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霸之道,打鐵關鍵是自身硬
王霸之道,打鐵關鍵是自身硬
原文
故兵之情:圍則御,不得已則斗,過則從。
是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預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國,則其眾不得聚;威加於敵,則其交不得合。是故不爭天下之交,不養天下之權,信(shēn)己之私,威加於敵,故其城可拔,其國可隳(huī)。
華杉詳解
故兵之情:圍則御,不得已則斗,過則從。
所以士兵的心理,被包圍就會抵抗,迫不得已就會奮勇戰鬥,陷於危急的境地,就會聽從指揮。
這就是前面說「九地之變,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的「人情之理」。要掌握士兵的心理,因為心理決定戰鬥意志,戰鬥意志決定戰鬥力。
圍則御。
曹操註:「相持御也。」
杜牧註:「嚴兵在圍地,始乃人人有禦敵持勝之心,相御持也。窮則同心守御。」
「不得已則斗」,曹操註:「勢有不得已也。」
「過則從」,曹操註:「險之甚過,則從計也。」
孟氏註:「甚陷,則無所不從。」他沒辦法了,只能是你說咋辦就咋辦。
張預講了一個戰例,就是我們前面在「上兵伐謀,其次伐交」那一段學過的:班超伐交。
班超出使西域,在鄯善。鄯善王開始很熱情,後來突然冷淡了。班超打聽到,是匈奴使者來了。鄯善是跟漢朝,還是跟匈奴?如果鄯善和匈奴結盟,可能就先把班超一行人斬了作見面禮。班超一共三十六人,這就是甚陷於危急之地了。
班超把三十六人全部召集起來,提出了一個驚人的計劃,直接攻打匈奴使者,把匈奴使團全殺了,鄯善王交代不了,就只能跟漢朝結盟了。
在千里之外的他國首都,三十六人要干這樣大的事,班超有這個膽,其他人有沒有呢?班超請大家喝酒,說明了危急的情況,問大家是要被鄯善送給匈奴,骸骨為豺狼食物,還是建不世之功,求富貴功名。眾人都說:「今在危亡之地,死生從司馬。」把自己的命運都交給他了。於是乘夜突襲,火攻匈奴使團營地,殺了使者,第二天把使者頭顱提去見鄯善王。鄯善王嚇破了膽,把兒子送到漢朝做人質,和漢朝交好。
是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預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不能得地利。
所以不知道其他國家的意圖和計謀,就不能設計外交政策。就像班超這個例子,如果不知道鄯善所處的形勢和匈奴的動作,就不可能作出那樣的決斷。
不知道山林、險阻、沼澤的地形,就不能行軍。
不用嚮導,就不能得到地利。
曹操註:「上已陳此三事,而復雲者,力惡不能用兵,故復言之。」這三條前面已經說過了,在這裡又重複強調一遍。
四五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也。
以上這幾方面,必須都掌握了解,如果有一條不知道的,就不是「霸王之兵」。
「四五者」怎麼解,曹操註:「謂九地之利害。或曰:上四五事也。」四加五等於九,四五就是九地。也有人說,不是九地,就是泛指上面說的幾條原則。
「霸王之兵」,不是霸王的兵,是霸的兵和王的兵。「霸」,是稱霸諸侯;「王」,是號令天下,地位、境界、層次不一樣。「霸」是大家都怕他,服他,都聽他的,是老大,是大哥;「王」是天下共奉之主,是君父,是爸爸。
夫霸王之兵,伐大國,則其眾不得聚;威加於敵,則其交不得合。
以霸、王之兵,去征伐大國,則敵國將內部分化,無法充分動員集結。威力加之於敵國,則他國不能與他敵國結交。
梅堯臣註:「伐大國,能分其眾,則權力有餘也;權力有餘,則威加敵;威加敵,則旁國懼,旁國懼,則敵交不得合也。」兵力強盛,排山倒海,敵國懼怕兵威,無法充分動員集結;威震天下,旁國人人自保,誰也不敢得罪我,所以沒有人會與敵國結交。
比如晉楚爭鄭,晉國戰勝,則鄭國附晉;楚國戰勝,則鄭國叛晉附楚。大國贏了,小國再依附他,則大國更強,霸道就是這樣形成的。
是故不爭天下之交,不養天下之權,信己之私,威加於敵,則其城可拔,其國可隳(huī)。
因此不必要爭著同哪一國結交,也不必要培養哪一國勢力,只要伸展自己的意圖,兵威加之於敵國,就可以拔取他的城池,毀滅他的國都。
杜牧註:「信,伸也。言不結外援,不蓄養機權之計,但逞兵威,加於敵國,貴伸己之私慾,若此者,則其城可拔,其國可隳。」
這裡「信」通「伸」;隳,毀滅的意思。
賈林註:「諸侯既懼,不得附眾,不敢合從,我之智謀威力有餘,諸侯自歸,何用養交也?」各國都怕我,不能動員集結,不敢結盟與我為敵,我的智謀威力強大有餘,各國自然依附於我,哪還需要我去花那麼多心思結交他們呢?
