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地形篇

03 地形篇

03

地形篇

一單元六種地形的用兵之道

地形是作戰的關鍵,所以作戰前,要先熟悉審查地形,才是「立勝」之道。

21通形

原文

孫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掛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險者,有遠者。我可以往,彼可以來,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陽,利糧道,以戰則利。

註釋

①掛者:易入難出。

②先居高陽:先,搶先。高陽,地勢高而朝陽的地方。

譯文

孫子說:地形有通、掛、支、隘、險、遠六類。我方可以去,敵人可以來的地域,叫「通」。在「通形」地域,應搶先佔據視野開闊的高地,這樣可以保持糧道暢通,交戰時就有利。

歷史故事

劉邦占敖倉

滎陽城是秦朝時天下水運的樞紐,對糧草運輸十分重要。所以楚漢相爭時,項羽、劉邦在滎陽打了三四年的仗。

起初,是劉邦先得了滎陽城。然後他就下令修築甬道,把這座城與敖倉(秦時重要的糧倉)連接起來。但劉邦的企圖被項羽看破了,他頻頻破壞甬道,讓糧草運不進滎陽城,又佔據了敖倉。劉邦沒有糧草支撐,不得不放棄爭奪滎陽城,但他的謀士酈食其勸阻了他。

酈食其指出,項羽輕視敖倉的重要地位,將是他敗北的一大因素。於是,劉邦趁項羽平定後方的時候,殺了回來,再次佔據敖倉,獲得了與項羽打持久戰的資本。隨著時間推移,糧草變得越來越重要。劉邦有足夠的糧草供應,而項羽「兵罷食絕」,最終一敗塗地。

酈食其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說客。劉邦率軍經過酈食其家鄉時,訪求當地豪傑,酈食其從此跟隨劉邦。酈食其的計策對漢軍起了很大的輔助作用。尤其是在楚漢兩軍相持苦戰時,他建議劉邦奪取滎陽,佔據敖倉,為漢軍日後反敗為勝奠定了基礎。

華杉詳解

地形是作戰的關鍵,所以作戰前,要先熟悉審查地形,這才是「立勝」之道。

李世民打仗,每戰必親自去查看地形,甚至觀察敵營。多次遇到危險,他也絕不把這活兒派給別人,一定自己去。因為一切答案都在現場,「現場有神靈」,只有到了現場,才知道在什麼地方怎麼用兵,然後做好計劃,作戰時就胸有成竹。

三國時率軍攻滅蜀漢的魏國大將鄧艾,也喜歡四處勘察,談論哪裡可以宿營,哪裡可以設伏,敵人會從哪裡來。就這樣平平淡淡過了二十年,有一次,他有機會去洛陽彙報,見到了司馬懿。在與司馬懿談話后,他憑自己對各處地形爛熟於心的本領,進了太尉府,最後建立奇功。

既然地形如此重要,孫子就列舉了六種地形,下面我們可分別看來。

這六種基本地形是:通、掛、支、隘、險、遠。

其中「通形」,就是我可以往,別人也可以來。比如平原地帶,往來通達便利,所以我來得,敵人也來得,誰也擋不住誰。

遇到誰也擋不住誰的「通形」,如何作戰呢?就是先佔據視野開闊的高地,因為「通形」是四戰之地——四面八方都可能有敵人來。而在平原地區找一處能駐下大部隊的高地不容易,誰先到先佔,就可以等敵方來,或引誘敵方來,以逸待勞。

另外,佔據高地還可以「利糧道」。比如在重要地方修築堡壘或甬道,把糧道保護起來。甬道,就是兩邊築牆的通道。劉邦和項羽對峙時,就是靠修築甬道連接敖倉,保障糧食供應。有了有利地形和糧食供應,我們就可以安心地等對方來,就算他不來,我方天天有飯吃,也不擔心。

因此劉邦佔了糧倉,每天吃飽;項羽糧道被漢軍截斷,飢疲不堪,所以項羽最後同意講和,與劉邦劃定楚河漢界。可等項羽簽完和議一撤兵,劉邦馬上撕毀和議「擊其惰歸」,就在垓下把項羽打得烏江自刎了。

我們讀兵法會發現,很多時候,等待都是最好的策略,不過「等待」需要有個前提,就是不會損傷自己。比如我們像鄧艾一樣,已經積累好了實力,就可以等待機會,也等得起。但如果實力還不具備,那就不能空等了,而是要繼續攻佔「有利地形」。

名家註解

地形

曹操註:「欲戰,審地形以立勝也。」

我可以往,彼可以來,曰通

杜佑註:「俱在平陸,往來通達。」

通形者,先居高陽,利糧道,以戰則利

曹操註:「寧致人,無致於人。」

22掛形、支形

原文

可以往,難以返,曰掛;掛形者,敵無備,出而勝之;敵若有備,出而不勝,難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敵雖利我,我無出也;引而去之,令敵半出而擊之,利。

註釋

①敵雖利我:敵軍以利益來引誘我。

譯文

可以前進,不易返回的地域,叫「掛」。在「掛形」地域,敵軍如無防備,就要突然出擊戰勝他;敵軍如果有防備,出擊不能取勝,也難以返回,於我不利。我出擊不利,敵出擊也不利的地方,叫「支」。在「支形」地域,敵人雖然利誘我,也不要出擊,可以領部隊(假裝)撤退,誘使敵人出擊,出了一半,我方再攻擊他,這樣就有利。

