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管他什麼獲獎者,先攪黃就對了

第79章 管他什麼獲獎者,先攪黃就對了

對於普通新生來說,報到日要忙活的手續還挺多的。

不過顧轍是個例外,所以第一天他就見到了將來要帶他的布希維爾教授,還混了個臉熟。

當天報到的新生也很少,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是秋季學期入學的,顧轍這種情況比較罕見。

布希維爾教授是個40歲左右的中年人,考慮到他的職級,這已經算年輕了。

新派教授規矩就沒那麼多,布希維爾教授還是那種跟矽谷科技公司略有瓜葛的類型,就更容易被世俗利益說服了。

一起喝了個下午茶之後,教授就讓顧轍過完五一假期后、回來好好聊聊開題的事兒,爭取夏季學期一學期把這事搞了。

一般的碩士研究生學習,如果是三年制的,拿出第一年來上一點前沿課、把科研開題做好,基本上就算中規中矩了。

在斯坦福,每個學年都是三學期制的,這個節奏就會被拆分為第一學期也是秋季學期上前沿課,

春季學期看看綜述、了解最新行業現狀和痛點、開始寫開題報告,

夏季完成開題報告的答辯,如果有問題還要打回修改、微調後續擬定的研究方向。

如果是兩年制的碩研,開題的節奏也會被壓縮,一般要求秋、春兩學期內完成,夏季學期已經開始實打實的新研究了。

顧轍來晚了,他等於是這一學年三個學期的最後一學期才入學的,教授就讓他趁著暑假前的最後兩個半月到三個月,把第一學年的活兒統統搞定,大家都省事。

這對顧轍來說其實也沒什麼,因為他本來就很了解行業前沿現狀,就是產業界回來的人,產學研知識高度結合。

他自己就是寫綜述引領行業研究節奏的人,還看個毛線的別人綜述,心裡的路徑清楚得很,直接上手開干就好。

跳過調研,直接寫開題報告,直接答辯。

……

此後十天,顧轍過了五一假期,又初步認識了一下其他跟隨布希維爾教授一起混的前輩同學、打聽打聽其他人都在研究些什麼內容。

之前迎新時接待他的湯硯,只是跟顧轍同一個院系,但並不是布希維爾教授帶的。

沒辦法,主要是物科院的在校研究生里,華人比較少。東海大學最近幾年交流過來的,更是只有湯硯一個跟顧轍同院。

所以,布希維爾教授帶的那些學長學姐,總共十幾號人,碩士博士都算上,除了顧轍之外就只有一個亞裔,還特么是個南棒來的整容臉。

顧轍也就收了在學長們學姐中間拉幫結派培養勢力的心思。

5月10日,又一個星期一。隨著新一周的到來,顧轍終於第一次拿出了他的開題計劃草稿,找布希維爾教授詳談了一次。

其實這個計劃也不是他臨時寫的,而是出國之前就準備了好幾份,都是他天元科技如今在布局的研發方向。

無非來了之後,再看看身邊的人都研究些啥,顧轍好從他預先做好的計劃里挑一份跟同學們相比盡量沒那麼格格不入的,送上去。

「你想搞電離膜沉積法領域的研究?你這個有點偏材化了吧,既然想做這個,當初為什麼報方向要報我們材物。」

布希維爾教授還算好說話,大致看了一下之後,雖然不太滿意,卻也不是不能商量。

顧轍當然不能直接告訴他「因為我將來要拿的獎是諾貝爾物理學獎,不是諾貝爾化學獎,如果學歷專業是材化,雙方都尷尬」。

所以他只能說:「沒辦法,這個方向跟我公司的商業目標有關,我做的課題必須產學研結合,聽說斯坦福大學在這方面是全球做得最好的,我才來這兒讀研。

另外,我覺得膜沉積法的材料製備研究雖然偏材化,但是研究過程中,卻可以分析出很多底層的材物特性原理,說不定能推動理論進步、修正理論預期。」

當時材料物理的研究,大部分是「先根據當前的理論研究總結出預期特性,然後去研發材料」,

但也有極為罕見的情況,是「偶然研發出一種完全不符合預期特性的新材料,然後把之前物理學的理論認知稍稍推翻一個小角落」。

顧轍要搞的石墨烯,當年就是起到這麼一個作用的。這玩意兒值錢,並不只是因為它商業上有多大前景——雖然商業上的前景也確實很大。但最關鍵的,是根據之前的基礎物理理論,不認為這個世界上可以存在單層原子厚度的純二維平面材料。

