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有功勞,憑什麼談苦勞?
你沒有功勞,憑什麼談苦勞?
你不快樂的原因,是既無法忍受目前的狀態,又沒能力改變這一切。可以像豬一樣懶,卻無法像豬一樣懶得心安理得。
前幾天在同學群里,看到有人抱怨老闆對他不好。
怎麼個不好呢?
原來是他畢業后一直在這家公司工作,可眼看著年紀更小的學弟學妹們進入職場,可老闆還是沒有想提拔他做項目負責人的意思。他每天還要和90后一起上下班打卡,出差只能報銷二等座高鐵。
他說自己也算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工作了五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他發了大段大段的文字,卻沒有一句在說自己這些年做出過哪些成績。群里久久沒有人接話,我也默默退出了群聊。
這個社會是很現實的,只有功勞才會產生價值,苦勞如果沒能轉化為功勞,那它就白白浪費了時間不是嗎?
上學時,我們對優秀學生的評價標準是什麼?至少要有一項成績是名列前茅的吧。你說你刻苦,你說你尊師重道,最後成績平平,獎學金還是不會給你啊。上班后,你每天七點半就到公司打卡,看似工作了一整天,晚上下班后吃個飯還在家裡繼續加班。你是很辛苦,月底的時候,你沒有業績,也沒有維護住客戶,這苦勞的價值又在哪裡呢?
這是一個以成果論成敗的時代,更是以成果來檢驗一切的時代。
職場不是存錢罐,20歲拚命往裡塞,30歲開始躺著花。20歲有20歲的努力,30歲有30歲的勤奮,你不能30歲的時候邀20歲的功,因為在職場,沒有人會給你的資歷買單。
如果你過去29年沒有努力,那30歲的時候也不會有奇迹。職場里,沒有應該升職的年紀,只有配不配升職的人。你沒有功勞,憑什麼談苦勞?
如今,職場里流行「勤奮病人」。
他們喜歡用勤奮吃苦來標榜自己在工作上的付出。
比如,大家都是按時上下班,按時完成當天任務量,而「勤奮病人」卻把工作時間拉得很長,上班比別人早,下班比別人晚,熬夜加班也是常事,周末當然也要「忙一忙」工作。這病的病根在於,他們沉迷於自己長時間無效的勤奮,卻不注重勤奮本身所帶來的價值。
能說出「我已經很努力」「我也很不容易」這種話的人,無非是心裡明鏡似的知道看得見的成果拿不出來,只好拿隱形的苦勞來充數,不過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勤奮、努力這樣凡俗卻帶著厚重感的褒義詞,最好還是留給你身邊的人去評價,而不是把它們當成標籤、獎章自己貼在自己身上。就像別人誇你美,那才是真的美。
年紀小一點的時候,我們總覺得這個世界不夠好,配不上自己。自己有無限活力,無堅不摧,可以去試錯,可以去創造。可是慢慢地才發現,是我們弄錯了,這世界有太多你不知道和做不到的,是我們努力的程度,遠遠配不上自己想要的世界。
不論男女,每個人的強大和手裡的籌碼,都是在用青春和酣睡去換取的。青春終將老去,有的人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而有的人,已面目全非。
有人說:職場是我們每個人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進行社會性實踐的重要場所,無論你是菜鳥還是老手,只要身處職場就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壓力和挫折。就算心思再縝密的人也總會有百密一疏的時候,更何況是剛剛步入職場不久的新人,雖然各種職場劇中都會飆出類似於「機會只有一次,失誤無法彌補」的情節,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職業生涯都十分漫長,面對眼前的失誤,如何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找到失誤真正發生的原因,才是決定你未來能走多遠的關鍵因素。
可以說,職場是個江湖,挑戰無處不在。今日可能春風得意,明日可能一落千丈。沒有人一出生就懂得職場生存法則的,能夠勝出的訣竅不過就是「工作虐我千萬遍,我待工作如初戀」的態度。
我也有被工作虐得體無完膚的時候,辭職念頭在大腦里翻江倒海,真想當下狠狠拍下桌子:「老子不幹了!」不過這只是想想,其實每一次我都忍下來了,並且最終渡過了當時的難關。我們部門的職場老油條稱辭職這件事:不過就是從一種困難,換成了另一種困難。事實上,我們似乎根本找不到一份真正完美的工作。
雖然現實生活中並沒有那麼多隨時隨地都元氣滿滿的人,但總還是有雙商在線的人,努力又正能量地活著。哪有人是不受挫的,我們遇到的棘手的問題,那些厲害的人也曾遇到過。
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也不要暗戳戳地給自己加優待,當你的實際水平達不到你的期待時,不僅工作中會出問題,也會阻礙你自我提升的步伐。要正確認識自己,清楚自己優勢與短板,精進擅長的能力,彌補欠缺的能力,才能成為一個綜合實力強勁的選手。
加繆曾說過,即使在嚴冬里,心底也要有一個不可戰勝的夏天。
那些無論在職場里遇到什麼樣的問題,都咬牙堅持著並時刻提高自己的人,真的太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