歷史故事

歧溝關之戰

歧溝關之戰是宋朝對遼朝的一次大總攻,目的在於收復幽雲十六州。

當時,宋太宗趙光義見遼朝國君年幼,蕭太后專權,便認為是宋軍進攻的好時機。他不顧大臣的勸阻,分路北伐。

宋軍的東路由曹彬統帥,他因孤軍冒進而糧草用盡,不得不撤回雄州取糧。宋太宗聽到這個消息后,十分惱火,將曹彬狠狠責罵了一頓,讓他按兵不動,等西路攻佔要地之後,兩軍會軍后再前進。曹彬的部下認為自己手握重兵,卻不被允許上戰場建立功績,還被西路軍比了下去,不禁議論紛紛,爆發出很多矛盾。曹彬無法制止,只得帶著軍隊繼續前進。

然而這個時候,蕭太后與遼軍已經暫時穩定了西面的局勢,可以騰出手來對付曹彬了。在曹彬向涿州進軍的途中,遼軍一路襲擾,且戰且退。宋軍被騷擾得睏乏無力,糧草又不繼,十分狼狽。曹彬開始感到事情不妙,就命軍隊掩護老百姓撤退,結果被遼軍一路追擊,在歧溝關被追上。遼軍一面包圍宋軍,一面又以輕騎攻擊宋軍側翼,截斷糧道。當天夜裡,曹彬僅帶著數名軍士棄軍而逃。餘下的軍隊因而潰散,混亂之中,許多士兵甚至是在自相踩踏中喪命。

曹彬

北宋開國名將。曹彬在後周朝開始任職,嚴於治軍,獲得了趙匡胤的器重。在滅后蜀、滅南唐和征討北漢的過程中,曹彬為北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惜在跟隨宋太宗攻打遼國時,兵敗而逃,遭到貶降。

華杉詳解

所謂「掛形」,就是可以前進,難以返回的地形——有去無回,就掛了。杜牧註:「掛者,牽挂也。」但這個「牽挂」不是惦記,是有東西把我牽扯住了,掛起來了。

遇到掛形,要看敵人有沒有防備。如果敵人沒防備,我們突襲得手,取得了勝利,那掛形對我們的影響就無所謂。可如果敵人有防備,我方攻不下來,敵人就會斷了我們退路,我們恐怕就要掛了。

那陷到這種情況怎麼辦呢?替《孫子兵法》註解的陳皞說,如果不得已被人斷了退路,則須有持久之計,搶奪敵人糧食,等待時機再攻擊他。

但陳皞這是安慰人,更是害人!陷到掛形里,前面攻不下來,後面被斷了退路,哪裡還能搶到糧食打持久戰?遇到這種情況,只有三種選擇:一是有援軍來救,萬事大吉;二是拚死一戰,或許有生機——不過大部分結局是全部戰死;三就是認輸投降。其實兵法有個大問題,就是不教大家怎麼投降,該認輸的時候認輸,這也是一種戰術。

所以掛形不能去,一旦被斷了退路,那就是絕人之路。就算陳皞告訴我們天無絕人之路,也只會助長大家的僥倖心理。那麼到底有沒有在掛形里勝利的呢?歷史里確實有,但是一千次里只有一次活的,那概率太低了,就不值得大家學習。

所謂「支形」,則是敵我雙方處在隘路的兩端,誰先出動,就對誰不利。

比如兩軍隔河對峙,誰要進攻,都得渡河,這就給對方半渡而擊的機會,所以誰都不想先進攻。像前文的晉楚交戰,晉軍和楚軍都想引誘對方過河,兩軍就越退越遠,結果乾脆各自退回國內去了。

這種雖然不是處在隘路兩端,也是一種支形——誰先出擊,就對誰不利,所以都想引對方先出擊,又相互都不上當,乾脆就打不起來了。

有人會覺得這算什麼兵法呢,都沒打勝仗!

其實兵法最重要的不是打,而是不打。我們為什麼會失敗呢,為什麼會損兵折將呢?就是因為我們打了。曹彬本來可以不勉強去打涿州,結果他打了,然後敗了。如果不打,就還有機會再打;打敗了,可就什麼機會也沒有了。

這裡,孫子還是在講先勝后戰、贏了再打的道理。所以學會等待,學會不打,才是真英雄。從頭打到尾的,只有電影里才會看到,真正聰明的人應該懂得——時機不對的時候,不要瞎折騰,否則既浪費時間,又耽誤事情。

名家註解

掛形者,敵無備,出而勝之;敵若有備,出而不勝,難以返,不利

杜牧註:「掛者,險阻之地,與敵共有,犬牙交錯,動有掛礙也。往攻敵,敵若無備,攻之必勝,則雖與險阻相錯,敵人已敗,不得復邀我歸路矣;若往攻敵人,敵人有備,不能勝之,則為敵人守險阻,邀我歸路,難以返也。」

23隘形、險形、遠形

原文

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敵;若敵先居之,盈而勿從,不盈而從之。險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陽以待敵;若敵先居之,引而去之,勿從也。遠形者,勢均,難以挑戰,戰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註釋

①隘形:文中指山峽之間,隊伍展不開。

②盈之以待敵:盈,充盈。文中指我軍用充盈的兵力佔住隘口,等待敵軍前來。

③勿從:從,跟從。文中指不要進攻。

④地之道:利用地形的原則。

譯文

在「隘形」地,如果我軍先到達,前出佔領隘口,等待敵人來攻;如果敵軍已先佔據隘口,那就不要進擊,若敵人沒有佔據隘口,就可以進攻。在「險形」地區,如果我軍先到達,要佔據視野開闊的高地,等待敵人;如果敵人已先佔領,那就主動撤退,不要進攻。在「遠形」地區,雙方勢均力敵,不宜挑戰,勉強求戰是不利的。以上六點,是利用地形的原則,這是將帥的重要責任,不可不認真研究。

