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回家(5)童年
第5節童年
吃過早飯,他們出去在院壩里站了站。雪不但沒有停,反而是越下越密了,漫天飛舞,迷迷茫茫,很是誘人。他對她說:「走,我帶你到我們屋后的山樑走一走,體會一下我們這兒下雪天的滋味。」她說:「那好啊,我還沒見過下雪呢!」
她牽著他的手,穿著紅色的毛大衣,臉上興奮地笑著。他們沿著屋後山腰的橫路,穿過青崗樹和松樹林,往山樑走著。漫天的雪花,落在樹葉上,發出「沙沙」的低語,似乎在訴說著這在城市中難得見到的情景,在寒冷中蘊藏著令人心動的溫暖。他們回頭望了一望對面的山樑,那兒的山上已積了厚厚的雪,整座山白皚皚的一片。她望著他,說:「你講講你的童年吧!」
「積雪的那匹山,你看見了嗎?小時我就在山那邊的村小上學。那時,父親在那裡教書,我就在他手裡念書。天天回家來,只是偶爾在父親那住。到了冬天,就是這樣的雪天,我也要一個人翻過那個山埡,到山那邊去上學。天暖和了,打著光腳丫子也要去上學。有幾次在回來的路上,還光著腳踩上了橫在路中間的青蛇,肉都都的,粗糙、冰涼,嚇得直冒冷汗呢!那時,我走在那山路上,看著對面的遠山,你知道我在想什麼嗎?我在想,什麼時候我一定要到山那邊去看看,但是直到現在我也沒到那些山峰去過。我那時走在那些山路上,還有一個想法,就是『長大了要當一個公社的好社員』,我們小時候經常唱的歌就是這麼說的,現在想來很可笑。那時正掀起農業學大寨的**,『批林批孔』,接著是『反擊右傾翻案風』,我留下了印象最深的兩個口號,『與走資派對著干』和『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那時,報紙和廣播天天都在這麼說,只有這一種聲音,我們也覺得這就是黨中央和國務院的聲音。每天生產隊里都要安排一個人,在山頭用紙捲成話筒進行『山頭廣播』,念黨中央的文件,念報紙上的大批判文章。我放學后,也要學著他們的樣子,把書本捲成話筒,在路邊的低山頭上進行一陣『山頭廣播』。在放學的路上,我望著我們生產隊里的山樑和山彎,幻想著哪裡該填溝造田,造一片『大寨式梯田』,那山腰應該橫著修一條排水溝,我想長大后要象陳永貴一樣帶領社員們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哈哈,小時的想法真是可愛呀!」劉復途自嘲地笑了笑,接著說:「父親還自學了中醫,在教書之外,還經常免費義務為山民們看病。我們家裡也常年有來看病的人,又吃又住,也是免費的,有些人還常年住在我們家裡,我還經常在山上采了果子回來給他們吃。那時報紙常講,要做好人好事,要為人民服務。我父親常對我說,**說了,一個人做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個人一輩子都做好事,一輩子都在為人民服務,我就覺得父親特別崇高,特別偉大。但不理解的是,生產隊里的赤腳醫生卻對父親意見很大,說他不務正業,害得父親還要偷偷摸摸為山民們看病。現在,那一切早已隨著童年的幻想一起消失了,但我的思想到現在似乎總也改變不了,也許跟我小時看到的東西,接觸的那些東西,和所受的那些教育有一定關係吧!」
不知不覺,來到了山樑的埡口,他們看著山樑上遠處的山坡,劉復途似乎思緒不止,庄冬娜也跟著他的講述陷入了一種想象之中。漫天飛舞的雪花,象一幅巨大的輕紗,網住了那些山坡,那山坡上的青崗樹和松樹,還有山坡上的冷厥苗叢。他繼續說:「我小時經常在那裡放牛,同堂哥堂姐堂弟們在那山坡上,在那些冷厥苗里捉迷藏,玩貓貓。砍下松樹稍當滑板車,從山頂上滑到山溝里,再扛到山坡頂上,繼續往下滑去。這些山坡留下了我童年的歡樂,童年的無憂無慮和天真爛漫。我實際上沒有參加過生產隊的勞動,與生產隊里的社員並不熟悉,和他們幾乎沒有過同生活同勞動的接觸,只有放牛的歡樂,讀書的幻想。」
