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六章

「大朝會的訂的,都是長遠的計劃,卻有幾件迫在眉睫的事沒有安排;第一件,是朝廷招安遊民,人口的安置;第二件,因為戰亂,明年秋熟之前必有飢荒,朝廷倉儲不足,難以安渡……」

「等等!高先生,新朝內外二府合併,國庫充盈,怎麼會……」

我心裡有個模糊的念頭閃過,卻抓不住重心。

「國富民窮,怎稱得上國庫充盈?」

國富民窮?這四字在我腦中打了幾個轉,終於明白了其中的真意和自己近日來的焦慮:「朝廷以錢徵稅,百姓納賦不能用實物代繳,只能賣糧換錢納稅。賣糧納稅,要是碰到官商勾結或者士族欺壓,抑價買糧,幾重盤剝,百姓可就苦了!」

高雲歌嘆了口氣:「可不正是如此?國庫里財帛雖多,卻是飢不裹腹,寒不保暖的死物!這情況放在太平時期,商貿正常的時候,自然使得。但放在天下初定,物價不穩,商貿難通的時期,卻極容易滋生蔽端。地方豪強如果趁此機會收購糧食,明年夏荒時哄抬物價,又是一場足以逼得窮苦人家賣田典屋的災難,廢奴令到時只怕會變成一紙空文!」

真到了飢荒時再由朝廷購糧賑災,用錢不算什麼,更怕地方豪強上欺下壓,兼并土地,因此勢力大增,難以控制,朝廷反而要仰其鼻息。

「國富民窮……嘿嘿……原來這就是我的常識性錯誤,果然是本末倒置了!難怪我心裡不安。」

高雲歌自然不會明白我心裡的感慨,但他卻自有一番見解:「今年十月的秋賦,是新朝的首次稅收,必須審慎定製,光是恩旨感賦還不行,還要防止地方豪強從中取利,漁肉百姓!」

「十月的秋賦,取消納錢的慣例,以糧、布等農產實物繳納,高先生覺得可行嗎?」

高雲歌笑了起來:「朝廷要是真的這麼做,那可真是百姓之福了!只是這樣一來,就減少了地方豪強盤剝百姓的機會,動搖了他們影響地方經濟的根本,士族會極力抵抗。」

我沉吟片刻:「士族豪強,真是朝廷治理地方的大患!」

高雲歌應聲道:「士族不滅,百姓難安!」

我忍不住嘆了口氣:「現在的朝廷,真的是舉步維艱啊!一方面,要籠絡士族安定地方;另一方面,又要限制士族的勢力。還有吏治……」

高雲歌笑道:「這話扯遠了,士族和吏治,都不是朝夕之功。朝廷真正要急的地方,還是糧草不足。郎君想想,中昆今年經歷戰亂,本來糧食就有毀損,養活中昆的人口就已經很勉強了,再加上朝廷招安侖河沿岸七郡的百姓不下百萬之數……這些百姓冬季入降,就算給了地,也無法耕種自救,他們要吃要穿要渡冬,朝廷該怎麼支應?」

我這時候卻是真的怔住了,慣性思維難以改變,我竟沒想到中昆的常識性規律,忘了中昆的糧食,一年只有一收!雙季稻,那是做夢呢!