歷史故事

居庸關之戰

居庸關位於今天的北京市,早在戰國末期的《呂氏春秋》中,居庸關就被稱為「天下九塞之一」。它是北京的北門,而北京又自古以來就是軍事重地。蒙古攻打金國時,北京(當時稱中京)就是金國的首都,想要進攻中京,就得通過居庸關。

蒙古騎兵雖然所向披靡,但並不擅長攻城,金兵又派重兵死守居庸關。蒙古軍一時無法入關,便採用了聲東擊西的策略。成吉思汗的大將哲別先是派兵猛攻居庸關的北口,隨後又佯裝撤退,金國軍隊上當之後,對其窮追不捨。而這時,蒙古軍的主力暗中轉向南邊,猛攻另一處的紫荊關。紫荊關被攻破后,蒙古軍迅速移兵到居庸關的南口,南北夾擊,金軍全軍覆沒,居庸關被破。

金國

古代中國北方和東北地區的封建王朝。金國由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族而建立,先後消滅了遼國和北宋,一度疆域遼闊。與它同時期存在的,還有西夏、蒙古和南宋。最終,金國被蒙古和南宋夾擊覆滅。

華杉詳解

「隘形」者,就是兩邊高山,中間有峽谷。遇到這種地形,如果我軍先到,兵力部署就要把山谷填滿。怎麼填滿呢?就是兩頭都要布陣。隘形有一前一後兩個口,兩個口都要與隘口平齊布陣,這樣敵人才進不來。

如果敵人先佔了隘形,那就別去;如果他只佔了一頭,或者沒占隘口,那還能攻進去。因為敵軍沒有把守兩頭,他就沒有地利,勝敗就取決於敵我雙方,而不取決於地形了。比如蒙古軍在不能攻破居庸關的一頭后,就轉變策略,反過來攻破了關口的另一端。還有前文的韓信破趙之戰,也是趙軍沒有守井陘口,讓韓信大搖大擺通過了。

「險形」者,就是險要的地形,易守難攻之地。我們如果先到達,就要先搶佔制高點,而且還要向陽。這一條在前文中多次提到,這裡就不再詳細解釋。總之兵法千章萬句,我方要做到的就是「致人而不致於人」,我擺好戰場等你來打,你擺的戰場我不去。

此外,杜牧還特別提出了一點:如果碰到沒有向陽的地形,就要佔陰坡。高和陽如果不能兼得,就首先佔據高處,寧願不向陽。所以孫子的理論是概括過的理論,我們不要看見只有陰坡沒有陽坡,就不知道怎麼做了。

「遠形」者,就是指敵我相距較遠。如果敵我相距較遠,兵力又相當,則不宜主動挑戰。那怎麼辦?就是前文提到的,想辦法讓敵軍來,我們以逸待勞。

以上三篇,就是孫子列舉的地形之道,孫子認為這是將領至關重要的重大責任,不能不知道。

打仗,我們都願意有必勝的信心。但對於將領來說,「必敗的判斷」比「必勝的信心」更重要。沒佔據高地,沒守住關口,或者進入了險地,這時就得知道自己已失了先機,丟了地利,那就不要打。最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會失敗,還盲目去打。諸葛亮一直想統一中國,所以他明知國力不如魏國,還是堅持六齣祁山、九伐中原。但每次他一旦看見勝機已失,就馬上撤兵回家了。

可見,無論是在孫子的兵法里,還是在歷史的實例里,都沒有「必勝」這回事。那我們在生活中也不可能回回優勝,其實,如果每次都能「不敗」,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名家註解

隘形

曹操註:「隘形者,兩山之間通谷也,敵勢不得撓我也。」

若敵先居之,引而去之,勿從也

杜牧註:「險者,山峻谷深,非人力所能作為,必居高陽以待敵。若敵人先據之,不可以爭,則當引去。」

曹操註:「地形險隘,尤不可致於人。

二單元戰爭勝敗,將領有責

軍隊有「走、馳、陷、崩、亂、北」六種必敗的情況。這六種情況,不是天災,都是將領的過錯。

24六敗(一)

原文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亂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災,將之過也。夫勢均,以一擊十,曰走;卒強吏弱,曰弛,吏強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敵懟而自戰,將不知其能,曰崩。

註釋

①走:逃走。

②陷:陷落。

③北:敗逃。

④懟:憤怒、埋怨。

譯文

軍隊失敗的情況有走、弛、陷、崩、亂、北六種。這六種情況,都不是天災造成的,而是將帥的過失(造成的)。在敵我條件相當的情況下,因攻擊十倍於我的敵人而失敗的,叫「走」。因士卒強悍、將吏懦弱而失敗的,叫「弛」。因將吏蠻橫、士卒怯弱而失敗的,叫「陷」。因部將怨怒而不服從指揮,遇到敵人擅自出戰,主將又不能控制而導致失敗的,叫「崩」。

歷史故事

邲城之戰

邲城之戰是晉楚爭霸中的一場戰役。當時決戰在即,晉國關於究竟是戰是和,內部意見並不統一。主帥荀林父要守,中軍佐先榖則要戰。結果雖然沒討論出來,可先榖「怒而不服」,擅自就帶兵進攻去了。荀林父知道后大驚失色,為了防止先榖被殲滅,晉國全軍只好應戰。

