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天下一統(2)——江山一統歸大唐

第十九章 天下一統(2)——江山一統歸大唐

巍巍大唐:開國正文第十九章天下一統——江山一統歸大唐貞觀二年四月,唐軍主力一鼓作氣,攻克夏州統萬城,梁師都死於亂軍之中。至此,李唐王朝開國戰爭中的最後一個敵人,被唐軍徹底消滅。立國十年的唐王朝,終於完成了夢寐以求的夙願,掃滅群雄,一統天下。似乎,故事寫到這裡,應該可以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然而,故事卻遠遠沒有結束。

攻滅梁師都之戰,唐朝固然取得了統一戰爭的最後勝利。不過,滅掉一個小小的梁師都,並不是唐朝的主要目的。唐太宗的最終目標,是要放長線,釣大魚,籌劃更大的一盤棋局:亮劍突厥,一戰打垮這個曾經呼風喚雨的草原霸主。

無論是之前的劉武周,還是剛剛被消滅的梁師都,他們都是被突厥扶持起來的割據勢力,用以對抗唐朝,壓制李唐王朝的生存空間。所以,唐軍消滅梁師都,正是要掃除進軍突厥的軍事障礙,拔掉突厥布設威脅唐朝的釘子。

突厥崛起於南北朝後期,是繼匈奴、柔然之後,又一個強大的草原游牧民族,曾經與北周、北齊、隋、唐四個朝代,有著數不清,道不明的恩怨糾葛。很快,趁著隋末天下大亂,中原混戰之際,突厥一躍而起,成為了叱吒草原的北方霸主,實力日益強盛,據史書記載:

突厥阿史那氏,蓋古匈奴北部也。居金山之陽,臣於蠕蠕,種裔繁衍。至吐門,遂強大,更號可汗,猶單于也,妻曰可敦。其地三垂薄海,南抵大漠。……可汗建廷都斤山,牙門樹金狼頭纛,坐常東向。

隋朝末年,中原戰亂不斷,突厥趁機發展壯大,與隋朝公然決裂。並且,中原內地的許多割據政權,紛紛向突厥稱臣,或與突厥結盟,換取突厥的支持,像薛舉、李軌、劉武周、竇建德、劉黑闥、梁師都等,包括唐朝也不例外。

當初,李淵父子晉陽起兵,舉義反隋。為了爭取到突厥的支持,李淵特意委派司馬劉文靜,出使突厥。最後,劉文靜憑藉三寸不爛之舌,成功說服突厥始畢可汗,支持李淵。後來,在李家父子進軍關中的過程中,始畢可汗命大將特勒康鞘利,率領五百騎兵、兩千匹戰馬,為李淵助陣,協助義軍攻打關中。

唐朝與突厥之間的邊境爭端,由來已久,前文屢次提到。隨著唐王朝統一戰爭的不斷勝利,突厥與唐朝的關係,逐漸趨於惡化。為了阻撓唐朝統一戰爭的推進,突厥處處設障。對內,突厥扶植多個反唐勢力,無所不用其極,壓制唐朝;對外,突厥大軍連年南下,入侵唐朝內地,攪得大唐邊境不得安寧。

縱觀整個唐初統一戰爭,突厥幾乎年年入侵唐朝。小規模入侵不計其數,而大規模的入侵,主要有兩次。而且,面對突厥帶來的嚴重軍事威脅,唐高祖李淵的內心深處,也曾經產生過動搖,甚至一度萌生出遷都的念頭。

為此,當時還是秦王的唐太宗李世民,竟然不惜當眾與父親、大哥對著干,堅決反對遷都,惹得父親李淵勃然大怒,導致唐高祖武德後期李淵、李建成、李世民父子、兄弟關係的日益緊張。這是怎麼回事呢?且聽娓娓道來。

武德七年七月,突厥主力大舉南下,自原州入寇,侵略唐朝關中腹地。這次突厥入侵關中,估計也就是為了搶點東西,並沒有打持久戰的準備。這樣一來,就給唐軍創造了難得的殲敵良機。

因此,唐高祖迅速作出部署,派遣寧州刺史鹿大師,率軍馳援原州;大將楊師道領兵,直趨大木根山,截斷突厥大軍的歸路。隨後,突厥轉兵進攻隴州。結果,唐軍猛將尉遲敬德,揮軍截擊突厥,大獲全勝,擊退了突厥的入侵。

不過,突厥此次入侵,卻讓唐朝不少大臣,產生了畏戰心理。他們看來,突厥年復一年,去而復返,確實有些麻煩。怎麼辦呢?這時,朝中一些大臣,向唐高祖提出了一個建議:遷都。有的大臣認為,突厥入侵,完全是看中了長安的子女玉帛,倘若焚燒長安而不定都於此,突厥自會退去,不再與大唐為敵:

突厥所以屢寇關中者,以子女玉帛皆在長安故也。若焚長安而不都,則胡寇自息矣。

焚燒長安而不都,這個想法簡直是荒唐。沒想到,唐高祖最初竟然採納了這個意見。而後,唐高祖當即委派中書侍郎宇文士及,逾南山至樊、鄧地區,勘測地形,打算找個合適定都的地方,準備實施遷都計劃。

當時,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宰相裴寂,都贊成這個遷都建議。另一位宰相蕭瑀,雖然不贊成遷都樊、鄧,卻不敢犯顏直諫,違背皇帝的意願,遲遲沒有表態。此時此刻,唯有一人站了出來,提出了反對意見,堅決抵制棄守長安,誰呢?秦王李世民。

多年的戰爭生涯,以及冷靜的判斷,讓李世民清楚地意識到,長安對於大唐王朝的重要性。自從李唐建國,定都長安起,長安早已成為了大唐的根基。如果放棄長安,大唐必將失去天下民心的支持,頃刻間就會土崩瓦解。況且,大唐坐擁百萬雄兵,倘若不戰而退,豈不是要淪為當世的笑柄。故而,李世民堅決反對焚燒長安而遷都,並向父親李淵,舉出了霍去病抗擊匈奴的例子:

