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章

「執政必須要年輕化,朝廷重臣不能再暮氣沉沉了!我看李長秋、陳東、歐陽澈、歐陽論、王崇仙、李墨涵、曾言、王長齡等都可大用。」王澤毫不客氣地說出了一大串人名,其中很多都是他的弟子或是與他有密切關係的人物,當然也有幾個與他保持距離的人,儘管需要提攜自己認為能夠保證政策延續的人,但最起碼的制衡還是必要的,沒有制衡即便是俊傑之士也會造成不可估量的失誤。

朱影心裡跟明鏡似的,他明白王澤的弟子們不僅在武官中已經陸續步入高等將校甚至侍衛大軍都校一級行列,文官中也已經開始向高等文官邁進,其中所蘊含的寓意斷不可一二言道盡。

「參知政事是副相,豈能等閑視之。。。。。。」朱影不覺間與王澤打起了啞謎,畢竟茲事體大,她心中也沒有底,還應該看看王澤下一步具體的打算。

「歐陽澈或許不錯,他擔任翰林學士多年,又出知地方大郡。。。。。」王澤若有所思地說出這個名字。

朱影一怔,她沒想到王澤竟然屬意於歐陽澈,簡直太意外了、這是她萬萬沒有想到的,按常理說,歐陽澈和王澤走的並不近乎,王澤壓根不須要舉薦他,以免日後招來一個莫名奇妙的阻力,她懷有一點好意地道:「此人八面玲瓏、似乎過於圓滑,用之慎重啊!」

王澤卻不以為然地笑道:「歐陽澈雖然為人圓滑,但這卻是他做人聰明之處,有些時候一些出人意料的安排或許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再說了這位歐陽學士和李伯記走的似乎很近乎。。。。。。。。。」

朱影對王澤未盡之言不禁為之更加不解,既然歐陽澈與李綱關係甚佳,那王澤就更沒有理由舉薦歐陽澈進入都堂,范宗尹雖然逐漸趨於守舊,但他至少在表面上沒有和李綱走的太近,要是由歐陽澈代替了范宗尹,本來還能夠勉強分化掌控的都事堂,可能會被李綱佔據優勢。雖然目前王澤與李綱的關係幾乎等同於聯盟,但她能看得出,李綱對王澤的施政並非樣樣都是滿意,尤其是對於王澤和鳳凰山書院影響不斷做大,抱有極高的警惕之心,不過是為了北伐大業成功而極力和王澤存異求同罷了。

王澤意味深長地道:「戰前的準備不能不依賴於李伯記,開戰之後,更不能離開李伯記!」

朱影在心中把這句話品味三分,她此時算是明白了王澤深意,原來這是他以退為進、慣用的伎倆,這一次只不過是換了個面目,沒有自己隱身幕後罷了。

王澤亦是頗為自得的笑了,他笑的是那麼的自信、那麼的從容,因為他有絕對的把握吃定了李綱的戒心和歐陽澈圓滑,他不怕歐陽澈進入執政圈子後會給他帶來弊大於利的影響,相反他認為會給他帶來遠遠大於弊的利益。

朱影眼看王澤已經下了決心,自己再說就多了,既然王澤有這麼大的把握,拿自己不妨同意就是了,輕輕嘆息道:「但願你做的正確!」

王澤慢慢頷首,一雙眼睛柔和但不失距離地望著朱影,並不置可否。

「看來北伐的事當真要在今年提上議程了?」朱影淡淡地問了一句,但她的目光還是有點遊離不定。

「是李伯記已經按耐不住了!」王澤意味深長地回了一句。

朱影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嘆道:「你說的不錯,不僅是李綱別人也等不及了,很多人都這一天頭髮都白了!」

「或許我也有點等不及了!」王澤稍稍垂首,自言自語地說了一句。

杭州鳳凰山書院

研究院中,鄺立與聶諾、郭無為三人陪伴著張雲仁和封元二人在院子中說話,張雲仁和封元二人手中各自拿了一個銅製的長筒,前寬后細、后都鑲嵌著一塊深色的鏡子,前面卻有一個銅製蓋子,整體樣子非常獨特。我?看_書齋