今年秋收的糧食,就要撐到明年秋收。春夏之季,采山果野菜裹腹,節省糧食,於中昆百姓來說,實在算是平常之事。真正的飢荒,是指家裡無一存糧,連山果野菜都吃不到。

「南荒食足、直越等幾郡四季如春,可以秋冬播種,春夏收割,一年兩熟,原本可以用來緩解中昆明年的飢荒,可惜現在南北對峙,商貿不通……」

照目前的戰況來看,就算元軍能夠今年年底能夠攻破侖河天險,渡河以後遇戰即勝,以南荒寬闊的地域來說,取得這幾郡也最少要用**個月的時間,根本救不得中昆之急。

「中昆之飢,如果全仗南荒緩解,遠水不解近渴是一難,再則卻是萬一南北不能大統,新朝豈不是要受制於人?」

高雲歌關於南北不能一統的憂慮可算多餘,但他論到這自給自足,卻極有道理。

「要是可以找到秋冬播種,春季收割,又不影響來年耕種的作物就好了。」

就算這作物的產量不高,總也好過冬季荒田,什麼都沒有好。

高雲歌嘿嘿一笑,神色間卻有得意之色。

我心頭一喜,拍案大叫:「高先生,這可以秋冬播種,春季收割的作物,你找到了是不是?」

嘉凜隱瞞身份,自稱是我的隨從,和雙姝一起坐在離我們遠遠的角落裡,本來在閉目養神,此時卻也忍不住睜開眼睛,看著高雲歌。

高家的適時推門而入,端上一盤點心,擺好碗筷退了下去。高雲歌舉手相讓,笑道:「郎君一行人大駕光臨,寒舍鄙陋,也沒有什麼好招待的。只有這件點心,卻是內子尋思幾年才做出來的,雖然不是什麼好東西,眼下卻也算稀罕。郎君如不嫌棄,便請嘗一嘗。」

那點心卻是二指大小,白色略微透明的薄片,旁邊放著醬油碟子。我料想這點心多半跟高雲歌諱莫如深的東西有關,正待舉筷就食,姝鬟已經搶上來拿了碗筷,幫我夾了點心,蘸好醬油,笑道:「郎君請用。」

她的本意是測試食物有沒有毒,但擺在這種情況下,外人不明所以,卻不免有為我彰顯身份,過份招搖的嫌疑。

我接過碗筷,心中有些尷尬,一時無話,便低頭吃食。那薄片入口除去醬油香外,微有苦澀之意,韌性十足,讓我想到了在小酒館外的麵攤上吃的面:「高先生,難道小酒館外那麵攤老闆做的面,裡面就有做這點心的原料?」

高雲歌一愕大笑:「郎君真是敏銳,這也能吃出來。」

「我最是好吃,好東西吃了以後,再也不會忘記,感覺當然敏銳。」

我吃了幾口,想到自己吃獨食對嘉凜和雙姝太不夠義氣,不禁轉臉對他們奚落地一笑,要不是嘉凜隱瞞身份,這看人吃東西的冷板凳他們本來可以不坐的。

好在這時候,高家的又端了一盤點心進來,放在嘉凜他們面前。

嘉凜得意之色形於眉目,睨了我一眼,笑著對高家的道謝:「多謝高嫂子!」

我將嘴裡的點心吞了下去,笑道:「高嫂子好手藝,這點心既然是嫂子獨創的,可起了名字?」

高雲歌笑道:「名字倒是有一個,叫『桃片』。」

我想到剛剛偷聽到高雲歌叫他老婆時,喊的就是「桃奴」,差點沒忍住笑出聲來,趕緊轉移話題:「這桃片風味獨特,不知是用什麼做出來的?」

高雲歌端起桌上的油燈,罩上風罩,笑道:「郎君如有興趣,請隨我一觀。」

高家小院與廚房相連的一角,有座小屋,推開房門,有股微澀的水氣撲面而來。一間屋子,裡面大大小小的擺了數只水缸。

我聞著那水氣,微微一愕:「莫非是用石灰水入食?!」

高雲歌驚訝的瞪著我:「郎君見識不凡啊!」

這卻不是見識的問題,前半生生活的年代,工地隨處可見,對石灰的澀味實在熟悉了。

「高先生能想到石灰水入食,更了不起。」

高雲歌笑道:「石灰水入食,是內人從豆腐要用石膏凝塊,想出來的法子,卻不是某家的主意。」

他說著,領著我走到牆角,提起一件形如蓮藕,但比蓮藕稍小的塊莖:「八年前我遊歷東遼,望海山被大雪所困,雪地無食,全仗它救我一命。此物名為『冬地』,種子和根莖都可以發芽,東遼百姓用它入葯,治療腹瀉。它耐旱不耐澇,除去早期發芽需水外,基本上不用澆灌。深秋髮芽,深冬遇雪而盛,到春季雨水一足,便會枝葉枯萎。」

