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雨的詩作及其評論
黃秋雨的詩作及其評論
最後的午餐
黃秋雨
兩隻浸血的珊瑚瓷
兩杯含淚的酒
最後的午餐間
充滿了秋日的陽光
默默無語
慢慢地抬起眉頭
我映進你的瞳孔
時光因此而彷徨
把你杯中的苦酒瀉下來
流進我的傷痛
感謝釀酒的人
讓我嘗盡悲傷
多少似火的目光
多少似水的路途
在舉杯之間
都像鳥一樣飛翔
只留一隻你銀色的耳環
像西沉的月亮在心中
映照著你最後行走的姿勢
酒呀,流進我綿長的絕望
原載《錦城日報》1993年5月14日
沒有人知道草生長
——讀黃秋雨的《最後的午餐》
汪洋
在遠古洪荒時代,有一條源遠流長的紅水河。河邊有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每天每天,他們對著紅水河唱一支不知名的歌。歌子纏綿溫柔一波三折,卻反反覆復只聽得懂一句:
沒有人知道草生長。
歌子自遠古潺潺流來,潤入20世紀最後一個年頭伏羲故都附近的潁河岸邊,突然拔高,化成一首小小的抒情詩:《最後的午餐》(載《錦城日報》1993年5月14日)。那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換上了世紀末不趕潮也不落伍的普通服飾。男的老闆褲托著一件銀白色質地輕柔的夾克衫,女的水洗衫墜著一條綠影蕩漾的真絲裙。面對面,坐在一家豪華大酒店靠落地長窗的一副座位上,以「兩隻浸血的珊瑚瓷/兩杯含淚的酒」,「在秋日的陽光里開始」,「最後的午餐」。
時間在這裡停滯,語言在這裡終止,而溫柔的陽光也在這裡,因時間與語言的靜默而凝聚。只有兩雙眼睛,兩雙洞穿千萬年莽古黑洞游弋而來的無聲的眼睛,在手肩的屈伸中以燭照凡塵一切的光束對望。生命以她獨有的形式在這裡完成了一個凄美的定格,令周圍的觀察者或窺視者,不由自主發出一聲幽長的嘆息。還有什麼比這種錐心蝕骨的離別更令人傷感動情、悲戚無奈的呢?他們只是小小的兩個人,而他們的故事,卻是整個人類上演了千千萬萬遍的同一個故事,同一個主題,同一個形式。所不同的只是,這時,他們是演員,而我們這些人,是觀眾。他們是在感同身受我們所有人的故事,我們則只是一群不得不漠然而又不能徹底漠然的在旁邊靜觀默想者,想幫他們一把固所不能,而要想推他們一把則更其艱難。試想,有誰願意在別人演出自己心靈的故事也是他的心靈故事的時候,能不沉醉其中,手顫腳麻,難以行動呢?即便有那個心思,也沒有行動的能力啊。一個人的一生有無數個「最後的」時刻,而每一個,都可說是一次脫胎換骨,又有誰不珍惜它呢?也許有些人會詛咒它,不過,那也是一種珍惜,是一種特殊的珍惜方式呀,你說不是嗎?