鄺立一臉自豪,神色間得意洋洋,聶諾神情憨厚地看著張雲仁和封元手中的長筒,而郭無為卻笑呵呵地道:「二位師兄要小心啊!這物件可是花費了幾位師兄弟多年的心血和氣力,你們可得小心點,別拿著不當好物件使。」

張雲仁看了看手中的銅製長筒,一臉不解地道:「這就是你們多年來守的嚴嚴實實的瞭望鏡」說這話舉起來就看,卻大呼小叫地道:「這不是鬼扯嘛——什麼也看不見。」

「哈哈。。。。。。。」說著鄺立、郭無為爽朗地大笑,連聶諾也忍不住捂嘴偷笑。

「二師兄,後面的蓋子沒有安裝,前面的蓋子還沒有拿掉,自然看不到了!」對於張雲仁在師兄弟面前毫無身份地作態,引起大家一陣鬨笑,聶諾第一個止住笑聲,好心地為張雲仁提醒了一下。

張雲仁愕然看著瞭望鏡前端,那張臉騰地一下子漲的紫紅,甚至連脖子都紅了。

封元亦是尷尬地打開前面的鏡蓋,暗想自己幸虧沒有出頭,好在是張雲仁不然這個丑可就溴大了,他舉起瞭望鏡對這郭無為看去,這下倒好,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整個鏡面恍入眼睛的是郭無為還在張著小的大嘴,兩排白森森的大牙一張一合。他連忙放下瞭望鏡,道:「你這廝嚇了為兄一跳,這麼大的嘴,能放下多少斗米糧?」

郭無為笑的眼淚都出來了,斷斷續續地道:「師。。。。。師兄——弟若是這麼大一張嘴,那武狀元也輪不到師兄來拿。」

在封元的笑罵聲中,眾人一同開懷大笑,師兄弟一起毫無在公務上的拿捏。

張雲仁卻正色道:「瞭望鏡卻是好東西,茫茫大海上最需要能夠張望陸地的器械,如果哨卒能夠據此側位,海戰中我大宋侍衛水軍必然不懼任何強敵。」

宋軍的侍衛水軍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擁有戰船千艘,將吏數十萬,尤其是百餘艘五桅之上的大型車船,放眼整個東海和南海,已經沒有可與之抗衡的力量,最強勁的金軍在海上幾乎沒有值得一提的船隊,幾次造船都被侍衛水軍長途奔襲毀滅在港口中。唯一讓侍衛水軍保持強大兵力的理由就是保護海外軍州、維護水道暢通,另外一個就是西洋上還有一個強大的身毒國水軍和時不時出現在眼邊的大食水軍,在張雲仁眼中,瞭望鏡的出現,對於日後海戰有著絕妙的助力。

封元亦是意識到瞭望鏡的出現非同凡響,既然能夠放大人的影像,那觀察遠處敵情必然便利非常,當下笑道:「不僅是海戰,它日陸戰之時,將帥只要用瞭望鏡通觀戰場,對手一舉一動近在眼前。」

聶諾點了點頭道:「二位師兄都是軍中翹楚,眼光自然不是一般人可比,這也是請二位師兄前來書院觀摩的緣由。」

許多年來,在軍中的王門子弟形成海上以張雲仁為首、陸上以封元為首的兩大集團,張雲仁在侍衛水軍中上升趨勢幾乎可以說是如登塔一般地平步青雲,短短數年間連連升遷官職,已經成為侍衛水軍都指揮司的第三號人物——副都指揮使知雜事,主管侍衛水軍日常事務,幾乎成為侍衛水軍年輕武官的楷模,提到他的時候,總是開口閉口『張狀元』而不呼太尉。

