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百四十四 章
自大軍凱旋以來,一連串變故讓人眼花繚亂,但好在最終和諧收尾。
對於禪位一事,朝臣接受度很高,或許他們潛意思里,就期盼著這樣。
四個多月時間,說起來頗長,但因為有了一個禪位大典,時間就顯得尤為緊迫。
以禮部為首,整個朝廷高速運轉起來,六部官員忙,內閣閣臣更忙,即將登上大寶的皇太子高煦,也分.身乏術。
外面熱火朝天,清寧宮後殿倒是清靜得很。
紀婉青養著越發活潑的兒子,安哥兒會坐了,兩月後還會爬了起來,這下子可不得了,軟榻上都不夠他折騰的。
大小引枕,籃子里的小玩具,每天都得往地上倒騰許多遍,蹭蹭爬得飛快,現在一刻都離不得人看著。
他很機靈,鬧騰過頭母親板臉呵斥他,他還會親親抱抱哄人,哄得紀婉青心都軟了。
當然,紀婉青還是有底線的,孩子要從小教導,安哥兒這位置,可不許給養歪了。
撒嬌不奏效,安哥兒還會告狀,母親有一回打他小手心,他還會生悶氣,再等父親回屋告狀。
他伸出一隻小手攤開,另一隻手往上頭拍了拍,窩在父親懷裡,瞅了瞅母親。
高煦恍然大悟,兒子這是挨打了。
他心疼壞了,好生哄了哄兒子,又挨著妻子坐下,給說情道:「我們安兒還小,偶爾淘氣,我們不好打他。」
紀婉青睨了這小子一眼,「殿下不知道,這小子能耐著呢,今兒吃蛋羹,險些連人帶碗翻下榻了。」
安哥兒九個月大了,能吃不少輔食,每天午覺睡醒,照例吃一小碗蛋羹。
何嬤嬤可寶貝他了,樂呵呵將小碗放在炕几上,要側身摟過他喂,安哥兒剛鬧騰得歡,手舞足蹈衝過來,一巴掌就掃在蛋羹上。
小碗打翻落地,這小子還唬了自己一跳,險些一同栽下去。
好在伺候他的人多,軟塌隨時圍著幾個人盯著,及時衝上去摟住。
紀婉青打理完清寧宮內務,剛進屋子見到這一幕,嚇得心跳都停了一拍,抱住哇哇大哭的兒子哄好了,就好生說了他一頓,又打了幾下小手心。
這不,安哥兒還記著呢,回來就給親爹告狀了。
高煦聽罷,想了想,低頭溫聲給兒子講了道理,不管兒子能不能聽懂,他都說得很認真。
安哥兒為長,就是帝位繼承人,他對大兒子的教育是很上心很慎重。
輕聲細語說了兩句,安哥兒也不知聽懂沒,你問他懂了嗎?他就點了點小腦袋。
高煦很滿意,自家兒子就是聰明,他不忘跟妻子商量,「兒子是好孩子,說說就懂了,很不必打他。」
他一臉心疼,安哥兒仰著小腦袋,瞅著娘親又點了點頭。
紀婉青好笑,「嗯,我知道的,他乖乖的我可捨不得打。」看著父子二人,這一刻,心是軟軟的。
有滋有味的的日子,總過得飛快,當然,她也不是沒有煩惱的。
紀婉青還要操心哥哥的終身大事。
紀明錚爵封靖國公,要說年輕有為,整個王朝基本無人能出其右,可惜由於種種原因,至今仍未成親。
他今年二十二歲,在十五六成婚是常事的古代,其實已經算是大齡剩男。
剩男沒關係,這不是年輕有為,還封有爵位嗎?
他還是太子妃胞兄,東宮嫡長子親舅,要知道皇太子馬上就要登上大寶了,妥妥的國舅爺,大幾歲有什麼關係呢?
找個十五六的世家子弟,奮鬥上個六七年,能到這程度嗎?