「怪不得你一點都不象農村出來的孩子啊,白靜、斯文得象個書生,對社會中的什麼事情都一竅不通啊!」她說,停了停,繼續說道:「我不象你有那麼多的思想牽累,父親遠在工廠里,對我的教育很少。母親那時雖然還在家裡,但她就是一個農民,文化很少,根本不懂什麼。比較起來,外婆給我的影響還要大些,但也只是教些生活中一些最基本的東西,比如做飯炒菜啊,針線什麼的。我小時看到別人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就特別羨慕,想自己如果也有好吃的,也有新衣服穿,那該多好啊!其實,我們都是來自社會的最底層,能改變自己的境遇也是不容易的。因此,我們都要努力啊,爭取有一個好的未來!你對你的爺爺、婆婆有印象嗎?」
「我出生前爺爺就死了,我對他沒印象,對婆婆我還有一點印象。記得我很小的時候,她坐在椅子里穿針線,還招呼我。她死時上山的情景,我也還隱隱約約記得。當時,來了很多人,抬著她的棺木,從屋前走過,我跟著一個後來死去了的堂姐跑著,看著那些人從那山彎里繞到這山上來。就是這些,其他什麼都不記得了。在我的印象中,似乎總感覺那已是非常非常遙遠的過去了,跟我沒有任何關係。我總覺得他們是解放前國民黨時代的人,生活在舊社會裡,而我是在**的陽光雨露下誕生的,成長的,我是新社會的人,生活里陽光明媚,跟他們完全不一樣。其實我錯了,實際上他們並不遙遠。現在想來,我這種心理有些幼稚可笑。其實,我們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挨得很近很近,三代人的差別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第5節童年
吃過早飯,他們出去在院壩里站了站。雪不但沒有停,反而是越下越密了,漫天飛舞,迷迷茫茫,很是誘人。他對她說:「走,我帶你到我們屋后的山樑走一走,體會一下我們這兒下雪天的滋味。」她說:「那好啊,我還沒見過下雪呢!」
她牽著他的手,穿著紅色的毛大衣,臉上興奮地笑著。他們沿著屋後山腰的橫路,穿過青崗樹和松樹林,往山樑走著。漫天的雪花,落在樹葉上,發出「沙沙」的低語,似乎在訴說著這在城市中難得見到的情景,在寒冷中蘊藏著令人心動的溫暖。他們回頭望了一望對面的山樑,那兒的山上已積了厚厚的雪,整座山白皚皚的一片。她望著他,說:「你講講你的童年吧!」
「積雪的那匹山,你看見了嗎?小時我就在山那邊的村小上學。那時,父親在那裡教書,我就在他手裡念書。天天回家來,只是偶爾在父親那住。到了冬天,就是這樣的雪天,我也要一個人翻過那個山埡,到山那邊去上學。天暖和了,打著光腳丫子也要去上學。有幾次在回來的路上,還光著腳踩上了橫在路中間的青蛇,肉都都的,粗糙、冰涼,嚇得直冒冷汗呢!那時,我走在那山路上,看著對面的遠山,你知道我在想什麼嗎?我在想,什麼時候我一定要到山那邊去看看,但是直到現在我也沒到那些山峰去過。我那時走在那些山路上,還有一個想法,就是『長大了要當一個公社的好社員』,我們小時候經常唱的歌就是這麼說的,現在想來很可笑。那時正掀起農業學大寨的**,『批林批孔』,接著是『反擊右傾翻案風』,我留下了印象最深的兩個口號,『與走資派對著干』和『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那時,報紙和廣播天天都在這麼說,只有這一種聲音,我們也覺得這就是黨中央和國務院的聲音。每天生產隊里都要安排一個人,在山頭用紙捲成話筒進行『山頭廣播』,念黨中央的文件,念報紙上的大批判文章。我放學后,也要學著他們的樣子,把書本捲成話筒,在路邊的低山頭上進行一陣『山頭廣播』。在放學的路上,我望著我們生產隊里的山樑和山彎,幻想著哪裡該填溝造田,造一片『大寨式梯田』,那山腰應該橫著修一條排水溝,我想長大后要象陳永貴一樣帶領社員們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哈哈,小時的想法真是可愛呀!」劉復途自嘲地笑了笑,接著說:「父親還自學了中醫,在教書之外,還經常免費義務為山民們看病。我們家裡也常年有來看病的人,又吃又住,也是免費的,有些人還常年住在我們家裡,我還經常在山上采了果子回來給他們吃。那時報紙常講,要做好人好事,要為人民服務。我父親常對我說,**說了,一個人做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個人一輩子都做好事,一輩子都在為人民服務,我就覺得父親特別崇高,特別偉大。但不理解的是,生產隊里的赤腳醫生卻對父親意見很大,說他不務正業,害得父親還要偷偷摸摸為山民們看病。現在,那一切早已隨著童年的幻想一起消失了,但我的思想到現在似乎總也改變不了,也許跟我小時看到的東西,接觸的那些東西,和所受的那些教育有一定關係吧!」