「啊--」

我喜出望外,轉頭看了一眼嘉凜,驚嘆道:「高先生既然找到了這樣的好東西,怎不早早的將它推廣應用?」

高雲歌嘆道:「冬地有毒,如果不加處理,直接食用,超過十天,就會使人無法排泄,中毒而亡。某家當年賴它救命,也差點因此而亡,教訓深刻,不能不慎重行事。」

我恍然大悟:「原來石灰水是用來去毒的!」

高雲歌點頭笑道:「當年我帶了包冬地籽回來,灑在與望海山地理相似的九連山上,本來想的是它的醫用,後來才想到食用。內人琢磨了好幾年,才想出與石灰水相混榨汁清除毒性,再瀝水沉澱的制食之法。冬地做主食容易積食不化,但和在米粉麵粉之中,卻安全無虞。某家今年一年的吃食,都與冬地粉相雜而成,延醫看診,也沒有中毒之跡。」

這樣慎重務實的舉動,不管是出於公心,還是出於功利,比起官府達貴的清客門人來,都不知強了多少倍。我不禁動容,對高氏夫妻肅然起敬:「賢伉儷此舉,造福天下,足以列位春秋國祠,史書千秋盛揚美德。」

高氏夫妻連忙回禮。我想了想,又道:「賢伉儷以身試毒,用心良苦,如果不嫌棄,明日在下請一位行醫的朋友給兩位細察身體,可好?」

「郎君盛意,某家樂得享此清福。只不知貴友是高姓大名?」

「敝友管鬼祖,字天賜,出身東遼金州,料想他對冬地的了解,應該遠勝於一般的大夫。」

高雲歌怔了怔,問道:「這位管大夫,可是主治城北瘟疫的管鬼祖管大夫?」

「正是。」

高雲歌輕啊一聲,退了兩步,舉燈照著我,沉吟片刻才道:「郎君氣度不凡,某家初見只當你是哪家哪戶的世家弟子微服出遊;待聽到你對政局的評析及對士族的態度,才知道自己猜測謬誤……郎君見識既廣,又能虛懷若谷,恭謙謹慎,實非常人。恕高某愚魯,竟想不出與管賢侄的人中,有哪位姓李的青年才俊,能與郎君一般兒人品。」

他這聲「管賢侄」叫出,真正吃了一驚的,卻是我,原來高雲歌竟與管鬼祖相熟!難怪他雖然籍籍無名,手本卻可以被晁視看到,因而送進宮去。

「高先生,初見時通名,在下確實隱去了真姓實名,但絕非惡意,僅是出於想與先生布衣相交的本心!請先生見諒。」

「郎君客氣,世人交往之初,矯詞相對乃是常事,何足稱怪?只是不知郎君高姓大名?」

高雲歌有此氣量相容,我心裡不僅暗叫慚愧,躬身行禮:「高先生,你我雖然素未謀面,彼此卻因書傳意,神交已久。實不相瞞,在下姓留,表字『諫卿』。」

「大朝會的訂的,都是長遠的計劃,卻有幾件迫在眉睫的事沒有安排;第一件,是朝廷招安遊民,人口的安置;第二件,因為戰亂,明年秋熟之前必有飢荒,朝廷倉儲不足,難以安渡……」

「等等!高先生,新朝內外二府合併,國庫充盈,怎麼會……」

我心裡有個模糊的念頭閃過,卻抓不住重心。

「國富民窮,怎稱得上國庫充盈?」

國富民窮?這四字在我腦中打了幾個轉,終於明白了其中的真意和自己近日來的焦慮:「朝廷以錢徵稅,百姓納賦不能用實物代繳,只能賣糧換錢納稅。賣糧納稅,要是碰到官商勾結或者士族欺壓,抑價買糧,幾重盤剝,百姓可就苦了!」

高雲歌嘆了口氣:「可不正是如此?國庫里財帛雖多,卻是飢不裹腹,寒不保暖的死物!這情況放在太平時期,商貿正常的時候,自然使得。但放在天下初定,物價不穩,商貿難通的時期,卻極容易滋生蔽端。地方豪強如果趁此機會收購糧食,明年夏荒時哄抬物價,又是一場足以逼得窮苦人家賣田典屋的災難,廢奴令到時只怕會變成一紙空文!」

