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長社破圍
起義軍被民間稱作黃巾軍,所到之處,燔燒官府,劫略鄉邑,諸多州郡紛紛失守,大批吏士聞風逃亡。原本劉宏還滿心以為太平道的造反計劃已被識破,很快就能捉盡賊徒誅其首惡,直到一心留在西園享樂的他接到各地送來的急報時,才知大事不妙,忙問計於平日里最信任的宦官集團——「十常侍」。
「十常侍」其實共十二人,分別是: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栗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皆任職中常侍,把持政權多年,其中張讓甚至被劉宏呼作「阿父」。這些人橫徵暴斂、賣官鬻爵、結黨營私、魚肉百姓的本事不小,遇到農民起義這等大事,還真是沒什麼大注意了。憋了半晌,還是皇帝最為尊信的「十常侍」之首張讓站出來說道:「黃巾賊徒不過烏合之眾,應先堅壁洛陽外圍關隘,力保京城不失,然後以近待遠、以逸待勞,等賊人銳氣耗盡、鬥志渙散之時,再出兵圍剿必獲全勝。」
劉宏對張讓的見解大為讚賞,馬上命各州郡在洛陽外圍的八個關隘——函谷、太谷、廣成、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設置都尉,以此布防拱衛京都。擔心戰火燒到自家門口的劉宏覺得這樣還不夠保險,又拜何進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五營士屯於都亭,整點武器,鎮守京師。
對於劉宏這一套龜縮京師的方針,許多大臣不以為然,卻又不敢出言反對,只有尚書盧植站了出來。盧植字子干,涿郡涿縣人,年少時拜大儒馬融為師,博古通今,名著海內;且兼有文武,任九江太守期間多次平定蠻族叛亂。因門生遍布天下,盧植對黃巾軍的情況及動向掌握得準確而及時。
盧植進言道:「黃巾賊起兵數十萬,聲勢浩大,中原各州郡守軍久疏戰陣,在賊人的攻勢下難以招架,更有甚者不戰而退。若一味據守京師,放任賊人在各州作亂,恐怕會讓其勢力進一步增大,難免危及社稷。為今之計,應當聚集天下精兵,再選拔優秀的將帥,並號召各地州官共同討伐黃巾賊,才能緩解危局。」盧植身材高大,聲如洪鐘,一番言論如對劉宏當頭棒喝,弄得他心緒紊亂,拿不定主意。一旁的張讓倒是頭腦清楚,覺得盧植這番話不似危言聳聽。他雖不喜這位性格剛毅的尚書,但想到一旦皇權被黃巾軍動搖,自己的權勢也將隨之湮滅,孰輕孰重一目了然。不過據守京師本是張讓的主意,他不便推翻,便向另一側的趙忠使了個眼色。趙忠心領神會,馬上力勸劉宏採納盧植的建議,並提出乾脆就用盧植為將出兵鎮壓黃巾軍。盧植也不推脫,又保舉了議郎皇甫嵩和諫議大夫朱儁。
皇甫嵩字義真,安定郡朝那縣人,曾任臨汾縣令、北地太守等職,雖熟習弓馬、尚武志介,卻未遇到過彰顯武名的機會。不過他出身將門世家,父親皇甫節鎮守過雁門,而叔叔皇甫規更是聲明顯達的「涼州三明」之一,這些都讓人相信皇甫嵩也會是一名良將。朱儁字公偉,會稽郡上虞縣人,與皇甫嵩不同,他出身寒門,卻有著實打實的戰績。任交州刺史期間,面對交趾太守梁龍和南海太守孔芝的聯合反叛,朱儁在郡內檢選了五千家兵,一戰就斬殺了梁龍並逼降了數萬叛軍,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平定了叛亂。
劉宏起用盧植為北中郎將、皇甫嵩為左中郎將、朱儁為右中郎將,各持節,以中央常備軍——北軍五校為主要班底,同時調發全國精兵分擊黃巾軍。其中盧植帶著副將宗員率領北軍五校中的精銳直撲黃巾軍老巢冀州;而皇甫嵩和朱儁還增調了三河騎兵,並且招募精壯之士,共計四萬餘人,二人各率一部,分兵兩路進軍潁川,鎮壓黃巾軍。臨行前,皇甫嵩又以擔心黨錮與黃巾軍合謀為由,勸說皇帝解除黨禁。劉宏權衡利弊后最終接納了提案,也算是解決了一項自漢桓帝以來就壓抑士族已久的弊政。