不知不覺,來到了山樑的埡口,他們看著山樑上遠處的山坡,劉復途似乎思緒不止,庄冬娜也跟著他的講述陷入了一種想象之中。漫天飛舞的雪花,象一幅巨大的輕紗,網住了那些山坡,那山坡上的青崗樹和松樹,還有山坡上的冷厥苗叢。他繼續說:「我小時經常在那裡放牛,同堂哥堂姐堂弟們在那山坡上,在那些冷厥苗里捉迷藏,玩貓貓。砍下松樹稍當滑板車,從山頂上滑到山溝里,再扛到山坡頂上,繼續往下滑去。這些山坡留下了我童年的歡樂,童年的無憂無慮和天真爛漫。我實際上沒有參加過生產隊的勞動,與生產隊里的社員並不熟悉,和他們幾乎沒有過同生活同勞動的接觸,只有放牛的歡樂,讀書的幻想。」
「怪不得你一點都不象農村出來的孩子啊,白靜、斯文得象個書生,對社會中的什麼事情都一竅不通啊!」她說,停了停,繼續說道:「我不象你有那麼多的思想牽累,父親遠在工廠里,對我的教育很少。母親那時雖然還在家裡,但她就是一個農民,文化很少,根本不懂什麼。比較起來,外婆給我的影響還要大些,但也只是教些生活中一些最基本的東西,比如做飯炒菜啊,針線什麼的。我小時看到別人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就特別羨慕,想自己如果也有好吃的,也有新衣服穿,那該多好啊!其實,我們都是來自社會的最底層,能改變自己的境遇也是不容易的。因此,我們都要努力啊,爭取有一個好的未來!你對你的爺爺、婆婆有印象嗎?」
「我出生前爺爺就死了,我對他沒印象,對婆婆我還有一點印象。記得我很小的時候,她坐在椅子里穿針線,還招呼我。她死時上山的情景,我也還隱隱約約記得。當時,來了很多人,抬著她的棺木,從屋前走過,我跟著一個後來死去了的堂姐跑著,看著那些人從那山彎里繞到這山上來。就是這些,其他什麼都不記得了。在我的印象中,似乎總感覺那已是非常非常遙遠的過去了,跟我沒有任何關係。我總覺得他們是解放前國民黨時代的人,生活在舊社會裡,而我是在**的陽光雨露下誕生的,成長的,我是新社會的人,生活里陽光明媚,跟他們完全不一樣。其實我錯了,實際上他們並不遙遠。現在想來,我這種心理有些幼稚可笑。其實,我們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挨得很近很近,三代人的差別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第5節童年
吃過早飯,他們出去在院壩里站了站。雪不但沒有停,反而是越下越密了,漫天飛舞,迷迷茫茫,很是誘人。他對她說:「走,我帶你到我們屋后的山樑走一走,體會一下我們這兒下雪天的滋味。」她說:「那好啊,我還沒見過下雪呢!」
她牽著他的手,穿著紅色的毛大衣,臉上興奮地笑著。他們沿著屋後山腰的橫路,穿過青崗樹和松樹林,往山樑走著。漫天的雪花,落在樹葉上,發出「沙沙」的低語,似乎在訴說著這在城市中難得見到的情景,在寒冷中蘊藏著令人心動的溫暖。他們回頭望了一望對面的山樑,那兒的山上已積了厚厚的雪,整座山白皚皚的一片。她望著他,說:「你講講你的童年吧!」
「積雪的那匹山,你看見了嗎?小時我就在山那邊的村小上學。那時,父親在那裡教書,我就在他手裡念書。天天回家來,只是偶爾在父親那住。到了冬天,就是這樣的雪天,我也要一個人翻過那個山埡,到山那邊去上學。天暖和了,打著光腳丫子也要去上學。有幾次在回來的路上,還光著腳踩上了橫在路中間的青蛇,肉都都的,粗糙、冰涼,嚇得直冒冷汗呢!那時,我走在那山路上,看著對面的遠山,你知道我在想什麼嗎?我在想,什麼時候我一定要到山那邊去看看,但是直到現在我也沒到那些山峰去過。我那時走在那些山路上,還有一個想法,就是『長大了要當一個公社的好社員』,我們小時候經常唱的歌就是這麼說的,現在想來很可笑。