真到了飢荒時再由朝廷購糧賑災,用錢不算什麼,更怕地方豪強上欺下壓,兼并土地,因此勢力大增,難以控制,朝廷反而要仰其鼻息。

「國富民窮……嘿嘿……原來這就是我的常識性錯誤,果然是本末倒置了!難怪我心裡不安。」

高雲歌自然不會明白我心裡的感慨,但他卻自有一番見解:「今年十月的秋賦,是新朝的首次稅收,必須審慎定製,光是恩旨感賦還不行,還要防止地方豪強從中取利,漁肉百姓!」

「十月的秋賦,取消納錢的慣例,以糧、布等農產實物繳納,高先生覺得可行嗎?」

高雲歌笑了起來:「朝廷要是真的這麼做,那可真是百姓之福了!只是這樣一來,就減少了地方豪強盤剝百姓的機會,動搖了他們影響地方經濟的根本,士族會極力抵抗。」

我沉吟片刻:「士族豪強,真是朝廷治理地方的大患!」

高雲歌應聲道:「士族不滅,百姓難安!」

我忍不住嘆了口氣:「現在的朝廷,真的是舉步維艱啊!一方面,要籠絡士族安定地方;另一方面,又要限制士族的勢力。還有吏治……」

高雲歌笑道:「這話扯遠了,士族和吏治,都不是朝夕之功。朝廷真正要急的地方,還是糧草不足。郎君想想,中昆今年經歷戰亂,本來糧食就有毀損,養活中昆的人口就已經很勉強了,再加上朝廷招安侖河沿岸七郡的百姓不下百萬之數……這些百姓冬季入降,就算給了地,也無法耕種自救,他們要吃要穿要渡冬,朝廷該怎麼支應?」

我這時候卻是真的怔住了,慣性思維難以改變,我竟沒想到中昆的常識性規律,忘了中昆的糧食,一年只有一收!雙季稻,那是做夢呢!

今年秋收的糧食,就要撐到明年秋收。春夏之季,采山果野菜裹腹,節省糧食,於中昆百姓來說,實在算是平常之事。真正的飢荒,是指家裡無一存糧,連山果野菜都吃不到。

「南荒食足、直越等幾郡四季如春,可以秋冬播種,春夏收割,一年兩熟,原本可以用來緩解中昆明年的飢荒,可惜現在南北對峙,商貿不通……」

照目前的戰況來看,就算元軍能夠今年年底能夠攻破侖河天險,渡河以後遇戰即勝,以南荒寬闊的地域來說,取得這幾郡也最少要用**個月的時間,根本救不得中昆之急。

「中昆之飢,如果全仗南荒緩解,遠水不解近渴是一難,再則卻是萬一南北不能大統,新朝豈不是要受制於人?」

高雲歌關於南北不能一統的憂慮可算多餘,但他論到這自給自足,卻極有道理。

「要是可以找到秋冬播種,春季收割,又不影響來年耕種的作物就好了。」

就算這作物的產量不高,總也好過冬季荒田,什麼都沒有好。

高雲歌嘿嘿一笑,神色間卻有得意之色。

我心頭一喜,拍案大叫:「高先生,這可以秋冬播種,春季收割的作物,你找到了是不是?」

嘉凜隱瞞身份,自稱是我的隨從,和雙姝一起坐在離我們遠遠的角落裡,本來在閉目養神,此時卻也忍不住睜開眼睛,看著高雲歌。

高家的適時推門而入,端上一盤點心,擺好碗筷退了下去。高雲歌舉手相讓,笑道:「郎君一行人大駕光臨,寒舍鄙陋,也沒有什麼好招待的。只有這件點心,卻是內子尋思幾年才做出來的,雖然不是什麼好東西,眼下卻也算稀罕。郎君如不嫌棄,便請嘗一嘗。」

那點心卻是二指大小,白色略微透明的薄片,旁邊放著醬油碟子。我料想這點心多半跟高雲歌諱莫如深的東西有關,正待舉筷就食,姝鬟已經搶上來拿了碗筷,幫我夾了點心,蘸好醬油,笑道:「郎君請用。」