觀眾在沉醉中散去,偌大的世界又只剩下了兩個人,一個男人,一個女人,還都年輕。年輕是孤獨與寂寞的代名詞,你想是不是?那麼,這兩個年輕的男人和女人,這兩個我們的代表,我們的替身要啜飲下人生的一杯苦酒,我們能阻攔他們嗎?讓孤獨與寂寞、傷感與悲苦隨他們啜飲下的苦酒而去吧。
不過,我們是不是要慚愧了?他們不惜啜飲自己的悲苦與憂傷,可是,他們到底在想些什麼呢?「把你杯中的苦酒瀉下來/流進我的傷痛里/我感謝釀酒的人/讓我嘗盡悲傷。」此酒非彼酒,是現實存在的那種液體物質。可是幸福呢?他們本可以輕而易舉地採摘去幸福的花冠的呀,卻留給了世界,留給了正想欣賞他們的悲苦的我們。多麼瀟洒,多麼豪壯,又多麼讓人像如鄒忌者見到了城北徐公,不由自主的,自慚形穢。
當然,我們也可以找出許多理由,不去慚愧。最顯眼的一點,他們是在瀟洒地解脫一些羈絆,也是把孤寂與悲傷消除,化成千縷血紅的雲隨風放飛呀。你看,「多少似火的目光/多少似水的路途/在我舉杯之間/都像鳥一樣飛翔。」其實,你還是不理解他們,換個說法,你甚至還不理解你自己。要知道,生命賦予我者,歡樂與欣悅固然可貴,而悲傷與孤苦,也是像自己的血肉一樣應隨整個生命一起生長的,對不對?那麼,當有人,他們,你或我,要把這悲傷與孤苦從身上從心裡消除,恐怕至少要脫一層皮,流一桶血吧。這樣一來,他們這種消除其實真的是一種智慧力的表現,也是捨身飼虎的勇毅與奉獻精神的表現啊。不管怎麼說,脫胎也好,換骨也好,總非常人所能忍受的痛苦。而他們,我們靈魂的化身卻做到了,這是值得他們驕傲,當然也是值得我們欽佩的。何況,他還留下了她那隻「銀色的耳環」做自己心中永恆的太陽。「讓世界因此而暗淡」,只映照她最後行走的姿勢。這是一種報償,也是一種更深刻的痛楚,只不過,它們已化入我們的血液,隨經絡運行,不會造成新的傷痛了;這是靈魂的升華與凈化,我們不能不感謝他們,我們的男人和女人!
佛曰:不可說不可說。我說,沒有人知道草生長。
原載《錦城日報》1993年6月4日
這個和黃秋雨吃最後午餐的女人,她是誰?1993年5月14日,1993年,那一年我剛從陳州調到錦城來。真快呀,一晃都過去十二年了。
重塑花瓶
黃秋雨
當你離我而去的時候
淚水就把世界模糊
在慘白的日光燈下
撿起你遺落的長發
一根又一根
還有一枚白色的發卡
時光如一床冰凍的河
在慢慢的長夜裡閃爍
有一隻思念之手
細心地拾起一片片記憶
如同一隻破碎的花瓶
重新塑起
原載《錦城日報》1993年2月12日
都是一些傷感離別的詩,這遺落的長發,和最後的午餐又有什麼區別呢?除了傷感,還是傷感。這個遺落長發的女子,和那個最後午餐的女子,是一個人嗎?這首詩寫於1993年2月,比《最後的午餐》還要早,難道,那個遺落長發的女子,又回來和他共進午餐了?這些詩,我怎麼就沒有看出像汪洋說的那樣好。汪洋是誰?《此情深處紅箋無色》,什麼意思?
此情深處紅箋無色
——讀黃秋雨的《重塑花瓶》
汪洋
「情動於衷,而形於言。」這是詩歌創作的一條至理名言。的確,我們寫詩,首先需要內心有情,有真情,才能感人。否則,只是一行行無意義的文字排列。
黃秋雨的《重塑花瓶》讓我感動,首先就在於它的感情充沛而真摯。如果沒有無比真摯的感情,我想是寫不出這樣深切憂傷的詩句的。「當你離我而去的時候/淚水就把世界模糊/在慘白的日光燈下/撿起你遺落的長發/一根又一根/還有一枚白色的發卡。」
很顯然,詩人是在緬懷一件往事,一位女友。而這往事也許就發生在昨天,女友也許就在昨天才剛剛離去。沒有離去,或者說留下的是女友的長發和發卡。這兩個意象用得十分恰當。眾所周知,人發如絲,那麼「長發」也就是長絲,長絲,不正是長長的思念的一個代名詞嗎?尤其那白色的發卡,卡則不通,意思是不能溝通。長長的思念不能與「你」溝通,這憂鬱,這哀傷,自然是耿耿於懷,難以驅除的了。真情款款,思念殷殷。而這一切,又無從讓「你」知道,詩人內心的創痛與悲苦,只能對慘白的日光燈訴說,用眼淚訴說。