戎狄為患,自古有之。陛下以聖武龍興,光宅中夏,精兵百萬,所征無敵,奈何以胡寇擾邊,遽遷都以避之,貽四海之羞,為百世之笑乎!彼霍去病漢廷一將,猶志滅匈奴;況臣忝備藩維,願假數年之期,請系頡利之頸,致之闕下。若其不效,遷都未晚。

李世民主動請纓,願意效仿西漢名將霍去病,與突厥人一決勝負,如果不成功,到時候再遷都也不遲。李世民的這個建議,唐高祖剛開始是同意的。可是,太子李建成卻認為,秦王過於自以為是。而且,李建成還列出了西漢大將樊噲以十萬大軍就能橫掃匈奴的故事,反駁李世民:「昔樊噲欲以十萬眾橫行匈奴中,秦王之言得無似之!」

李建成和李世民唱起了對台戲,兄弟二人,當著父親、朝廷百官的面,針鋒相對,互不相讓。面對大哥李建成咄咄逼人的反駁,李世民也毫不示弱,立刻據理力爭,和李建成直接杠了起來:

形勢各異,用兵不同,樊噲小豎,何足道乎!不出十年,必定漠北,非敢虛言也!

事實上,李建成和李世民對著干,完全有些抬杠的意思。因為這個時候,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的儲位之爭,在朝中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情。所以,李建成這樣做,可以理解,就是要竭盡全力地壓制李世民。

最終,唐高祖李淵聽從了李世民的建議,停止了焚燒長安,遷都樊、鄧的行動。可是,太子李建成與後宮嬪妃,卻在唐高祖面前,肆意詆毀李世民,說李世民阻止遷都是包藏禍心,想趁抗擊突厥之機,總攬全國兵權:

突厥雖屢為邊患,得賂則退。秦王外托禦寇之名,內欲總兵權,成其篡奪之謀耳!

以上是出自司馬光《資治通鑒》中的內容。可是,在《舊唐書·太宗本紀》中的記載,卻與《資治通鑒》的記載,截然不同。《舊唐書·太宗本紀》中記載,當李世民提出反對遷都,願意領兵抗擊突厥時,唐高祖李淵的反應卻是,「高祖怒」,但最終的做法,還是「仍遣太宗將三十餘騎行剗。還日,固奏不可移都,高祖遂止」。

雖然最後,唐高祖還是放棄了遷都的決定,但其實可以看出,李淵的做法,頗有點被迫的意思。而且,在放棄遷都之前,高祖的表現是「大怒」。由此可見,在武德後期,唐高祖對李世民已經極度不滿。因為李世民立下的蓋世功勛,又因為李世民無限擴張的政治與軍事勢力,以及覬覦太子之位的野望,無論是作為父親還是君主,李淵都是無法容忍的。

此次遷都未果,固然能夠影射出來,李唐王朝內部的權力鬥爭,李世民與父親李淵、大哥李建成之間日益凸顯出來的矛盾;可是,從另一個方面,也可以看出,突厥對唐王朝的軍事威脅,竟然一度讓唐高祖李淵萌生出了遷都的錯誤念頭。幸好最後,這種荒唐的想法,在秦王李世民的力阻之下,才沒有釀成千古之恨。

就在遷都之爭過去沒多久,突厥再次捲土重來,唐朝迎來了立國以來一次大規模的突厥入侵。這次突厥入侵,聲勢空前浩大,對大唐造成了泰山壓頂之勢。最終,還是秦王李世民,憑藉其過人的膽識、超人的謀略,成功地幫助唐朝渡過了一次國家危機,兵不血刃,不費一兵一卒,迫使突厥退兵,將一場大戰消弭於無形。

武德七年八月,突厥頡利、突利兩大可汗,舉全國之兵力,連營南下,進犯唐朝。此次,突厥二汗共同領兵,其南下的聲勢,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浩大。戰事初期,形勢對唐朝極度不利。突厥大軍一路南下,如入無人之境,推進速度非常快,一直攻到豳州以南,距離長安不到三百餘里,長安一時危如累卵。

此前,因為突厥大舉入侵,唐高祖曾經一度意欲遷都。現在,突厥舉國之力南侵,唐高祖更不敢小覷。這一次,唐朝面對的敵人,不是國內的割據群雄,而是一群快馬彎刀的草原狼。所以,為了保衛長安,唐高祖再次使出了大唐帝國的「王牌」,不用猜都知道此人是誰——秦王李世民。

唐朝舉國上下,若論軍事鬥爭經驗、領兵作戰能力,無人可以超過李世民。更何況,李世民還是唐高祖親封的「天策上將」,是大唐獨一無二的最高軍事統帥。而且,在此之前,李世民堅決反對避戰遷都,力主領兵抗擊突厥。思來想去,唐高祖最終決定,命秦王李世民率軍出征,抵禦突厥,齊王李元吉亦隨軍前往。

當時,關中地區陰雨不斷,糧運阻絕,將士疲敝,武器裝備更是出現了故障。在這種情況下,唐軍迎擊突厥,似乎充滿了種種困難。因此,滿朝文武、軍中諸將,都對此憂心忡忡,總是擔心此番出師不利。

但是,這種情況,放在李世民這裡,完全都不算事兒。在這場率軍抗擊突厥的作戰中,李世民以其過人的軍事智慧,以及令人折服的膽魄,克服了一個又一個不利因素,最終成功化險為夷,力挽狂瀾。

