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又多一對手
梁山王這稱呼顯然是相當的不合適。
這特娘的要被別人聽去,妥妥還是一山大王土匪啊!
你就說個梁王,那也比梁山王好多了。
是以魯智深這提議說完,除了他自己倒是挺滿意,其他人就不咋滿意了。
林沖生怕這廝引人不快,連忙上前打斷道:「智深,咱們雖是從梁山出身,卻終究還得拋下樑山身份。」
「若是稱王之時還挂念梁山,此可不妥。」
林沖這話,算是一語道破了。
就說關勝、范直隱、汪思溫這些人,當然不希望你張青稱王還掛著梁山的名號。
魯智深雖念舊情,人卻不傻。
尤其是林沖這種貼心兄弟開口反對,當即就曉得的確不妥。
當下打個哈哈道:「哎,洒家只是一個提議罷了,只要稱王的,哪個名號又有什麼關係。」
還算是這魯智深往日為人口碑不錯,眼下如此說過,也沒人直盯著這無心之失。
反是那程萬里還笑著道:「也不好如此無所謂,這名號關係甚重,當好好思量。不過先當叫大王有此之心才是。」
歸根結底,這事還得叫張青點頭。
於是眾人也迅速放下到底稱何名號的糾結,只對著張青紛紛拜道:「還請大王速速稱王,統領義軍,除昏君,討逆臣。」
這一口同聲的狀態,讓張青很懷疑這幫人是不是早在下頭已經都商量好的。
說起來,這自古以來,好像被「逼迫」稱帝稱王的人皆是能成事的。
遠的不說,就說趙匡胤黃袍加身,那也有傳聞是受「推舉」的。
當然了,這皆是假的不能再假的把戲,可再假也架不住時間的流傳。
張青心裡明白,此在青州宮殿內的一幕,是歷史的一瞬間,卻也很可能成為永恆。
永恆刻印在史書上的一筆。
「成王之日,便在今朝!」
心中昂揚之氣頓然生出,張青也猛然立上呼道:「外族相侵,天子昏聵,致使民不聊生,天下受冤、受屈、受辱者不計其數!」
「朝綱紊亂,不可扶矣!」
「今日我等有識之士齊聚,為黎民蒼生,再不可退!」
「既得其眾所推,天之眷屬,我當不可辭。」
言至於此,稱王一事即是塵埃落定。
後續的,不過就是定下日程,開壇祭天,再發表發表一些個宣言罷了。
...
「爹,今日怎如此高興?」
從張青那殿內歸來,程萬里卻是滿面的笑容,那心裡的喜慶之意,是怎麼也瞞不住的。
這也難怪,不論如何,其實當先第一個開口叫張青稱王的人不是。
又是朝廷裡頭第一波親近張青的文人,怎麼算也多少是個「從龍之功」。
有如此功勞傍身,自是喜不自禁。
見得小女來問,這程萬里倒是不瞞,直應道:「爹今日算是立下大功,自是高興高興。」
這程萬里也屬於老來得女,雖說沒個兒子,卻也難得對女兒寵的不得了。
唯一有些遺憾的,是人能繼承自己的衣缽,就算立功再多,好似也難蒙蔭後人。
然就算如此,這心裡的些許遺憾,程萬里也從來不在面上顯現,只是接著笑道:「咱們大王即要稱王一方,如此一來,我軍氣勢必要更盛,破除這渾濁天下,指日可待!」
程萬里如今的心思,與當年真是完全不一樣了。
原來一地太守,只管自己那一畝三分地,雖然也看見不少疾苦事,卻總覺得自己還能做些什麼。
可隨著跟隨梁山日子久了,才覺著了個人力量的渺小。
昏聵天下,也的的確確當破則破!
只程婉兒對自己這爹的態度倒是很難接受。
想想當年梁山逼迫自家的模樣可還歷歷在目,如今怎會如此轉變?
要說程婉兒這丫頭到底是官家小姐出身,雖是在梁山手上也遭受了變故,卻到底也沒受的多少罪過。
一般這樣的出身,人都會更「赤誠」一些。
也就愛恨分明,非黑即白,沒有那麼容易轉變心思,也看不透這世間真諦。
就說他老爹程萬里,雖是的確多是因為見了這世道昏暗改變的心思,卻也不說沒有半點為自己想的意思。
程婉兒對於梁山,更因那「初見」,實是沒有多大好感,這心裡頭更是一直沒過去那坎。
當下卻撇嘴道:「不過是殺敗了些遼人,倒是叫爹的心思變化這快。」
程萬里見小女有些不在乎,卻難得的面對她面色嚴肅了一回。
卻呼道:「婉兒不可胡言亂語,如今為父已一心為的民族大義,何談什麼心思變換!」
「你這幼稚心思,也該收斂收斂了。」
程萬里這話說的的確有些重了。
直白說的小女幼稚,是當真不給半點臉面。
程婉兒被一句話堵的有些憋悶,本能的欲要再反駁,卻眼見自家父親那神情之嚴肅很是少見,終究還是識相的閉嘴不言。
只是這被當面這一頓懟,終究還是臉上掛不住,雖不言語,卻也是扭頭就走。
程萬里見得只覺是一陣頭疼。
這小女,算是被自己個養廢了,日後嫁出去,怕是要吃虧,最好還是召婿的好。
只是如今自己這層身份,說要召婿,也挺難的。
有才的哪個願意入贅?
眼下樑山正是用人之際,大王又是識人辨慧。有才之人,自是皆欲成就功業,哪會惦記入贅?
這能入贅的,可不定是什麼貨色了。
心頭一嘆,這程萬里眼下最大心結,卻還在自家那小女身上。
「天下良才不少,然要能受的住小女個性的,怕也不多。」
「日後嫁走,怕是還要吃不少苦頭。」
「然當真要奪了這份天真,也確叫人難捨。」
當爹的,心頭總歸還是心疼自家女兒,就算覺得小女個性出了些問題,到底想的卻不是催著小女改變。
「哎!」
「只盼嫁個好人家,可叫無憂無慮過完一生,便是最好。」
「不過要說嫁的最好,莫不是嫁給大王的了。」
「大王為人謙和,心懷仁慈,聽聞那孫二娘有大罪在身,卻終究輕繞了其,如此小女嫁他倒是最好。」
...
這程萬里思量到最後,卻把心思又放在了張青身上。
所以這位子空出來啊,惦記的人只會越來越多,扈三娘還沒和張青當真勾搭上,實在不好輕易發作。
那扈成終究還是想少了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