那時正掀起農業學大寨的**,『批林批孔』,接著是『反擊右傾翻案風』,我留下了印象最深的兩個口號,『與走資派對著干』和『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那時,報紙和廣播天天都在這麼說,只有這一種聲音,我們也覺得這就是黨中央和國務院的聲音。每天生產隊里都要安排一個人,在山頭用紙捲成話筒進行『山頭廣播』,念黨中央的文件,念報紙上的大批判文章。我放學后,也要學著他們的樣子,把書本捲成話筒,在路邊的低山頭上進行一陣『山頭廣播』。在放學的路上,我望著我們生產隊里的山樑和山彎,幻想著哪裡該填溝造田,造一片『大寨式梯田』,那山腰應該橫著修一條排水溝,我想長大后要象陳永貴一樣帶領社員們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哈哈,小時的想法真是可愛呀!」劉復途自嘲地笑了笑,接著說:「父親還自學了中醫,在教書之外,還經常免費義務為山民們看病。我們家裡也常年有來看病的人,又吃又住,也是免費的,有些人還常年住在我們家裡,我還經常在山上采了果子回來給他們吃。那時報紙常講,要做好人好事,要為人民服務。我父親常對我說,**說了,一個人做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個人一輩子都做好事,一輩子都在為人民服務,我就覺得父親特別崇高,特別偉大。但不理解的是,生產隊里的赤腳醫生卻對父親意見很大,說他不務正業,害得父親還要偷偷摸摸為山民們看病。現在,那一切早已隨著童年的幻想一起消失了,但我的思想到現在似乎總也改變不了,也許跟我小時看到的東西,接觸的那些東西,和所受的那些教育有一定關係吧!」
不知不覺,來到了山樑的埡口,他們看著山樑上遠處的山坡,劉復途似乎思緒不止,庄冬娜也跟著他的講述陷入了一種想象之中。漫天飛舞的雪花,象一幅巨大的輕紗,網住了那些山坡,那山坡上的青崗樹和松樹,還有山坡上的冷厥苗叢。他繼續說:「我小時經常在那裡放牛,同堂哥堂姐堂弟們在那山坡上,在那些冷厥苗里捉迷藏,玩貓貓。砍下松樹稍當滑板車,從山頂上滑到山溝里,再扛到山坡頂上,繼續往下滑去。這些山坡留下了我童年的歡樂,童年的無憂無慮和天真爛漫。我實際上沒有參加過生產隊的勞動,與生產隊里的社員並不熟悉,和他們幾乎沒有過同生活同勞動的接觸,只有放牛的歡樂,讀書的幻想。」
「怪不得你一點都不象農村出來的孩子啊,白靜、斯文得象個書生,對社會中的什麼事情都一竅不通啊!」她說,停了停,繼續說道:「我不象你有那麼多的思想牽累,父親遠在工廠里,對我的教育很少。母親那時雖然還在家裡,但她就是一個農民,文化很少,根本不懂什麼。比較起來,外婆給我的影響還要大些,但也只是教些生活中一些最基本的東西,比如做飯炒菜啊,針線什麼的。我小時看到別人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就特別羨慕,想自己如果也有好吃的,也有新衣服穿,那該多好啊!其實,我們都是來自社會的最底層,能改變自己的境遇也是不容易的。因此,我們都要努力啊,爭取有一個好的未來!你對你的爺爺、婆婆有印象嗎?」
「我出生前爺爺就死了,我對他沒印象,對婆婆我還有一點印象。記得我很小的時候,她坐在椅子里穿針線,還招呼我。她死時上山的情景,我也還隱隱約約記得。當時,來了很多人,抬著她的棺木,從屋前走過,我跟著一個後來死去了的堂姐跑著,看著那些人從那山彎里繞到這山上來。就是這些,其他什麼都不記得了。在我的印象中,似乎總感覺那已是非常非常遙遠的過去了,跟我沒有任何關係。我總覺得他們是解放前國民黨時代的人,生活在舊社會裡,而我是在**的陽光雨露下誕生的,成長的,我是新社會的人,生活里陽光明媚,跟他們完全不一樣。其實我錯了,實際上他們並不遙遠。現在想來,我這種心理有些幼稚可笑。其實,我們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挨得很近很近,三代人的差別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