開什麼玩笑,不可能的。
紀明錚儼然成了個金餑餑,即使靖國公府仍在按規制擴建,依然擋不住勛貴世家們的火般熱情。
何太夫人倒是樂得合不融嘴,但紀婉青卻不大信任她。
紀明錚是她的唯一倚仗,她肯定不會坑大孫子,但問題是,她眼光估計不大行。
父母已經沒了,紀婉青不親自把關不放心,何太夫人可以提議人選,但具體抉擇權在她。
紀婉青雖是何太夫人的孫女,紀明錚的的妹妹,妥妥的晚輩,也不能說長姐如母,但她是太子妃。
天地君親師,她要做主,沒有不行的。
自從禪位詔書布告天下,大局已定,紀婉青就專心此事了。
如今跟她同批的閨秀都有了歸宿,下面小了一茬的,她全部不熟悉。她很慎重,甚至向夫君借了幾個暗衛,幫忙查探打聽。
高煦自然沒有不答應的,還主動給提供了京城上層勛貴官宦的資料。
多年下來,東宮掌握的官員資料很齊全,明裡的暗裡的,很多不為人知能體現品德的,妻子正好用上。
雖說歹竹出好筍,但家庭環境熏陶下,這幾率總是不大的。
這果然大大方便了紀婉青,她一手京城上層閨秀的名單,一邊比照資料,先把不合適的剔除掉了。
完事再把家族樹大根深,父兄格外優秀得力的,又排除掉。
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等高煦登基后,靖國公府可以說是人臣巔峰了,實在沒必要強強聯手,建立產生不和諧因素的條件。
高煦固然一諾千金,紀明錚亦忠心耿耿,但珍愛的物事你沒必要考驗它。
最後,還根據按照年齡畫像等客觀條件,又排除了一番。
京城上層圈子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也不是每家都有適齡嫡女的,這般狠狠洗涮一番,名單里剩下的,也就六七人而已。
接下來,暗衛出馬了,仔細將這六七名閨秀給詳細調查了一遍。
紀婉青又排除了幾個,只剩三人。
她召見了三名千金的母親,夫人們心領神會,進宮時把自家女兒也給帶上了。
人見過了,說實話是優秀的,可惜紀婉青卻仍有小許不滿意。
她心疼兄長吃了大苦,且在她心目中,哥哥值得最好的,這麼一下子,她就猶豫了。
這當口,紀榮傳話進宮,說是霍侯提了兩句,他有個侄女,喪母后養在他夫人膝下,人品相貌不錯,若紀家有意,他願做個大媒。
霍侯,就是霍川,他與張為勝在燕山也立了大功,回朝論功行賞,二人俱封了侯爵。
霍川很關心老友獨子,要是他膝下有嫡女,早就提出來了。只可惜他只有庶女,侄女雖是嫡出養得也極不錯,但到底身份差了點,配國公爺很勉強,他就打消了念頭。
怎知凱旋半年,紀明錚婚事還沒有定下,這年紀都不小了,他焦急之下,就過府問了兩句。
得到答案是,太子妃不熟悉這些閨秀,謹慎之下,還沒能選到合適的姑娘。
這倒也是,不知根知底,是應該慎重些。
說到知根知底,霍川之前按捺下的念頭又冒出來了,他武將出身不啰嗦,跟紀明錚也熟悉得很,就直接提議了出來。
他很爽快,說就提議個人選,合適固然好,不合適也沒問題。
何太夫人是不滿意的,認為這姑娘不過是侯爺侄女,這爵位還不是祖傳的,榮耀都在霍川一房,跟兄弟搭不上線,怎配她的國公孫子?
她聽了紀明錚稟報后,直接給否決了。
紀榮倒不這麼認為,兩家知根知底,霍川人品他們是信任的,自家一貫重品德多於家世,姑娘好比啥都強。
紀明錚其實正有此意,主僕一合計,就傳話進了清寧宮。
紀婉青倒是眼前一亮。
霍川為人信得過,若侄女人品相貌不過硬,他絕不會提議的。
再有就是霍紀兩家交情本就極深,也不存在新的強強聯合之說。這侄女雖然出身欠缺了些,也不是不能接受。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品健康等條件,比家世重要。
紀婉青立即打發暗衛們,細細查探霍姑娘一番。
結果果然不錯,人優秀之餘,也比之前幾個閨秀們鮮活多了。
她很滿意,高煦也說霍川為人是靠譜的。
人選基本定下來,再召見宮裡見見,如無意外,兩家親事就可以說起來了。
不過這急不來,霍家現只有霍川父子在京,大部隊才準備啟程往京城趕呢,因有老人走不快,想見霍姑娘得等大半個月後。
這個時間點,也是恰到好處,因為禪位大典快到了,紀婉青不但注意力轉移,這幾天也不合適召人進宮相看。
三天時間一晃即過,禪位吉日已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