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六章:本土防禦的準備(下)

第一千六百零六章:本土防禦的準備(下)

不過日軍大本營方面的這個想法並不被中國戰場上的部隊所認可,因為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從上到下都認為,直接在戰場上活動、觀察的指揮人員與其統帥機關一直在平靜的辦公室里從電話、電報、文件、地圖上掌握情況的決策人員,在感受上總是不一樣。

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認為,經5個多月的作戰,從國民黨軍隊在戰場上所遭受到的損失和當前指揮狀況等方面看,這個部隊已是一支弱軍,應利用這一時機繼續進攻,以消滅其有生力量,毀壞其積存的戰略物資、控制其主要交通線,佔領其衣、食之源的廣大農產區。

這樣美軍如在中國東部沿海登陸,日軍則可減少後顧之優,集中力量與登陸的美軍決戰,而避免遭到中、美兩軍在戰略上的東西夾擊。

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還認為,美軍一旦在中國登陸,由於地域廣大,地形複雜,不同於太平洋上特定的、「有限陸地」小島,易於使美國海、空軍發揮集中攻擊的優勢。

而在大陸上,日本陸軍則可在這一廣大地區,與美軍展開大規模的陸上作戰,和牽制美軍進攻日本本土。

由於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的充分自信,其大本營未再予以干涉,而繼續進攻,直至中、越邊境。

但此時,大本營也明白,局勢已經朝著他們完全失控的方向發展了,眼下不僅僅是本土遭到美軍機群的連續大規模戰略轟炸,太平洋戰場上的局勢椰林日本方面擔心不已。

半個月前,美軍騎兵第1師順利攻佔了馬尼拉,雖然沒有徹底的攻克整個菲律賓,但是卻將菲律賓最大的城市給打了下來,馬來之虎山下奉文此時也成了一隻病貓了。

而接近日本本土的硫磺島守軍第109師團、混成第2旅團、戰車第26聯隊等被美軍第3、第4、第5陸戰師全部殲滅。師團長栗林忠道中將、混成第2旅團長千田貞季少將、戰車聯隊長西竹一中佐等全部戰死。

此時美軍蓋爾少將的第3兩棲軍,霍奇中將的第24軍正準備在沖繩島登陸。

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方面便開始進行本土防禦的布置工作了,隨後日軍大本營下達了本土及附近地區防禦作戰的部隊戰鬥序列。

根據大本營制定的防禦方案,他們將日本本土劃分為3個防禦地區,即東部區、西部區以及北部區,東部區與西部區的分界線是名古屋以東至津輕海峽,西部區則是名古屋以西至九州之間的範圍,而北部區則是包括北海道、南庫頁島、千島群島等等。

接著大本營又公布了本土防禦作戰的部隊配置,東部區的主要防守力量是第一總軍,司令部位於東京。司令官杉山元元帥,參謀長須藤榮之助中將。

該部隊下轄:第11方面軍(仙台),計:1個軍、6個師團、兩個旅團;第12方面軍(東京),計:6個軍、22個師團、13個旅團;第13方面軍(名古屋),計:1個軍、7個師團、4個旅團(內高炮1個師團,戰車1個旅團)。

合計共8個軍、35個師團、19個旅團,技術兵種包括高炮、戰車各2個師團,另外還有4個戰車旅團。

西部區主要是以第2總軍為主,司令部位於廣島。司令官畑俊六元帥,參謀長岡崎清三郎中將。

所部下轄:第15方面軍(大阪),計:兩個軍、9個師團、3個旅團;第16方面軍(福岡城南二日市)計:3個軍、15個師團、11個旅團。合計共5個軍,24個師團、14個旅團。

北部區的防禦力量主要是以第5方面軍為主,司令部位於札幌。司令官樋口季一郎中將,參謀長荻三郎中將。轄:5個師團、兩個旅團以及3個要塞守備隊。

另外大本營還直轄航空總軍,司令部位於東京。司令官河邊正三大將,參謀長田副登中將。轄第1航空軍(東京),第2航空軍(長春);第5航空軍;第6航空軍(福岡)。

另外,日軍大本營決定將台灣、朝鮮以及留在新不列顛島、布干維爾、留在加羅林群島和特魯克島上的部隊,依次編成第10、第17、第8方面軍,和原第31軍,均歸大本營直轄。