李世民率領唐軍,從長安開拔。很快,李世民與唐軍將士,便在豳州與突厥軍隊正面遭遇。那時,頡利、突利二汗,親領萬餘突厥騎兵,在豳州城西列陣,對唐軍形成壓迫態勢。與此同時,李世民星夜兼程,率軍趕赴前線,陳兵於五隴阪,與突厥騎兵主力對峙。雙方擺開陣勢,隨時要進行一場硬碰硬的較量。

戰場的態勢,突厥具有壓倒性優勢,且突厥鐵騎驍勇善戰,世人皆知。真要打起來,唐軍未必會佔上風。敵眾我寡,雙方實力懸殊。就在這個時候,李世民做了一個近乎瘋狂的舉動,這位堂堂大唐的秦王,天策上將,居然親率一支戰騎,來到兩軍陣前,直面突厥大軍。

李世民不愧是英雄虎膽,天馬行空。只見,李世民親率數百輕騎,來到兩軍陣前。他的這個舉動,著實將所有人嚇了一跳。所有人都在想,秦王殿下是不是瘋了!沒等眾人反應過來,李世民突然朝著對面的頡利可汗,厲聲高喊,說了一番至今聽起來,依然霸氣側漏,振聾發聵的話:

國家於突厥無負,何為深入?我,秦王也,故來自與可汗決,若固戰,我才百騎耳,徒廣殺傷,無益也。

這段話說得豪氣干雲。李世民質問頡利可汗,我大唐與你們突厥早有盟約,如今你們深入我境,究竟是何居心?可汗你若有膽,就當著兩軍將士的面,和我來一場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單打獨鬥。你若無膽,我身後就這數百輕騎,用我的數百輕騎,挑戰你的突厥大軍,看一看誰更厲害!

其實,李世民之所以如此盛氣凌人,態度囂張,也是刻意為之,他就是要在氣勢上壓頡利一頭,讓他不敢輕舉妄動。另外,李世民也清楚,突厥內部派系林立,正好可以利用這一點,挑起突厥二汗之間的猜疑。緊接著,李世民話鋒一轉,對著一旁的突利可汗,說了一番捉摸不透的話:

爾往與我盟,有急相救;今乃引兵相攻,何無香火之情也!

聽到李世民這麼說,突利可汗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道李世民唱的是哪一出。於是,突利可汗默不作聲。可是,一聽見「香火之情」四個字,頡利可汗的心中,立刻犯起了嘀咕,難道突利真和李世民有聯繫,兩人會不會一唱一和,設計自己吧。

正當頡利可汗疑慮之時,李世民卻單騎向前,準備渡過溝水,做出了要和突利可汗重續金蘭的樣子。李世民的這番操作,更加堅定了頡利可汗的疑心,急忙派人,阻止李世民過河,說:「王毋苦,我固不戰,將與王議事耳。」隨即,頡利可汗稍稍引兵退卻。

突厥稍稍後撤不久,突然,大雨傾盆。李世民大喜過望,看來連老天爺都站在自己這一邊了。為什麼呢?因為突厥騎兵擅長騎射,倚仗弓箭之利。如今,碰上大雨天氣,突厥人弓弦開膠,騎射優勢蕩然無存。而唐軍則不同,憑藉刀劍長槊之硬戰,以己之長克敵之短,正是這個道理。因此,李世民對諸將說道:

虜所恃者弓矢耳,今積雨彌時,筋膠俱解,弓不可用,彼如飛鳥之折翼;吾屋居火食,刀槊犀利,以逸制勞,此而不乘,將復何待!

李世民認為,如果唐軍趁著雨夜挺進,包圍突厥大營,定然會使突厥軍心大亂,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於是,李世民下令,全軍迅速冒雨穿插,連夜挺進,直逼突厥大營,對其形成包圍之勢。面對突如其來的唐軍,突厥軍隊頓時亂了陣腳,驚慌失措,完全沒有料到唐軍會冒雨突襲。

寫到這裡,肯定有人認為,接下來,李世民肯定會趁著雨夜,發起突襲,大敗突厥軍隊。可是,出人意料的是,李世民並沒有發起進攻,而是派人進入敵營,與突利可汗談判。最終,突利可汗被成功說服,表示不願和唐軍交戰。儘管此時,頡利可汗依然想要和唐軍打下去;奈何,突利已經向李世民妥協,自己孤立無援,只能服從現實。沒有辦法,頡利可汗委派自己的心腹大將——夾畢特勒阿史那思摩,前往唐營,面見李世民。最終,唐朝與突厥,雙方達成協議,突厥大軍遂引兵退去,一次威脅帝都長安的軍事危機,再度化於無形之中。

這次突厥大舉入侵,雖然最後,李世民憑藉自己的勇氣與膽略,成功逼退了突厥人的進犯。但是,從此次應對突厥入侵,也能看出,唐朝當時的對突策略,還存在一定的妥協性。因為那時的唐王朝,剛剛完成一統,百廢待興,尚不具備與突厥決戰的實力,只能採取議和,談判的方式,與突厥訂立盟約,迫使突厥退兵。這是突厥的第一次大規模入侵。

前文說過,突厥先後對唐朝發動過兩次大規模入侵。武德七年八月的入侵,突厥大軍深入關中腹地,打到長安附近,威脅到了唐朝京師的安全。那麼,武德九年的第二次入侵,突厥則一度兵臨長安城下,差點讓唐朝面臨亡國之危,而且,這次入侵,還是發生在唐太宗剛剛當上皇帝不久。

武德九年八月,唐太宗李世民登基還不到一個月,這個時候,從遙遠的邊關,傳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一支十餘萬人的突厥鐵騎,從塞北草原呼嘯南下,穿過黃河,一路燒殺劫掠,直撲關中而來。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在梁師都的慫恿與引領之下,武德九年的秋天,突厥頡利、突利二汗,集結了十餘萬精銳鐵騎,號稱百萬之眾,再次大舉南下,入侵唐朝。十餘萬突厥鐵騎,在頡利、突利兩位可汗的率領下,一路深入關中,進犯涇州、武功、高陵。一時間,京師長安戒嚴,進入一級戰備狀態,防禦突厥進攻。