晉軍內部還有兩個渾蛋,比先榖還壞。先榖主觀上是要為國建功,而魏錡和趙旃這兩人因為跟荀林父有私怨,就希望晉軍大敗。這兩個人毛遂自薦,要去跟楚軍和談,可實際是去挑釁了。荀林父沒有想到楚軍會突襲,倉促撤退,雖得以不敗,但邲城之戰失敗,使楚國奪走了晉國的霸主地位。

荀林父

春秋時期晉國將軍。荀林父是在晉文公建立霸業的過程中嶄露頭角的。他從替國君駕車開始,一步步做到了晉國的中軍元帥,主持國政。邲城之戰中,荀林父自請一死謝罪,但最終得到晉公寬恕,並官復原職,由此出了「困獸猶鬥」的典故。

華杉詳解

1.走

雙方其他條件都相當,卻用十分之一的兵力去和敵人作戰,那就一定會敗走。

在《虛實篇》里,孫子說,我方要集中兵力,把敵人分散成十份,「以十攻其一」才能獲勝。所以這裡的以一敵十,是自不量力。除非得了地利,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才能和對方打。

2.弛

兵士強悍,將領懦弱,指揮不動,紀律鬆弛,叫「弛」。

吳楚雞父之戰時,楚軍糾結了一些附庸小國,組成了七國聯軍。這支聯軍里有小國的國君,都是尊貴的人,而楚軍主帥陽匄又不巧病亡了。吳軍的公子光就說:「楚軍多寵,政令不一;帥賤而不能整,無大威命,楚可敗。」意思就是,楚軍里身份高貴的人太多,大將不能服眾,政令不一,肯定要敗。果然,最後楚軍大敗。

「馳」告訴我們,身為將領,不僅要有才能,還要有威望和駕馭人的手腕。只有才能沒有威望的,那最好就當個副手。

3.陷

將領很強很勇敢,可士卒跟不上。於是將領說「跟我沖」的時候,兵都沒跟上,將領就陷進去了。這句告訴我們,將領的責任首先是訓練、帶領士卒,不是單打獨鬥。如果平時不能訓練士卒,上了戰場自己一個人剛勇,那就把自己陷進去了。

4.崩

小將對大將不服、怨恨,遇敵時,擅自率自己的部屬出戰,大將不能控制。這樣的軍隊,就會崩潰。

故事裡的邲城之戰,就屬於這種情況。荀林父很倒霉,他不僅遇到一個不聽話的先榖,還遇到兩個希望晉軍大敗、好讓他倒霉的搗亂者,豈能不敗?

後來,荀林父的孫子荀偃也做過晉軍主帥。荀偃率軍伐秦,讓大家聽他命令,說:「雞鳴而駕,惟吾馬首是瞻。」同行的權臣欒書就很生氣,說晉國能跟他這麼下命令的人還沒生出來呢!然後自己率所部回師,把荀偃扔一邊了。

看到晉國風氣如此,也難怪一個強大的晉國最終分裂,被分成了韓、趙、魏三國。

所以我們做一件事,組織者的能力很重要。為了團結大家,組織者不僅要和組員們關係親密、融洽,也要有嚴厲的一面,該批評的時候就批評。要做到《行軍篇》里提過的「令行禁止」,才能順利完成任務。

名家註解

夫勢均,以一擊十,曰走

李筌註:「不量力也。若得形便之地,用奇伏之計,則可也。」

吏強卒弱,曰陷

曹操註:「吏強欲進,卒弱則陷。敗也。」

張預註:「將吏剛勇欲戰,而士卒素乏訓練,不能齊勇同奮,苟用之,必陷於敗亡。」

大吏怒而不服,遇敵懟而自戰,將不知其能,曰崩

陳皞註:「此大將無理而怒小將,使之心內懷不服,因緣怨怒,遇敵使戰,不顧能否,所以大敗也。」

25六敗(二)

原文

將弱不嚴,教道不明,吏卒無常,陳兵縱橫,曰亂;將不能料敵,以少合眾,以弱擊強,兵無選鋒,曰北。凡此六者,敗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註釋

①陳兵縱橫:出兵列陣橫衝直撞。

②兵無選鋒:沒有挑選精銳部隊。

譯文

主將軟弱又缺乏威嚴,訓練管教不善,士兵沒有規矩,布陣雜亂無章而導致失敗的,叫「亂」。主將不能正確判斷敵情,以劣勢去攻打優勢,以弱擊強,使用部隊不會選擇精銳而導致失敗的,叫「北」。以上六種情況,必然導致作戰失敗,這是將帥的重大責任,不可不認真研究。

歷史故事

北府軍

又名北府兵,是東晉時謝玄主持創立的一支軍隊,隨後發展成了南朝軍隊主力。

北府軍最初是在東晉時建立的。當時,東晉面臨前秦強大的軍事壓力,朝廷就任命謝玄為將軍,負責長江下游地區的軍事防禦。謝玄鎮守的地方主要是廣陵和京口,而這裡聚居著大量逃避北方戰亂而來的流民。這些流民曾長期與北方外族作戰,戰力強勁。謝玄到任后,就在這些人中選拔驍勇之士,建立了一支軍隊。因為廣陵和京口俗稱「北府」,所以謝玄的這支軍隊就叫北府軍。像劉牢之這樣的東晉名將,最開始就是北府軍的一員。

