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24小時戰備狀態(上)

第七章 24小時戰備狀態(上)

1933年9月8日,一切事務都照常進行。我照常在戰術室里熬了一個通宵,審閱第10裝甲軍下屬第16摩托化步兵師的訓練材料,這個師驕傲的宣稱它的士兵「已經通過訓練具備了很高的越野能力」,而且在演練跨越敵軍火力覆蓋的開闊地時「非常聰明」,「戰鬥損失很小」。我耐著性子讀完了師長洋洋得意的列舉的演習數據,比如「3000米障礙跑創下全軍平均成績最高記錄」,以及「按照我軍演習條例,每個摩托化步兵營在衝破敵軍密集火力時損失不會超過1/6」等等。雖然這一切聽起來很誘人,我還是懷疑的在材料的最後批了一行字:「已閱,很受鼓舞,但是演習中得到的成績是永遠不夠的,只有實戰成績才算數的。後天我會去你們師視察,請提前做好準備。」

放下籤字筆,發現已經是早晨9點,應該吃點東西,休息片刻了。我對著戰術室門口的鏡子整理了一下服裝,想走出這陰暗破舊的樓房,到臨漳縣的商業區去買點最尋常的早餐。可是還沒等我的腳步移出軍部,一位資格比較老的參謀就慌慌張張地跑了過來,手中拿著一張墨跡未乾的列印紙:「參謀長,非常緊急的電文,集團軍司令部下達的!」

集團軍司令部下達的電文很稀罕嗎?我奇怪地望著這位參謀上氣不接下氣的樣子,究竟是多麼重要的事情使他這樣激動?然而,當我的目光第一次接觸電文時,一切疑惑就被徹底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突如其來的震驚和興奮:

「機密電文,僅限師長、師參謀長、軍級作戰處參謀以上級別閱讀。不得保存。所有副本由最高統帥部大本營直接發送,不得轉發。

1、蘇軍於今天凌晨3點向大同發動進攻,兵力約為25-35個師,坦克師不少於4個。目前猜測蘇軍出發基地是內蒙古的察哈爾右翼前旗,主力來自華北方面軍,機械化部隊則由蒙古方面軍提供。截止本電文發出時,蘇軍已攻克長城以北的豐鎮、官屯堡,以及長城以南的堡子灣,其右翼正在主攻新榮,左翼已經進抵陽高,離大同市區分別為12公里和30公里。

2、蘇軍這次進攻出動了大量飛機,轟炸機至少為700架次,戰鬥機至少為1000架次。炮火密度非常高,在三個主要突破正面上,野戰火炮密度約為每公里70-80門,某些地段迫擊炮密度還超過野戰火炮。由於敵我火力差距過於懸殊,形勢非常嚴峻,目前我軍已收縮防禦圈,以大同-雲岡一線為軸心組織新的防禦。

3、同一時間,呼和浩特方向的蘇軍渡過渾河,奪取內蒙古與山西交界的清水河。由於清水河是我軍在內蒙古境內掌握的唯一戰役據點,蘇軍顯然是想打開向山西進軍的門戶;所幸這一路蘇軍兵力僅有4-6個師,且沒有坦克配合,目前已抵達清水河以南10公里的長溝門,預計其下一目標為指向水泉、偏關、楊家營一線。

4、鑒於蘇聯蒙古方面軍的實力非常雄厚,目前參加進攻山西的部隊只有10-12個師,可以斷定,蒙古方面軍的主力仍然按兵未動,準備參加下一波攻擊。航空偵察發現蘇軍在河套以南有異常結集現象,陝北、寧夏的蘇軍飛機行動頻率明顯增加。因此,我們有充分理由認為,此前對蘇軍主攻方向的判斷沒有錯誤,戰局將向進一步複雜的方向發展。

5、綜上所述,最高統帥部大本營、陸軍總參謀部、華北方面軍司令部聯合命令:第5裝甲集團軍調出大本營預備隊,加入華北方面軍戰鬥序列。從接到命令之日起,第5裝甲集團軍編製下的任何人員不得擅自離開營地,武器、裝備、物資不得調出,集團軍、軍、師三級指揮機構必須保持24小時待命狀態。何時開始下一階段任務,聽候大本營隨時命令。

最高統帥部大本營常務委員、陸軍總參謀長邢楠上將華北方面軍司令黃文德中將(簽名)