日本大本營在作了這些防禦組織措施后,在本土的東海岸、南部海岸、西部海岸,強迫居民、學生,挖掘防禦工事。此時的日本國內,晝夜遭受轟炸,男子被迫入伍,沿海各村構築工事,軍隊調動和運輸頻繁,人民的情緒極為沮喪。

經過十多年的抗戰,這場戰爭終於來到了發動侵略戰爭的日本本土。

日軍在國內之防禦部隊此時共為72個師團,又35個旅團。單其中45個師團和24個旅團,是在1945年的年初倉促編成,訓練時間很短,武器更是不足。

新編部隊所裝備的輕武器,步槍僅達50%,輕機槍77%,野、山炮25%,對戰車炮26%。

而航空部隊多為特攻用的舊式飛機與教練機,飛行員多數飛行在200小時,經驗不足,技術不佳。

此外,日軍一下子急速編成這麼多部隊,不僅兵器不足,各部隊兵員也嚴重不足,不少師團僅有半數。

比如說九州、四國和箱根關以東沿海地區的作戰工事,完成約60%至80%,其它地區的工事僅完成50%。九州、四國儲備的彈藥、油料等物資均按預定計劃完成,但糧食儲存量僅達到60%。箱根關以東地區,糧食儲存量達到50%,但其它物資則極為不足。

還有就是,日軍大本營根據硫磺島作戰和沖繩島作戰給美軍造成重大損失的經驗,決定在本土防禦時,首先進行關鍵性的「水際作戰」。

即當美軍海上部隊集結於近海地區和登陸換乘時,以大量的自殺空中特攻部隊、岸防炮群、水上自殺機動艇群、水下小型自殺潛艇、水下人員操縱的大型自殺魚雷,進行集中攻擊,消滅美軍大部於換乘時節。

當部分美軍由登陸艇群到達灘頭時,日軍在預先部署好的炮兵群、坦克群、空軍機群、反坦克炮群及輕火器的支援下進行連續的逆襲。

當部分美軍在擴大灘頭陣地時,則利用已構築好的堅固工事和機動部隊進行反擊。

這些抗擊美軍的登陸作戰,目的就是為了達到當時陸軍大臣阿南惟幾所設想的:進行有力一擊,然後相機進行和談的主張。

日本當時對本土的防禦重點是兩處,一是東京地區,即該地以東的鹿島灘、東南的九十九里濱和東京西南地區的相模灣;二是九州南部地區,即九州南部東側的有明灣和九州南部西側的吹上濱沿岸。

在兵力部署上,除有沿岸防禦師團、野戰師團外,還專門成立了一個機動打擊兵團,即由上村利道中將指揮的第36軍。該軍有較強的步兵師團8個、坦克師團兩個。

為了抗擊美軍在日本本土登陸,日軍發明了不少自殺性的特攻武器,除自殺飛機外,還有水上和水下武器。

比如水上自殺武器摩托艇,艇長5.1米,重1.4噸,以汽車的發動機作動力,最大時速達26海里,裝有炸藥250公斤,有兩枚12公分直徑的火箭彈;由一人操縱,對美軍軍艦撞擊爆炸。

到日本投降時,已生產出這種小艇6200隻,日軍稱裝備這種自殺性舟艇的部隊為「震洋特攻隊」,意為威震海洋。

水下自殺武器「人工魚雷」,長14.75米,重8.3噸,最大時速30海里;頭部裝炸藥1550公斤。一人操縱,撞擊美軍軍艦。

如此種種,日軍是決定頑抗到底,即使是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不願意無條件投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抗日之鐵血使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抗日之鐵血使命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千六百零六章:本土防禦的準備(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