淝水之戰中,謝玄以不足十萬的北府兵,大破苻堅百萬之眾,一戰成名。隨著東晉後期的內鬥,這支曾經為對付外敵而建立的強軍,卻被拿來作為政治鬥爭的工具。北府軍的將領,有的改換了陣營,有的被撤換殺害,北府軍也就此瓦解。直到劉裕改朝換代時,因為劉裕曾做過北府軍參軍,所以北府軍才重新成為國家的軍事力量支柱。

謝玄

東晉名將,東晉名臣謝安的侄子。謝安推薦謝玄負責長江以北的軍事活動,以抵禦前秦。謝玄招募驍勇之士組建訓練了北府軍,這支軍隊後來成為了東晉的精銳部隊,在淝水之戰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華杉詳解

5.亂

將領懦弱,管理不嚴格,教導不明確,則吏卒沒有規矩章法,出兵列陣縱橫不整,橫衝直撞,這叫「亂」。

具體來說,「將領懦弱」,是沒有威德;「教道不明」,是沒有方法;「橫衝直撞」,是沒有人節制士卒;「吏卒無常」,是軍中沒有任職時間長的老兵。比如班級的班長不是由一個人擔任,而是今天選一位,明天又換一位,誰也干不長,那班級能管理好嗎?

這就是亂軍了。

6.北

將領不能判斷敵情,用少數去打多數,用弱兵去打強敵,用兵也不懂得選擇精銳,這就叫「北」。

「北」失敗的關鍵是不「選鋒」。用兵一定要「選鋒」,把最精銳的士卒選拔出來,組成先鋒隊,像一把尖刀插向敵人。可以說,沒有選鋒的軍隊,是缺乏戰鬥力的。

春秋時,齊威王問孫臏:「地平卒齊,合而北者何?」戰場是平的,人數也差不多,為什麼一方會戰敗。孫臏回答說,失敗的一方必然是因為「其陣無鋒也」。

因為士卒的能力是參差不齊的,如果大家混在一起,能力高的士兵就不容易得到重視,從而沒有榮譽感,沒有戰鬥欲。能力低的士兵呢,天塌下來有別人頂著,上了戰場,他躲在強者後面,根本不出力。所以打仗一定要選出先鋒隊、敢死隊這類組織,這就是兵鋒。

「選鋒」怎麼選?一般,部隊動員集結后,大將首先選各營精銳之士,大約十人選一人,萬人選千人。這些選出來的人,一是用來做將領的親兵;二是用來當先鋒;三是用於出奇設伏之類。他們,是戰勝的關鍵力量。

從歷史上看,各朝代都很重視「選鋒」軍的建設,而且還有專門的命名。從這些名字中,我們就不難看出選鋒軍的意義。比如春秋時,晉國的先鋒軍叫「前行」,秦國叫「銳士」「陷陣」;戰國時,齊國叫「伎擊」「訣命」,魏國叫「武卒」;東晉時,叫「北府軍」;唐朝時,叫「戰鋒」「跳蕩」。

可以說,用兵首先是用鋒,而在生活中,這樣的選拔也隨處可見。我們開運動會,要選賽手;開辯論會,要選辯論手;新進入一個班級,要選班長、課代表和組長。選出了合適的帶頭人,以身作則供其他人學習和跟隨,一個集體就能順利運轉。

名家註解

將弱不嚴,教道不明,吏卒無常,陳兵縱橫,曰亂

張預註:「將弱不嚴,謂將帥無威德也。教道不明,謂教閱無古法也。吏卒無常,謂將臣無久任也。陳兵縱橫,謂士卒無節制也。為將若此,自亂之道。」

將不能料敵,以少合眾,以弱擊強,兵無選鋒,曰北

何氏註:「夫士卒疲勇,不可混同為一,一則勇士不勸,疲兵因有所容,出而不戰,自敗也。故《兵法》曰:『兵無選鋒,曰北。』」

26將領的職業道德

原文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阨遠近①,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

故戰道必勝,主曰無戰,必戰可也;戰道不勝,主曰必戰,無戰可也。故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於主,國之寶也。

註釋

①計險阨遠近:阨通「厄」,險要。算計地形的險易和路途的遠近。

譯文

地形是用兵的輔助條件。判明敵人企圖、研究地形險易、計算道路遠近、制訂取勝計劃,這是上將之道。懂得這些道理去指導作戰的,就會獲勝;不懂得這些道理去指揮作戰的,就會失敗。

從戰爭規律來看,有必勝把握的,主君說不戰,也可以戰。從戰爭規律來看必敗的,主君說必戰,也可以不戰。所以將帥進不求(戰勝的)名聲,退不逃避(抗命的)處罰,一切只為保護民眾而有利於主君,這是國家之寶哇!

歷史故事

以身安天下的郭子儀

郭子儀是唐朝中期的名將,他曾計退吐蕃,二復長安;說服回紇,再敗吐蕃;威服叛將,平定河東。他一生戎馬,直到八十四歲才告別沙場。可以說,唐朝因為有他而獲得了二十多年的和平,郭子儀自己也享有崇高的威望和聲譽。

郭子儀不僅屢建奇功,也忠君愛國,一向以大局為重。關於郭子儀,最著名的一個故事就是「醉打金枝」。據說為了表彰他的功績,唐代宗將公主嫁給郭子儀的兒子郭曖。小夫妻倆吵架時,公主就說:「我爹是皇上,你還敢對我無禮?」郭曖馬上反駁道:「皇上算什麼!那是我爹不想做,我爹要想做,輪得到你爹嗎?」說完還打了公主一巴掌。公主哪裡受過這種委屈,立刻回去向唐代宗哭訴。郭子儀聽說這荒唐事,嚇了一大跳,連忙綁上兒子進宮謝罪。唐代宗卻說,孩子吵架時亂說話而已,不用放在心上,可見對郭子儀深信不疑。