1933年9月8日上午8時45分」

面對這樣一條令人震驚的電文,還能說什麼呢?除了戰鬥,還能準備什麼呢?我在原地佇立了5分鐘,才如夢初醒的跑到戰術室里,翻開《中國分省地圖集》和《中國交通地圖集》,按照電文所說的標出了蘇軍進攻的大致方向。蘇軍主攻方向是山西的中央地帶,也就是太行山和呂梁山之間,首當其衝的大同是中國的煤都,坐落在內蒙古和山西交界的盆地中,扼守著恆山、五台山的山口和桑乾河的渡口;輔助進攻方向是山西西部,也就是呂梁山和黃河之間,這片狹長的高原是山西最貧困的地區,崎嶇複雜的地形非常不利於機械化兵團行動,所以蘇軍並沒有在這個方向使用坦克。但是,考慮到通過偏關、寧武的公路可以繞到五台山背後,直接威脅太原盆地,蘇軍可能利用這支偏師為鐵砧,主攻部隊為鐵鎚,打碎大同和雁門關之間的我軍重兵集團,然後會師南下,直取太原。只要稍懂軍事的人就知道,在機械化作戰的時代,大同是一個非常不適合防禦的城市,重要的地理屏障都在它背後,它本身的地勢卻十分平坦,周圍的交通線路特別發達(主要是為了輸送煤炭),防禦方沒有任何優勢可言。但是,為了保護北京的側翼,大同這個歷史上的軍事重鎮絕不能丟失,否則大同以東的天鎮、陽原、蔚縣等地也必將丟失,北京的外圍防禦圈將一下子後退100公里,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我不清楚我軍在大同有多少兵力,但是根據最高統帥部的說法,山西境內有「訓練有素的重兵集團」,其兵力甚至比北京、河北境內的還要強,臨時組建的第1裝甲集團軍就部署在太原,大同以南的朔州、忻州、代縣、靈丘一線還集結了強大的第一線預備隊,如有緊急情況,可以在24小時之內馳援大同。我相信,山西境內預備隊的數量不成問題,甚至可能壓倒蘇軍的第一攻擊波,但如果只是步兵和輕型坦克,而缺乏中型坦克、大口徑反坦克炮以及訓練有素的野戰炮兵,還是難免要吃敗仗。蘇軍在開始的幾個小時進展相當迅速,已經推進了30-40公里,我軍第一線防禦陣地被沖的支離破碎,大同與陽高、天鎮、新榮等側翼據點的聯繫基本被切斷,現在只能依靠縱深防禦陣地儘可能的拖延時間,但這「縱深防禦陣地」的可靠性又有多高?沒有山地和丘陵,沒有河流和沼澤,僅僅依靠人工在兩個月內修築的防線,由一支缺乏經驗的部隊守衛,我實在不敢抱太大信心。最悲觀的估計是,最遲在48小時之內,大同將成為又一個慘烈巷戰的舞台。哈爾濱化為廢墟了,長春化為廢墟了,撫順和本溪基本化為廢墟了,大同也會化為廢墟嗎?難道只有巷戰這種最殘酷、對人民造成損失最大的作戰方式,才能夠稍微遲滯一下法西斯侵略者的腳步嗎?這又是一個痛苦的抉擇!

現在,我還無法抉擇什麼,我無法確定100多萬大同人民和3000萬山西人民的命運,甚至無法決定自己的裝甲軍的命運。我只能翻開大同的市區地圖,看著那些遙遠而熟悉的名字——雲岡石窟,上華嚴寺,下華嚴寺,善化寺,邊牆五堡……這些足以列入中國文化最輝煌遺產之列的人文景觀,很快就要經受蘇軍鐵蹄的蹂躪,其中上華嚴寺、下華嚴寺、善化寺是中國碩果僅存的幾座遼代寺廟,又位於大同市中心,恐怕很難逃脫在巷戰中被毀的命運。然而,如果敵人以為我們會為了保護人文遺產而放棄巷戰,主動撤出大同市區,那真是徹頭徹尾的痴人說夢。雖然人文景觀和藝術作品是為全人類創作的,但它們都有自己的祖國,如果祖國滅亡了,它的人文又有什麼價值?它的藝術又有這麼作用?僅僅是擺放在侵略者的博物館里,作為他們炫耀武力、招徠遊客的招牌嗎?我見過美國大都會藝術館的圖冊,那裡收藏了許多印地安人的藝術作品,這個民族和它創造的燦爛文化已經被美國人從北美大陸上連根拔除了,只剩下這些死氣沉沉的繪畫、陶瓷和各種金屬器皿仍能讓我們記起他們,記起這個在侵略者面前分崩離析的悲劇民族。如果中國註定要輸掉這場戰爭,那麼我寧可它永遠被人忘記,也不願它在蘇聯博物館中作為一個屈辱可悲的記號,繼續「存在」下去——那與其說是「存在」,還不如說是「鞭屍揚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共和國戰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共和國戰爭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章 24小時戰備狀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