她的本意是測試食物有沒有毒,但擺在這種情況下,外人不明所以,卻不免有為我彰顯身份,過份招搖的嫌疑。

我接過碗筷,心中有些尷尬,一時無話,便低頭吃食。那薄片入口除去醬油香外,微有苦澀之意,韌性十足,讓我想到了在小酒館外的麵攤上吃的面:「高先生,難道小酒館外那麵攤老闆做的面,裡面就有做這點心的原料?」

高雲歌一愕大笑:「郎君真是敏銳,這也能吃出來。」

「我最是好吃,好東西吃了以後,再也不會忘記,感覺當然敏銳。」

我吃了幾口,想到自己吃獨食對嘉凜和雙姝太不夠義氣,不禁轉臉對他們奚落地一笑,要不是嘉凜隱瞞身份,這看人吃東西的冷板凳他們本來可以不坐的。

好在這時候,高家的又端了一盤點心進來,放在嘉凜他們面前。

嘉凜得意之色形於眉目,睨了我一眼,笑著對高家的道謝:「多謝高嫂子!」

我將嘴裡的點心吞了下去,笑道:「高嫂子好手藝,這點心既然是嫂子獨創的,可起了名字?」

高雲歌笑道:「名字倒是有一個,叫『桃片』。」

我想到剛剛偷聽到高雲歌叫他老婆時,喊的就是「桃奴」,差點沒忍住笑出聲來,趕緊轉移話題:「這桃片風味獨特,不知是用什麼做出來的?」

高雲歌端起桌上的油燈,罩上風罩,笑道:「郎君如有興趣,請隨我一觀。」

高家小院與廚房相連的一角,有座小屋,推開房門,有股微澀的水氣撲面而來。一間屋子,裡面大大小小的擺了數只水缸。

我聞著那水氣,微微一愕:「莫非是用石灰水入食?!」

高雲歌驚訝的瞪著我:「郎君見識不凡啊!」

這卻不是見識的問題,前半生生活的年代,工地隨處可見,對石灰的澀味實在熟悉了。

「高先生能想到石灰水入食,更了不起。」

高雲歌笑道:「石灰水入食,是內人從豆腐要用石膏凝塊,想出來的法子,卻不是某家的主意。」

他說著,領著我走到牆角,提起一件形如蓮藕,但比蓮藕稍小的塊莖:「八年前我遊歷東遼,望海山被大雪所困,雪地無食,全仗它救我一命。此物名為『冬地』,種子和根莖都可以發芽,東遼百姓用它入葯,治療腹瀉。它耐旱不耐澇,除去早期發芽需水外,基本上不用澆灌。深秋髮芽,深冬遇雪而盛,到春季雨水一足,便會枝葉枯萎。」

「啊--」

我喜出望外,轉頭看了一眼嘉凜,驚嘆道:「高先生既然找到了這樣的好東西,怎不早早的將它推廣應用?」

高雲歌嘆道:「冬地有毒,如果不加處理,直接食用,超過十天,就會使人無法排泄,中毒而亡。某家當年賴它救命,也差點因此而亡,教訓深刻,不能不慎重行事。」

我恍然大悟:「原來石灰水是用來去毒的!」

高雲歌點頭笑道:「當年我帶了包冬地籽回來,灑在與望海山地理相似的九連山上,本來想的是它的醫用,後來才想到食用。內人琢磨了好幾年,才想出與石灰水相混榨汁清除毒性,再瀝水沉澱的制食之法。冬地做主食容易積食不化,但和在米粉麵粉之中,卻安全無虞。某家今年一年的吃食,都與冬地粉相雜而成,延醫看診,也沒有中毒之跡。」

這樣慎重務實的舉動,不管是出於公心,還是出於功利,比起官府達貴的清客門人來,都不知強了多少倍。我不禁動容,對高氏夫妻肅然起敬:「賢伉儷此舉,造福天下,足以列位春秋國祠,史書千秋盛揚美德。」