封元雖然比張雲仁看是慢了許多,但在人才濟濟的殿前司、侍衛馬步軍中,他的升遷算是不慢了,而且是在王孝仁、戚真等人還在鎮統

制使任上拼搏的時候,他也已經歷任軍指揮使、侍衛大軍副都指揮使知雜事的差遣,而今剛剛被任命為樞密院都參軍司行軍司正任副行軍參軍使,幾乎就在禁軍都校的邊緣之上。雖說由侍衛大軍知雜事到副行軍參軍使是平遷,但兩個差遣的意義卻大不相同,知雜事不過是侍衛大軍的統兵將帥,而副行軍參軍使卻是掌管整個禁軍軍機策劃的高等將校,這些年來由於樞密院都參軍司地位不斷提升,朝廷為了弱化各方面侍軍司權柄,在把方面大帥調回朝廷的同時,也在悄悄地消弱由於伐夏之戰而得到空前權力的侍軍司,所以樞參在禁軍中地位日益加重,已經超越殿前司,而行軍司在樞密院都參軍司中屬於絕對的核心司所,集中了都參軍司六層至上的權力。

「樞帥、殿帥帥和內帥對瞭望鏡會感興趣的!不知師兄軍中的制帥大人會怎樣看?」封元饒有意味地看了看張雲仁,語氣間頗有幾分詼諧。

「上官太尉早就參與其中,他是瞭望鏡研製過程中為數不多的知情者之一」鄺力不識時務地插了一句話,令封元感到臉皮微赫,有點拉不下來。

樞帥、殿帥、內帥與制帥是對樞密都參軍使、殿前都指揮使、樞密副都參軍使和侍衛水軍都指揮使四位方面大帥的稱呼,封元口中的制帥當然是上官雲,樞帥、內帥和殿帥已經不負前人。自滅夏之後,劉光世已經厭倦軍旅,整日里不問軍務,並上表請辭,得到了朝廷的恩准,以少保、榮國公除宮觀閑差,得到朝廷大量賞賜,在宣武湖畔買下大量土地和幾處大宅子,過上悠閑自得的閑散生活。

在他退隱后,朝廷禁軍高層做了一次都校級範圍的調整,殿帥楊沂中升任樞密都參軍使,而殿前司都指揮使由卸任的北侍軍都指揮使王淵充任,北侍軍都指揮使由西侍軍副都指揮使王彥升任,北侍軍副都指揮使知雜事岳飛升任副都指揮使,張俊升任副都指揮使知雜事。

馬步軍和西侍軍亦是做了調整,曲端回朝擔任樞密副都參軍使、成為封元口中的內帥,傅全罷北侍軍副都指揮使升任西侍軍都指揮使、韓世忠罷知雜事、升遷西侍軍副都指揮使,吳玠升任西侍軍副都指揮使知雜事。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分別由徐徽言、解潛擔任,秦良任南侍軍都指揮使、陳淬擔任副使,王宣任副都指揮使知雜事,李延仙接替吳玠成為西北邊塞的帥臣。

一系列方面都司的調整不過是應對下一場戰爭的第一步準備,由於楊沂中和曲端二人都是非常有威名的大將,尤其是曲端戰功赫赫,所以樞參說話份量在軍中不斷加重,而且二人都對鳳凰山書院研究院和兵部軍器監的新式物件非常感興趣,相比之下上官雲要保守許多,封元這才不無戲謔地調侃。

張雲仁淡淡地道:「老四說的有理,我聽說樞帥與內帥對軍中新式器械頗為上心,一旦有能夠應用的器械問世,無不是親自過問,安排軍用批量試用,倒是侍衛水軍這些年來未曾有新式軍械上船了,看看侍衛馬步軍不斷更新的器械,不能不令人眼饞啊!」

一句話道盡人心所思,封元久經磨練之人、郭無為精明乖巧之人,豈能聽不出此話中的別樣意味,張雲仁在侍衛水軍中已經自成體系,人稱侍衛水軍少壯派,他們和上官雲、高繁林、邵青、張榮為代表的老一代侍衛水軍都校級大將矛盾日益加深,在軍中已經私下傳的廣為人知,沒想到的是張雲仁竟然公開說出來,儘管是在同門是兄弟之間,但足見侍衛水軍之間矛盾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