那個時候,玄武門之變才過去不久,李世民接受唐高祖李淵禪讓,登基還不到一個月,準確地說,還不足二十天。唐太宗初登帝位,突厥的「百萬大軍」,便大舉揮師南下,著實送給了唐太宗一份「大禮」。

形勢危急,面對突厥人的大兵壓境,唐太宗自然不能無動於衷。畢竟,李世民是一位久經沙場,以神武定四方的馬上天子,突厥人的強大攻勢,嚇不倒這位一代英主。很快,唐太宗立刻作出了部署。

八月二十四日,突厥鐵騎進犯高陵。此時此刻,突厥已經連下涇州、武功二城,直逼高陵。若是突厥再攻破高陵,便能順勢而下,威逼長安。所以,無論如何,唐廷也要不惜代價,馳援高陵,阻擊突厥騎兵。

不過,唐太宗到底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他的想法與眾不同。在唐太宗看來,馳援高陵,只能暫時阻截突厥進攻,卻不能給予敵軍沉重打擊。因此,唐太宗決定誘敵深入,關門打狗。故而,目光如炬的唐太宗,將決戰地點選在了涇陽。

唐太宗清楚,突厥騎兵擅長騎射,而涇陽三山環繞,不利於騎兵馳突,突厥的騎射優勢,將很難施展出來,正好以此痛擊突厥。於是,唐太宗立刻調兵遣將,任命右武候大將軍尉遲敬德為涇州道行軍總管,率領唐軍精銳,直趨涇陽,迎擊突厥大軍。

尉遲敬德是唐太宗的心腹愛將,也是唐軍中的一員猛將,屢建戰功,神勇無敵,打起仗來不要命,敢於和敵人死戰。所以,唐太宗派尉遲敬德前往涇陽迎敵,正是看中了他的這一特點。

尉遲敬德並沒有辜負太宗的信任,很快就率領唐軍,打了一個大勝仗。到達涇陽前線后,尉遲敬德便和突厥大軍,狹路相逢,兩軍在涇陽展開大戰。在作戰當中,尉遲敬德親率一隊輕騎,殺入敵陣,擒獲突厥大將俟斤烏沒啜,斬首千餘級,大破突厥。涇陽一戰,尉遲敬德大破突厥騎兵,重創敵軍。

涇陽之戰不久后,頡利可汗親率大軍,進至渭水以北,在便橋安營紮寨。此時的突厥大軍,與長安近在咫尺。應該說,大唐王朝已經到了生死一線的地步,長安城下,馬上就要爆發一場大戰。

首先,當時唐朝的援軍,分散於各地,無法及時會集長安,遠水解不了近渴。另外,唐朝剛剛掃平國內群雄,接手的是一個滿目瘡痍,飽受戰火摧殘的華夏大地。就當時的情況而言,百姓人心思安,國家急需休養生息。眼下的唐王朝,實在經不起一場如此大規模的戰爭。所以,唐太宗陷入了左右為難之中。

偏偏此時,突厥人又來落井下石。頡利可汗駐營渭水北岸,兵臨長安,咄咄逼人。膨脹起來的頡利可汗,派遣心腹執失思力,進入長安,來向唐太宗攤牌。執失思力見到唐太宗后,態度非常傲慢,一開口就直接威脅道:「二可汗兵百萬,今至矣!」意思是說,我們的百萬大軍,已經兵臨城下,望陛下早做決斷。

面對突厥來使的傲慢無禮,唐太宗絲毫沒有感到害怕。畢竟,李世民也是從刀光劍影,血雨腥風中走出來的,這種場面他見的多了。聽到執失思力的威脅,唐太宗勃然大怒,當堂厲聲怒斥,還要揚言殺了他:

我與可汗嘗面約和,爾則背之。且義師之初,爾父子身從我,遺賜玉帛多至不可計,何妄以兵入我都畿,自誇盛強耶?今我當先戮爾矣!

眼看唐太宗就要將執失思力推出去斬了,執失思力這才害怕了,雙腿一軟,連忙跪下求饒。同時,蕭瑀、封德彝兩位宰相,也來勸諫唐太宗,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還是對其以禮相待為好。而後,唐太宗就坡下驢,沒有殺掉執失思力,而是將他關押於門下省。其實,這也是唐太宗向突厥發出的死守信號。

但是,唐太宗非常清楚,長安守軍兵力不多,各地援軍趕赴長安,也需要一段時間。倘若死守長安,肯定撐不了多久,難以抵擋住城外的十餘萬突厥鐵騎。可眼下大敵當前,需要唐太宗當機立斷。經過短暫的考慮,李世民作出了一個決定,孤身涉險,親自出城,和頡利可汗會上一會。

李世民到底是曾經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大唐戰神,孤膽英雄,在這個時候體現出來。但見,唐太宗與侍中高士廉、中書令房玄齡、將軍周范等六人六騎,由玄武門出長安,親臨渭水。

只見,英武不群的唐太宗李世民,端坐在駿馬之上,立於渭水岸邊,與頡利可汗隔水對峙,斥責其背盟犯境。對面的突厥士兵,望向這邊,仔細一看,這不就是當年的秦王,如今的大唐皇帝嗎!頓時,突厥軍中一陣騷動,不少人下馬羅拜。

隨後,唐朝各路諸軍,亦相繼趕到。一時間,唐軍旌旗蔽日,鎧甲光鮮,軍容嚴整。頡利可汗見此情形,不由心生疑惑,執失思力遲遲未歸,唐皇親臨前線,唐軍嚴陣以待,莫非李世民早有準備,要與突厥背水一戰。想到這裡,頡利可汗不免心中一寒,一旦唐軍置之死地而後生,將會是一支令人聞風喪膽的虎狼之師。

或許,唐太宗發現了頡利的內心變化,於是屏退眾人,命大軍在後列陣,自己則單獨上前,與頡利對話。然而,宰相蕭瑀卻認為,陛下此舉過於冒險,急忙上前,攔住太宗的御馬,直言進諫。沒想到,唐太宗卻不以為然,擺了擺手,說道:

吾籌之已熟,非卿所知。突厥所以敢傾國而來,直抵郊甸者,以我國內有難,朕新即位,謂我不能抗禦敵也。我若示之心弱,閉門據守,虜必放兵大掠,不可複製。故朕輕騎獨出,示若輕之;又震曜軍容,使之必戰;出虜不意,使之失圖。虜入我地既深,必有懼心,故與戰則克,與和則固矣。制服突厥,在此一舉,卿第觀之!