這種東西的存在本身,甚至跟當時前沿的一些量子場論和量子力學研究結論,是相悖的。最後石墨烯用自己的真實存在打臉了原有理論,理論物理學家們稍稍修整微調了理論后,才算是補上。

(註:石墨烯的存在究竟違反了之前那些理論物理論斷,具體我就不展開了。懶得再去研究那麼多英文論文,就算費大勁兒寫出來,也沒讀者會感興趣的。這本書大家也看得出來在加速劇情推進,把之前挖的坑都填好了,快速過一遍,不水字了。)

當然,顧轍肯定不會在讀研階段,就直接研究石墨烯,那樣的話成果有可能被布希維爾教授分潤走。

所以,顧轍要做的,是其他的電離膜沉積法的材料研究,跟他在明遠國際做的plga/pva複合材料相關。

好在學術界留下幾個腳印,證明他「讀研的時候研究的就是電離膜沉積法材料」,以後用銅離子膜和甲烷蒸汽沉積出吸附在銅膜表面的石墨烯時,才顯得他不是「偶然走了狗s運」。

布希維爾教授沉吟許久,總覺得顧轍肯定有別的想法,但他也懶得多計較了,因為顧轍很快給他看到了足夠的利益。

顧轍當著他的面,很有誠意地拿出了幾篇論文草稿,顯然是顧轍出國之前就已經準備好了的,只是壓著沒投稿。

這些論文,都是天元科技下屬的實驗室做出來的。有些嚴格按照學術規範的話,應該顧轍掛通訊(如果他想掛的話),一作二作這些應該是李怡然,後面再掛個碩士。

不過顧轍自己就精通相關的科研法務,肯定不會留下瑕疵,該說清楚的都說清楚了,該給到位的好處也絕不含糊。谷躪

加上顧轍雇傭李怡然的時候,就看準了她是個不太在乎世俗人情世故的,就想生活優渥地埋頭搞學術研究。顧轍再答應給實驗室多採購一些設備、讓李怡然以後可以按自己的喜好來自己鼓搗,對方就更是毫不反抗了。

反正這些題目本來就是顧轍選的,李怡然對題目本身也沒多深感情。

布希維爾教授也是懂行之人,他很快就意識到顧轍是多麼的有備而來。顧轍也趁熱打鐵說道:

「您同意我的選題,這幾篇就算是您帶我期間出的成果了。我原先發過好多cm/jmc級別的,加起來七八篇有了。

無非這次要轉到材物領域,可能需要重新跟編審人員混臉熟。但我相信,當我的投稿人單位,從『東海大學』變成『斯坦福大學』后,編審人員的工作效率和重視程度,也會相應提升的。

要是這個月就投出去,爭取九月份新學年開學之前,這批早期鋪墊論文就能發表了。拿這些來綜述盤點行業現狀、確定開題方向,應該沒問題吧。」

布希維爾教授思索了很久,最後也沒有反對。

然而,顧轍卻沒打算這麼快放過教授,對他來說,把教授拉下水的工作,才剛剛開始呢。

回去之後,顧轍花了幾天時間整理論文、做投遞之前的準備工作,也讓教授稍微緩緩氣,心理上接受一下這個新的碩士研究生的辦事風格。

與此同時,顧轍原先從國內調的那幾個研究人員,主要是李怡然、金燦等博士實驗狗,也都陸續坐飛機來到了米國,來到了加州矽谷。

顧轍在矽谷這邊的新公司天元科技(米國)的實驗室場地,也漸漸開始整頓、增補採購儀器設備,一切推進得有條不紊。

這周五,5月15日時,顧轍再次找到了布希維爾教授,請他最後斧正了一下文章,然後恰到好處地拿出一張卡。

布希維爾教授嚇了一跳,收學生一輛凱迪拉克已經讓他頗有心理負擔了(雖然車的產權還是屬於顧轍剛開的科技公司的,只是借給教授開,為了便於教授指導科技公司的日常工作)