接手部隊后,朱儁才發現手底下這支隊伍戰力著實有限:北軍五校被盧植抽調走精銳力量后,剩餘的五營禁兵中有不少皇族肺腑,官顯職閑;三河騎兵則久疏戰陣,士兵缺乏應有的實戰經驗;招募而得的新兵更是良莠不齊,一時之間難堪大用。急需得力部下的朱儁想起了在下邳頗有勇名的縣丞孫堅,忙上表招募其為佐軍司馬前來連軍。
接到朝廷任命書的孫堅將家眷安置在九江郡壽春縣,自己在淮、泗一帶招募了一些義軍,加上跟隨他在下邳縣當差的同鄉,共計精兵一千人。他率領著這支隊伍星夜趕往潁川向朱儁的大部隊會合。然而寒門的出生讓朱儁在行伍生涯中一向貪功護前,為了趕在皇甫嵩之前與黃巾軍交兵,他等不及孫堅的援軍,直接開赴陽翟向擁兵十萬的黃巾軍首領波才發起攻擊。
朱儁本以為黃巾軍表面勢大,其實一盤散沙,遇上正規軍肯定望風而逃,勝利即便來得不如摧枯折腐,也差不了太多。誰料波才所率的黃巾軍剛掃蕩了一個州府,焚城奪糧,收穫頗豐,正值士氣旺盛之際;再加上軍士多為流民、山賊出身,之前或多或少受到過「大賢良師」張角的救助,對其有著盲目的個人崇拜,因此行軍作戰異常兇猛且無懼生死。人數與士氣上的巨大差距讓朱儁無從應付,第一仗就吃了大虧,只得全軍退守長社。收到朱儁戰敗消息的皇甫嵩也率軍進駐長社來支援,兩下才剛一合兵,波才的追兵就殺到了,對長社形成了圍攻之勢。朝廷對這一危局震怖不已,又急調了騎都尉曹操前去救援。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人。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襲其費亭侯爵,且位列九卿多年,位高權重並因權導利,積攢了大量財富。曹操年輕時被舉為孝廉,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他執法嚴厲,造五色大棒十餘根,懸於衙門左右,有犯其禁令者,皆棒殺之,就連與皇帝親近的宦官蹇碩的叔父都未能倖免。自此京師的皇親權貴們不得不收斂行跡約束下人,而曹操也因此受到了排擠,在官場起起伏伏,但他對匡正朝廷從不懈怠,多次上書進諫,倒也偶有成效。
長社城此時還未收到有援軍的消息,城中本就積糧有限,加之圍城的黃巾軍數量比守軍多出一倍有餘,造成軍中震恐。而朱儁吃了敗仗后銳氣受挫,一時之間也沒有什麼破敵良策。只有皇甫嵩依然保持著冷靜,他想起叔父皇甫規和他講述過的在軍中瘟疫流行的艱難時期如何鼓舞士氣並通過反間等計謀平定羌人的往事,心知越是險境越不能自亂方寸。皇甫嵩通過數日在城頭觀察波才軍的結營位置以及氣候變化,終於思得一計,他找來朱儁一起商議道:「賊兵眾多,正面交鋒必無勝算,當以奇謀取勝。我觀察到他們的營寨都駐紮在草邊,容易被火攻影響。如果派遣奇兵潛入敵後,趁著夜色縱火燒營,賊人必然驚亂。此時再打開城門出兵呼應,內外夾擊,便可成就田單般的功業。」朱儁聽后大喜,連呼「妙計」。
當晚大風驟起,皇甫嵩喜得天時,緊急展開了調度。他先派遣了一小隊精銳,讓他們換上黑衣紮好火把,趁著夜色用繩索降到城下,潛到外圍后在波才軍後方縱火大呼,製造混亂;同時又讓另一隊人帶著火把登上城樓,等敵方後方起火後點燃火把與之呼應。黃巾軍雖然悍勇,但奈何戰鬥經驗不足,在衝天的火光夾擊之下亂作一團。皇甫嵩和朱儁看準時機率軍鳴鼓衝出,士卒們囤積數日的戾氣有了發泄之口,喊殺聲震天。波才壓不住散亂的部下,只得被迫領兵後撤,誰想還沒站穩陣腳,那邊曹操的隊伍恰奉命趕到,一頓衝殺之後將黃巾軍攔腰截斷,攪得他們潰不成軍。波才丟下大部隊,只領著小部分親兵一路逃向陽翟。而皇甫嵩、朱儁軍趕到后與曹操合兵一處,對剩餘黃巾軍展開圍剿,斬敵數萬。
一場大勝沒有讓皇甫嵩等人停下作戰的腳步,他們繼續追擊波才的同時,還瞄準了另一個軍事重鎮——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