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工業生產就是勝利(下)
在戰爭的前三個月內,各個大學、中學的適齡青年很快被徵召一空,下一批被徵召的是30歲以下的工人和農民,他們的空缺則由50歲以上的老人和婦女填補。事實證明,婦女不但能完成輕體力的技術工作,甚至還能完成重體力工作,包括為車廂裝卸彈藥、為坦克進行大修等工作。中年男性和身體素質不足以服兵役的年輕男性大部分都從事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建設防禦工事、挖掘防空洞、建設新的工廠和負責後勤運輸等。1933年10月,財政部統計數據表明中國的就業率已經超過充分就業水平,進入透支狀態,此後還在透支水平上一路飆升。戰前的二十年時間裡,中國只新建了六個十萬噸級的深水良港,然而在戰爭的第一年就又建設了四個;戰爭爆發前夕,中國的作戰飛機生產線只有12條,卻在戰爭的前半年就驟然擴張到90條;戰爭爆發前夕,中國鐵路通車總里程約為3.2萬公里,此後兩年時間翻了一番,膨脹到6.5萬公里,成為世界第一鐵路大國;戰爭爆發的第一天,中國的大中型機場總數為40個,此後的一年之內猛增到190個,幾乎達到了世界第一航空大國美國的水平;至於在此期間內通車的公路、橋樑和隧道,更是數不勝數,據說超過了前二十年的總和。這些基礎設施的增加,是以廣大人民的辛勤勞動和政府開支的急劇增加為前提的,在美國、英國、法國等西方列強靜坐觀望,沒有及時予以中國援助的情況下,中國完全憑藉自己的力量把戰爭機器的規模擴大了兩到三倍,而且為戰後迅速恢復國民經濟、發展民用工業打下了基礎。戰後的各國經濟學家都完全折服於中國在戰爭第一年的生產擴張,並稱之為「1933年的中國奇迹」。
雖然中國的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都不成問題,人民的士氣也非常高漲,但僅僅憑藉數量優勢是無法打贏戰爭的。早在1933年7月底,中國每月的坦克產量就達到800輛,作戰飛機則接近600架,然而生產的大多是20式輕型坦克、戰-2輕型戰鬥機和轟-2戰術轟炸機等陳舊裝備。火炮的產量雖然達到每月1500門以上,但大多數口徑在50毫米以下,前線最需要的57毫米、76.2毫米、85毫米和100毫米高初速火炮的產量非常小,而質量非常不過關。前線將士抱怨,他們收到的大口徑火炮或高初速火炮經常出現卡殼、初速度不足甚至炸膛等現象,在長時間激烈的作戰中,每一門火炮都可能出現問題,士兵們浴血奮戰保住的陣地經常因為火炮故障而被迫放棄。坦克也經常出現故障,20式坦克由於重量較輕、生產流程較簡單,故障相對較少;中型的27式、光永式坦克就經常出現問題,主要是履帶、汽油機和炮塔液壓系統的問題,尤其是在北方經常出現的沙塵暴天氣下,光永式脆弱的輸油管道經常被堵塞,經過幾個小時檢修都無法啟動。東北地區的坦克兵尤其抱怨27式和光永式坦克的排氣口太低,很容易受到泥濘地形和淺水的影響,一旦地面積水淹沒排氣口,就會造成發動機熄火;這兩種坦克的履帶部件也過於複雜,一般的坦克兵非常難以維修,經常有坦克因為履帶損壞而被迫送廠大修。由於坦克戰損比例和故障比例很高,因此裝甲搶救車、戰地拖車成為急需車輛,一輛35噸重的光永式坦克損壞之後,至少需要兩輛二十噸拖車才能夠運離戰場,否則就只好就地毀壞。中國陸軍當時使用的拖車大部分都是二十五噸以下的,結構也不夠穩定,不能適應各種路況。至於裝甲搶救車的數量就更少,只有裝備光永式坦克的裝甲師才配備有很少的專用搶救車,比起蘇軍每個師都有2到5輛搶救車,水平差的很遠。
當時最高統帥部的策略是用坦克數量的優勢去抵擋蘇軍,由於蘇軍攻勢很猛,在戰場上損壞的中國坦克基本沒有時間修復,所以裝甲搶救車和拖車的生產當然不處於優先位置。總參謀長邢楠上將甚至提出,第一線裝甲部隊應該主要裝備20式坦克,第二線裝甲預備隊才應該裝備27式和光永式,用20式坦克的海洋來消耗蘇聯坦克,等對方筋疲力盡、銳氣衰減的時候,再用強大的中型坦克予以殲滅。不過這個戰術很快以失敗而告終,因為蘇聯坦克的數量也不少,中國的20式坦克與蘇聯的BT、T-26和T-60相比,無論在生產速度上還是作戰能力上都沒有任何優勢,戰損比例反而遠遠高於對手。前線指揮官發現,20式坦克對付日軍有一定效力,因為日軍使用的多是15噸以下的輕型坦克,而且20式坦克卓越的機動能力對日本步兵能夠造成更大的打擊,所以自1933年7月以後,20式坦克主要供應給遼東半島戰場。