另一個關於郭子儀的典故是「滿床笏」。郭子儀的兒子和女婿大多都是朝廷高官。他六十歲生日的時候,兒子女婿們都來賀壽。因為是從朝堂直接來的,大家都帶著笏板(古代臣子面君時拿在手裡的工具),結果大家的笏板多得放了滿滿一床。通過這個典故,也可看出郭子儀在唐朝的威望之高。

郭子儀

唐朝名將、政治家、軍事家。郭子儀是通過「武舉」(武藝選拔考試)進入軍隊任職的。安史之亂中,他多次參加重大戰役,幾次自叛軍手中收復洛陽和長安。郭子儀戎馬一生,功勛卓著,被稱為「再造王室,勛高一代」。

華杉詳解

地形很關鍵,所謂天時不如地利。但地形也只是輔助條件,因為地利不如人和,人才是根本。這不是說得「地利」不如得「人」,而是說有「道」之人,才能審地利、料敵情、決戰得勝。這樣的人,就是國家之寶。

為什麼這樣的人是寶呢?因為他進退都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國家、人民和主君的利益。需要注意的是,在古代,主君的利益不見得是國家的利益——比如那些昏君。所以,如果一個人既能保護國家、人民、將士的生命安全,又能滿足主君的利益,那他實在是個高超、正直、善良、忠誠、驕傲的人。

說他高超,是因為他知勝知敗,知進知退。

說他正直,是因為他一身正氣,且不是在一件事上正直,而是一貫正直,一貫有原則。所以無論他做什麼決定,上上下下沒有人懷疑他的動機,他才有資格獨斷專行。

說他善良,是因為他真正愛人民、愛國家、愛部下、愛主君。那種真摯的愛,沒有一點兒虛假,每個人都能感受到。

說他忠誠,是因為他真正忠誠於國家、人民和主君的利益,而不是忠於某人的指示。因為主君的判斷不一定對,按他的指示做,可能反而達不到他的利益。

說他驕傲,是因為所謂戰勝之名,對他來說毫無價值,他根本不需要通過打勝仗來證明自己。當別人拿這些去衡量他的時候,他會覺得非常可笑。

那麼,誰是這樣的國寶呢?大家可能會舉出許多名將的例子,比如岳飛,但岳飛可能不算。因為他的進退符合國家利益、人民利益,但不符合宋高宗趙構的利益。也許有人會說,趙構主張和金國議和,懦弱無能,即使不滿足他的利益也沒關係。但如前文所說,岳飛不配合趙構的命令,結果自己被誣陷而死。命都沒了,還能再為國家做貢獻嗎?而且趙構實際上是南宋的中興之主,他讓南宋偏安一隅,休養生息,不能說對國家一點兒貢獻也沒有。

可見,「唯人是保」比較容易,既「唯人是保」又「利合於主」,就很不容易了。歷朝歷代的名將中,也就只出了一個郭子儀。

郭子儀權傾天下,位極人臣,但是他坦坦蕩蕩,從來不對皇帝設防。有奸臣猜忌他,說他要謀反,要皇帝召他來。不來,就是要謀反;來,就可以把他拿下。郭子儀一刻都不耽誤,馬上就去,還不帶任何護衛。他說,他這腦袋本來就是皇帝的,皇帝要取,拿去便是。

所以在民間,郭子儀的故事特別多,因為他代表了一個臣子的終極夢想:榮華富貴、健康長壽、子孫滿堂,全齊了。郭子儀這般的智慧,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如果在與人相處時,能花點兒心思,既滿足別人的利益又滿足我們自己的利益,大家互利互助,共同成長,將對我們的集體生活非常有幫助。

名家註解

故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於主,國之寶也

張預註:「進退違命,非為己也,皆所以保民命而合主利,此忠臣,國家之寶也。」

何氏註:「進豈求名也?見利於國家、士民,則進也;退豈避罪也?見其蹙國殘民之害,雖君命使進,而不進,罪及其身不悔也。」

27愛兵如子,真愛不易

原文

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

註釋

①可與之赴深溪:可以一起去跳深溪,比喻可以與人共患難。

②俱死:文中指拚死戰鬥。

譯文

對待士兵就像對待嬰兒一樣,就可以叫他們一起冒險;對待士兵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就可以叫他們一起去拚死。

歷史故事

王濬禁殺嬰

王濬為人豁達,少年時就多謀善戰。他做巴郡太守時,因為巴郡靠近吳國邊境,時常會發生戰爭,百姓為了少服勞役,就會把生下的男嬰殺死或遺棄。王濬知道了這個情況后,頒發了兩條禁止殺嬰的措施,使幾千名男嬰逃過了被殺的命運。於是,到了王濬統兵伐吳的時候,這些男丁也正好到了參軍年齡。得到這些士兵的誓死奮戰,王濬如虎添翼,最終完成了滅吳大業,三國歸晉。

王濬

西晉時期名將。王濬少年時便志向高遠。他因治理郡縣有方,受到名將羊祜的讚賞和舉薦,被朝廷徵召訓練水軍,為伐吳做準備。在七年多的努力下,王濬建成了一支強大的水軍,並憑此消滅了東吳。

華杉詳解

前文,我們講過吳起愛兵如子的故事。戰國時,吳起為將,與下屬同衣食,卧不設席,行不乘馬,自己背著自己的乾糧,和士卒同勞苦。有一個士兵腿上長了瘡,吳起親自給他吮吸。那士兵的母親聽說后,悲傷地哭了,說吳將軍為她兒子吮瘡,她兒子肯定會為了吳將軍拚死作戰,為他而死。