史書上並未記載,唐太宗與頡利可汗的對話內容,但不難想象,頡利肯定獅子大開口,提出了很多無理條件。出於維護大局的考慮,唐太宗只能忍下一時憤慨,答應了突厥所提的這些屈辱條件。

當天,頡利可汗派遣使者,與唐朝議和,唐太宗答應議和,隨即返回宮城。八月三十日,唐太宗駕臨長安城西,斬白馬,與頡利可汗訂盟於渭水便橋,雙方重新達成盟約。之後,突厥引兵撤走,史稱「渭水之盟」。

儘管後世史學家,評價「渭水之盟」時,極力稱讚唐太宗李世民的智勇雙全,憑藉智慧與突厥周旋,促成兩國訂盟。但是,必須承認,渭水之盟,對於唐朝而言,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不平等條約,是唐朝外交史上的奇恥大辱。唐朝迫於突厥的軍事壓力,只能答應突厥的漫天要價,以會盟換取短暫的和平。

因此,渭水之盟,成為了唐太宗心中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這位戎馬半生的大唐皇帝,自渭水之盟后,時時刻刻,都夢想有朝一日,一雪前恥,向突厥發起複仇之戰,掃除渭水之恥的陰霾,解決這個威脅大唐王朝的草原隱患。

事實上,唐太宗明白,大唐與突厥之間,早晚必有一戰。只不過,唐朝目前還不具備與突厥決戰的實力。一旦唐朝擁有了足夠的實力,就可以一舉蕩平突厥。渭水之盟,恰恰為唐朝贏得了休養生息,積攢實力的寶貴時間。

此後的四年時間裡,唐王朝積極地休養生息,厲兵秣馬,為反擊突厥積極地做著準備。譬如,唐太宗勵精圖治,採取了一系列利國利民的政治、經濟舉措,重用賢才,發展農桑,以此增強唐朝的綜合國力。在軍事上,唐太宗也在積極加強戰備,操練軍隊,提高唐軍士兵的單兵作戰能力,訓練出了一支驍勇善戰的大唐精銳。

比如,有一件事,就足以證明唐太宗的軍事革新。為了加強唐軍將士的戰鬥,唐太宗力排眾議,一改前朝禁止將領、士兵攜帶武器上殿的規定。唐太宗下令,數百精壯士卒,每天都要在顯德殿上,練習射箭。

甚至有的時候,唐太宗親自上陣,教習這些士卒如何射箭。並且,唐太宗定下獎勵制度,射中次數最多的人,賞賜弓矢、寶刀、布帛等物,眾多將帥亦要練習射術。為此,唐太宗曾經專門頒布了一道諭旨,闡述為何要讓將士們練習射箭:

戎狄侵盜,自古有之,患在邊境少安,則人主逸游忘戰,是以寇來莫之能御。今朕不使汝曹穿池築苑,專習弓矢,居閑無事,則為汝師,突厥入寇,則為汝將,庶幾中國之民可以少安乎!

可是,對於唐太宗這種打破常規的做法,群臣卻大多表示不解,認為此舉不合禮制,萬一有人心懷歹念,行刺皇帝,後果將不堪設想。於是,許多大臣紛紛上書進諫。比如,韓州刺史封同人「詐稱驛馬入朝」,向皇帝進諫。面對眾臣的一致反對,唐太宗卻不為所動,依舊堅持己見,說:

王者視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內,皆朕赤子,朕一一推心置其腹中,奈何宿衛之士亦加猜忌乎!

在唐太宗的積極推動,大力實行軍事改革之下,唐軍將士日日勤於操練,精進戰力。數年之間,唐王朝便擁有了一支能征善戰,無敵宇內的精銳勁旅。這支部隊,也成為了日後盪滅突厥的生力軍。

除了發展舉國農耕,重用賢才,實行軍事改革,加強唐軍的軍事力量以外,唐太宗還在為決戰突厥掃除障礙,鋪平道路。方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拔掉依附於突厥的割據勢力,讓突厥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前文專門說過,貞觀元年,割據恆安鎮的軍閥苑君璋,歸降唐朝;貞觀二年,唐軍大舉出兵,攻滅了朔方梁師都政權。至此,以前附屬突厥的所有割據政權,悉數被唐朝消滅。正因如此,唐王朝掃除了與突厥決戰的全部軍事障礙,佔據了反擊突厥的絕對地利優勢。

渭水之盟后的四年時間裡,唐太宗李世民奮發圖強,勵精圖治,為了洗雪渭水會盟的奇恥大辱,做了一系列充分的準備。在唐太宗的努力下,唐朝國力蒸蒸日上,具備了與突厥進行最後決戰的優勢、實力。

正所謂此消彼長,唐朝在唐太宗的治理下,百姓休養生息,將士勤於操練,君臣同心共治,國力日益增強。可以說,唐朝一切準備就緒,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就等著太宗皇帝一聲令下,大軍出征,向突厥射出復仇一箭。

反觀突厥方面,與唐朝的日漸強盛不同,渭水之盟后,曾經叱吒草原的突厥汗國,卻在一步步走向衰落,陷入絕境。不難看出,在唐朝走向強盛的同時,突厥反而走進了一個極端,滑入無底深淵。

