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看到了一條橫江索橋。橋很高,橋索由麻繩、竹篾編成。跨上去,橋身就猛烈擺動,越猶豫進退,擺動就越大。
在這樣高的地方偷看橋下,一定會神志慌亂,但這是索橋,到處漏空,由不得你不看。一看之下,先是驚嚇,后是驚嘆。
腳下的江流,從那麼遙遠的地方奔來,一派義無反顧的決絕勢頭,挾著寒風,吐著白沫,凌厲銳進。我站得這麼高還感覺到了它的砭膚冷氣,估計它是從雪山趕來的吧。但是,再看橋的另一邊,它硬是化作許多亮閃閃的河渠,一片慈眉善目。人對自然力的調理,居然做得這麼爽利。如果人類做什麼事都這麼爽利,地球早已是另一副模樣。
都江堰調理自然力的哲學,被近旁的青城山總結了。
青城山是道教聖地,而道教是唯一在中國土生土長的大宗教。道教汲取了老子和莊子的道家哲學,把水作為形象化的教義象徵。水,看似柔順無骨,卻能變得氣勢滾滾,波涌浪疊,無比強大;看似無色無味,卻能揮灑出茫茫綠野,累累碩果,萬紫千紅;看似自處低下,卻能蒸騰九霄,為云為雨,為虹為霞;看似沒有造型,卻能作為滋潤萬物的救星而被殷殷企盼……
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實際上,一切成功的治水方案都是因為人領悟了水,應順了水,聽從了水。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出現天人合一,無我無私,長生不老。
這便是道。
我認為,道教之道,也就是水之道,天人之道,長生之道,因此也是李冰之道,都江堰之道。道無處不在,但在都江堰,卻作了一次集中呈現。
因此,都江堰和青城山相鄰而居,互相映襯,彼此佐證,構成了一個研修中國哲學的最濃縮、最天然的課堂。
那天我帶著都江堰的渾身水氣,在青城山的山路上慢慢攀登,靜靜感悟。忽見一道觀,進門小憩,道士認出了我,便鋪紙研墨,要我留字。我當即寫下了一個最樸素的對子:
拜水都江堰,
問道青城山。
我想,能夠讀懂都江堰的千年奇迹,又能把「拜水」和「問道」這兩件事當作一件事,那麼,也就領悟了中華文化的一大秘密。
最近一次去都江堰,驚奇地發現路邊幾千條標語都是這個對子,連手機的應接鈴聲都是它。我突然有點惶恐,忘了那天匆忙寫下的那十個毛筆字的書法水準如何。什麼時候,好好地重寫一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