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一點點的糧食危機
雖說位子是空出來了,然扈成這類的有心人也不可操之過急。
不若急切送上門,心思顯得太直白,也不妥當。
然雖說不得太急切,扈成總之是不打算應下其他姻緣了。
這扈三娘雖是到了出嫁的年紀,一時半會的卻也嫁不出去了。
...
張青府里的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卻終歸還算家裡事情,對大局影響甚微。
而隨著關勝事情告一段落,朝廷裡頭卻沒傳出多少風浪。
至於為何,卻還得說說是那王黼的功勞。
要說這王黼,除了斂財手段以外,這最最擅長一事,還有欺上瞞下的本事。
當年睦州方臘剛剛起義,王黼粉飾太平,不報給宋徽宗。至使起義軍力量擴大,到了如今攻破了六郡,一發不可收拾。
想想此等大事都可欺瞞,又何必說的關勝一事。
雖說天子腳下,但這王黼也有的是法子可做。
就說這些劫獄動手的,不就已然給王黼尋了個路子?
范直隱帶著祝家兄弟離去,死的就是關勝與其黨羽!
反正天子也不可能親自監斬,草草了事,就算作罷。
至於說有些傳聞,說范直隱與關勝皆是被梁山所救,那這事情就更不用給天子曉得了。
「還是自己一個人承受就是。」
是以有了王黼給梁山打的掩飾,卻叫朝廷裡頭沒起半點波瀾,更沒讓趙佶盛怒之下直直盯著梁山,成為個靶子。
說實在的,眼下也就淮西的王慶稍微不起眼一點,方臘與梁山,那基本都在一個水平線上。
相對來說,這梁山離著汴京稍微近些,對趙佶的壓迫感更大。而江南那頭,卻掌握著大宋的糧倉錢倉,不平那,趙佶的萬歲山始終搞不起來,也叫人心急。
是以眼下是張叔夜在北,童貫在南。趙佶兩邊都要平,兩邊都不想放。
...
「北面的情況如何,那張叔夜知曉關勝被救出,該也又要動了吧?」
青州張青的府邸,也在被逐步改造之中,雖說住的地方張青是不咋在乎,可態度還得要有。
如今梁山眾人可說是皆盼著張青稱王,修葺府邸,自是第一步。
而這會張青與眾人議事的地方,眼下模樣已然不能單說府,卻也可說是個殿內了。
門面嘛,先得支棱起來!
而眼下這殿內,張青正襟危坐與高位之上,下頭左側立著吳用、朱武、范直隱、汪思溫、趙明誠、程萬里。
右側立著林沖、花榮、魯智深、秦明、關勝、卞祥。
也多少能算是文武齊整,乍看上去也像是一回事了。
聽得張青所問,吳用當即上前應道:「呼延將軍來信,幾日前張叔夜已拔寨起兵,過了威勝州,正往壺關里來殺。」
張青聽得微微點頭,心知前頭關勝一事純粹是兩方默契。
張叔夜忠君愛國,最後為國捐軀,眼下該來的,還是得來。
卻聽張青道:「呼延將軍把手壺關,那張叔夜必不容易打破,只是我等也不可坐以待斃,還當思量如何更進一步。」
張青如今也是野心勃勃,不再做半點掩飾。
只是梁山這會人是有,可問題也不少。
自打梁山的「為民族大義」的名聲打出之後,這河北、齊魯兩地投軍者絡繹不絕。
兵源的增加這當然是好事,可問題也隨之而來。
不說新兵還需要操練,就說這多的兵卒直接造成了糧食壓力。
若是窩在青州里大概還勉強湊合,一旦出征,必然要多備糧草,多少就會捉襟見肘。
程萬里在此時日長,了解最深,當即上前就道:「要更進一步,卻有二事要先了結。」
說著也不賣關子,直白道:「一是糧草,如今軍中日益擴軍,糧草供給已是不易,若要進伐,還當多屯糧草,不可急於一時。」
程萬里在這些人裡頭年紀最大,地位更也不低,言罷卻有吳用也上前附和。
此事張青也頗有無奈。
齊魯一地,不算貧瘠,卻也不好說是富饒。養一地人尚可,養大軍卻著實有些勉強。
何況糧草積累,非日月之事,沒個一年半載的,這糧草屯不起來。
當然了,眼下也有法子,就是一路殺穿了去。
只要能殺的汴京城下,那什麼都有了,還說糧草之事?
然這般孤擲一注,未免有些過於激進。這趙佶對金人時候是個孬種,對自己這些義軍可不一定了。
張青深知眼下天下紛亂,不好急於求成!
而自無糧草,也不單就一個自己屯糧的法子,實在不行,可以問南面借嘛!
想的這,張青當即就與眾人道:「此事不急,還有法子可試上一試。」
旋即專門叮囑吳用道:「學究,待我親自起個書信,問那方臘借糧,且先瞧瞧其態度再說。」
吳用雖然覺著期望不大,總歸試試也不錯,當即領了命,也不多言。
糧草一事暫且說的這,張青又看著程萬里道:「其一是糧草,那其二又是何?」
張青問這話的時候還以為程萬里要說什麼外族未平或是內里不穩之類的憂慮,沒想到此話一出,卻見程萬里這老頭當即跪拜在地,高呼道:「今淮西王慶稱王,江南方臘號聖,我梁山即得受大義,不可再落人與后!」
「還請大王速速稱王,號義軍,伐昏君!」
出人意表!
雖說確實有不少呼籲,支持張青早日稱王,然張青是萬萬想不得,這話能從程萬里嘴裡說出來的。
畢竟昔日是大宋舊臣,能做的這麼絕,倒是張青沒想著的。
只是此話一出,別人不說,魯智深、林沖兩個當即來勁了。
前頭什麼糧草之事插不上嘴,眼下這玩意可聽得明明白白的!
尤其是魯智深,這心思早就在心裡徘徊了!好不容易有人提出,眼下可不管這麼多了。
當即上前便呼:「哥哥,洒家看此事也確實拖不得了!」
「咱們這又是打宋兵,又是殺遼賊的,打的這多敵人,也早該叫哥哥稱王了。」
說著更是提議道:「依洒家來看,哥哥就稱梁山王,可不正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