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7章:如無溫王,不知幾人稱帝?
「天子闖下如此大禍,你們說,該如何善後呀?」永安宮中,正殿之內,高踞上首的太後唐姬長嘆一聲兒,徐徐問道。她滿臉凝重,看上去彷彿老了二十年一般。長樂公主劉明端坐在太后側後方,抬起雙眼,定定地望著望著眼前的五位元老重臣,臉上一半兒是悲戚,一半兒是惶恐。她最明了眼前的局勢,稍有不慎,便會引火燒身,以至於身死族滅,潦倒此生。
殿下,五位元老重臣分列左右,一個個都眉頭緊鎖,許久不發一言。中書令賈詡是溫王呂布的心腹,一向稱文和兄而不名的。尚書令皇甫嵩宦海浮沉多年,經過了多少是是非非,一向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門下侍中馬日磾性情暴躁,正色立朝,吃虧多了,心氣兒也淡了。
魯國公蔡邕和曹國公康曼提兩人都是天子的師傅,一個滿腹經綸,一個見識廣博,當年都曾經手把手教過天子。只不過天子成年之後,身旁圍攏了一撥兒熱血沸騰的年輕儒生,每日里高談闊論中興漢室。蔡邕和康曼提多次勸諫,天子不聽,師生之間的關係才逐漸淡了。
康茉莉意圖謀反,並且已有實跡,與本朝的律法而言,是誅九族的大逆之罪。好在康茉莉育有一子呂逸,是溫王呂布的第三子,康曼提又是本朝三個萬戶侯之一,朝廷投鼠忌器,只好以暴病身亡遮人耳目。康茉莉葬禮一畢,康曼提立刻下令封閉府門,從此閉門不出了。
時光飛逝,一轉眼,十幾年就過去了,其間滄海桑田,世事變幻。朝廷大封功臣之時,追論蔡邕和康曼提的功勞,封蔡邕為魯國公,康曼提為曹國公,與趙國公賈詡、燕國公侯成、代國公皇甫嵩、鄭國公鄭玄一起,成為本朝在世的六大國公之一。只不過賈詡、侯成是一等公,皇甫嵩、鄭玄是二等公,蔡邕和康曼提是三等公。即便如此,康曼提心中也感激不已了。
得封曹國公之後,雖然頭上只有一個正一品的文散官開府儀同三司,可是朝廷每有大事,總要先行召見,詢問意見。如此一來,康曼提的府邸之前,從門可羅雀又變得車水馬龍了。康曼提一生經過了多少大風大浪,自是心知肚明。從此看淡了一切,再也不強行出頭爭先了。
這一次是太后宣召,康曼提不得不來,他和魯國公蔡邕一道兒進宮,路上早就商量好了。此次入宮,絕不能先開口,一定要好生憋一憋建安天子和他左右的那些年輕儒生們。「曹國公,還是你見機,早早兒就閉門謝客了。我門下弟子數千人,這一次也有數十人摻和進來了,如今搞得我灰頭土臉,裡外不是人呀!」蔡邕唏噓道。「無妨,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嘛。」康曼提微笑著答道。「我說老蔡呀,這一次,你可不能再去溫王面前求情嘍!不是時候呀。」
此時此刻,五位元老重臣滿臉愁容,默不作聲兒,一個個都在心裡想著措置辦法兒。
「馬侍中,你先說說吧。」眼看五個人都像鋸嘴葫蘆一般噤口不言,沒奈何,唐太后只得點名兒了。早些時候兒,在大朝之上,馬日磾正色立朝,將建安天子懟了回去,他的表現可圈可點。再者說來,馬老頭兒又是擁漢派的領袖,他先表態,也好給如何措置定個調兒。
「既然太后相詢,老臣就直言不諱了!」馬老頭兒果然是正色立朝的大儒,立刻就當仁不讓了。他先整肅衣冠,向太后深施一禮,這才清清嗓子,緩緩開口了。「今日早朝之上,天子親言親政,實在是荒謬之至!溫王無奈,只得聲明退歸藩邸,對他來說,這是不公!」
「溫王一生南征北戰,東擋西殺,賑濟流亡,撫慰百姓,舉賢任能,調和朝野世家,這才得以芟夷大難,一統天下。可以說,天下若是沒有溫王,不知有幾人稱王,幾人稱帝?將溫王的豐功偉績一筆抹殺,天下必將大亂!天子荒唐,出此下策,實在是荒謬之至荒謬之至!」
馬日磾的這一番話,說得擲地有聲,聽得在座眾人紛紛點頭。噫!這馬老頭兒不愧是主掌封駁的門下省長官,這幾句話說得大義凜然,漂亮極了!尤其「天下若是沒有溫王,不知有幾人稱王,幾人稱帝?」必將成為警句傳揚天下,以至洛陽紙貴。這一番話,也給此次政潮定下了一個調子,那就是,無論如何,溫王是大漢的忠臣、能臣、干臣,是絕對反不得的!