怎麼還能直接拿錢呢。

顧轍卻告訴他:「教授您別想多了,這不是別的,只是介紹費而已——是這樣的,我在矽谷這邊的新公司剛開不久,目前研究人員主要是從華夏飛過來的,我還想在本地擴充團隊。

需要您幫忙介紹一點人選,至少我找上門去的時候,能向對方證明『是布希維爾教授向我們推薦了你』,這樣,對方也就不會覺得我們是皮包公司了。」

這是完全合理合法的訴求,教授也當受此賞。僅僅稍一掙扎,教授就收下了這幾萬美元的第一筆介紹費。

「我會幫你慢慢物色人選,牽線搭橋的。」教授很要臉面地大包大攬。

顧轍:「當然,我相信您的眼光,不過,我這裡已經有幾個看好的人選了,甚至還是其他國家的,一些歐洲大學里的。我希望我給對方發去邀約的時候,能夠借用您的名義,或者通過您邀請。」

布希維爾教授一愣,暫時不知道顧轍有什麼具體企圖:「你要找什麼人?是搞相關領域的么?米國國內還不夠你用?跨國挖人對方肯定會很慎重,你待遇不夠優厚完全不可能成功的。」

「當然,我知道,所以我待遇很優厚。」顧轍立刻打包票,然後拿出了一份名單。

裡面自然有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但絕對不僅僅只有這兩個人——顧轍也是要臉的,他需要掩飾自己的真實目標和真實目的,反正現在也不差這一丁點小錢做局。

所以,他的名單上,一共要從大西洋彼岸的曼徹斯特大學,挖兩個教授、五名剛畢業的助教博士。

那兩個真正目標被隱藏在七人名單里,也就不顯眼了。而且所有人都按照此前的研究成果和職級,拿到了相應的待遇,並沒有明顯優待誰。

「安德烈.海姆……我倒是在幾次學術會議上見過一面,但是沒什麼交集,沒聊過天。這人挺逗比的,老是搞一些突發奇想的無厘頭研究。

不過雖然選題無厘頭,研究過程和態度還是很嚴謹的,所以這人在圈內有點名氣。你們是商業化程度很高的科研公司,怎麼會看上這種人?

這種人脾氣可不好,要強行靠錢快速挖來,除非比他如今在曼徹斯特的薪酬高好幾倍——簡單翻倍都不夠,最好是翻倍再翻倍,才比較穩。」

顧轍卻面不改色:「那就翻倍再翻倍好了,四倍薪水。」

如今陰國非一流大學的理工科教授,稍微窮一點的一年也就四萬英鎊(就是除了牛津劍橋以外、但又不算太差的大學。愛丁堡、曼徹斯特、諾丁漢這些)

如果是專業稍微吃香一點、產學研結合緊密的,個人成績再混得好一點,七八萬英鎊倒也有。

安德烈.海姆的專業不算很吃香,但在業內還小有名氣,如今估計也就十萬英鎊左右年薪。顧轍給四倍也不是給不起。

……

於是乎,又一周之後,5月20日,星期四。

大洋彼岸的曼徹斯特,安德烈海姆教授就拿到了一份offer。

「五十萬美元年薪?到矽谷加盟一家科技公司,交流邀請人是斯坦福的布希維爾教授?可以提供斯坦福客座交流與參加學術會議的定期機會保障和津貼?」

看到這個邀約時,安德烈海姆等人說不心動那是不可能的,畢竟斯坦福的招牌可比曼徹斯特大學響亮多了。

雖然斯坦福不會雇傭他當全職教授,但是作為交流訪問學者、哪怕是有第三方公司贊助客串的交流訪問學者,還可以在第三方公司拿高薪,這也已經夠誘人了。

對方的邀約里唯一有一點讓他挺不爽的是:對方有嚴格的加班要求,看來是米國人對奮鬥的追求比歐洲人更熾烈。不過肯再雙倍給加班費,這也認了。

另外,公司要求肯定比大學里嚴苛,要求受雇期間嚴格專註於公司交辦的項目,不可以用私人時間搞別的個人研究、也嚴禁拿實驗室里的儀器設備搞自己的興趣研究。

不過,看在錢的份上,這也不是不能克服。

7017k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之我全都要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重生之我全都要
上一章下一章

第79章 管他什麼獲獎者,先攪黃就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