高氏夫妻連忙回禮。我想了想,又道:「賢伉儷以身試毒,用心良苦,如果不嫌棄,明日在下請一位行醫的朋友給兩位細察身體,可好?」

「郎君盛意,某家樂得享此清福。只不知貴友是高姓大名?」

「敝友管鬼祖,字天賜,出身東遼金州,料想他對冬地的了解,應該遠勝於一般的大夫。」

高雲歌怔了怔,問道:「這位管大夫,可是主治城北瘟疫的管鬼祖管大夫?」

「正是。」

高雲歌輕啊一聲,退了兩步,舉燈照著我,沉吟片刻才道:「郎君氣度不凡,某家初見只當你是哪家哪戶的世家弟子微服出遊;待聽到你對政局的評析及對士族的態度,才知道自己猜測謬誤……郎君見識既廣,又能虛懷若谷,恭謙謹慎,實非常人。恕高某愚魯,竟想不出與管賢侄的人中,有哪位姓李的青年才俊,能與郎君一般兒人品。」

他這聲「管賢侄」叫出,真正吃了一驚的,卻是我,原來高雲歌竟與管鬼祖相熟!難怪他雖然籍籍無名,手本卻可以被晁視看到,因而送進宮去。

「高先生,初見時通名,在下確實隱去了真姓實名,但絕非惡意,僅是出於想與先生布衣相交的本心!請先生見諒。」

「郎君客氣,世人交往之初,矯詞相對乃是常事,何足稱怪?只是不知郎君高姓大名?」

高雲歌有此氣量相容,我心裡不僅暗叫慚愧,躬身行禮:「高先生,你我雖然素未謀面,彼此卻因書傳意,神交已久。實不相瞞,在下姓留,表字『諫卿』。」

「大朝會的訂的,都是長遠的計劃,卻有幾件迫在眉睫的事沒有安排;第一件,是朝廷招安遊民,人口的安置;第二件,因為戰亂,明年秋熟之前必有飢荒,朝廷倉儲不足,難以安渡……」

「等等!高先生,新朝內外二府合併,國庫充盈,怎麼會……」

我心裡有個模糊的念頭閃過,卻抓不住重心。

「國富民窮,怎稱得上國庫充盈?」

國富民窮?這四字在我腦中打了幾個轉,終於明白了其中的真意和自己近日來的焦慮:「朝廷以錢徵稅,百姓納賦不能用實物代繳,只能賣糧換錢納稅。賣糧納稅,要是碰到官商勾結或者士族欺壓,抑價買糧,幾重盤剝,百姓可就苦了!」

高雲歌嘆了口氣:「可不正是如此?國庫里財帛雖多,卻是飢不裹腹,寒不保暖的死物!這情況放在太平時期,商貿正常的時候,自然使得。但放在天下初定,物價不穩,商貿難通的時期,卻極容易滋生蔽端。地方豪強如果趁此機會收購糧食,明年夏荒時哄抬物價,又是一場足以逼得窮苦人家賣田典屋的災難,廢奴令到時只怕會變成一紙空文!」

真到了飢荒時再由朝廷購糧賑災,用錢不算什麼,更怕地方豪強上欺下壓,兼并土地,因此勢力大增,難以控制,朝廷反而要仰其鼻息。

「國富民窮……嘿嘿……原來這就是我的常識性錯誤,果然是本末倒置了!難怪我心裡不安。」

高雲歌自然不會明白我心裡的感慨,但他卻自有一番見解:「今年十月的秋賦,是新朝的首次稅收,必須審慎定製,光是恩旨感賦還不行,還要防止地方豪強從中取利,漁肉百姓!」

「十月的秋賦,取消納錢的慣例,以糧、布等農產實物繳納,高先生覺得可行嗎?」

高雲歌笑了起來:「朝廷要是真的這麼做,那可真是百姓之福了!只是這樣一來,就減少了地方豪強盤剝百姓的機會,動搖了他們影響地方經濟的根本,士族會極力抵抗。」

我沉吟片刻:「士族豪強,真是朝廷治理地方的大患!」

高雲歌應聲道:「士族不滅,百姓難安!」

我忍不住嘆了口氣:「現在的朝廷,真的是舉步維艱啊!一方面,要籠絡士族安定地方;另一方面,又要限制士族的勢力。還有吏治……」

高雲歌笑道:「這話扯遠了,士族和吏治,都不是朝夕之功。朝廷真正要急的地方,還是糧草不足。郎君想想,中昆今年經歷戰亂,本來糧食就有毀損,養活中昆的人口就已經很勉強了,再加上朝廷招安侖河沿岸七郡的百姓不下百萬之數……這些百姓冬季入降,就算給了地,也無法耕種自救,他們要吃要穿要渡冬,朝廷該怎麼支應?」

我這時候卻是真的怔住了,慣性思維難以改變,我竟沒想到中昆的常識性規律,忘了中昆的糧食,一年只有一收!雙季稻,那是做夢呢!

