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變動中之中國

第五章 變動中之中國

第五章

變動中之中國

從五口通商至甲午之戰,為中國受外力壓迫之時代;自甲午之戰以後,可謂中國受外力壓迫而起變革之時代。革新之原動力有二:(一)士大夫,(二)平民也。前者恆側重於政治之改革,後者則較易注重於社會方面,亦易傾向民族主義。前者,康有為等之主張變法維新代表之。後者,孫文之革命代表之。革命之事體較大,久靜之社會,驟難大動,故躍登舞台者,以前者為先。

中國學術,本重經世,宋學者尤饒有此種精神,惜其末流,學問失之空疏,又因附和者多,寢成叫囂之習。空疏者昧於事勢,叫囂者惟便私圖,遂至釀成黨爭,既為明主所不容,亦為輿論所厭惡,學術界之風氣,遂一變而為清代之考據,饒有為學問而學問之精神。然與世務,則幾無關係矣。物極必變,而清中葉以後,時勢之艱難,又有以驅迫之,於是龔自珍、魏源等之學,乃寖寖復重經世,至康有為乃大發揚其光輝。士大夫結合莫便於講學,清代久懸為厲禁,至其末葉,政治之力既弛,講學之風復起。康有為講學於廣東,門下頗多達者。甲午戰後,有為立強學會於北京,為言官所劾,被禁。其弟子梁啟超辦《時務報》一種旬刊之名於上海,風行海內,變法維新之論遂為開通之士大夫所共贊。清德宗頗聰明,而亦懦弱,為太后所制,不能有為。中俄密約既立,德宗感時事之亟,決意變法圖強,不次擢用康有為等,乃有戊戌之變法光緒二十四年(1898)。舊黨惎之太后,太后再垂簾,幽帝,殺六君子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銳、劉光第、楊深秀,康有為、梁啟超走海外,太后欲捕之不得,欲廢德宗,又為輿論及外國公使所尼,遂致激成義和團之變。

義和團者,代表中國極舊之思想者也,其意以為(一)外人之可畏者惟槍炮;(二)外人可拒絕之使勿來;(三)欲拒絕外人,端賴中國人民之團結,因少數客籍,必不能敵多數土著也;(四)會黨本以反清復明為宗旨,然此等人對於史事,本不明晰,加以是時外力之壓迫綦重,對清人之仇恨,遂稍淡忘,反清復明之團體乃一變而為扶清滅洋。在朝廷上,(A)頑固大臣之見解,亦有與此種極舊之見解無殊者,即太后亦不能免;(B)太后因圖廢立,立端郡王載漪之子溥為大阿哥,載漪欲其子亟登大位,宗戚中,亦有欲立擁戴之功者,既為輿論所不與,又受公使之警告,乃冀於亂中取事;(C)疆臣又或不敢有所主張,惟朝命是聽,遂致縱容拳民,毀鐵路,拆電線,仇視外人,並及華人之習新事物者,后遂攻擊使館,並與各國同時開戰。其結果,京城為英美德法奧意俄日聯軍所陷,太后及帝走西安,仍起李鴻章與各國議和。賠款至4.5億兩;劃定北京公使館界址,專歸外人保護;毀大沽及自北京至海口之炮台,許各國在一定地點駐兵,保護自北京至海口之通路,是為庚子事變及《辛丑和約》。其流毒,蓋至今未已也。方難作時,東南督撫,相約不奉偽命,與各國領事立互保之約。而黑龍江出兵攻俄,三省要地,多為俄所攻陷,挾奉天將軍以號令所屬。和議起,俄人謂東三省情形特殊,當別議,暗脅中國訂立條約,英美日等又向中國警告阻止,清廷左右為難,俄人迫於國際輿論,乃與清廷訂立《東三省交收條約》光緒二十八年(1902),約分三期出兵,而仍不踐約,遂致激成日俄之戰光緒三十年(1904),俄師敗績,與日議和於美之朴茨茅斯光緒三十一年(1905)。(一)俄認日在韓國政治上、軍事上、經濟上之卓越利益。(二)將旅大轉租於日,東省鐵路支線,自長春以下,割歸於日,即日人所稱為南滿洲鐵道者也。約中關涉中國之條款,由中日訂立《會議東三省事宜協約》承認之,並另開商埠多處,日人所設安奉軍用鐵路,許其改為商用,又許其採伐鴨綠江材木,東北之情形一變矣,而直北與西南,亦於此時多事。

