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水緊一聲齊走鬼
讀陳凡兄寫的《〈大公報〉在港復刊的時候》一文,文中談及當年有一
個無牌小販,因「走鬼」跑到當年《新晚報》斜對面的樓上,不幸失足墜
樓斃命一事,因而想起一副「怪聯」:
水緊一聲齊走鬼;
風飄萬點正愁人。
上聯是用香港俚語來寫的一個常見的社會現象,下聯則是一句唐詩。一
俗一雅,對得卻是甚為工整。
在這裡說說這副怪聯的來歷。五十年代初,我擔任《新晚報》的副刊編
輯,曾開闢一個「一日一聯」的小專欄,徵求寫本地風光的妙聯、怪聯。
上述這副怪聯,就是入選的作品。
香港擅寫對聯的人確是不少,這個小專欄維持了近兩年,用的都是讀者
投稿。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有下面幾聯:
白日放歌須縱酒;
黑燈跳舞好揩油。
赤柱有食兼有住;
汀洲無浪復無煙。
「赤柱」,是香港的監獄所在地。
怕熱最宜穿短褲;
論功還欲請長纓。
徒令上將揮神筆;
慣見霸王搭電車。
最啱白菜煲豬肉;
忍見黃沙沒馬頭。
〇四五
何淡如其人
香港《大公報》「大公園」的老園丁吳其敏先生,希望談對聯的人,「於
競談長聯、名聯、巧聯等之餘」,兼談一些用語體甚至用方言製成的聯語
(見一九八三年四月十八日「坐井集」中《聯語的突破》一文)。現在就
由我拋磚引玉吧。吳老說得不錯,「五四」以後,這類聯語已經出現不少;
更推遠些,則似乎應該從清代的何淡如開始。
何淡如本名又雄,字淡如,以字行。清嘉慶二十五年(一八二〇)生,
同治元年(一八六二)考取舉人,一度出任高要縣學教諭,其後即在省港
以教學維生。曾設館於九龍城之龍津義學(在昔之龍津石橋側)。卒年不
詳。但知光緒元年(一八七五)的時候,九龍軍政界築石橋,立《創建龍
津石橋碑記》,碑文為顯宦洗斌所撰,字就是由何淡如寫的,那年他已五
十六歲了。
他擅長以廣東話寫諧聯(或稱怪聯),而且數量甚多。我孤陋寡聞,不
知在他之前,有沒有人用廣東話寫對聯的,但以創作數量和知名度而論,
則稱他為「廣東方言聯語」之祖,似亦不為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