體,成了朝鮮防範大明、防範的女真人的重要據點。
聽完李貴的這番話,李倧是又驚又喜,「議政大人怎麼這樣有把握?難道明人就這樣不堪一擊不成?」
「那是當然,」李貴哈哈一笑,「明人本就沒有多大能耐,只不過國家太大,才使得我朝鮮向他們稱臣。可論起士兵勇敢來,我朝鮮士卒一個能打他們十個。起初,」李貴故意停頓了下,吸引了李倧的注意以後,才接著說道,「起初我還以為明人是早有預謀要侵犯我國,有點害怕我們措手不及之下吃了大虧。但聽了使者的話我才明白,明人並沒有事先做好準備。如此一來,等明人做好準備來犯時,我們早就嚴正以待了。」
李倧聽得心花怒放,悠然升起了一股自豪感,原來我們朝鮮已經這樣強大。可自豪了一會,李倧卻又泄了氣,「議政大人,我朝鮮的士兵雖然驍勇善戰,可也架不住大明人多啊?若是大明吃了虧后惱羞成怒,那又如何是好?」
李貴心中也有些犯嘀咕,但還是鼓起勇氣,給李倧打氣道,「不怕,明人向來膽小。那年鬧倭寇的時候,常常就是一小隊倭寇就能圍困住上萬名明人,那些明人都是看到了血嚇得不敢動了。而若是我國的士卒去,卻只要三兩個人就可以將倭寇打跑。」見李倧的臉色有了好轉,李貴才故作輕鬆的說道,「等我們打死幾個明人後,那些明人就會害怕,就會背著他們的皇帝向我們服軟認錯。那時候,大王再寫一份國書給明人送去,明人的官員有了面子,就會勸他們的皇帝收兵。」
「到那時候,我就可以獲得大明皇帝的冊封了,對嗎?」李倧驚喜的問。
「對。」李貴點了點頭,還想接著忽悠李倧的時候,一個身影連滾帶爬的從大殿門口沖了進來。
「大王,不好了,不好了,明人殺過來了……」剛剛被趕出去的那個使臣,跪在地上連聲怪叫著。
……
……
漢城城內,景陽宮外,早就成了血肉屠宰場。
盧象升提著把三十多斤的大砍刀,帶著個二十多人的小分隊,在景陽宮的侍衛群里橫衝直撞。四濺的鮮血不停的落在盧象升的臉上、身上,又順著明光鎧淌了下去,顯著格外的猙獰。可盧象升卻並沒有功夫去管那些,他只知道大刀一揮,就是人頭分離,再一揮,就是人仰馬翻。以至於在盧象升的帶動下,這支二十多人的小分隊竟然鼓起了勇氣,向景陽宮的大門衝去,竟然想來了走馬奪門。
景陽宮的城牆上,李倧早就嚇破了膽。這種血腥的場面,可不是他發動政變時的場景所能媲美。看到那個殺星離城門越來越近,沿途之上竟沒有一合之將,李倧忍不住尖叫起來,「快,快關城門。」
在一陣吱吱呀呀的聲音中,十幾名侍衛推著巨大的城門,將盧象升關在了景陽宮外。看了看近在咫尺的宮門,盧象升微微的嘆了口氣,奮力的將一個負隅頑抗的侍衛斬成兩半,才大喊道,「李倧弒君謀反,天朝大軍特來平叛。有膽敢負隅頑抗者,殺無赦。有跪地投降者,免死。」
「投降者免死,投降者免死,」跟隨盧象升一路殺過來的明軍,也齊聲大喊起來。
能在景陽宮當侍衛的,都是朝鮮的富人子弟,借著朝鮮漢學昌盛的光,也都能聽得懂漢語。現在一看到李倧不管他們了,而面前的這些殺神也太過厲害,殺了半晌還沒有半個傷亡,就有膽怯的丟下了手中的兵器。接下來,就像會傳染似的,兵器落地的聲音接連不斷……
景陽宮宮牆上,李倧已經癱在了地上,「議政大人,你不是說明人懦弱,我朝鮮士兵一個可以打十個嗎?怎麼,怎麼現在成了這番田地……」
李貴只覺得臉上火辣辣的,「大王,這些人肯定是別人假冒的,對,肯定是光海君的人假冒的。是光海君的人為了擴大聲勢,才借著明人的名頭。要不然,明人就是會飛,也飛不到我們漢城府來啊。」
「真的?」李倧有些遲疑。
「當然是真的。」李貴斬金截鐵的說道,「這個世上,只有我們朝鮮民族才有這樣的勇士。也只有我們朝鮮民族的勇士,才能擊敗我們朝鮮民族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