中國歷代之徵服外國,看似出於君主之野心,實則思患預防之意多,開疆拓土之意少,所謂守在四夷也。歷代管理外國,不外(一)就其通路,加以保護,如漢於西域設都護,以護南北兩道是也。(二)擇其要點,設官駐兵,以諸屬部加以管理,如唐於屬地設都護府是也。此皆所以防此等外藩侵犯中國,而非防更有強敵侵犯此等藩屬,至近代,則情勢迥異矣。然中國之對待藩屬,仍系遵循舊法。當是時,欲圖改革,亦有難焉者,何也?中國之實力不足,則不能禦敵,欲求實力充足,必有所經營布置,而欲有所經營布置,則或非屬部所樂,轉易引起內訌矣。為中國計,當是時,惟有採用聯邦之法,于軍事、財政、經濟、交通、外交犖犖大端,操諸中央之手,而其餘則一聽其自由,(一)所求者簡,則中央易於為力。(二)變動不大,則藩屬不致反對。(三)告以我之措置,又凡事與之和衷協商,則藩屬必欣然從我矣。無如此等新政治,非中國秉政者所知。非放任不問,即欲徑置諸我管理之下,於是有蒙藏改建行省之議。而不知蒙藏之情形,與新疆及東三省不同也。先是俄人頗欲勾引達賴喇嘛,英人惎之,乃於光緒三十年(1904)乘日俄戰爭,派兵入藏,達賴出奔,英人與班禪立約,(一)西藏不許外國人駐兵殖民。(二)土地、道路、礦產等不得抵押與外國或外國人。清廷再三與之交涉,卒於三十二年(1906)立約,承認英藏所訂條約為附約,但於約中聲明,(一)所謂外國及外國人者,中國與中國人不在其內。(二)英國不幹藏政,占藏地。中國亦不許他國干藏政,占藏地而已。先一年,駐藏幫辦大臣鳳全為藏番所戕,中國因將川邊之地改縣,及其末年,用聯豫為駐藏大臣,與達賴不協,調兵1500人入藏,達賴出奔印度宣統二年(1910),清人革其封號。前此達賴對英深閉固拒,藏英交涉,累煩中國之維持調護者,至此,達賴反昵就英以拒中國,而交涉彌棘手矣。對於蒙古,則清末用三多為駐庫倫辦事大臣,妄用嚴厲手段,俄人遂誘活佛獨立,並攻陷呼倫貝爾宣統三年,1911年,分崩離析之象益亟。

然為中國之最艱危者,畢竟仍在東北,當日俄戰前,侵略東方者為俄人,與俄利害最不相容者,自為英日,而德美次之,以德在東方,亦自有野心,而美亦不欲此大好之市場,為他國所壟斷也。因此而有光緒二十八年(1902)之英日同盟,日本恃是,乃敢與俄開戰,而戰時,亦頗得此同盟之力。至戰後,則日俄創南北滿之名,隱然劃定其勢力範圍,東北之逐鹿,遂不在此兩國之間。《東三省交收條約》既立,中國擬借英款造新法鐵路,日人指為南滿路之平行線,尼之。中國不得已,如其意,而要求他日若造錦齊鐵路,日不反對;后又欲延長之至璦琿,俄人出而阻撓,美人乃有滿鐵中立之議,欲合若干國,共同借款與中國,俾中國將東北鐵路贖回;在借款未還清時,鐵路暫由借款諸國共同管理,禁止政治上軍事上之使用,又因日俄兩國共起反對而罷。至革命之年,中國乃有向英美德法銀行團訂立幣制借款及東三省興業借款之議,以各省新課鹽稅及東三省之煙酒生產消費稅為抵,此蓋有深意存焉,惜乎未及成而清亡,而此項借款,后遂遞嬗為善後大借款,而四國銀行團,亦遞變而為六國五國也。見后。

