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章 長安陷落

第087章 長安陷落

赫連勃勃親率大軍追擊劉義真,建威將軍傅弘之得知夏軍追來,勸劉義真道:「宋公讓你疾行東歸,如今帶著這麼多輜重,日行不出十里,敵人騎兵即將追至,如何是好?還請二公子放棄財寶輜重,輕裝速進,方有可能倖免啊。」

劉義真不聽,果然很快被赫連勃勃追上,蒯恩、傅弘之斷後,力戰連日,為王買德所擒,司馬毛修之等亦被夏軍生摛,劉義真親兵皆散,獨自躲在草叢中,幸得中兵參軍段宏單騎尋來,將劉義真綁於背後,才得以逃脫。

長安城中,被掠奪后的百姓群情激憤,代為留守長安的朱齡石眼看要被憤怒的百姓所淹沒,竟一把火燒了皇宮,匆匆逃往蒲阪,夏軍不費一兵一卒便得到了長安。

在扶風以西與赫連韋伐苦苦周旋了兩個月的楊禹得知長安陷落之後,兩日一夜退兵兩百餘里,甚至連陳倉都沒有守,直接由陳倉夾道退回了秦州。

赫連韋伐追到陳倉,見陳倉狹道山勢險峻難行,擔心被楊禹伏擊,這才放棄追擊。

歸途之中楊禹有些沉默,出兵時他就知道憑藉自己幾千人馬不可能是夏軍的對手,但他真希望能延遲赫連勃勃佔領關中的速度,這樣至少能給秦州多爭取一些發展的時間。

可惜他再努力,也難抵劉義真往死了折騰,終究是把關中給丟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隨楊禹退回秦州的官吏多達百人,其中不乏池陽太守韓時、霸城縣令徐九章這樣的地方主官,他們多是對劉義真所作所為不滿,又不願投奔胡夏,有感於楊禹這一年來的戰績和聲威,是以紛紛潛奔而來。

在陳倉時,韓時就曾向楊禹建議留兵堅守陳倉,讓陳倉作為一根楔入關中的釘子,一來可以不時攪動一下關中局勢,讓赫連勃勃無法迅速穩定關中,二來可作為他日進攻關中的前哨。雖然他的建議沒有得到楊禹的採納,但楊禹也給予了他很高的評價。

一路上見楊禹有些沉默,韓時又對楊禹說道:「使君這次回援關中,接連大敗佛佛,殲敵萬計,關中震動,如今要退保秦州,佛佛未必會善罷甘休,使君當未雨綢繆,於隴山各要道上加築營壘,加強防守。同時應結好於涼州的沮渠蒙遜,以為策應。」

因為赫連勃勃出身匈奴鐵佛部,因此關中人也常以佛佛稱呼赫連勃勃這一股勢力。

楊禹見韓時如此熱心,自然也不好打擊他的熱情,點頭應道:「韓郡守所言甚是,待回到秦州,我會立即著手加築營壘,加強隴山防禦。只是沮渠蒙遜對我西取秦州頗有不滿,想結好於他怕是不易。」

韓時似乎早有準備,立即說道:「智者看利弊,庸人方論好惡,沮渠蒙遜能稱霸一方,絕非庸才,對於這等合則兩利之事,某相信不難說服他,且不瞞楊使君,涼州別駕韓簡是我同宗,有他斡旋,亦能事半功倍,若使君不棄,某願為使君走一趟涼州。」

楊禹欣然道:「太好了,那就有勞韓郡守了。」

韓時接著說道:「自古以來,凡雙方結盟,或結姻親,或歃血為盟,方見誠意,某聽說沮渠蒙遜有一女……」

楊禹擺擺手道:「韓郡守放心,為表示我的誠意,我會送沮渠蒙遜一物。」

「何物?」

「一把犁。」

「一把犁?」韓時的表情瞬間凝固,若不是楊禹的身份擺在那裡,估計他已經忍不住問候楊禹家的女性了。

楊禹笑了笑道:「確實是一把犁,韓縣令到了秦州便知。」

陳倉狹道險峻難行,所過之處群峰疊嶂,古木參天,虎嘯猿啼,渭水由西往東從山谷中穿流而過,水聲如雷,水氣瀰漫,行於谷中狹道猶如穿行蛇道之中,有些狹窄險峻之處,戰馬要前面拉後面推才敢過去,即便如此還偶爾會有戰馬跌落深谷,也幸好是回程,將士們的精神狀態比較好,也不用帶多少糧草輜重,否則在這樣的道路行軍絕對是惡夢。

