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出世的精神處世,用入世的精神做事
用出世的精神處世,用入世的精神做事
幾回生,幾回死,生死悠悠無定止。
自從頓悟了無生,於諸榮辱何憂喜。
——永嘉大師
僧問雲門禪師:「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
雲門去:「糊餅。」
很多時候,一旦你做事情抱了超越之心,這件事反而做不好了。因為,很多東西,凡是達到了一定程度之後,它就是很難被超越的了。比如你寫詩,可以仿李白的風格,你寫文章也可以仿《紅樓夢》的風格,但是你不能說就超越了李白,超越了《紅樓夢》。這就如老子說的:「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所以,對於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僧徒,怪不得雲門禪師要以糊餅塞嘴了。
能夠對永恆、無限的事物表示出必要的謙卑的人,才能夠勇於直面現實,但決不魯莽冒進;才能夠剋制隱忍,但堅持原則。那些能以神聖的謙卑放下架子的人,他不僅清除了自身的自私品性,還把自己無私的博愛精神奉獻給別人,使他的才能受到極度的尊崇。
所有否定個人的奢華享受和回報,拒絕世間的權力之爭的人,能夠真正領悟超脫個人的客觀真理。比較他們的生活和信念,你可以發現同樣的純樸、自我犧牲、謙卑,還有他們實踐並宣揚的高尚品德與愛。他們遵循同樣不變的原則,並付諸實現以消滅罪惡。
人生在世能減少一些麻煩,就多一分超脫世俗的樂趣。如交際應酬減少,就能免除很多不必要的糾紛困擾,閑言亂語減少就能避免很多錯誤和懊悔,思考憂慮減少就能避免精神的消耗,聰明睿智減少就可保持純真本性。假如不設法慢慢減少以上這些不必要的麻煩,反而千方百計去增加這方面的活動,那就等於是用枷鎖把自己的手腳鎖住。
最關鍵的信息往往最隱蔽,這需要眼明心細才能夠察覺。擁有出世的淡泊心才見微知著。面對問題時,他們能夠有效地利用任何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所帶來的信息,找到最合理的解決辦法。
不盡精微,無以致廣大。以入世的精神做事,養成做小事情,定高標準的習慣,才能實現自己的發展與完善。
東漢的西域都護班超直到七十多歲高齡,朝廷才允許他退休。接替他的任尚向班超請教對治理西域的忠告,班超對他說:「興一利不如除一弊,生一事不如省一事……宜盪佚簡易,寬小過,總大綱而已。」要他以簡易寬和為主。任尚覺得這是老生常談,就拋之腦後,還對人說:「我以班君當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後來不過四年,任尚因過於嚴苛急躁,失去與邊疆民族的和睦關係,導致西域各國紛紛叛漢來攻打他,任尚退到班超精心經營的疏勒根據地,靠疏勒人的保護才撿回性命,但西域的土地卻全盤丟失了。可見求大同、存小異,才能真正把握全局。班超經營西域達三十年,得到西域各民族的欽佩和擁戴,使漢朝揚威異域直達中亞細亞,因功拜定遠侯,正是依靠這一要領,可見這乃是英雄人物處事做事的方法。
以出世的精神處世是一種境界,以入世的精神做事是一種藝術。在櫛比鱗次的高樓大廈中尋找個人存在的價值與幸福感,尋找一個普通人的尋常心,這便是禪的本意。出世與入世,並不是對立的。出世要有入世之情,入世要有出世之心,是禪教給我們的作人作事的道理。雖然這只是我們普通人的生存哲學,但便是人類的大事業也是相同的道理。
何必總想著超越呢?就像韓劇《大長今》一樣,雖然只是在廚房裡,卻也有著非常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