《辛丑條約》既成,那拉后及德宗復還北京,政權仍在那拉后之手,至此亦覺無以自解,乃復貌行新政,以敷衍人民,然國民此時對清朝業已絕望,於是立憲革命之論大熾。光緒三十二年(1906)清朝下詔預備立憲,視預備之成績,以定實行之期。三十四年(1908)定預備之期為9年。是年,德宗死,那拉后立溥儀,以載灃攝政,后亦旋死。宣統二年(1910)因人民要求,定於3年之後,開設國會,然是時之民意,又非復君主立憲所能滿足矣。

中國地分南北中三帶,北帶本為政治之重心,然遭異族之蹂躪,又水利不修,生業憔悴,在近代,文化反較落後。中帶是五胡亂華以來,即為中國文化之保存者,又為全國產業之重心,然其發展,偏重產業、文化方面,政治上、軍事上之力量不足。惟南帶地勢崎嶇,交通不便,發達較遲,故社會之矛盾不深,其民氣最為樸實強毅。近代對外之交通,西南最早,故其漸染新文化亦較早。清末兩大派之改革者,(一)士夫派之康有為,(二)平民派之孫文,(三)及前此雖不成而究為空谷足音之民族革命者太平天國,皆起於南方,非偶然也。

孫文之革命思想,萌芽於中法戰後,光緒十八年(1892)始立興中會。中國之社會本較散漫,惟會黨略有組織,故初圖革命時,所思利用者為會黨。然會黨雖含有革命種子,究之江湖豪傑之意味多,不甚足用也。日俄戰後,文以赴日留學者多,乃如日本,改興中會為同盟會光緒三十一年(1905)。士人之加入者始多,此等士夫,雖雲在野,而於中國政治上,實饒有聲勢,後來入新軍中運動者亦此曹。於是政治軍事上之重心,稍暗移於革命黨之手。辛亥之歲(1911)武昌起義,其勢力非復前此偏隅起事之比矣。顧新軍之力,雖較會黨為強,然欲借武昌之義師,以推翻清朝,則實力究嫌不足。各省雖雲次第光復,其力亦未足以會師中原也。其時清朝早已徒有其名,而懷挾野心之袁世凱遂乘機頓兵,與南方議和,而迫清室於中華民國元年(1912)二月十二日退位。孫文先已被舉為臨時大總統,就職南京,實力既未足勘定北方,乃不得不為調停之計,讓位於袁世凱。民黨中人,欲使世凱就職南京,免在北京為舊勢力所包圍,不克。時同盟會已改組為公開之政黨,稱國民黨。孫文知政治一時無清明之望,欲退居在野之地位,專辦實業,而國民黨不能聽其指揮,在國會中,政府與國民黨之議員,遂立於對立地位。袁世凱專務排除異己,政治既不清明,對外交涉,尤多失敗。清末之四國銀行團,英美德法恐排除日俄之不妥,勸其加入,變為六國銀行團,承借中國政府之政治借款。美國總統以其要挾太甚,命其國之銀行團解散,又變為五國團。民國二年(1913)四月,中國以關鹽餘之全數為擔保,成立善後大借款2500萬鎊。是舉也,於北京鹽務署設稽核所,產鹽地方設分所,審計處設稽核外債室,實啟財政部分監督之端。然(一)北方兵力本較強,(二)財力亦較充足,(三)人民是時尚未能盡了解新說,國民黨不能宣傳政見,反以叫囂取厭於人,是時之新勢力,遂不為民情所與。起於上海、南京及安徽、江西、湖南、福建、廣東五省之二次革命,遂告失敗。袁世凱乃無所顧忌,迫脅國會,選為總統,旋解散國民黨,國會因之不足法定人數,遂於明年加以解散,改《臨時約法》為《中華民國約法》,以參政院代行立法院職權。國會既已解散,無人能監督外交,而蒙藏之交涉,遂均於屈辱中解決,先是革命消息,傳至西藏,藏人起而驅逐駐兵,達賴返藏,藏人進兵川邊,川滇出兵剿辦,已獲勝利,而英人提出抗議,不得已改剿為撫。三年(1914)四月,與英人定約於西摩拉,英人承認中國對西藏之宗主權,而中國承認外藏之自治權。內外藏本無此名詞,徒以紅線畫於地圖上而已,而此所畫界線,又為我所不能承認,其事遂成為懸案。俄人亦與外蒙立約,允代其保守自治,不許中國派官、駐兵、殖民,而別訂商務專約,攫廣大之權利以去。四年(1915)六月立約,俄承認中國在外蒙之宗主權,中國承認其自治權,十一月,並認呼倫貝爾為特別之區域。三年(1914)六月歐戰起,日與英攻陷青島,日人並占膠濟鐵路及青島海關。明年,我國要求撤兵,英兵即撤退,而日人提出五號二十一條之要求,於五月七日發出最後通牒。我於九日承認,後於五月二十五日立約,外交之失敗如此,人民自難心服。袁世凱顧圖帝制自為,嗾其黨羽,設立籌安會,妄雲從學理上研究國體問題,電各省軍民長官及商會,派代表入京,在京又有所謂公民團者,請願於參政院,要求變更國體,參政院主開國民會議解決。及開,全體贊成君主立憲,於是委託參政院,推戴袁世凱為皇帝,世凱遂加以接受。於是蔡鍔起護國軍於雲南,北方兵力雖強,顧無為世凱效力。貴州、廣東、廣西、浙江、湖南先後獨立,陝西、山東亦有民軍起事,英俄法意日又提出警告,世凱不得已,於五年(1916)三月二十二日,下令取消帝制;而護國軍要求世凱退位,彼此相持不下,六月六日,世凱死,此問題乃告解決。

