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三章

第一七三章

【洪熙元年4月,仁宗擔憂山東、徐、淮等地鬧飢荒,著急的召楊士奇草詔救荒。楊士奇不安道:得和戶部、工部提前打招呼啊?

仁宗:救人如救火,戶部、工部一定會拖拖拉拉。

詔書寫好,直接蓋章讓執行。並對楊士奇說:現在可以對部臣們說了。

這個故事非常鮮明的體現了,皇權的威能是如何遞延到閣臣身上,而閣臣們又是如何憑藉著這種親密,擁有凌駕於六部之上的特權。】

大家沉默了片刻。

最先說話的,竟然是老朱:「也不能說錯,本質上是胖大孫想要干某件事,於是讓楊士奇代替他寫幾個字而已……"

郁新上眼藥:「可看起來這內閣卻跟在皇權背後,鬼鬼崇祟的繞過了六部一回。有了第一回,就

有第二回。以後人引用此例,只會往有利於他們內閣的角度去闡述,抓著繞過這點不放。"

他到底是六部,感到了狠狠的冒犯,於是狠狠的批判!

【皇帝要找親信,於是自己選閣臣,後來又從吏部那裡搶了人事權,讓閣臣自己推薦屬臣。這裡的屬臣,指內閣下轄的小弟,制敕、誥敕兩房中書舍人。一說是宣德時設立,一說是景泰時由陳循等推薦設立。

up傾向於後者,因為宣德時內閣票擬還未成熟。而內閣中書們,乾的大多就是閣臣以前在永樂時期的小秘活計。皇帝外包的外包了屬於是。】

朱樉搖頭:「哎呀,這皇帝讓你們寫幾個字,你們還嫌寫字手累,又讓別人替你寫那幾個字,萬一別人也嫌手累,也要小小小秘,替他寫幾個字呢?"

朱橚在那邊掐指算到:「秘書的秘書的秘書的……秘書?一點都不秘啊!」

【大家聊的還是敏感話題,小小秘們也被要求守口如瓶,要有較高的信任度。

那皇帝想找親近人當小秘,小秘們自然也想要找親近人當小小秘。人事權落在內閣也就不稀奇了。

ps:弘治曾要求閣臣自己寫票擬文書,不要讓別人代寫。

但閣老劉健認為,內閣的職責在於輔佐朝廷、「裁決」庶務,堅持要找小小秘代筆。

這個小細節體現了,連票擬那個重要條條,都可以找小小秘語音轉文字,且此時的內閣終於成為了一個輔

助「決策」機構。

內閣中書的出現,是內閣權力擴大化的重要標誌。

再回看當初建文帝把中書舍人直接划入翰林院的行為,就能更清楚的理解為什麼說他手中的翰林院走的比朱棣遠很多。】

朱棣嘆了口氣,雖然他也是個喜歡找人商量,未來的自己在那靖難里,一大堆r卡還堅持開作戰會議。

但這不代表他聽到這種機構成建制的出現時,心裡會不咯噔。尤其是前面講過好多回內閣後來變得很厲害。

「愚蠢的皇帝找再多人商量也是沒用的,跨出那麼多步的大侄兒不也輸給了孤獨的我。明朝後來也是各種下坡路,這翰林院眾人一起決策的制度也不見得好。」朱棣深思。

大家:"……"

你好凡。

你好煩!

【其實無論是內閣,還是內閣中書。

它們身上都有著鮮明的對皇權的依賴。一直以來,受西方內閣制度的影響,光從字面意思上,很多友友們會下意識的認為內閣和皇權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關係。

實際上不是的。

「親密」、「信任」,這兩個詞是始終牢牢刻在內閣身上抹不去的原始烙印。這使得內閣天然的帶有對皇權的諂媚。

哪怕a閣老想要和皇帝對抗,b閣老也能悄咪咪的以個人意志向皇權示好,並借著皇權變大變強。】

老朱恍然:「哦,黨爭怕不是和這個也有關係?」

朱棣:"如此說來,其實內閣內部也不是一條心。"

大家點點頭:"嗯,是呀,如那楊士奇根本沒有想到黃准嘛!"

楊士奇:

他突然發現,自己出現的頻率是不是有點太高了。好像這福澤,隔個兩三句,便要說下他。這泱泱大明,難道離了我就轉不下去了?!都說三楊,另外兩個根本就沒有多少單獨戲份啊?!

他心中,竟漸漸湧起了悲憤之情。

【罪惟錄記錄了很多三楊向王振示好,或試圖在王振面前周旋,或救下王振的片段。他們並不是諂媚王振,是在諂媚王振背後的皇權。】

一下子,大家的目光又齊刷刷集中到了楊士奇身上。楊士奇,當仁不讓的c

位啊!