突厥的衰落,是有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渭水之盟后,突厥大軍返回草原。就在返回草原不久后,突厥便遭遇了百年難遇的寒潮、雪災。自然氣候的惡劣,令整個漠北草原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貞觀元年十二月,草原遭遇雪災,致使許多羊、馬凍餓而死,民眾生活陷入困頓之中。由於嚴重的雪災,頡利可汗企圖再次採用戰爭的方式,轉嫁國內的經濟危機。於是,頡利可汗引兵逼近朔州,意欲再次入侵唐朝。

面對突厥的出爾反爾,陳兵邊境,朝中許多大臣向皇帝進言,突厥背盟無恥,必須對其予以討伐。可是,唐太宗卻非常清楚,他看得出來,突厥已是強弩之末,等到突厥部落叛盡,六畜死絕之際,再大舉出擊,亦為時不晚:

匹夫一言,尚須存信,何況天下主乎!豈有親與之和,利其災禍而乘危迫險以滅之耶?諸公為可,朕不為也。縱突厥部落叛盡,六畜皆死,朕終示以信,不妄討之;待其無禮,方擒取耳。

不出唐太宗所料。面對突如其來的寒潮、雪災,頡利可汗依舊在草原各部內,推行強硬的獨裁專制。為了緩解雪災造成的經濟壓力,頡利以王庭開支不足為由,向草原各部強征賦稅。如此一來,引發了草原各部的強烈不滿,薛延陀、回紇、拔也古、同羅等部,紛紛叛離,起兵反抗突厥,均遭到了突厥的殘酷鎮壓。

萬般無奈之下,叛離突厥的草原各部,相繼歸附於薛延陀部帳下,共同推舉薛延陀首領乙失夷男為可汗,形成了反抗突厥的同盟戰線。可是,對於各部落的一致擁戴,乙失夷男卻遲遲不敢接受。夷男雖然有心自立,卻擔心自己實力過於弱小,萬一舉事不成,反被突厥鎮壓清洗。

唐太宗得知草原各部紛紛叛離的消息后,大喜過望,正好可以藉此將它們拉到唐朝陣營。於是,唐太宗委派游擊將軍喬師望,作為特使,來到薛延陀部,冊封夷男為「真珠毘伽可汗」,並賜以巨鼓、旌旗。最終,夷男接受了唐朝的冊封,正式與突厥決裂。就這樣,唐朝等於和草原諸部建立同盟關係,南北制衡,起兵反抗,壓制突厥的生存空間。

這個時候,原本臣屬於突厥的草原各部,紛紛叛離。頡利可汗因此焦頭爛額,忙於鎮壓國內的部落叛亂,國力直線下降。偏偏就在這個時候,突厥內部的一次分裂,更加劇了突厥雪上加霜的狀況。

原來,突厥的二號人物突利可汗,與頡利可汗決裂。作為突厥的二把手,突利可汗為什麼也要叛離突厥呢?

突利可汗其人,本名阿史那什缽苾,是始畢可汗之子。武德二年,始畢可汗去世,由於什缽苾年幼,由其叔父俟利弗設,繼承汗位,是為「處羅可汗」。兩年後,武德四年,處羅可汗去世,什缽苾的另一位叔父咄苾,又被擁立為可汗,是為「頡利可汗」,可以說,什缽苾兩次與汗位失之交臂。

頡利可汗即位后,封什缽苾為小可汗,負責掌管突厥東部,管理契丹、靺鞨等部落,牙帳南接幽州,地位僅次於頡利可汗,號為「突利可汗」。那麼,突利可汗身為突厥的二號人物,為什麼會與突厥決裂呢?

自貞觀二年起,突厥國內,接連爆發嚴重雪災、部落反叛等事,令突厥國力大損。為了鎮壓部落叛亂,頡利可汗命突利率軍討伐。結果,突利可汗大敗,其麾下大部紛紛歸附唐朝。故而,頡利非常生氣,下令將突利囚禁起來,並且當眾鞭打羞辱。自此之後,突利可汗心懷怨懟,逐漸生出反叛之心。

貞觀二年四月,突利可汗秘密遣使入唐,表示願意歸附唐朝。可是,不知為何,消息意外走漏風聲,頡利可汗大軍圍攻。沒有辦法,突利只好向唐朝求援。接到突利可汗的求援后,唐太宗當即派遣小股兵力北上,接應突利。後來,突利可汗入唐后,唐太宗對其禮遇甚重,賜之御膳,授其右衛大將軍,封爵北平郡王,食邑七百戶。

雪災、部落叛亂、突利可汗歸附唐朝,這一系列的打擊,對於突厥而言,無疑是一個又一個的晴天霹靂。這個曾經縱橫馳騁,控弦百萬的草原霸主,一步步陷入了絕境之中。此時此刻,唐朝枕戈待旦,蓄勢待發,大舉反擊突厥的條件,已經逐漸成熟。現在,只差一個合適的契機。終於,契機來了。

貞觀三年十一月,突厥進犯河西。負責鎮守河西的兩員唐將:肅州刺史公孫武達、甘州刺史成仁重,各自領兵,形成掎角之勢。兩員大將,利用肅州、甘州的堅固城防,死戰堅守,最終大破突厥騎兵,俘虜千餘口。突厥此次進犯河西,以失敗告終。但是,這也讓唐太宗找到了出擊突厥的借口。

其實,早在突厥入侵河西之前,代州都督張公瑾曾經上了一道奏疏,向唐太宗陳述了六條可以出兵突厥的理由。張公瑾是李世民以前的心腹將領,參加過「玄武門之變」,算是從龍功臣。他的這道奏疏是這樣寫的:

頡利縱慾逞暴,誅忠良,昵奸佞,一也。薛延陀等諸部皆叛,二也。突利、拓設、欲谷設皆得罪,無所自容,三也。塞北霜早,餱糧乏絕,四也。頡利疏其族類,親委諸胡,胡人反覆,大軍一臨,必生內變,五也。華人入北,其眾甚多,比聞所在嘯聚,保據山險,大軍出塞,自然響應,六也。

接到張公瑾的上疏,唐太宗如獲至寶,看來時機已到,反擊突厥,在此一舉。於是,唐太宗以「頡利可汗既請和親,復援梁師都」為由,出兵攻打突厥。貞觀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唐太宗下詔,兵分六路,進討突厥。唐朝此次六路大軍,幾乎聚集了唐朝數一數二的開國名將,可謂是全明星陣容。

第一路:唐太宗任命兵部尚書、代國公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代州都督張公瑾為副將,統率中軍,遠襲定襄。

第二路:并州都督、英國公李世勣為通漢道行軍總管,由東路率領主力大軍,直攻突厥腹地。

第三路:華州刺史、霍國公柴紹為金河道行軍總管,率軍由西路順黃河而下,與李靖、李世勣所部,形成呼應之勢。

第四路:任城郡王李道宗為大同道行軍總管,大將張寶相為副,自靈州向西北穿插挺進。

第五路:檢校幽州都督衛孝傑為恆安道行軍總管,率軍鎮守燕雲地區,阻斷突厥向東逃竄之路。

第六路:靈州大都督薛萬徹為暢武道行軍總管,取道東北,襲擊突厥大後方,包抄敵後,同時也負責監視突利可汗。

六路大軍,總共十餘萬兵馬,主要以李靖、李世勣、柴紹三路大軍,作為攻打突厥的主力。其餘三路兵馬,作為偏師,策應主力行動。同時,為了做到軍令一致,唐太宗特意下令,六路大軍十餘萬兵馬,統一由李靖指揮。也就是說,代國公李靖,是此次進攻突厥的最高統帥。唐軍六箭齊發,直刺突厥而來。

李靖是唐朝赫赫有名的一代兵聖,在唐初統一戰爭中,以用兵如神,出奇制勝而聞名。在盪滅蕭銑、平定江淮輔公祏、收復嶺南等一系列大戰中,李靖均立下了不世之功。所以,這次反擊突厥之戰,唐太宗以李靖為主帥,命他指揮六路大軍,可謂是知人善任,選將得當,對突厥志在必得。

其實,對於消滅突厥,唐太宗謀划多時。六路大軍出征不久,突利可汗入朝覲見。李世民對此非常感慨,對身邊侍臣說道,表達了自己要以戰雪恥的感情:「往者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稱臣於突厥,朕常痛心。今單于稽顙,庶幾可雪前恥。」

由此可見,唐太宗對於反擊突厥的高度重視。既然要開拓萬世功業,締造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唐,打敗突厥是第一步。此戰若勝,便能一舉奠定大唐威震四夷的格局,重塑華夏驕傲。那麼,前線的唐軍將士,是否會如李世民所願呢?

貞觀四年正月,李靖親率三千唐軍鐵騎,從馬邑出發,進屯惡陽嶺,直搗突厥王庭。三千唐軍鐵騎,在李靖的率領下,神不知鬼不覺,插入突厥腹地。緊接著,李靖沒有絲毫耽擱,趁著夜色,立刻對定襄城展開奇襲,大破突厥守軍,佔領定襄,唐軍初戰告捷,士氣大振。戰後,唐太宗這樣誇讚李靖:

李陵以步卒五千絕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書竹帛。靖以騎三千,蹀血虜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輩,足澡吾渭水之恥矣!

唐軍攻佔定襄的消息,一經傳出,頡利可汗整個人都懵了。他不明白,李靖為什麼敢於孤軍深入,看來唐朝是舉國來攻,主力必在其鐵騎之後,不禁大驚失色道:「唐不傾國而來,靖何敢孤軍至此!」慌亂之下,頡利可汗只得選擇逃跑,將牙帳撤往磧口。

頡利可汗逃至磧口,王庭一帶的突厥部眾,群龍無首,人心惶惶。趁著突厥人心離亂,李靖又玩起了心理戰,派出多路暗探,大行離間,分化突厥部眾。因此,不少突厥部眾,對頡利徹底失望。很快,頡利可汗的心腹大將康蘇密,護送隋煬帝的遺孀蕭皇后、孫子楊政道,前往定襄降唐。不久,蕭皇后、楊政道又被護送至長安。

起初,蕭皇后、楊政道來到長安后,一些投降唐朝的胡人中,盛行著一種傳言「中國人或潛通書啟於蕭後者」。故而,中書舍人楊文瓘上奏,請求審訊蕭后祖孫。然而,唐太宗卻表示既往不咎,說:

天下未定,突厥方強,愚民無知,或有斯事。今天下已安,既往之罪,何須問也!

再來說唐軍與突厥的戰事。

在得知康蘇密降唐后,頡利可汗的內心,更是驚恐不安,不敢多做停留。於是,頡利可汗繼續率領部眾,一路撤退至陰山一帶。其實,在頡利撤往陰山的途中,李靖早已傳信給各路唐軍主將,命他們火速進軍,包圍頡利可汗,對其部眾進行輪番進攻。因此,接下來,突厥遭到了來自唐軍一連串毀滅性的打擊。

頡利可汗退往陰山,行至渾河,先是遭到了柴紹所率金河軍的攻擊,突厥大敗。兵敗渾河后,頡利可汗繼續後撤。此時,唐朝三路主力中的通漢軍,在主將李世勣的帶領下,自雲中出兵。正好,李世勣率領通漢軍,在白道與突厥軍隊正面遭遇。雙方展開一場激戰,突厥再次大敗,死傷無數。