清室至道咸時,實已不能自立,所以能復延數十年之命運者,實皆湘淮軍諸將帥為之效力也。故自號中興以還,寢成外重之勢。湘淮軍諸將帥至光緒朝稍凋落,惟李鴻章最老壽,隱然為政治重心,繼起無人。袁世凱乃以詭譎之姿,強承其乏,其才本不足為首領,況復見解陳腐,妄思帝制自為,終以自賊邪?然袁世凱在,究尚有一形式上的首領,所謂北洋系軍人者,不能公然叛變。及世凱死,則形式上之首領也失之,而所謂北洋系軍人者,爭思割據地盤,篡竊政權焉。此蓋歷史上數千年來軍閥割據之局之復演,社會之情狀不能驟變,政局之形勢自亦不能驟變也,顧國家則深受其害矣,自西力東侵以後,中國與日本均思變法自強,中國之能講求外情,且在日本之先,顧日本之維新成功甚速,中國則累遭頓挫者,日本是時正自分裂而趨於統一,中國是時,則適自統一而趨於分裂,此為近數十年強弱不同之大原因。其原因全在政治上。昧者或謂其民族性有優劣,則大誤矣。社會全為環境所鑄造,人之性質程度,不論其為何種何族,均相等。世豈有環境變而處於環境中之人能久而不變者邪?袁世凱既死,黎元洪以副總統入京代理,恢復《臨時約法》,召集袁世凱所解散之國會。以政治論,以法律論,全國本可相安,顧元洪非北洋系中人物,所謂北洋系軍人者,遂群思排擠之。六年(1917),德國宣布無限制潛艇戰爭,梁啟超說國務總理段祺瑞參加歐戰,冀可提高國際地位,於是始而抗議,繼而絕交,更進而謀對德宣戰。而國會中人,加以反對,總統府中人,亦有與國會相結者。段祺瑞一方面,乃又有收買所謂公民團者,迫脅國會,要求通過對德宣戰案,激起國會方面之反對。時北洋系中之人物,以安徽省長倪嗣沖最為狂悖,而其督軍張勳,則自謂能效忠於清室。段祺瑞召集各省區督軍、都統在京開會,各督軍、都統乃攻擊國會所定憲法草案,分呈總統、總理,要求不能改正,即加解散。旋同赴徐州開會。未幾,黎元洪免段祺瑞職,安徽遂離中央而獨立,各省區紛紛繼之,元洪無如何,令張勳入京,共商國是。勛至天津,脅元洪解散國會,然後入。七月一日,勛奉溥儀在京復辟,黎元洪走使館,令副總統馮國璋代理;以段祺瑞為國務總理。祺瑞誓師馬廠,十二日復京師。元洪辭職,由馮國璋代理。復辟之役,蓋非張勳一人所為,道路傳言,皆謂在徐州開會時,張勳提出此問題,多數省區皆簽字贊成,故張勳敢於以少數軍隊入京,冒天下之大不韙。段祺瑞持正之功,為不可沒矣。然祺瑞與南方積不相能,復激成護法之役。