封元感到不能再任由張雲

仁發泄,於是他拿起瞭望鏡含笑道:「這物件新奇無比,仲敏、存中、會聰你們說說其中的道理。」

鄺力斜看了郭無為一眼,笑道:「會聰善言,還是由他說說吧!」

郭無為臉色微赫,白了鄺力一眼,道:「瞭望鏡本就是師兄創意,我與聶師兄不過是取了兩端的玻璃器而已,讓我說其中道理,這不是難為人嗎?」

鄺力笑了笑,也就不再客氣,侃侃道:「說來也很簡單,不過是用一個凸透鏡組成的,望筒前面的凸透鏡厚而長、望筒後面的凸透鏡薄而短。道理是前凸透鏡把來自遠處景物的光線,在它的後面匯聚成倒立的縮小了的實像,相當於把遠處景物一下子移近到成像的地方。而這景物的倒像又恰好落在目鏡的前焦點處,這樣對著目鏡望去,就好象拿放大鏡看東西一樣,可以看到一個放大了許多倍的虛像。這樣,很遠之外的景物,在瞭望鏡里看來就彷彿近在眼前一樣了。不過,以質量來看,無論是工藝還是清晰度還都是差強人意,勉勉強強可以用上一用。」

聶諾亦是頷首正色道:「不錯,說出來實在是慚愧,凸透鏡製作工藝要求相當高,製作過程對設備、工匠要求都很高,而且在時間上容不得半點失誤,就如同鑄造一把曠古名劍一樣,半點瑕疵就全都費了,整整一年才制出數百個勉強可用的凸透鏡。」

「倒還不如製作玻璃容易,又能狠狠賺上一筆。」郭無為的臉上抹過一絲壞笑。

鄺力、聶諾二人聽的輕輕發笑,張雲仁和封元雖然對郭無為所說玻璃早就見識過,二人卻對鄺力、聶諾發笑不明就裡。

鄺力笑道:「二位師兄想是還不明白,是想這些利潤極大的貨物,豈能逃得出杭州王家。。。。」

待到鄺力說完,張雲仁和封元才明白怎麼回事。原來透明玻璃早在幾年前就已經被鳳凰山書院研製出來,並不是那種通常半透明的琉璃,而且這種玻璃經過加入金屬氧化物,造出了各色透明玻璃。這項發明第一個就被老練的王行升和杭州施家看中,在競爭過程中施家毫無懸念地落敗,王行升得到了專利生產權,當然出了一大筆專利費和鳳凰山書院的提留之外,杭州王家還被附加了一項條款,那就是瞭望鏡的研製費用。

鄺力等人就毫不客氣地用王行升的錢來研製,雖說王行升利用玻璃行當大大地發了一筆橫財,但鄺力等人拚命地花錢法令他心疼地跟刀割地一樣,有多次私下地委婉打聽瞭望鏡的進展,想看看還有多久能完成,都被郭無為巧言令色搪塞過去。

張雲仁笑道:「你們好不地道,能省下來一點就一點,何必和恩師族兄過不去。」

鄺力卻道:「師兄有所不知,研製這些物件本來就花銷極大,束手束腳只能拖延時間。」

郭無為不懷好意地笑道:「師兄——恩師既然給了杭州、溫州王家這麼大的利益,想必不會介意他們分出一點為恩師的事業做一點助力吧!」

張雲仁心中一動,豁然開朗明了,原來當年王澤竟然會有為日後打算的謀划,怪不得很多重要專利都是附帶一項研製費用承擔的條件,想想這個辦法倒是不錯,培養幾個能夠支撐鳳凰山研究院項目研究投資的大賈,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聶師弟,王十八對你的硝化甘油投入也有十幾萬貫了,不知進度怎樣了?」封元饒有興緻地看著聶諾,含笑問了一句他所關心的事情。

張雲仁心下亦是呯然而動,他那企盼的目光旋即投向了聶諾。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