這苦,日光燈並不能理解,所以它也不能幫助詩人解脫分毫。而且,由於傾訴得不到理解與回應,詩人的內心越發變得孤獨而蒼涼。於是,精神的悲苦在詩人的意念中幻化,連平素難以覺察的時光也變成了「一條冰凍的河/在漫漫的長夜裡閃爍」。
詩中的詩人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傳統式知識分子。他沒有止於在詩中只表述出自己的精神苦痛,而更重要的是把作品當做了與遠離者或僅僅是讀者進行思想交流的工具。他在一種極度渴望交流的狂想中像那些古聖先哲一樣逐漸忘卻了自我,忘卻了肉體凡胎的自我,而只剩下一種精神性的存在矗立於我們面前。傳統的道德規條無形中束縛著他的思想和行為。他只有在詩中尋找一種適合生命力自我擴張和發展的宣洩途徑。然而他還是失敗了。傳統已經使他的精神定型,他只能走向自我內心的寂滅。唯一能顯示反抗的,就是以一種扭曲的形式把自我撕裂,融入一種新造的詩化意象中,在幻覺中實現自我價值的重新確立。於是,從詩人被禁錮的大腦中探出了「一隻思念之手/細心地拾起一片片記憶/如同一隻破碎的花瓶/重新塑起」。
這其實是一種更深刻的孤獨,一種智者的真正的孤獨,他因為無法迴避現實的矛盾,所以只有轉向內心轉向內在的自我。實際上是把現實的自我無可奈何地置入了某種幻境。這幻境是美麗絕倫的,卻也是虛無縹緲的,你從中能夠得到的,仍然只有孤獨。一腔深情,到此全部化入虛無,只留下一頁本來血痕點點的蒼白的信箋。
詩寫到這個份兒上,的確再無其他話可說了。
原載《錦城日報》1993年2月26日
1993年2月,離現在已經過去十二年,在這些詩里出現的人,和黃秋雨的命案還會有什麼關係嗎?這個譚漁,他想讓我看的是什麼呢?看黃秋雨的傷感嗎?不,絕對不止這些,難道,黃秋雨的死,和這個汪洋有關?即便是汪洋嫉妒黃秋雨,十幾年都過去了……我朝門邊看一眼,接電話的譚漁仍然沒有回來。我站起身來,通過窗子我看到,譚漁把手機捂在耳朵上,正一邊打著手勢,一邊來回在院子里被陽光照耀的雪地上走動著。譚漁和黃秋雨的死,有沒有關係呢?我為自己的懷疑感到好笑,可是我們這些人,只要一接案件,就會對每一個和案件有牽連的人發生懷疑。哪怕是一個從案發現場走過的人,我們也要多看他一眼。在黃秋雨的命案里,那個在雪地里一邊打電話,一邊來回走動的人,我自然不會放過。因為,他是一個有機會作案的人。他不但經常到黃秋雨的畫室去,不但知道黃秋雨的底細,而且,他還知道黃秋雨繪畫的價值。如果有人想利用他……這種可能性不能排除。現在,他讓我看米慧的詩和信,讓我看黃秋雨的詩,還有這個名叫汪洋寫下的詩評,真正目的是什麼呢?轉移我的視線?難道,他懷疑有什麼東西被我們抓住了嗎?我迅速地,在腦海里分揀著那些譚漁所提供給我的信息。那些日記?他肯定熟悉黃秋雨那些日記的內容,他提醒我那些被偷的是日記的目的是什麼?還有那些繪畫,這些,都可以成為他作案的動機……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他偷盜那些日記和繪畫作品的目的是什麼呢?有人想要那些日記?佔有黃秋雨那些繪畫作品?如果這些和他有關,那麼他就可能和黃秋雨的命案有關。這個對黃秋雨知根知底的人,我卻對他缺少了解……
我又朝窗外看一眼,譚漁仍然在雪地里打電話,他把說話的聲音壓得很低,一邊說,還一邊往我這裡觀望。他擔心什麼?他擔心放在桌子上的東西?我的目光收回來,落在了譚漁放在茶几上的另外幾張稿紙上。擔心這個?出於職業的敏感,我伸手把譚漁放在茶几上的另外幾張稿紙拿了起來。那同樣是幾張剪報,不同的是,那幾張剪報,都與黃秋雨的社會活動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