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諸子百家
老章也在一旁起鬨道,「余兄,他就一鑽牛角尖的犟脾氣,不搞明白不罷休。」
余小漁也沒有起疑心,示意扶蘇繼續說下去。
「上次你只說了大秦太子扶蘇破局的第一條,還有第二點沒有說,我想了好久,卻想不出來。」
余小漁笑了起來,沒有想到蘇殿匣竟然一直在糾結這個問題,那日只是他隨口一說而已。
「至於第二點,你想不出來很正常,我想,就算是當今秦王嬴政身旁的近臣都未必能想得出來。」
余小漁自信說道。
此話一說,蒙二遲疑了一下,因為他就是秦王最信任的近臣。
這天底下,還有他蒙毅想不出來的?
「我說余兄,你這大話就說的有點過頭了吧,秦王身邊那麼多的智囊,還有他們想不出來的?」
蒙二佯裝不服說道。
「蒙二,你還別說,山外有山,我們余兄雖說現在是海月小築的當家的,可論才能,不輸給任何君王的座上賓。」
蒙二一副煥然大悟外加崇拜的眼神。
那眼神看的余小漁心中發麻,這貨怕不是有什麼斷-袖之癖吧……
老章則是對蒙毅另眼相看,本以為這貨是個不擅交際之輩,未曾想,他不是不懂圓滑,而是對一般人懶得這麼做。
幾人一唱一和,讓余小漁心裡很是舒服。
「第二點,就是諸子百家!」
春秋戰國時代,諸子百家如雨後春筍,百花齊放,各門派學說層不出窮,其中不乏一些傳承數千年之久的精粹治國理念。
只可惜,始皇帝登基稱帝,信奉讒言,『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也就是後世所說的,『焚書坑儒』。
自此之後,諸子百家一一凋亡,走到了百不存十的局面。
當余小漁提及到『諸子百家』這幾個字之後,三人的動作都遲緩了下來。
「余兄,你的意思是?」
扶蘇心中大為不解。
「諸子百家,難道還比得上大秦鐵蹄?」
老章說道,心中實則是不屑一顧,大秦奉行的是軍和政分開的,且生於窮兵黷武的時代中,章邯這種大將對於那些文縐縐的百家多少不滿。。
「不然,老章你錯了。」
余小漁搖頭道。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這個道理你們應該懂得。」
扶蘇點頭,「周厲王姬胡,為了防止百姓背後說話,殘忍殺害無數百姓,可最終依舊哀聲怨道。」
余小漁點了點頭,大秦便是亡於此。
百家爭鳴,若是拋卻其中糟粕,足以讓大秦百世不衰。
只可惜,在百家思想當中,糟粕冗雜繁多,且百家中巨擘多半思想偏執,固守己見,想要剔除其中糟粕,需有莫大魄力才行。
余小漁有這個信心,只可惜,現在的他沒有機會罷了。
「余兄,還請明示。」
扶蘇心中不解,難道余小漁是讓自己罷黜百家?還是要百花齊放?
「百花齊放,準確的說是,獨尊九流!」
余小漁沉聲道。
此時的嬴政尚且沒有罷黜百家,但在思想上,卻對勢力龐大的儒家產生了抵觸心理,若是任由這般下去,不久之後便會焚書坑儒,以愚黔首。
「九流?」
余小漁所言,並非是獨尊儒術。
因為,在他看來,儒家的為人理念不錯,但在治國理念上,儒家卻存在很大不足。
「何為九流?」
蒙毅和章邯異口同聲的問道。
「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農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
余小漁解釋道,「以儒家法家治民,乃是因為儒家脫胎自周朝禮樂傳統,著重君子的品德修養,強調仁與禮相輔相成;以道家治心,乃是因為道法自然,以法家治軍,因法家以富國強兵為己任;主農家主張勸耕桑,以足衣食……」
當下,他將九大家思想都闡述一遍,雖微有不同,卻足以總結諸子百家的核心。
章邯蒙毅早已瞠目結舌。
這……這余小漁竟然諸子百家都研究的如此透徹!
而另外一旁,扶蘇正在埋頭奮筆疾書,將余小漁所說盡數記錄下來。
「此乃圭臬之言!」
寫到最後,扶蘇忍不住長嘆一聲道。
「若大秦太子扶蘇早日交好諸子百家,日後對壘趙高李斯,勝券在握!」
余小漁說到這裡,心中則突然懷疑起來。
「蘇兄,這幾日你問的問題,無不都是大秦的國祚事宜,難不成你?……」
扶蘇一愣,一時語塞,就連一旁的章邯和蒙毅都跟著緊張起來。
是不是要露餡了?要到了攤牌的時候了?
「哈哈哈,余兄,正如你所想,這次走商完畢,蘇某自知其中兇險,雖說富貴險中求,但蘇某還是惜命如金之人,況且家中積攢了不少家底,這次走商回去,便安排我在大秦某個一官半職,我到時候給太子殿下獻上一計,說不定就此平步青雲了!」
扶蘇笑道,「余兄,要不你和我一起,說不定能封官加爵,福澤後世呢!」
余小漁笑著搖頭。
他是有這種想法,可實施起來,哪有那麼容易呢。
官爵之間,互相傾軋,若是沒有強硬背景,貿然步入,會被吃的骨頭都不剩下,帝王權術,發揮的淋漓盡致。
幾人見到余小漁沒有再懷疑,這才放下心來。
扶蘇取火,將那份竹簡在火焰上烤乾,這才徐徐收到自己的懷中。
旋即,問道,「余兄,你昨日去了哪裡?」
「是啊,我們三人昨日便想來品嘗菜肴,卻不見你的影子,只見到一漂亮女娃前來招待。」
蒙二沉聲道。
余小漁面色一凝,回想起昨天在牢獄中的遭遇,忍不住雙手緊握起來。
「昨日出去進食材了,自然沒時間招待你們。」
他想了想,旋即看向蘇殿匣,問道,「蘇兄,你願幫我打聽一人出身下落?」
「但說無妨,我自盡綿薄之力。」
余小漁抱拳,道:「此人名為周單,十多年前乃是大秦士兵,蘇兄,能否幫我帶一些銀兩,送予周單在大秦的家人!」
他欠下了周單救命之恩,這輩子無以為報,只好將這些恩情轉嫁於周單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