陳皞註:「智力既全,威權在我,但自養士卒,為不可勝之謀,天下諸侯無權可事也。仁義智謀,己之私有,用以濟眾,故曰:伸私,威震天下,德光四海,恩沾品物,信及豚魚,百姓歸心,無思不服。故攻城必拔,伐國必隳也。」
智力威權都在我這兒,靠我自己的實力,不可戰勝的軍隊,天下諸侯就沒有什麼權謀機變好玩的了,只能乖乖地聽我的。這樣就能伸展我的私心,我的私心是什麼?就是仁義智謀,匡濟天下,不僅澤被天下人,而且及於萬物豬魚,則百姓歸心,沒有一個不服的,那我自然「攻城必拔,伐國必隳」了。
陳皞說的是王道了。不僅施於人民,而且施之於天下萬物,施之於鳥獸豚魚。比如商湯網開三面的故事。
商湯在郊外看見一個獵人張網捕鳥,四面張網,念念有詞:
從天墜者,從地出者,從四方來者,皆入吾網。
天上掉下來的,地下冒出來的,四面八方飛來的,全部入我的網!
這是要一網打盡的節奏。
商湯上前說:「嘻,盡之矣!非桀其孰為此?」有夏桀這樣的暴君,才有這樣的獵人啊!於是教他撤掉三面網,只留一面,教他一個新歌訣:「昔蛛罞(máo,蜘蛛)作網罟(gǔ),今之人循序。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
翻譯成現代文就是:
蜘蛛織網啊,
只織一面吧!
我也學蜘蛛,
織網捕鳥哈!
要左你就左,
要右你就右。
要高你就高,
要下你就下。
三面自由飛,
一面是我網。
非要撞上來,
是你命不好。
我取犯命者,
余鳥您走好!
這個事情傳開去,其他國家人民聽到了,說:「湯之德及禽獸矣。」湯的德行已經及於禽獸了,何況人乎?於是四十國歸附了他。
所以四面織網,未必得鳥。湯去三面而置其一面,就一網網了四十國,他網的可不是鳥啊!
又一次,商湯蓋房子,工地上挖到一具死人的骸骨。眾人準備當垃圾扔了。商湯說:「這是我們的同胞啊!」把這具無名屍骸很有尊嚴地葬了。於是天下人又傳說:湯的德行已經及於死人了,何況活人乎?
於是百姓歸心,無思不服。無思不服的結果是什麼呢?當商湯開始征伐天下的時候,他往東打,西邊的人民就不願意了:湯怎麼往東打啊?怎麼不打我們啊?我們希望他來統治啊!他往西打,東邊的又不願意了:我們這邊還沒打完呢!怎麼又往西邊去了?他就這麼統一了天下。
所以說,王霸之道,打鐵關鍵是自身硬,你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全面領先,你就可以行王道於天下,不需要去跟這個結盟那個結交,勾這個的心,斗那個的角,那不是王霸之國乾的事兒。比如美國,當初也有行王道的心,也有點百姓歸心的意思。打伊拉克的時候,估計利比亞人也有不少盼著美軍來的。可惜不能負責到底。
奧巴馬不懂得一個最起碼的規矩,什麼叫領導世界?領導世界,就是要為世界犧牲自己。一點都不犧牲,哪有資格領導別人呢?今天想不流血犧牲,不靠自己力量,而是靠爭天下之交,養天下之權來治天下,那就只能為天下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