老朱都忍不住說:"之前說你們暖昧不清,我能理解,咋地還要到救了的地步?"楊士奇戰戰兢兢:"……罪惟錄,靠譜嗎?"

本來滿臉不認同的朱棣,竟嘎了一下:「……它抹黑我,討厭我不錯,但你們文臣內部,也要互相抹黑嗎?它有什麼理由這樣做?"

楊士奇默然。

之前那李賢不還說我看別人去死,還以寫墓志銘的方式調笑嗎?真真面目可憎。搞不好,正是因為太子您的緣故,我就被深深恨上了.…

【景泰時期,陳循等人藉由和皇權的親近,首度使內閣開始干預六部人選的任免。對六部的侵奪還引起了于謙等人的反抗。

景泰規定:今後凡多官會議之事,內閣及六科十三道一同參議。閣臣對廷議的影響力也被擴大化了。

——仁宗時期,楊士奇等閣臣也參加廷議,但他們那時候對廷議的影響是和蹇義相同的,源自他們老臣的身份。到了景泰,更變為「內閣」。

重新上位的堡宗感到了不舒服,天順8年,他下旨禁止閣臣參與廷議。這種規定在長久的閣臣影響下顯得如紙糊,閣老們照常參與廷議,照常成為大kol。】

"這堡宗,倒是會玩弄些權術,」朱棣冷嗤,「可又有個屁用!"

朱元璋道:「我記得,景泰讓閣臣們本身的品階也提高了。如果這種情形被繼承了,剝奪閣臣的廷議權本就不太可能。他們身上掛著一品、二品或者六部尚書虛職,遇到大事,一定會被叫去廷議。"

【到了嘉靖,大禮議后皇權大獲全勝。隨著皇權力量的暴漲,內閣力量也迎來了又一次高峰。張璁,嘉靖的最佳辯手,借著皇帝的信任,希望皇帝賦予內閣「擇九卿」之權。嘉靖11年,吏部尚書王瓊病逝,閣臣方獻夫掌吏部事,迂迴的獲得了人事權。】老朱和朱棣怒從心頭起,齊齊罵道:「這真是一個敢說一個敢做!」

朱樉震驚:「我以為嘉靖的內閣大逃殺指的是他隨意□□欺凌那群文臣,原來還是會給權力啊……?"

老朱更生氣了:「兩個小孩打架只能互相把臉打青,兔朝和醜醜用快遞互射,會打壞星星。這嘉靖定是在故意掌捏那些官員,讓他們爭先恐後的向自己示好,又互相攻訐,以此獲得權力。好哇

好哇,黨爭之禍必然因此加劇!"

【內閣在此之前一直都是一個決策機構,而不具備行政能力。六部是直接對皇帝負責。內閣票擬皇帝批紅內閣發出六部執行。

內閣舉行廷議,形成某種決議皇帝批紅內閣發出六部執行。

這是比較好的情況,不好的情況是皇帝和內閣不一,此時就會出現:

內閣票擬皇帝拒絕,皇帝下相反的命令內閣堅持唱反調,使用「封還執奏」之權(老大你再看看)皇帝再次拒絕內閣再次反調loop

loop很多次后,皇帝下中旨直接對接六部,小弟聽我的六部超大聲回答:好噠。】

茹瑞和郁新:"……"

沒有錯,他們聽見了也蠢蠢欲動,想要超大聲回答:內閣滾遠點呀!

【可以看到,如果無法直接和六部對接,內閣政令很容易卡死在皇權-內閣這個bug里。

要是皇帝徹底發瘋了,就和你卡bug,內閣最後可能就只能在家裡寂寞的更換不同的中書舍人,蹭大學士的名頭搞點文化類的事干,就無所事事了。

反倒是六部,在皇帝擺爛的情況下,因為具備行政權和低階的決策權,可以在很長時間內自行運轉。

比如低級官員的考核、人事任免、斷案、治水、收稅、救荒。

我們再看元朝的中書省,它直接下轄了六部。

它還能通過截留奏本的方式,規避了皇權對他們的監視,然後肆意的把權力,慢慢的經由底層往上滲透、伸長、蔓延。

這種真正的相權,擁有著皇帝不在家,我就是老大的自信。法律法規——祖制,讓它就是那麼自信。】

聽到了這裡。

老朱突然想到一件事情。「未來那擺宗……難道就是像上面這樣故意卡bug,擺起來的?」

「是的。」朱棣也想起來了,「那葉向高,不就頻頻打申請請求加人,但擺宗卡bug不去做,那些人就永遠缺著,葉向高無能為力,只能繼續打申請。屬實是被他玩明白了!"

【內閣沒有自信。

/>

它從沒有取得過如「九卿」一般的合法地位。它始終是皇權的附屬品。

竊取皇權達到頂峰時,可以統轄六部。皇權對它失去興趣時,它就變得暗淡。】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開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會造反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開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會造反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七三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