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漁市碼頭

第二十一章漁市碼頭

回到了千戶所里的時候已經是中午了。此時千戶所倒是非常的安靜。大家都去吃飯了,趙傳書很快找到了正在吃飯的徐五等人。

「傳書,你去哪裡了。這飯都快沒了。可是米飯呢!」徐五見到趙傳書過來急切的說道,一邊還將他手中的那碗滿是黃色的糠的米飯送到趙傳書的眼前。但是沒有想到對他來說這樣好吃的東西居然趙傳書看都不看一眼。

只見趙傳書反倒是左右看了看。見沒外人才拉著徐五說道:「善板材,我見那些人今天早上操船。有一事不解。」

「何事?」徐五知道,趙傳書這樣子定是有大事,於是也認真的問。

「那些人操船,將最大的幾隻船留了下來。為何?」

「哦,那些大船定是所里的兩隻大福船與兩隻烏糟船吧。許是還有兩隻中等福船。」

「這我不知道。不過為何不將那些船也一併送去。」

「傳書有所不知。這大船網魚啊可是個技術活,需得船又快又穩,即要靈活又要有力。故而船太大太小都不行。福船雖然船體大、吃水深,穩當。卻失之靈巧,不適合當漁船。烏槽船也是如此。」

「那他們做戰船可好?」

「這,當然好了。聽說當年戚帥的水師就經常用這些大船將那些倭寇的小船直接壓成兩段。」徐五得意的YY著當年那些他沒有參加過的戰鬥。

「善板才,你剛說那些大活不靈活,又怎麼可能壓得到那些小船?」很快趙傳書就發現了他話里的問題。

「切,這你不知道了吧。」被趙傳書一問徐五反道是得意了起來:「當年打倭寇的時候,那些倭船那都象蝗蟲一般,略海而來。滿目都是。咱們的戰船就集成一團。前面的便是那些小船略陣,後面則由大船壓陣。那些倭寇見著小船便上來與之接舷。咱們明軍便與之周旋。等其不在意時,大船壓上便能將那賊寇的小船壓入水中,若是碰上不結實的便成兩半。所有倭子全都做魚去了。」

趙傳書這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告訴他明朝海軍的戰法。不經有些好奇,居然就這樣拉著徐五說了半天,連飯都忘記了吃。最後等他想起的時候早已經沒有飯了。不得不空著肚子下午繼續的幹活了。

雖然趙傳書幫助長萬商會請到了二百多漁民。但是實際上其中有許多拖家帶口地,所以這些人不過剛好堪堪的能夠將船開動而以。真要打漁的話還需人更多的人來操作。所以趙傳書的工作還得繼續的幹下去。

上到了小船之上,幾個船工走了過來,對趙傳書說道:「軍爺,這回去哪裡啊。」

「哪裡?」趙傳書想了想說道:「寧波。」

「寧波?」別說船工吃了一驚,就連周邊的徐五等人也是吃了一驚。

「是地,寧波,快去划船吧。」趙傳書說道。

船工們聽到趙傳書的話沒有辦法,只好去划船了。而身邊的徐五與劉貴等人卻不解的過來問道:「傳書,為何要去寧波啊。」

「我聽說寧波那裡有個很大的漁市吧?」趙傳書問道。

「是。傳書如何知道地。」

「書里說地。那個碼頭叫江廈碼頭。自唐起便是口岸。自宋以後方用石砌了這個海運碼頭。並設立了市舶司,在來安門一帶。相傳當年凡蕃舶商舟停泊,俱在來遠亭至三江口一帶,當時帆檣矗豎,檣端各立風鳥,青紅相間,夜燃檣燈。每遇商船初到或離開,鄰舟各鳴鉦迎送。番貨海錯,俱聚於此。故當年陸士龍在書中稱:『東臨巨海,往往無涯;泛船長驅,一舉千里。北接青、余,東通交、廣。海物惟錯,不可稱名。』后因此地建有江廈寺,方使此地得名。而後至我朝此地卻因海禁而蕭條,雖有勘合貿易而興盛,然自『寧波爭貢』之後又冷落了下來。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大的漁市碼頭了。」

「正是如此。」徐五等人驚訝於趙傳書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情。都有些景仰的看著他。

「那不就結了。」趙傳書一付理所當然的坐了下來。但是幾人還是不明白,對視了一小會兒之後還是徐五齣面問道:「但是傳書,那漁市是用來賣漁地,去那裡的漁民都是有大船地。我等那裡定然請不到半個人。」