數量巨大的20式坦克主要在北京、太原和南京的兵工廠,經過正太鐵路、京滬鐵路和山東鐵路支線運到青島,然後統一裝船,在中國海軍當時碩果僅存的幾艘巡洋艦和驅逐艦的護衛下衝過渤海海峽,在旅順港卸下貨物。後來日本海軍對渤海的爭奪日益激烈,尤其是在蘇軍攻佔秦皇島后,日本海軍可以利用秦皇島的海軍基地進行「清剿」工作,整個遼東半島的海岸線都被日本控制,中國只能利用封鎖線中的某些間隙,用載重量較小的貨輪突破封鎖,在小型港口卸貨。1933年第三季度,日本為了封鎖長江口和錢塘江口,切斷中國的近海運輸,又將渤海灣里的許多軍艦調往東海,使得中國海軍一度解除了旅順的封鎖。日本帝國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將承認:「大本營沒有將海軍兵力凝成拳頭,同時在渤海、黃海和東海乃至南海地區進行封鎖作戰,結果是顧此失彼,導致遼東戰事長期無法解決。」
通過東北戰場的嚴重損失,中國最高統帥部逐漸意識到,必須加大27式、光永式和使用這些坦克底盤的突擊炮、自行火炮的生產,離前線較遠的坦克工廠紛紛改為以中型坦克為主,輕型坦克為輔。除了山東半島和南京的兵工廠為了援助遼東半島,仍在生產20式坦克之外,到1933年底大部分兵工廠都停止生產20式。南京第一兵器工業公司提出了一種20式改進方案,對20式底盤進行加強,在前部裝甲中加入高強度稀土金屬,從而達到在不增加重量的前提下增加防禦力的目的;車身的寬度有所擴展,炮塔也更寬敞,可以容納45毫米長身管火炮,足以擊穿T-26或T-60的前裝甲。這種20式改進型從1933年冬季開始大規模生產,並在西北戰場上對蘇聯坦克起到了極大牽製作用。不過從1934年春天開始,蘇聯逐漸停止了BT、T-26和T-60坦克的生產,輕型坦克只有T-70仍在服役,因此作為輕型坦克殺手的20式改進型坦克也失去了生產的必要。到了1934年夏天,光永式和27式已經成為中國坦克生產的主流,在「太行山」和「太行山2」重型坦克量產之前,這兩種坦克一度佔據中國裝甲兵力的70%以上,剩餘的30%大都是用這兩種坦克底盤改裝的突擊炮或自行火炮。南京、武漢、成都和西安四大坦克生產基地,每個都提出了自己的改裝方案,由此誕生了裝備85毫米火炮和120毫米前裝甲的光永2型坦克、裝備35毫米高炮的27式自行高射炮等威力強大的新式裝備。但是由於生產坦克的工廠太多,每個工廠系統的產品都有微妙的區別,導致零件配備和維修都發生了矛盾。成都、西安兩大軍火基地的產品自成系統,南京和武漢則遵循其他的零件標準,它們分別向不同的部隊提供補給,本來也可以相安無事;但是從1934年開始,各個集團軍群之間的部隊調動越來越頻繁,有的裝甲部隊發現他們的戰車居然無法使用後勤系統送來的零部件,不由得怨聲載道。直到最高統帥部直接成立了一個「裝甲產品質量監督委員會」,統一各種零件標準,麻煩才宣告結束。
雖然中國工業潛力驚人,而且最高統帥部的組織能力也非常強,但是在1933年夏秋季節,中**隊的戰鬥力與強大的軸心國集團相比,還是非常有限的。蘇聯不但有龐大的兵工廠,還從德國得到「施圖卡」和梅-109戰鬥機的援助,後來又得到了德國生產的軍用卡車;再加上日本強大的海軍和空軍實力,對中國無疑是壓倒性的優勢。雖然每個月都在生產新的裝備,但裝備必須由士兵來操作,士兵的素質則是必須在戰爭中鍛煉起來的。由於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的交通線頻繁遭到蘇軍轟炸,沿海地區則被日本頻繁襲擾,許多武器裝備都堆積在倉庫或火車站台上,無法迅速送往前線。1933年9月的一份統計報告指出,至少有1000輛27式坦克和600輛光永式坦克無法及時送到前線,有的坦克生產了5個月居然還放在倉庫里,這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這終於促使最高統帥部痛下決心,加強空軍和海軍的重建,確保陸地、海洋和空中交通線的安全。因此,從1933年冬季開始,霸佔天空已久的蘇聯飛機遇到了久違的敵人,重要交通線和工業基地上空的空戰日益激烈。雖然日本海軍仍然在中國海上佔據著優勢,但很快他們就發現,自己既沒有能力攻佔中國港口,又沒有能力維持對中國海岸的全面封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