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寡婦村遷移的速度很快,快到出乎陸十二的意料。
在陸十二的預料當中,郝凡五郝大知縣肯定會同意往陸家莊遷移一些寡婦,但是那些寡婦們是否願意可就不太好說,可能最後也就是有百十個婦人願意搬到陸家莊來居住。
可是陸十二怎麼也沒有想到,吳班頭的一番屁話,直接說動了整個寧陽縣大大小小十一個寡婦村,加一起足有六百多個婦人搬到了陸家莊。
忽然多出來六百多個寡婦,這已經不是「寡婦門前是非多」的問題了,而是陸家莊以及附近一些村莊的很多男丁和一些搬過來的婦人們在雙向奔赴——陸家莊和附近莊子的一些男丁們家裡有地,兜里有錢,而有些婦人們也受夠了原本無依無靠的苦日子,想有找個可以依靠的肩膀。
這種雙向奔赴不能說是乾柴遇烈火,卻稱得上是一拍即合。
但是這裡面涉及到了一個問題:自南宋興起的那套貞潔牌坊理念和蒙元時過度開放的民風彼此衝突,而大明朝又沒有一部完善的律法來規範這個事情。
說句難聽點兒的,那就是大明朝早期的道德觀念甚至都有大量蒙元道德觀念的殘餘。
比如說著名的收繼婚。
蒙元的收繼婚算得上是草原的傳統,有父死子繼和兄死弟承兩種方式。
前者是父親死後,兒子可以繼承父親的小妾,后則是兄長死後,弟弟可以娶嫂子。
這種收繼婚的觀念在江南一帶還好一些,畢竟南宋再怎麼慫送也堅持了一百多年,蒙元佔據江南的時間也不算太長。
可是在淪陷於金、元之手幾乎兩百年的北方尤其是燕雲十六州地界,雖然也沒人能接受父死子繼的收繼婚,但是兄死弟承的收繼婚卻相當有市場。
這種觀念上的衝突其實並不明顯,正常情況下也不會有太多人關心。
但是背不住有陸十二這種看熱鬧不嫌事兒大,一門心思想給朱重八朱皇帝和大明朝廷添堵的角色搞風搞雨。
像這一次寡婦村的婦人們搬到陸家莊,然後和陸家莊以及附近幾個村子男丁雙向奔赴的事兒就是如此——如果這些寡婦村的婦人們還是散居在寧陽縣各地的寡婦村,那麼她們是否改嫁也只是小範圍的少量現象,不會引起太多的關注。
可是當這些婦人們都搬到陸家莊,並且和陸家莊以及附近幾個村子男丁雙向奔赴之後,這事兒就變得極為顯眼。
大量寡居的婦人想要改嫁,使得官府不得不正視原本被刻意忽視的寡婦改嫁問題——官府應該支持寡婦改嫁還是應該支持貞潔牌坊?
支持寡婦改嫁,因為蒙元時期民風相當開放的原因,很容易會給人一種支持蒙元舊俗的假象,和朱重八朱皇帝當初說的「復我華夏衣冠」衝突。
支持貞潔牌坊,天底下因為戰亂而產生的大大小小寡婦村數不勝數,這些抱團取暖的婦人們數量太多,官府養不起,朝廷養不起,她們自己也活的艱難。
事實上,明初的時候,真有乞丐能有二妻,甚至於有二妻的乞丐還會被人誇獎心善——自個兒都活不好,還願意多照顧一個婦人……
所以,對於官府和朝廷而言,寡婦村的存在是一個很令人頭疼的問題,無論怎麼選擇都很難。
眼看著「朱六爺」和郝凡五郝大知縣都緊皺著眉頭,陸十二卻是心裡大爽。
頭疼?
頭疼就對了!
小爺我就是要把這些亂七八糟的問題都擺到你們面前,讓你們好好頭疼頭疼!
但是陸十二忘了一句話叫做樂極生悲——陸十二因為成功給「朱六爺」和郝凡五添堵而高興,就沒注意到自個兒悄然咧開的嘴角,恰好這一幕又落在了郝凡五的眼裡。
郝凡五一看陸十二在笑,便忍不住怒視著陸十二喝道:「陸十二!你腦子裡又在想什麼壞主意?」
正在皺眉深思的「朱六爺」被郝凡五的喝斥聲驚醒,抬頭一看卻見陸十二的嘴角還掛著一抹沒有完全隱去的笑意,心裡頓時也有些懷疑:「陸相公,你是不是早就有什麼想法?」
陸十二心裡一慌,連忙搖了搖頭,說道:「學生就是覺得,那些婦人有很多是因為戰爭才成了寡婦,她們原本也是苦命之人,若是能再找到能對她們好的丈夫,倒也算得上是好事兒。」
郝凡五臉色微沉,低聲喝斥道:「官府不是不願意這些婦人們改嫁,只是鼓勵守寡的婦人們改嫁,涉及到一切胡禮是否能悉禁勿用的大事。」
「朱六爺」同樣皺著眉頭說道:「咱在京師之時,曾聽教咱讀書的先生說過,所謂『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並不僅僅只是說為人之氣節,同時也是說婦人貞節,倘若朝廷鼓勵守寡婦人改嫁,這事兒……」
陸十二忍不住撇了撇嘴,說道:「看起來,教六爺讀書的這個先生水平不怎麼樣兒——程頤曾經稱讚其父「嫁遣孤女,必盡其力」,可見程老夫子自個兒是認同寡居婦人改嫁的,卻不知教六爺讀書的先生怎麼就能曲解到鼓勵寡婦守節上面。」
說起來其實挺好笑的,自南宋以後,讀書人一邊喊著程朱理學是正統的聖人學問,一邊將程朱理學當中的「存天理、滅人慾」還是「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曲解到完全跑偏的程度。
其曲解跑偏程度,甚至不亞於「閉門造車」和「人盡可夫」這兩個成語。
這倒也是讀書人的本事。
陸十二覺得,這種曲解能力甚至足以讓某個總是勸人考研的傢伙在明朝上大分。
瞧著「朱六爺」一副懷疑人生的模樣,陸十二忍不住再次撇嘴,嘲諷道:「那些個犬儒做學問的本事沒有,但是欺壓婦孺的本事不僅有,而且很大——打不過金兵、元兵,治不了國,平不了天下,難道還管不了婦人改嫁不改嫁?總之是要先挑一些婦人的錯處,好證明他們不是那麼廢物。」
「至於什麼聖人學問,總是挑對他們有好處的來說,沒好處的就不說,實在不得不說的就曲解其意,不過就是欺負普通百姓不識字罷了。」
想了想,早已試探出「朱六爺」和郝凡五為人性格以及底線的陸十二決定進一步添堵試探:「學生敢問六爺和縣尊:一個君主是否聖明,一個朝廷是否強大,是由寡居守節的婦人數量決定?還是由天下百姓是否吃飽穿暖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