今年秋收的糧食,就要撐到明年秋收。春夏之季,采山果野菜裹腹,節省糧食,於中昆百姓來說,實在算是平常之事。真正的飢荒,是指家裡無一存糧,連山果野菜都吃不到。

「南荒食足、直越等幾郡四季如春,可以秋冬播種,春夏收割,一年兩熟,原本可以用來緩解中昆明年的飢荒,可惜現在南北對峙,商貿不通……」

照目前的戰況來看,就算元軍能夠今年年底能夠攻破侖河天險,渡河以後遇戰即勝,以南荒寬闊的地域來說,取得這幾郡也最少要用**個月的時間,根本救不得中昆之急。

「中昆之飢,如果全仗南荒緩解,遠水不解近渴是一難,再則卻是萬一南北不能大統,新朝豈不是要受制於人?」

高雲歌關於南北不能一統的憂慮可算多餘,但他論到這自給自足,卻極有道理。

「要是可以找到秋冬播種,春季收割,又不影響來年耕種的作物就好了。」

就算這作物的產量不高,總也好過冬季荒田,什麼都沒有好。

高雲歌嘿嘿一笑,神色間卻有得意之色。

我心頭一喜,拍案大叫:「高先生,這可以秋冬播種,春季收割的作物,你找到了是不是?」

嘉凜隱瞞身份,自稱是我的隨從,和雙姝一起坐在離我們遠遠的角落裡,本來在閉目養神,此時卻也忍不住睜開眼睛,看著高雲歌。

高家的適時推門而入,端上一盤點心,擺好碗筷退了下去。高雲歌舉手相讓,笑道:「郎君一行人大駕光臨,寒舍鄙陋,也沒有什麼好招待的。只有這件點心,卻是內子尋思幾年才做出來的,雖然不是什麼好東西,眼下卻也算稀罕。郎君如不嫌棄,便請嘗一嘗。」

那點心卻是二指大小,白色略微透明的薄片,旁邊放著醬油碟子。我料想這點心多半跟高雲歌諱莫如深的東西有關,正待舉筷就食,姝鬟已經搶上來拿了碗筷,幫我夾了點心,蘸好醬油,笑道:「郎君請用。」

她的本意是測試食物有沒有毒,但擺在這種情況下,外人不明所以,卻不免有為我彰顯身份,過份招搖的嫌疑。

我接過碗筷,心中有些尷尬,一時無話,便低頭吃食。那薄片入口除去醬油香外,微有苦澀之意,韌性十足,讓我想到了在小酒館外的麵攤上吃的面:「高先生,難道小酒館外那麵攤老闆做的面,裡面就有做這點心的原料?」

