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疑不懼,才能勝利
不疑不懼,才能勝利
原文
施無法之賞,懸無政之令。犯三軍之眾,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
華杉詳解
施無法之賞,懸無政之令。
「無法」「無政」,是打破常規。
賈林註:「欲拔城,隳國之時,故懸法外之賞罰,行政外之威令,故不守常法、常政,故曰:無法、無政。」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要攻城拔寨的時候,就要懸超越法定的獎賞。戰爭是非常時期,要頒布打破常規的號令。
這就是為了勝利,平時的一些規矩就不遵守了,有臨時的、特殊的規矩。
犯三軍之眾,若使一人。
曹操註:「犯,用也。言明賞罰,雖用眾,若使一人也。」
「犯」,就是用的意思,賞罰明確,指揮三軍,就像指揮一個人一樣方便整齊。
這就是前面多次說過的治眾如治寡,用眾如用寡。
犯之以事,勿告以言。
梅堯臣註:「但用以戰,不告以謀。」
王皙註:「情泄則謀乖。」
只管叫士卒去執行任務,不要說明為什麼。為什麼呢,知道為什麼的人多了,就容易泄密,被人推測你下一步要幹什麼。
張預註:「任用之於戰鬥,勿論之以權謀,人知謀則疑也。」
這是第二個問題,你告訴士卒為什麼,他就要思考,要分析,一思考、分析,就難免要懷疑。他就不能堅定踏實地跟你干。
前面說過那個戰例,士兵們剛紮好營,裴行儉就讓他們拔營遷到高處,而且不給任何理由。士卒們十分不願意。晚上下了大暴雨,之前紮營的地方全淹沒了,大家對裴將軍十分崇拜!
我們假設一下,裴行儉下命令的時候,加上說明理由:「晚上可能要下大暴雨,趕緊遷到高處。」那士兵們就要議論了,有人說要下,有人說不會下。若不會下,就該休息,不該折騰,話就多了。
到了晚上,下了,裴將軍英明。如果沒下,裴將軍下次要指揮人就難了。而不告訴大家原因,即使沒下雨,大家也沒法把遷不遷營和下不下雨聯繫起來,裴將軍想什麼,不是咱們能猜的,高深莫測,總有他的道理,咱們聽指揮就是了。
所以為將者,要讓士兵們對你深信不疑,但「深信」是原因,「不疑」才是目的。所以最好的方式,是不給他們信不信的機會,直接「不疑」就是。
孔子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是說這個,你不要跟大家一起分析,越分析他主意越多,顧慮越多,扯不清了。
犯之以利,勿告以害。
曹操註:「勿使知害。」
王皙註:「慮疑懼也。」
張預註:「人情見利則進,知害則避,故勿告以害也。」
前面「犯之以事,勿告以言」,是不要讓他思考,不要讓他判斷,不要讓他懷疑,只一心跟著干。這裡「犯之以害,勿告以利」,是只告訴他們去多利,不要告訴他們有危險。因為人情都是趨利避害。要讓大家見利而亡命,不能見害而疑懼不敢進。
還是要人不疑,不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