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9章
眼看著就要成為陸家的掌舵人,沒想到一腳踏進棺材的父親卻突然痊癒了,雖說有點失落,但那畢竟是自己的父親,陸二公子沒過多久便看開了。
權當是好事多磨吧。
只是沒想到,意外成為陸家的繼承人似乎耗幹了陸二公子的所有好運,在陸老爺康復后的第七天,陸府二公子竟然在吃桃花酥的時候活活噎死了。
陸家辦起了喪事,可二公子的喪期還沒過,靈堂就突然失火,燒死了陸家的兩位小姐,沒過多久,陸家的成年子嗣接連死於非命,所有人都察覺到了不對勁,但陸老爺除了悲痛欲絕之外,沒有多做任何錶示。
陸老夫人自從長子沒了之後,便一直吃齋念佛,完全不理會陸府的變故。
當初鬼迷心竅,聽從了小人之語,逼著長子去勾搭侯府貴女,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陸老夫人後悔的肝腸寸斷,如今發生的這一切,在她看來都是報應。
陸老爺為了苟命,可不會在乎死了幾個兒女。
後來事關陸府的流言蜚語,傳著傳著就漸漸變成了大人嚇唬不聽話小孩子的怪談。
暢安宮中,賢妃淡定的讓那個彙報消息的宦官退下,皇帝會關注陸家和苗家,這並不奇怪,他的掌控欲從來都是這麼強,被他秘密關注的人實在是太多,陸家和苗家只是其中之一。
皇帝查出那個讓陸老爺起死回生的方士是苗之珩假扮的,這才是讓賢妃感到荒謬的地方。
陸珀卻提醒道:「古往今來,有多少君王是敗在『長生』這條路上的?」
賢妃挑了挑眉,念頭瞬間通達,小小陸家本不值得一國之君過分關注,但若涉及長生,那自該另當別論。
也不知當今皇帝能否扛得住「長生」的誘惑。
苗之珩的底細被查了個底朝天,可惜並沒有查出什麼不同尋常之處,除了那場出人意料的火災。
受到太久的壓迫,性格會發生轉變似乎不足為奇。
比起苗之珩,他的生母林氏才更為傳奇,她童年時本是一個不受重視的嫡女,在一次冬日落水昏迷后,性子突然變得強勢而自信,自那之後,她漸漸傳出了才女之名。
林氏落水前後反差極其驚人,她甚至以一己之力改變了時代的風氣,女誡的出現曾盛極一時,新皇登基后又將女誡列為禁書,女子的價值觀幾十年間數次變動,以致出現不少亂象。
雖說女誡是禁書,但仍然有些人按照女誡中提出的某些規矩教導家中女兒,有些人卻極其厭惡女誡,價值觀不統一,難免會發生衝突……
皇帝對長生自然是感興趣的,但他現在尚且年輕,沒有硬性需求,所以他並沒花費太多心思去追尋苗之珩變成術士的秘密。
京城近來發生了幾起慘案,幾名大臣非常不體面的死在了秦樓楚館,牆上還寫著替天行道幾個大字。
大理寺已經逮捕了真兇,那兇手竟是通緝犯鄭梁,他曾是魏王舊部,卻通敵賣國,以至於在前線打仗的魏王死於非命,被通緝后又迅速逃竄,直到幾年後的今天又重新出現,一出手就再次犯下大案。
大理寺少卿本以為這樁案子應該很好處理,沒想到在審訊犯人的過程中,竟挖出了一個驚天大秘密——
「我從來都沒有通敵叛國,被我殺死的那幾個人才是真正的賣國賊,是他們將罪名嫁禍與我,我蟄伏多年,總算查出了他們,只是不知道還有沒有別人……」
這樣的話可大大超出了大理寺少卿的預計,他急忙將此事上報,經過皇帝的允准,大理寺少卿命人仔細搜查了死者的府邸,而後果然在那幾名死者的書房中找到裡通外國的書信。
皇帝御筆硃批,還了鄭梁的清白,又將真正的賣國賊族誅。
結局皆大歡喜,百姓紛紛拍手叫好。
只有一些前朝老臣面色凝重,先帝時期,太子莫名其妙的暴斃,七皇子和九皇子都是奪嫡的熱門人選,結果七皇子成了皇帝,九皇子成了魏王。
沒過幾年,魏王就死在了前線。
誰知道這裡面有沒有什麼貓膩?