高雲歌一愕大笑:「郎君真是敏銳,這也能吃出來。」

「我最是好吃,好東西吃了以後,再也不會忘記,感覺當然敏銳。」

我吃了幾口,想到自己吃獨食對嘉凜和雙姝太不夠義氣,不禁轉臉對他們奚落地一笑,要不是嘉凜隱瞞身份,這看人吃東西的冷板凳他們本來可以不坐的。

好在這時候,高家的又端了一盤點心進來,放在嘉凜他們面前。

嘉凜得意之色形於眉目,睨了我一眼,笑著對高家的道謝:「多謝高嫂子!」

我將嘴裡的點心吞了下去,笑道:「高嫂子好手藝,這點心既然是嫂子獨創的,可起了名字?」

高雲歌笑道:「名字倒是有一個,叫『桃片』。」

我想到剛剛偷聽到高雲歌叫他老婆時,喊的就是「桃奴」,差點沒忍住笑出聲來,趕緊轉移話題:「這桃片風味獨特,不知是用什麼做出來的?」

高雲歌端起桌上的油燈,罩上風罩,笑道:「郎君如有興趣,請隨我一觀。」

高家小院與廚房相連的一角,有座小屋,推開房門,有股微澀的水氣撲面而來。一間屋子,裡面大大小小的擺了數只水缸。

我聞著那水氣,微微一愕:「莫非是用石灰水入食?!」

高雲歌驚訝的瞪著我:「郎君見識不凡啊!」

這卻不是見識的問題,前半生生活的年代,工地隨處可見,對石灰的澀味實在熟悉了。

「高先生能想到石灰水入食,更了不起。」

高雲歌笑道:「石灰水入食,是內人從豆腐要用石膏凝塊,想出來的法子,卻不是某家的主意。」

他說著,領著我走到牆角,提起一件形如蓮藕,但比蓮藕稍小的塊莖:「八年前我遊歷東遼,望海山被大雪所困,雪地無食,全仗它救我一命。此物名為『冬地』,種子和根莖都可以發芽,東遼百姓用它入葯,治療腹瀉。它耐旱不耐澇,除去早期發芽需水外,基本上不用澆灌。深秋髮芽,深冬遇雪而盛,到春季雨水一足,便會枝葉枯萎。」

「啊--」

我喜出望外,轉頭看了一眼嘉凜,驚嘆道:「高先生既然找到了這樣的好東西,怎不早早的將它推廣應用?」

高雲歌嘆道:「冬地有毒,如果不加處理,直接食用,超過十天,就會使人無法排泄,中毒而亡。某家當年賴它救命,也差點因此而亡,教訓深刻,不能不慎重行事。」

我恍然大悟:「原來石灰水是用來去毒的!」

高雲歌點頭笑道:「當年我帶了包冬地籽回來,灑在與望海山地理相似的九連山上,本來想的是它的醫用,後來才想到食用。內人琢磨了好幾年,才想出與石灰水相混榨汁清除毒性,再瀝水沉澱的制食之法。冬地做主食容易積食不化,但和在米粉麵粉之中,卻安全無虞。某家今年一年的吃食,都與冬地粉相雜而成,延醫看診,也沒有中毒之跡。」

這樣慎重務實的舉動,不管是出於公心,還是出於功利,比起官府達貴的清客門人來,都不知強了多少倍。我不禁動容,對高氏夫妻肅然起敬:「賢伉儷此舉,造福天下,足以列位春秋國祠,史書千秋盛揚美德。」

高氏夫妻連忙回禮。我想了想,又道:「賢伉儷以身試毒,用心良苦,如果不嫌棄,明日在下請一位行醫的朋友給兩位細察身體,可好?」

「郎君盛意,某家樂得享此清福。只不知貴友是高姓大名?」

「敝友管鬼祖,字天賜,出身東遼金州,料想他對冬地的了解,應該遠勝於一般的大夫。」

高雲歌怔了怔,問道:「這位管大夫,可是主治城北瘟疫的管鬼祖管大夫?」

「正是。」

高雲歌輕啊一聲,退了兩步,舉燈照著我,沉吟片刻才道:「郎君氣度不凡,某家初見只當你是哪家哪戶的世家弟子微服出遊;待聽到你對政局的評析及對士族的態度,才知道自己猜測謬誤……郎君見識既廣,又能虛懷若谷,恭謙謹慎,實非常人。恕高某愚魯,竟想不出與管賢侄的人中,有哪位姓李的青年才俊,能與郎君一般兒人品。」

他這聲「管賢侄」叫出,真正吃了一驚的,卻是我,原來高雲歌竟與管鬼祖相熟!難怪他雖然籍籍無名,手本卻可以被晁視看到,因而送進宮去。

「高先生,初見時通名,在下確實隱去了真姓實名,但絕非惡意,僅是出於想與先生布衣相交的本心!請先生見諒。」

「郎君客氣,世人交往之初,矯詞相對乃是常事,何足稱怪?只是不知郎君高姓大名?」

高雲歌有此氣量相容,我心裡不僅暗叫慚愧,躬身行禮:「高先生,你我雖然素未謀面,彼此卻因書傳意,神交已久。實不相瞞,在下姓留,表字『諫卿』。」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流水・天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流水・天涯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十六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