趙傳書見他們不解,於是問:「我問你們,是一個人力量大,還是十個人力量大。」

「這,當然是十人了。」

「那便是了。寧波漁市雖然皆有大船之漁民往來。然,他們也有親人,宗族等。總會有活得不如意的親人朋友。我們去那裡散布一下消息,他們自然會帶到那些需要工作的親人朋友那裡,不比我們跑斷了腳要強嗎?這叫因勢導利。待其過來工作日久,覺得如此也能賺錢,便會告知鄉里。如此一傳十,十傳百。不是經我等跑斷腿去強。」

被趙傳書這樣一說四人突然恍然大悟。然後就是感到深深的奇怪。為什麼這麼簡單的道理他們就想不到。

於是在趙傳書的堅持下小小的八槳船便向著寧波而去。

=============================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這是一首詩人林升用來譴責南宋朝廷在國家多難的時候,卻在杭州過著醉生夢死生活的諷喻詩。而當年支撐起杭州城繁榮的卻是旁邊一個名叫明州的海港。而明州就是明代以前的寧波港。

小船在海上休息了一個晚上之後終於在第二天的清晨經過了定海。進入了奉化江。寧波城是建立在三條相關的江河之上的城市。所以三江口在後世的寧波城裡非常重要的景觀和交通樞紐。而這三條江是什麼江呢?

它們分別是由西向東流的姚江,自南向北的奉化江,兩江在三江口處匯合,注入甬江向東流入杭州灣。這三條涌動的江水便是孕育了這個城市繁榮的秘密。它是寧波江海連接的樞紐。所以歷代在寧波建立州治時,都選擇在三江地區建立城池。不過最初城市的中心並不在三江口,城池多建在姚江和奉化江的西南部。這樣的做法是出於了對城內水利的考慮。城西南有河流直接注入城內,而城裡月湖和日湖又為百姓用水提供了便利,圍繞城池的江水是貨物運輸的幹道。「瀕江帶海」的位置成就了港口的繁榮。這樣的城池設計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

不過也正因為這個原因,自唐宋以來,奉化江的西岸,便一直是船隻停靠的碼頭,人們俗稱其為江廈碼頭。對於江廈碼頭貨運繁榮的景象,民間有「走遍天下,不及寧波江廈」的說法。而現在趙傳書等人就來到這個目前已經不能算是很繁榮的碼頭了。

「這寧波哪,自「寧波爭貢」那事以後發,嘉靖爺下令禁海。結果是繁榮了幾百年的港哪就此蕭條了下來。」船上的老船工在一邊給趙傳書解說著寧波的歷史。但是趙傳書卻發現在奉化江水面是船來船往,好不熱鬧。雖然沒有龐大的貨船經過。但是小小的漁船卻是絡繹不絕。

「這,這便是蕭條?」趙傳書不要至信的問。如果說現在這繁忙的樣子也叫蕭條的話,那當年的樣子是什麼樣呢。他簡直不敢相信。

「到了到了。那裡便是江廈碼頭。」老船工向著前面一指,只見薄薄的晨霧當中。一段石砌碼頭慢慢的展現在他們的面前。但是這碼頭上的情景卻讓幾個從來沒有出過舟山的青年人們驚訝的張開了大嘴。

趙傳書不可至信的看著眼前的情景。這哪裡象是古代的碼頭啊。簡直比現代的碼頭還要繁忙。臨江樓前整個碼頭邊的河道里四處都是的大船。桅杆如林、斗笠如海。這些船隻或停或走,船上的漁戶和岸上的商人們往來交流如同沸騰的開水一樣。碼頭邊的半邊街上腳夫苦力不絕於眼。放眼而去如同後世的步行街一樣密密麻麻,在眾人眼裡這些人都往來迅速、惜時如金。各種吆喝,討價還價不絕不耳。遠遠的便可以聽得清清楚楚。

遙想當年江廈碼頭上停泊著與日本、朝鮮、爪哇、越南、泰國之間頻繁往來的商船。趙傳書不經感到熱血沸騰。

「傳書,這便是那個江廈碼頭。」

「帆檣矗豎,帆檣矗豎啊。」趙傳書此時已經是驚呀到了只會說這兩個詞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錚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錚明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漁市碼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