說明白了「溫王反不得」,馬老頭兒清清嗓子,再次為建安天子開脫。「如今,朝野之間謠言四起,說什麼溫王要做天子,笑話兒!溫王曾言:『天子仍是天子,呂布仍是漢臣。』此話言猶在耳,溫王又如何會做天子呢?以後的政局,大約還是『天子仍是天子,呂布仍是漢臣。』當然了,天子總是要親政的,然則,何時親政為好呢?老臣以為,至少要二十年!」
這一番話,開脫了建安天子,按照馬老頭兒的話風,溫王沒毛病,建安天子也是好的。既然天子和溫王都是好的,那麼,為什麼鬧出了這一場大風波大政潮呢?「既然溫王和天子都沒毛病,那麼,問題來了,到底兒哪裡出了出了毛病呢?我看,事情就壞在天子身邊兒的那些年輕儒生身上!治大國如烹小鮮,靠的是日積月累的威望和火候兒!不是天子的權威!」
說到這裡,馬老頭兒以掌擊案了。「方才,老臣入宮之前,聽聞太后發出中旨,將天子身邊兒的近臣盡數逮捕,交付有司,甄別是否有謀逆之舉。老臣深感佩服,有太后在,則大漢無憂矣!有太后在,則天子聖學日進矣!老臣斗膽,懇請太后交付廷議,天子讀書二十年!」
說道這裡,馬日磾整肅衣冠,向著唐太後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禮,眾人只得隨同行禮如儀。
「馬侍中的話,方才你們都聽見了吧?有什麼意見,都敞開來說吧。」一番忙亂之後,唐太后再次開口了。「馬侍中老成謀國,所言都在緊關節要的地方兒。可是,這麼大的風潮兒,光是天子閉門讀書,還遠遠不夠。目前最重要的,便是安撫溫王和禁軍將士們,遲則生變,還有,洛陽城中的小民百姓們議論紛紛,將這件事兒當笑話兒來看,實在有損天子聲譽。」一看形勢如此,一向保持中立的尚書令皇甫嵩也不得不開口表明態度了,仍然是提出建議。
「趙國公,你意下如何呀?」唐太后一聽,不由得暗暗誇讚,真是正逢瞌睡來了個枕頭兒,如今,我方的條件已經開出來了,就看溫王那一邊如何就地還錢了。「太后,依老臣之見,此時,溫王未必會放在心上。只是此事所關甚大,朝廷不能不有所表示,否則,天下物議沸騰,氣勢洶洶,剛剛平定的益州、荊州、揚州難保不會出什麼亂子。」賈詡微微一笑道。
賈詡說得沒錯,兵權、財權、用人權都在溫王手裡,溫王自然不會放在心上。益州、荊州、揚州剛剛規復,難保沒有心懷不滿之人,若是趁機作亂,那就出了大問題了!可是,朝廷究竟該如何表示呢?一時之間,在座眾人不由得都面面相覷了,這次該當如何措置才好?
「朝廷用人,無非高官厚祿,以示尊崇之意爾!此番風波,溫王顏面掃地,鬧得灰頭土臉,這一點,朝廷不能不妥為考慮。」望著在座眾人,賈詡不得不據實相告了。「哦!」「善!」「對頭兒!」一聽文和兄此言,在座眾人立刻就恍然大悟了。有了需求,這事兒就好辦多了!
「朝廷尊崇老臣,無非是加官進爵,昭告天下而已!依我之見,首先要聲明,溫王終生監國,天子不再親政,此其一也!其二,溫王是郡王,是否要升上一級,升做親王。其三,溫王的次子呂征,戰功赫赫,朝廷是不是該有所表示?比如,封上一個郡王如何?其三,是不是考慮加九錫?即便是加過了也無妨,再加一次好了!」一向淡然的曹國公康曼提開口了。
「曹國公此議甚善!老臣附議!」一看火候兒到了,一旁的魯國公蔡邕打蛇隨棍上,立刻就表示贊同了。「天子莽撞,這一次風波如此之大,非如此,不能消弭禍亂。老臣附議!」代國公皇甫嵩一一拍案幾道。「趙國公,於意云何?」一看有三個人表示同意了,唐太后抬眼望向賈詡。「臣,遵旨!天子少不得要下一封罪己詔。」賈詡整肅衣冠,塵揚舞蹈拜倒。
「這沒什麼大不了的,錯了,就要承認,即便身為天子,也必須守規矩。」唐太後轉眼望向蔡邕。「魯國公,你是天下大儒,這一篇罪己詔,就由你捉刀吧。」「諾!老臣遵命!」蔡邕拱手道。「太后,天子跪了兩個時辰了,還請太後傳旨喚他回來吧。」賈詡苦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