中午在山道休息時,韓時跟徐九章到渭水邊洗臉,韓時忍不住問道:「徐兄覺得楊禹為人如何?」

徐九章掬水洗了臉,坐在水邊石上略加思索后說道:「少而沉穩,剛毅果決,練達而有持,謙和而有度。」

見徐九章給出這樣的評價,韓時很想把楊禹準備拿把犁與沮渠蒙遜結盟的事說出來,算了,還是到秦州看看再說吧,實在不行轉投涼州去便是。

然而等走出陳倉狹道,韓時別說轉投涼州了,一時間竟有種邁不開腳步的感覺。眼前的情景和兵荒馬亂的關中相比,竟猶如天堂之於地獄。

放眼望去,但見渭水兩岸的河谷沃野成片,麥粟飄香,一派豐收的景象;山上牛羊成群正在休閑地吃草,坡地上棉花破鈴吐絮,遠遠望去白茫茫一片,如同白雲綿延到天邊。

「這……」

「不是說隴右苦寒嗎,這……」

上百來自關中的官吏都有些難以置信眼前的情景,楊禹心頭的鬱悶也是一掃而空,見徐九章、韓時這些人一副沒見過世面的傻樣,楊禹忍不住哈哈一笑說道:「這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效果。」

可不,如果不是當初楊禹將難民整編為十個「建設兵團」,怎麼可能集中起那麼大的人力,修築那麼多堤壩,開挖那麼多灌渠。

若是一家一戶單打獨鬥,誰能修起那麼多的水利設施?沒有這些水利設施,秦州就不可能是現在的樣子。

得到陳倉狹道守軍的急報后,駐紮在附近的第九軍軍長劉睿、長史荀謐率眾匆匆迎來,遠遠望見楊禹,立即翻身下馬,單膝拜道:「恭迎使君!使君辛苦了!」

劉睿與其身後十數騎控馬嫻熟,動作整齊,隱隱散發著一股殺伐氣息。

楊禹看了大感欣慰,雲嶺五寨中劉家堡堡主劉求有二子,九頃寨寨主盧建有三子,上常塢塢主崔烈有一子,魏家堡堡主魏玄有五子。這十一人中最具軍事天賦的是魏家五郎魏靖,其次便是劉家大郎劉睿了。

魏靖早被派到夏國去,如今在赫連勃勃軍中混得風生水起。劉睿如今也成了第九軍軍長,從他身後幾十人馬的軍容來看,幹得也很不錯。

劉睿的二弟劉寶寶對楊禹最為崇拜,當然,雲嶺五寨子侄輩都將楊禹視為偶像,只不過劉寶寶最甚,他連楊禹說話的用詞腔調都極力模仿,甚至時常聲稱自己要是女的,一定非楊禹不嫁,就他那一身菜,每次說這話時讓楊禹直想吐,他卻樂此不疲,還是那種掏心掏肺的樣子。

沒去洛陽前,劉寶寶是個混吃等死的貨色,只因楊禹和他比較親近,眾人才沒有過於鄙視他。

劉求和楊恩一樣,早年抵禦馬匪時受過傷,落下了病根,常年養病不出,劉睿年二十六,因此早早挑起了劉家堡的重擔,為人比較成熟穩重,楊禹很看好他,因此安排他做了第九軍的軍長。

「大郎不必多禮,快請起。」楊禹也翻身下馬,上前看了看他以及他身後的將士,頷首道,「不錯,有些精銳的樣子了。」

「多謝使君讚許。」劉睿再次抱拳施禮。

他為人方正,個性和劉寶寶反差極大,讓楊禹也沒辦法,只得一整神色道:「大郎,先回你們駐地,再給我詳細說說秦州的近況。」

「喏!」

在劉睿等人引導下,楊禹率三千餘人沿渭水河谷繼續西行,前往第九軍駐地,越往前走,韓時等人越驚訝,渭水及其支流上不僅都築起了蓄水堤壩,而且還有許多大型水車和水渠,那些水車充滿了大西北的粗獷個性,直接就是用一根根原木做成,連刨都沒刨過,但這並不影響使用。