歷史上這樣的將軍還不少,東漢破羌將軍段熲,也是行軍仁愛。士卒受傷,他都親自去探視,親自替他們包紮。在邊疆十幾年,沒有一天是在床上睡的,都是與將士同苦,所以人人樂意為他死戰。

這麼一看,有沒有人覺得吳起和段熲的愛都是假的,他們其實是想利用士兵?但我們可千萬別這麼想。如果他們使的是手段,那我們捫心自問,願意去吸別人腿上的膿嗎?沒有真誠的愛和帶兵如帶子的心,是做不了傑出的將領的。

所以將領撫育士兵,士兵就和他親,不離不棄;將領愛士兵、幫助士兵,士兵就對他信任,可以和他同生共死,赴湯蹈火。

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這是人之常情。但難就難在,這種愛不是一次兩次,不是一天兩天,而是幾十年如一日都這樣。這就不叫裝了,能裝幾十年,那就是做到了。

人人都能做到嗎?極少人能做到,因此能做到的人都歷史留名了。

名家註解

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

梅堯臣註:「撫而育之,則親而不離;愛而助之,則信而不疑;故雖死與死,雖危與危。」

28可平易近人,不可驕縱下屬

原文

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

註釋

①厚而不能使:只知厚待而不能使用。

譯文

如果對士兵只知厚待而不能指使,一味溺愛而不能命令,違法亂紀而不能治理,那士兵就成了驕子,沒法兒使用了。

歷史故事

穰苴執法

齊景公時,齊國同時受到了晉國和燕國的襲擊,被打得大敗。就在這個時候,齊國名相晏嬰推薦田穰苴為大將。

田穰苴面見齊景公后,說自己從平民被直接提拔為大將,恐怕大家不服,所以請齊景公派一位親信來做監軍,齊景公就派了庄賈。可是,當第二天中午軍隊要集結時,庄賈到太陽落山才來。田穰苴不顧他的重臣身份,直接問斬,連齊景公派來救人的使者都差點兒被處死。

田穰苴的這一舉動威震敵國。晉國、燕國聽說來了這麼個狠角色,沒等交戰,就立馬撤軍跑了。田穰苴乘勝追擊,收復了全部失地。

田穰苴

春秋時期齊國著名軍事家。田穰苴出身齊國的名門望族,在齊國受到晉國和燕國聯合攻擊時,他被名臣晏嬰舉薦,臨危受命。憑藉著自己治軍嚴明、執法有方,他大大提高了齊軍的戰鬥力,且威懾了敵軍,收復了失地。

華杉詳解

前一篇,我們講將領應該愛兵如子、平易近人、禮賢下士。但愛要有一個限度,做將領的,不可驕縱下屬。為什麼呢?因為一味只有愛,卻沒有規矩,沒有法,士兵習慣了、驕縱了、墮落了,將領這時候再想嚴格執法,也調不過來了,他就只好放棄這個士兵,等於是白培養人了。

我們有「恩怨」「恩仇」這樣的詞,它們表示沒有恩,就沒有怨;沒有恩,就沒有仇。這個仇是什麼仇呢?其實並沒有任何傷害,只是恩情停止了而已。對將領來說,是停止了給予;對士兵來說,是他原來的好處被奪走了,他已經習慣的恩情沒有了,他就恨起將領來了。

唐朝名將李靖說:「畏我者不畏敵,畏敵者不畏我。」怕將領的,不怕敵人;怕敵人的,不怕將領。所以將領一定要比敵人更可怕,比如對吹了衝鋒號還不沖的士兵,馬上正法。

李靖還說過更恐怖的話:「古之為將者,必能十卒而殺其三,次者十殺其一。十殺其三,威震於敵國。十殺其一,令行於三軍。」什麼意思呢:就是先殺自己人。差的將領殺十分之一,厲害的將領殺十分之三。殺十分之三,可以威震敵國;殺十分之一,可以讓三軍聽令。

所以古代出軍前要殺人祭旗,不是殺敵國人質,而是殺自己內部不聽令的,這樣才能立軍威、立軍法,讓三軍聽令。什麼樣的人是最好的斬殺對象呢,最好是些有地位的人,他以為沒人敢動他,一貫無法無天,於是殺了他。三軍將士一看,連這麼有地位的人都殺了,那自己若不聽令,當然更要被殺了。

這樣的故事數不勝數,田穰苴斬庄賈就是典型的案例,而且田穰苴的套路,在歷史上也不斷地被抄襲複製,比如前文孫子替吳王訓練女兵的故事。吳王把自己的宮女交給孫子,讓他演練看看。宮女們嘻嘻哈哈不聽號令,孫子馬上把領頭的兩個吳王最寵的妃子斬了,娘子軍即刻練成。

所以有愛,才樂於效命;有畏,才不敢不出死力。馭兵之道,就是愛與畏、賞與罰並存。

我們在家裡,父母、爺爺奶奶對我們,應該也是愛得多,罰得少。我們犯錯誤時,恐怕也總先告訴那個溺愛我們一些的人。但如果長輩開始嚴格要求我們了,也不要生氣和憤怒,讀了《孫子兵法》的這一段,我們就應該體諒長輩的心理。

名家註解

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

張預註:「恩不可以專用,罰不可以獨行。專用恩,則卒如驕子而不能使。獨行罰,則士不親附而不可用。王者之兵,亦德刑參任而恩威并行矣。」

29可以不知彼,不能不知己

原文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戰,勝之半也。故知兵者,動而不迷,舉而不窮。故曰: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註釋