國會之解散也,廣東、廣西宣言,不受非法內閣干涉,重要政務,徑行秉承元首。雲貴及海軍第一艦隊繼之。民國既復,南北本可從事調和,而南方謂民國業中斷,可仿元年之例,召集參議院,於是國會開非常會議於廣州,議決軍政府大綱,選舉孫文為大元帥,后又改舉政務總裁七人,以諸部長為政務員,贊襄政務會議,以行軍政府之職權。北方則召集參議院,修改國會組織及選舉法,由之產生新國會,選舉徐世昌為總統。南方乃由舊國會委託軍政府代行國務院職權,以攝行總統職務。先是南北頗有戰事,徐世昌就職后,下令停戰議和,八年(1919)二月,開和會於上海,至五月,卒決裂。

是時之外交,亦更形敗壞,馮國璋入京后,即對德宣戰,段祺瑞之政策,目的已達,本可一意進行,乃又急於內爭,欲以武力征服異己,於是名為參戰,實僅招募華工赴歐而已。是時北洋系又分裂為皖直兩系,段祺瑞大借日款,以練參戰軍,而未曾用諸參戰。七年(1918),俄國革命后,單獨對德議和,協約各國,有出兵西伯利亞之舉,我國亦派海軍隨之,又與日本訂立《共同防敵海陸軍協定》,日兵之入吉、黑者遂多。八年(1919)一月,歐洲各國開和會於巴黎。先是日本與英法俄意秘密交涉,須於戰後保證其接收德國在山東之權利,彼乃承認我參戰,四國皆俱而從之。而章宗祥與日人訂立《濟順高徐借款預備契約》,附以照會,許膠濟鐵路所屬確定后,由中日兩國合辦,復文中有欣然同意字樣。至是,中國要求青島由德交還我國,日本則主張由彼接收,英法因有約在前,不得不袒日,美總統威爾遜雖贊成我之主張,而以章宗祥之復文,事在七年(1918)九月,其時歐戰已停,日本不能再迫脅中國,遂致無能為力。事聞於中國,輿情大憤,學校罷課,商店罷市,要求懲辦章宗祥、曹汝霖、陸宗輿三人,所謂五四運動也。而山東問題,卒如日意解決,我國遂未簽字於對德和約,僅有總統以命令宣布對德戰爭已止。惟對奧和約,我仍簽字,故仍為國際聯盟之一員焉。自歐戰起,俄國無暇東顧,蒙籲請取消自治,呼倫貝爾亦隨之,是時本為我收復外蒙之好機會,而段祺瑞以其心腹徐樹錚為籌邊使,仍用高壓手段,遂再引起蒙人之離心。俄人當民國八九年時曾兩次宣言,放棄舊俄帝國用侵略手段在中國取得之土地及特權,我亦未能與之交涉,此皆段祺瑞當國時外交之失敗也。