如此密集的水利建設,難怪在這貧瘠的地方開墾出那麼多良田來,徐九章最感興趣的是那片白色的棉花,這是他從沒見過的,忍不住追問道:「楊使君,這是何物?」

棉花的原產地應該是在印度,在西域很早就有人小規模種植,前些年楊義他們遠走西域行商時,楊禹便讓他們帶回一些種子,這些年雲嶺塢還對棉花的品種進行了一定的改良。

「徐縣令沒見過吧,這叫棉花,從西域傳過來的,可以用來織布、做棉衣棉被,十分暖和,而且其生性耐旱,可以在那些不適宜種糧食的土地上種植。」

徐九章去摘來一朵棉花,好奇地端詳著,再看看大片的棉田,不禁感嘆道:「若真如使君所言,那使君可真是造福天下了。」

這年頭富貴人家冬天穿皮毛,窮人家只能往麻布衣裳里塞些草絮,可以說取暖全靠抖,但是就算你能抖出花來,還是會冷啊,每年冬天各地凍死人的事極為常見,是以徐九章有此感嘆。

楊禹問劉睿道:「大郎,第九軍今年種了多少棉花?」

劉睿連忙答道:「回使君,我軍今年種了五千畝左右,這主要是受地形限制,能開墾的土地有限,其他各軍基本都比我們多。」

聽了劉睿的話,楊禹高興地說道:「哈哈,徐縣令,你們相信嗎?這棉花若是種得好,一郡之地便足以衣被天下了。」

「果真?」

「你們等著瞧好了,不過這棉花,不管是採收還是後期的加工,都很費人力,秦州的人口還是少了點啊。」

楊禹是有感而發,雖然十個兵團人口加起來超過二十萬,但要發展棉紡業,這點人口還是太少了。

楊禹不禁尋思著秋收后是不是發動幾場戰爭,掠奪些人口回來。

第九軍駐地到了,駐地外的平地上,數千士兵正在趁秋收前的空閑時間抓緊訓練,即便都知道是楊禹回來了,但劉睿並沒有安排士兵列隊迎接楊禹,遠處騎兵在練騎射,掀起黃塵瀰漫,近處步兵則光著膀子在捉對廝殺,喝聲震天,楊禹一看便知這不是在耍把式,因為大多數士兵身上都帶著淤青,有的甚至還見了血。

遠看確實是練得虎虎生風,但走近細看,便不難發現這些士兵皆面有菜色,腳步也有些虛浮,顯然是長期營養不良造成的。

楊禹忍不住問道:「大郎,現在軍中糧草可接應得上?」

劉睿遲疑地說道:「剛平定秦州境內叛亂時還好,目前軍中每人每日只有兩碗稀粥,將士的訓練又不能停下,難免有些……不過苦日子就快熬到頭了,再有十天半個月就要秋收了,到時大家再也不用擔心餓肚子了。」

楊禹皺了皺眉頭說道:「實在不行就把訓練停一停,等秋收之後再說。」

「這怎麼行?遇到點困難就不訓練了,那還叫軍隊嗎?使君讓我們給將士們講的那些故事,耿恭十三壯士歸玉門,他們的遭遇豈不比我們艱難千倍萬倍?再說了,其他各軍情況都一樣,大家都沒有停下訓練,我第九軍豈能先停下。」

荀謐也說道:「沒錯,行軍作戰之時,敵人可不管你吃沒吃飽,眼下的情況正好鍛煉一下將士們的意志,這未必是壞事。」

楊禹聽了由衷地贊道:「不錯,不錯,從大郎這第九軍,我看到了咱們秦州的希望。」

誰知劉睿臉上不僅毫無得色,反而一臉慚愧,一拉長史荀謐,雙雙拜道。

「使君在前方浴血奮戰,我等留在後方,卻有負使君所託,請使君責罰。」

楊禹一臉不解,這生產訓練不都挺好的嗎?咋了?

「說吧,出了什麼事?」

劉睿欲言又止,轉頭看向荀謐,荀謐只得勉為其難地說道:「稟使君,上月各軍大比,我軍成績只排第八名……」說到第八名時,荀謐臉頰忍不住抽了一下,眼睛也有些發紅。

「各軍大比?」楊禹一臉疑惑。

「哦,這是庄先生制定的,各軍每兩月抽調一營人馬參加比武,根據成績排名,我軍……請使君責罰,這是我統兵無方,訓練不夠,以至於……」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逐鹿南北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逐鹿南北朝
上一章下一章

第087章 長安陷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