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工業生產就是勝利(上)
1933年7月,當東北戰場隨時有淪陷的危險時,遷移重工業基地就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事實上,許多中小工廠早在戰爭開始時就搬遷了,大工廠的技術人員也有一半遷移到內地,留下的工廠只是為了滿足東北戰場補給需要而已。東北三省的石油、鋼鐵、煤炭、商品糧、鐵路機車和汽車發動機產量都居全國第一位,瀋陽兵工廠是中國最大的陸軍裝備生產基地,旅順造船廠則是中國第二大海軍艦艇製造基地。正是因為意識到了東北在中國工業中的首要地位,斯大林才會那麼夢寐以求的想奪取它,他認為一旦東北陷落,中國的工業生產能力就會一落千丈,喪失抵抗的資本,只能妥協投降。
然而此後的歷史發展證明斯大林的判斷完全錯誤,因為中國的自然資源和工業基地分佈實在太廣泛,無論哪一塊地區被攻佔,都仍然不失為一個工業強國。東北固然擁有中國最大的鋼鐵和煤炭基地,但山西的煤炭和湖北、安徽、四川的鐵礦也具有很高的產量,只要投入一定資金擴大生產,就可以彌補東北淪陷的損失。東北的商品糧和蔗糖、苧麻等經濟作物產量的確在全國首屈一指,但長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有更廣闊的糧食產區和經濟作物產區,而且中國內地的糧倉里還堆積著幾千萬噸糧食儲備,足以供應幾百萬大軍長期打下去。東北雖然擁有最大的陸軍裝備、海軍艦艇、機車和汽車生產基地,但內地一樣擁有成都、西安、北京、南京、太原等軍火工業基地,以及上海、泉州、廣州、三亞等船舶工業基地,至於機車和汽車生產則是每個大城市都能做到的事情。在蘇軍攻勢無法達到的四川、貴州、雲南、湖南、江西等內地縱深省份,至少有1萬家各種規模的輕重工業工廠,其中有能力生產輕武器的超過5000家,有能力生產坦克、重炮和飛機等技術裝備的接近500家。況且,遷移到內地的東北工廠都是技術水平比較高的,他們帶動了當地工廠的技術水平,使整個中國的工業生產能力迅速向極致發展,所謂的「戰時經濟繁榮」就要開始了。
1929-1933年,全世界都處在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陰影之下,中國受的損失相對較輕,但是經濟增長率也出現了下滑,失業率居高不下,通貨緊縮率很高,經濟學家估計這種局面可能還要持續一兩年。但是蘇聯的突然入侵,使中國工業企業不得不開足馬力運轉,政府的軍火訂單驟然增加,僅僅是1933年6月到9月的軍費開支就超過1929到1932年的總和,所有工廠都在加班加點工作,幾乎再也看不到閑散勞動力和閑置的設備了。為了在短時間內生產更多軍火,絕大部分重工業工廠的設備都是三班倒,每天工作超過20小時,這嚴重縮短了設備的使用壽命,也降低了武器裝備的質量;但是大敵當前,必須先彌補武器數量上的劣勢,其他問題都是次要的。根據財政部公布的宏觀經濟運行報告,1933年第二季度中國GDP增長率達到5%,第三季度則飆升到12%,其中絕大部分是軍火工業做的貢獻。中國的工業生產能力本來在世界第二到第三之間徘徊,略高於德國,與蘇聯處於同一水平線,但現在中國工業已經發揮了120%的能量,處於高度過熱狀態,而且過熱局面還將進一步發展;而蘇聯工業並沒有全面動員,還處於和平時期的體制,所以在事實上已經大大落後於中國。