先帝是個耳根子軟的,當今皇帝卻強勢無比,無論對待政敵還是對待倚老賣老的臣子,都不會有任何心慈手軟。
……
乘著賢妃這股東風,譚家這些年也算是扶搖直上。
譚望做了幾年縣令,名聲頗好,最近更是一路升遷,已經被調往隴原任職布政使。
譚姨娘在侯府後宅也是極其囂張,奈何她技不如人,被繼夫人劉氏一通連消帶打,丟了顏面不說,還硬生生把自己給氣病了。
譚姨娘一怒之下就要進宮找賢妃給她做主。
俗話說家醜不可外揚,苗慎怎可能讓譚姨娘去告狀?所以譚姨娘只能在家裡「養病」。
不過賢妃還是很快就知道了這件事,但她也沒怎麼放在心上就是了。
賢妃對苗家沒啥好感,可也談不上恨,畢竟苗家養育了她,賢妃不至於為了個男人就拎不清。
而且賢妃此時還很享受苗家在她面前伏低做小的樣子,這就是皇權的力量,苗慎面對她的時候,要先論君臣后論父女。
在利益一致的前提下,賢妃不會去傷害侯府,所以對於譚姨娘的事情,賢妃也只是隨意的敲打了一下——
苗之桓被外放到了隴原做地方小官。
譚姨娘瞬間就支棱起來了,劉氏卻是哭天抹淚:「我苦命的兒啊……」
而作為當事人的苗之桓卻是胸有成竹,苗慎亦是不慌不忙。
把苗之桓丟到譚家人手底下做事就會被迫害?
不不不!
譚家不僅不會害他,還得拚命保護他的安全。
苗之桓如今是靖恪侯的獨苗,譚家終歸是扒著侯府的大腿起家的,若是傷了這根獨苗,且看他們能不能承受得起代價。
譚姨娘很快也想明白了這個道理,而後不由得緊張了起來,萬一苗之桓被苗家的政敵所傷,苗慎最後肯定會遷怒於她。
譚姨娘感覺自己的病又要犯了,女兒成了賢妃之後,雖然為她帶來了諸多好處,可賢妃時不時就會讓她不太痛快,如同糖里沾了米共田。
苗之桓帶著一群武功高強的侍衛出發前往隴原的那天,侯府後宅一下子就平靜了下來,無論是夫人還是譚姨娘,都沒心思鬥了。
賢妃似乎總能做出讓所有人都不爽的舉動,不過這次讓苗之桓外放的主意,卻是陸珀出的。
……
苗之珩在江南逗留了一段時間,不過沒過多久他便離開了,因為總有人來打擾他。
有不少人寧可犧牲兒女,也要讓自己活著,可惜除了陸府的老爺,其他人都沒那個好運氣。
這應該算是一件好事吧?畢竟苗之珩也救了人呢,代價是陸老爺自願付出的,旁人可強迫不了他。
江南與京城的距離很遠,所謂天高皇帝遠,皇帝的政令在此處並不一定比地方官的話有用。
先帝晚年昏聵,官場一片黑暗,江南更是重災區,新帝登基后沒少殺江南的大貪官,只是這股貪腐風氣卻極難遏制,新上任的官員沒過幾年也就腐敗了。
那些寒窗苦讀的書生,最開始時大概也不想做個貪官吧,他們也想報效朝廷、也想成為一個為百姓謀福利的清官、沒準還能名垂青史呢。
奈何形式比人強。
江南官場對當今皇帝似乎頗有怨言,苗之珩偶爾就能聽見他們嚼舌根,指責皇帝立身不正。
前朝太子莫名其妙的暴斃身亡,無數人都猜測是當今皇帝暗下毒手,但在京城,即使是私下裡都沒有敢討論這種話。
江南的老牌官員自然也不會愚蠢到將某些不該說的話宣之於口,他們只是極力的貶低庶出,從母法雖說沒能成功實施,但在江南的某些地區,嫡庶之分與從母法也沒什麼區別了。
當今皇帝是庶出,可他明顯比前朝太子更有才能,怎麼就不可取而代之呢?
「為什麼明明是男人納妾搞出了庶子庶女,小妾和庶子庶女卻成了原罪,生來就要被稱為『庶孽』、被人人喊打?」
人類的心思太複雜,苗之珩搞不懂著這個問題。
受限於信息的傳播速度,地方的狀況,往往要許久才能傳到京城。皇帝沒辦法完美掌控整個國家,距離京城越遠,控制力就越低。
苗之珩還在向南走,直至邊疆地區,連這裡的百姓偶爾都能說上幾句賢妃的軼聞,可見賢妃是真的很出名。
估計所有人都以為賢妃苗氏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寵妃,但若問起賢妃本人,大概她會說自己更羨慕貴妃。
入宮那麼多年,貴妃卻還像個小姑娘一樣任性,這就足以說明很多問題了。
可能這就是皇帝對貴妃的偏寵吧,也可能是皇帝懶得搭理她。
苗沂貞有時候也會考慮,如果自己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長大后再嫁給一個合適的男人,是不是她也可以像貴妃那樣幸福的無憂無慮?
可惜這世上沒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