①動而不迷:行動時不會迷誤。

②舉而不窮:舉措千變萬化,沒有窮盡。

譯文

知道我軍能打,但不知道敵軍不可以打,那勝算只有一半;知道敵人有隙,卻不知道我方部隊不行,勝算還是只有一半;知道敵人可以打,也知道我軍能打,但不知道地形不利於作戰,還是只有一半勝算。所以懂得用兵的人,行動不會迷惑,措施變化無窮。所以知己知彼,勝利就沒有危險;懂得天時地利,勝利就有完全的保障。

歷史故事

雪夜襲蔡州

安史之亂后,唐朝握有兵權的節度使紛紛割地自守,成為朝廷的心腹大患。因此唐憲宗即位以後,就決定打擊藩鎮,而第一個要打的就是淮西。

攻打淮西的前線將軍是名將李晟之子李愬。他雖然是初次上戰場,可很快就摸清了敵我兩方的情況。他認為,淮西兵與官軍廝殺三年,戰鬥力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官軍可以直取淮西軍的總部蔡州,儘快結束戰鬥。於是,他在一個雪夜領軍出發了。

而蔡州那邊,守軍們都沒想到雪夜還會有敵襲。何況自淮西割據自守以來,已經三十多年沒見過官軍了,所以直到李愬大軍殺入內城,才察覺不對。得知軍情的淮西節度使吳元濟從睡夢中驚醒,率兵登城反擊,可為時已晚。最後,吳元濟不得不向官軍投降。

李愬

唐朝中期名將,唐朝宗室。李愬不僅治軍有方,且有謀略。憑藉著自己沉著勇敢、擅長謀略的作風和待人以誠的氣度,他順利征討淮西,使藩鎮割據的局面暫時結束,維護了唐朝的統一。

華杉詳解

知己知彼,前文講過,天時地利,前文也講過,這裡不再分別闡釋,只說這兩條要綜合在一起,否則都不能決勝。

知己知彼、知天時地利,任何變化都瞭然於胸,隨時應對,不會窮困而無計可施。這些,李愬是怎麼做到的?他雖然是名將之子,但來淮西之前,他從未參與過真正的軍事活動,於是他首先就是摸清我方和敵方的情況。他一邊安撫己方軍心,一邊通過懷柔降將,得以深入了解淮西三州的駐防情況。他意識到叛軍外援完全斷絕,已是強弩之末。但他也知道許多藩鎮都在觀望這一戰的結果,自己多等一天便夜長夢多,所以不能圍城打消耗戰,而應該速戰速決。他知己知彼,決定擒賊先擒王,只剩等一個天時地利了。

夜襲那天,風雪大作,不利於官軍行軍,可同時也讓敵方放鬆了戒備。他沒泄露一點兒作戰企圖,等自己的將士猜出要奇襲蔡州時,已沒有退路,背水一戰,反而激發了士兵的鬥志。而蔡州的叛軍三十多年沒有遇到過官軍,做夢也想不到這種天氣里官軍會從天而降,一擊而潰。至此,知己知彼、天時地利都有了,勝利就有了完全的保障。

李愬是唐朝中期的名將,而他的一位前輩將這一點用得更熟練,那就是唐高宗李世民。李世民說,他每次臨陣對敵,總是先分析敵人的作戰企圖和己方的作戰企圖,到底誰更審慎周密,這樣就可以知彼了。然後再查看敵軍的士氣和我軍的士氣,誰更旺盛,這樣就可以知己了。知己知彼是兵家大要,行動之前都看透了,想透了,他自然不會迷惑。可李世民不是一般人,他能看透敵人,能認清自己,而且能動態地把握、駕馭敵我軍情、軍心的變化,製造必勝的時機。一般將領達不到這個水平,所以李世民對這些人的要求是:不用把敵人看透,只要能認清自己,也不至於失敗。

這是李世民的知己知彼觀:我沒本事知道別人,但一定要知道自己。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讀知己知彼的時候,關注的都是怎麼知道別人,自以為對自己很了解。實際上,人往往不能正確認識自己,所以別老研究別人在做什麼,只有明白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

名家註解

故知兵者,動而不迷,舉而不窮

張預註:「不妄動,故動則不誤;不輕舉,故舉而不困。識彼我之虛實,得地形之便利,而後戰也。」

《地形篇》全文

孫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掛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險者,有遠者。我可以往,彼可以來,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陽,利糧道,以戰則利。可以往,難以返,曰掛;掛形者,敵無備,出而勝之;敵若有備,出而不勝,難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敵雖利我,我無出也;引而去之,令敵半出而擊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敵;若敵先居之,盈而勿從,不盈而從之。險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陽以待敵;若敵先居之,引而去之,勿從也。遠形者,勢均,難以挑戰,戰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亂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災,將之過也。夫勢均,以一擊十,曰走;卒強吏弱,曰弛,吏強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敵懟而自戰,將不知其能,曰崩;將弱不嚴,教道不明,吏卒無常,陳兵縱橫,曰亂;將不能料敵,以少合眾,以弱擊強,兵無選鋒,曰北。凡此六者,敗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阨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

故戰道必勝,主曰無戰,必戰可也;戰道不勝,主曰必戰,無戰可也。故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於主,國之寶也。

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戰,勝之半也。故知兵者,動而不迷,舉而不窮。故曰: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漫畫講透孫子兵法(全四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漫畫講透孫子兵法(全四冊)
上一章下一章

03 地形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