1933年7月9日,隨著陳卓群總統親自簽發命令,東北地區最大的工業企業——瀋陽兵工廠被整體搬遷到濟南,並暫時改名為濟南兵工廠;第二大工業企業——旅順造船廠則被搬遷到江蘇連雲港,並暫時改名為連雲港造船廠。這兩家企業還各自分出三分之一的專業技術人員,到福州、南昌、長沙等內地城市建立新的軍火工廠,這些工廠在半年之內就有望投產,兩年之內將成為中國工業的中流砥柱。與此同時,位於上海、武漢、成都的幾家大型汽車公司宣布將削減民用汽車產量,把絕大部分生產線用來生產軍用汽車及坦克。除了東北之外,靠近前線的華北地區的工業企業也紛紛搬遷到黃河以南,鄭州、洛陽、徐州等本來工業不發達的城市,也迅速冒出了一批工廠,但它們要完全發揮生產效率至少要等到年底。經過一系列布局調整,遠離前線的中國內地已經佔據了中國80%的陸軍裝備生產和幾乎全部空軍裝備生產,留守在北京、大同、天津等前線城市的工廠也已經隨時待命,一旦蘇軍突破防線,就將立即搬遷。
但是,工業企業的搬遷也造成了嚴重的運輸問題,每一家大型工廠的設備和人員都要佔據幾十個甚至幾百個火車皮,經過幾天幾夜的漫長運輸才能到達目的地,這使得本來就很緊缺的鐵路資源雪上加霜。在戰爭最繁忙的日子裡,每天都有幾百列軍車滿載著士兵、裝備和後勤物資開往前線,它們卻不得不與遷往後方的工廠爭奪道路,有些路段還發生了嚴重交通堵塞,軍用物資不得不被卸下火車,通過公路運往前線。由於總統下令必須優先從東北、華北遷出大型工廠,因此軍用物資只能暫緩運輸,鐵路完全被工業設備擠佔了。松花江集團軍群司令陳興潤和遼河集團軍群司令王澍異口同聲的抱怨從內地送來的坦克、火炮和飛機數量太少,鐵路運輸基本發揮不了作用,但最高統帥部寧可犧牲前線的局勢也要保證工廠的順利搬遷。從戰略角度來看,這個決策是正確的,因為當時東北戰場的崩潰只是時間問題,即使用鐵路運去1000輛坦克也很難反敗為勝;倒不如利用有限的鐵路資源,儘可能多的運出工業設備,為將來的長遠抗戰和反攻做準備。戰爭打到這個地步,最高統帥部已經意識到這將是一場長期戰爭,東北能否守住已經是一個次要問題,首要問題是建立一個強大、鞏固、高效的大後方,與蘇聯展開人力、裝備和工業資源的長期消耗戰。
工業設備和技術人員是比較容易搬遷的,但自然資源無法搬遷。失去了年產量3000萬噸以上的大慶油田,中國的石油基本依靠河南中原油田、山東勝利油田和新疆克拉瑪依油田,這些油田都處在蘇軍飛機的轟炸半徑之內,生產效率受到影響,而且需要經過漫長的輸油管道才能與長江中下游的工業企業連接起來。為了滿足內地工業生產的需要,最高統帥部對長江流域的蘇北油田、江漢油田等中小油田進行了大力投資,企圖就地滿足一部分石油需求。至於鋼鐵和煤炭的缺口倒不是很大,海南石碌山剛剛發現了非常優質的鐵礦砂,其純度幾乎可以與澳大利亞的極品鐵礦砂相提並論,只是產量相對較少而已。到1933年底,內地的大部分鋼鐵工廠都使用海南鐵礦砂為主要鍊鋼原料,此後生產的鋼材在質量上有了很大進步,這也間接導致了坦克裝甲質量的提升。要製造優秀的坦克、飛機及艦艇裝甲,除了鋼鐵之外,最需要的是鎢、鉻、錳和稀土金屬資源,這些資源都是日本、德國最缺乏的,而中國恰恰是全世界鎢儲量最大、稀土儲量最大的國家,每年生產的鎢佔全世界的三分之二,所以這些資源對中國來說根本不是問題。當蘇聯人為了加強裝甲防禦力,不得不採用傾斜裝甲、附加鋼板等措施時,中國卻通過在裝甲中添加稀有有色金屬的方式,實現了裝甲強度的大幅提高。在戰爭後期,相同防禦水平的坦克中,中國坦克的裝甲厚度總是最少的,重量總是最輕的,這使得中國坦克的機動能力超過了世界任意一國的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