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恩怨已償
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長樂宮。
竇太后將阿嬌叫到自己的病榻前,顫抖著聲音道:「阿嬌,你是我這老太婆在這世上唯一舍不下的一個。我真的後悔當初,明知你這孩子純良可欺,卻還是一時心軟同意將你嫁給了劉徹,而我又把太多心思放在了政事上面,沒能好好地保護你,以致這些年來讓你受了如此多的苦楚。如今大錯已經鑄成,一想到我走之後,留下你這可憐的孩子獨自在這深宮中受煎熬,我的心就難以安寧。所以我還要最後為你做兩件事,一件事在我的遺詔中會寫明,另一件事就是我要留給你一個人。」
阿嬌悄悄拭去臉上的淚水,側過身去打量著剛從殿外走進來的黑衣人。他極為年輕,不過二十上下,身形高挑矯健,一張冷俊的臉上沒有任何錶情。
「未離拜見太皇太后。」年輕的黑衣人跪倒行禮。
「阿嬌,未離是自幼在竇府中長大的孤兒,也是竇府派在宮中保護哀家的死士。當年就是他將你從滄池中救起的,如今哀家要把他留在你身邊,日夜保護你。未離,哀家的話你可聽清楚了?」
那人俯首應道:「未離遵命。」
建元六年五月,竇太后薨。
佩青宣讀完太皇太后的遺詔之後,目光冷冷地從太后王娡和皇帝劉徹的面上掃過,最終落到了跪在皇后阿嬌身後的巧顏身上。此時巧顏的心早已如墜冰窟,報應還是來了!當她聽到采苓的死訊時就猜到太皇太后必是已洞悉一切,自己的死期已經不遠了。可求生的慾望仍讓她心存一絲僥倖,她從此深居簡出,儘可能地留在皇后的身邊,讓太皇太後派去暗中殺她的人找不到下手的機會。如今想來,自己實在是嚇破膽了,才會傻到相信憑自己的那些小伎倆就能躲過竇家那些無孔不入的死士。太皇太后早已替她安排好了死期,之所以容她苟活到今日,不過是讓她日日生活在恐懼中,飽受精神上的折磨而已。
巧顏緩緩起身,絕望地看向太后王娡,卻只看到一個惶然轉過身去的背影。她的目光又轉向皇帝劉徹,迎面而來的是年輕帝王眼中閃爍著的那份刻骨的恨意。她不禁自嘲地笑了,「巧顏啊巧顏,枉你在這爾虞我詐的宮中打磨多年,難道還不明白,時至今日,一切的罪過不都應是你這個做奴才的來承擔嗎?」
一旁已有兩個侍衛上前要挾了巧顏離開,卻被阿嬌出言阻止住。她走到巧顏面前,靜靜地看了她良久,憫然道:「太皇太后讓佩青和你殉葬,應是用心良苦。佩青服侍太皇太后多年,自是會一併跟著去了,可是為何讓你一同陪葬,也許你自己是清楚其中因由的。不過無論是何種原因,想必都與本宮脫不了干係,采苓為此丟了性命,而今又是你。可就是你們都死了,又能挽回些什麼呢?巧顏,今日本宮救不了你,此來只想告訴你,無論你對我做過什麼,我都不會恨你,因為我知道那都不是出於你的本意。我想太皇太后泉下有知,也會明了我的心意,能善待於你的,你就安心去服侍她老人家吧。」
巧顏聽得微微動容,俯身跪拜道:「巧顏謝皇後娘娘大恩,今世對娘娘所造的罪孽,來世就是粉身碎骨也要償還!」
太皇太后大喪過後,阿嬌又來到了滄池邊。正值盛夏時分,池中荷花綻放,碧葉連天。她坐在船頭,隨手摺了片荷葉,輕輕蓋在自己的臉上,慢慢地躺下身去。一切彷彿又回到了從前,回到了十六年前那個夏日的午後。可為什麼如此烈日炎炎,自己卻還是感到徹骨的寒意呢?冷得好像多年前那個初雪的夜晚,徹兒眼中的痛苦與絕望,令她口中那股難言的苦澀一直漫延到了心裡……
不久,宮中流言又起,館陶大長公主花重金遍尋名醫為皇后陳嬌治病求子。
甘泉宮中,阿嬌緊皺著眉頭喝下采萍端來的那碗苦藥湯,唉聲嘆氣地對坐在面前監督自己喝葯的母親道:「這是最後一碗了吧?再這樣喝下去,孩子沒求來,我就要先被苦死了!」
館陶大長公主怔忡半晌,方無奈地道:「好吧,這是最後一碗,以後母親再也不迫你喝這些無用的葯湯了。」
阿嬌聞言一喜,但見母親面色沉重,遂放低了聲音小心問道:「母親你有什麼心事嗎?還是方才那位給我看診的巫醫說了些什麼?」
「胡思亂想些什麼!這些醫家所言都差不多,說你體虛氣寒,不易受孕,要多加調養,養好了身子,日後不愁生不出孩子。我所擔心的只是你終日心情鬱郁,茶飯不思,幾個月下來人都消瘦了許多,這樣下去就是喝再多的補藥也是無用。」館陶長公主的臉上露出一絲哀色,心中的痛悔卻不敢向女兒表露出來。方才,堂邑侯府花重金秘密從楚地請來的那位巫醫,也是所有給阿嬌看過診的醫者中唯一敢實言相告的一個,他已經斷言,阿嬌此生再也不可能有孩子了!
竟然是這樣一種殘酷的結局!從聽到太皇太后遺詔的那一刻起,她就開始將過去發生的與阿嬌有關的樁樁件件事情串起來想。她想起那年冬天阿嬌突然昏倒在劉徹的書房中,想起巧顏和聲靜氣的那番解釋,想起采苓含混不清的稟報,還想起當時給阿嬌看診的薛太醫所言的那碗安神葯,而這位薛太醫幾年前已經致仕返鄉,不幸在舉家離京的路上被強盜劫殺,全家無一倖免。那件事一時轟動京城,仔細想來,正是發生在采苓死後不久。太皇太后殺了那些人,是為了給阿嬌討回公道,作為阿嬌的母親,她所能做的就是努力彌補那些人帶給阿嬌的傷害,可有些傷害是永遠也無法彌補的。
「母親不必為我擔心,我只是一時傷心大外母去世,難過得吃不下飯而已,以後我會聽從母親的囑咐,把身體儘快調養好。」母親臉上少見的憂傷神色令阿嬌忍不住出言安慰。
大長公主勉強露出一絲笑容,心中已暗暗決定,絕不能把真相告訴阿嬌,否則,若讓阿嬌知道了她曾經失去過自己的孩子並且再也不會有孩子,而這一切的始作蛹者是劉徹的話,她恐怕再也沒有活下去的理由了。太皇太后應該早已看明白這一點,才會採取殺掉那些知情者以掩蓋真相的做法。
送走了母親,阿嬌一個人對著花缸中的殘荷怔怔出神。真相,自己猜到的就是真相嗎?曾經真的有一個孩子,一個自己的孩子存在過嗎?不,不會的,那時候徹兒是真心愛我的,他不會忍心殺死我們的孩子!可能是我猜錯了,不,一定是我猜錯了,徹兒絕不會那麼對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