時北方皖直兩系矛盾日深,而奉天張作霖亦思入關發展。九年(1920),直系第三師師長吳佩孚,自衡陽撤防北方,時參戰軍已改為邊防軍,衝突於近畿,邊防軍敗,段祺瑞乃辭去職權,於是曹錕為直魯豫巡閱使,吳佩孚副之,王占元為兩湖巡閱使,張作霖為東三省巡閱使,兼蒙疆經略使,並節制熱察綏三區。邊防軍駐外蒙者,為蒙人所攻,內地置諸不問,庫倫遂為俄白黨所陷。南方之軍政府內部亦多問題,孫文等皆離廣州,陳炯明初以粵軍駐紮福建之漳、泉,是年十月還粵。軍政府首席總裁岑春煊宣言,撤銷軍政府,徐世昌據之,下令接收。孫文等否認,回粵再開政務會議,十年(1921)四月,國會選文為總統。五月五日就職,乃將軍政府撤銷。吳佩孚資格雖淺,而以實際論,則為是時直系之中心人物,佩孚亦抱武力統一之見解。湖南軍隊攻入湖北,王占元戰敗去職,佩孚擊湖南軍,卻之,進佔岳州,遂繼占元為兩湖巡閱使。十一年(1922)四月,直奉戰起,奉兵敗退出關,東三省省議會舉張作霖為聯省自治總司令,吉、黑兩督軍副之,與中央脫離關係。於是段祺瑞蟄居天津,而皖系人物,到處活動者仍不少,盧永祥尚據浙江,遂成為皖奉兩系與南方結合,以傾直系之局面。

先是十年(1921)十一月,美國召開太平洋會議於華盛頓,內分限制軍備、遠東問題兩組。限制軍備問題,英美法日成立《海軍協定》,《英日協約》因此作廢。後來英美法日意又成立《海軍協定》(1922),又立《海軍公約》(1930),規定英美日三國之海軍比例為5:5:3,其期限均至民國二十五年(1936)為止。故論者均稱是年為世界之危機也。遠東問題,中美英法意日荷葡比九國訂立公約,又立《九國中國關稅條約》。九國公約列舉四原則:(一)尊重中國之主權獨立及領土行政之完整。(二)與中國以完全而無障礙之機會,以發展並維持穩固之政府。(三)確立並維持工商業機會均等之原則。(四)不得利用現狀,攫取特殊權利,並不得獎許有害友邦安全之舉動。巴黎和會以後,山東問題,日本求與我國直接交涉,我國主張提交國際聯盟,及是,亦即在華府會議外解決,於十一年(1922)一月訂立條約,青島由日人交還,膠濟路限期15年,由我贖還。其本於二十一條之要求所立之條約,中國要求作廢,日本不可,但聲明將第五號要求撤回,以租稅擔保之借款,及南滿、東蒙借款,開放於國際銀團,共同經營。其後乃由參眾兩院通過,咨請政府,於十二年(1923)照會日本,聲明作廢焉。庫倫之白黨,於十一年(1922)七月,為遠東共和國所誅滅,外蒙古先已在恰克圖立有政府,至是遂移於庫倫,以活佛為皇帝。十三年(1924)活佛死,乃改為共和國焉。是歲,中國與蘇俄訂立解決懸案及暫行管理中東路兩協定大綱,認外蒙古為中國領土,尊重中國之主權,中東路許我出資贖回,訂於一個月後開會,決定辦法。其後延至十四年(1925)八月始開,而是時東三省對中央獨立,會議遂無結果。蘇俄與奉天別立奉俄協定。要之,自第一次歐戰停后,外交上頗有可乘之機,而我國忙於內爭,未之能乘也。

直奉戰後,十一年(1922)六月初二,徐世昌辭職。是歲六月,十五省督軍請黎元洪入京復職,補足任期。元洪既入京,取消六年(1917)六月解散國會之令,國會再開,亦無甚成績。是時直系內部復生分裂,曹錕左右,謀舉餛為總統,與奉系言和,因是與吳佩孚不睦。十二年(1923)六月,北京軍警包圍總統府索餉,黎元洪出走,國會遂舉曹錕為總統,於十月十日就職,並制定憲法,於是日公布之,然人皆視為沐猴而冠也。吳佩孚勾結陳炯明,謀傾南方政府。孫文初在桂林籌備北伐,十一年(1922)四月,將大本營移於韶關,陳炯明走惠州,五月北伐,六月,粵軍叛,文走上海。歲杪,在廣西之滇軍及桂軍討陳炯明,炯明再走惠州,文回粵,以大元帥名義主持軍務。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咪咕公版·中國近代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咪咕公版·中國近代史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章 變動中之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