經歷渾河、白道兩戰慘敗,突厥幾乎折損了半數人馬,僅剩一些被唐軍打剩下的殘兵敗將,只能勉力維持。終於,頡利可汗率領部眾,逃入了陰山。但是,沒過多長時間,二月初八,李靖親率三千唐軍精銳鐵騎,直奔陰山而來。最後,李靖僅以三千鐵騎,大破頡利可汗數萬突厥兵馬於陰山。

李靖率軍在陰山大破突厥,不過,頡利可汗依然不甘失敗。陰山之敗后,頡利可汗流竄於鐵山,尚能糾集數萬餘眾。但是,這個時候,突厥早已兵敗如山倒,精銳損失殆盡,只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

為了恢復元氣,頡利可汗主動向唐朝服軟。不久后,頡利可汗派遣親信執失思力,入朝覲見,表示願意舉國歸附。實際上,這就是頡利可汗的緩兵之計。頡利的意圖是,趁草青馬肥之際,突圍進入漠北,藉機東山再起。因此,頡利可汗以和談為幌子,給唐朝大擺迷魂陣,暗地裡則在積蓄力量,準備向漠北轉移。

唐太宗何許人也,天縱聖明,他難道還看不出突厥人的那點小心思!唐太宗一眼就看透了,頡利根本不是真心和談,他就是在故意拖延時間。對於突厥的拖延戰術,唐太宗雙管齊下,一方面,派遣鴻臚卿唐儉、將軍安修仁等人,前往突厥安撫,穩住頡利;另一方面,唐太宗又秘密傳詔李靖,讓他率軍,隨時迎戰突厥殘部。

貞觀四年二月,李靖率領唐軍主力,與李世勣通漢軍所部,會師於白道。李靖、李世勣兩軍會師后,立刻商討如何對頡利發起最後一擊,徹底將其消滅,毀掉突厥所有的希望。李世勣將自己的想法,向李靖和盤托出:

頡利雖敗,其眾猶盛,若走度磧北,保依九姓,道阻且遠,追之難及。今詔使至彼,虜必自寬,若選精騎一萬,齎二十日糧往襲之,不戰可擒矣。

李世勣的建議,兵貴神速,陛下既然派出使者議和,可以藉機麻痹頡利,令其放鬆警惕。這時,我們挑選一萬精騎,突襲敵營,定能一戰擒獲頡利。顯然,李靖非常贊同李世勣的計策,握著李世勣的手腕,高興地說道:「公之此言,乃韓信滅田橫之策也。」所以,李靖、李世勣二人,一拍即合,決定奇襲突厥大營。

於是,李靖便將這個決定,告知副將張公瑾。但是,張公瑾卻十分擔心,唐儉等人尚在敵營,如果襲擊突厥,恐怕會傷及唐儉性命:「詔書已許其降,使者在彼,奈何擊之!」誰知,李靖卻認為,犧牲一個唐儉,能換來一場勝利,非常值得,對張公瑾說道:「此韓信所以破齊也。唐儉輩何足惜!」

定下奇襲計劃后,李靖率領精銳,連夜行軍,李世勣則率領主力,緊跟其後,雙雙逼近突厥大營。李靖率軍冒雪行至陰山時,發現那裡有千餘突厥營帳,將其盡數俘獲,並讓這些人作為嚮導,為唐軍帶路。

再來看突厥一方,頡利可汗見唐朝使者唐儉、安修仁來到大營,以為唐太宗真的允許議和,便放鬆了警惕,沒有加以防備。孰不知,正是因為頡利可汗這個愚蠢的行為,將會讓他遺憾終生。

不一會兒,李靖便摸到了突厥大營。靠近敵營后,李靖命令麾下偏將蘇定方,親率兩百騎兵,作為前鋒突擊。蘇定方帶領兩百騎兵,在濃霧天氣的掩護下,銜枚疾馳,直至距離頡利牙帳只剩七里時,突厥人才有所察覺。

可是,已經來不及了。蘇定方率領兩百騎兵,長驅直入,一舉攻破了頡利可汗的牙帳。混亂之中,頡利騎乘著千里馬,急忙向後逃遁。隨後,李靖指揮大軍,殺入突厥大營。頃刻之間,突厥軍隊土崩瓦解,四處潰散。唐儉、安修仁等人,趁著唐軍攻破突厥大營的機會,脫險回歸。

此戰,李靖指揮唐軍,襲破突厥大營,殲滅突厥萬餘兵馬,俘獲男女人口十餘萬,雜畜數十萬。並且,李靖在攻破突厥大營,殲滅突厥主力的同時,還殺死了突厥的可賀敦,也就是隋朝義成公主,生擒頡利之子疊羅施。

頡利可汗陰山慘敗,趁亂逃走後,率領萬餘殘部,準備通過磧口突圍。不曾想,李世勣早已率軍佔據磧口。當頡利到達時,發現磧口已被唐軍攻佔,自己根本無法通過。就在這時,頡利手下的大酋長們,見到頡利大勢已去,紛紛率眾降唐。李世勣俘虜頡利五萬餘口,領兵返還。

既然無法從磧口突圍,頡利可汗只好另選突圍路線。於是,頡利帶領其部,由雲中倉皇向西逃竄。頡利的意圖是,投奔吐谷渾或者高昌。但是,此時的頡利,已是一隻喪家之犬,無人願意繼續跟隨他。逃亡途中,頡利的部下,大多叛逃而走。最後,頡利可汗身邊,僅剩數十名騎兵跟隨。

怕什麼來什麼。頡利狼狽逃亡之時,偏偏與任城王李道宗所率的大同軍遭逢。任城王李道宗引兵進逼,一番廝殺下來,頡利不敵,帶著數名騎兵,連夜逃奔,藏匿於荒山野嶺之中,躲避唐軍追殺。可是,頡利終究逃不過唐軍的天羅地網。最終,唐將張寶相率軍追擊,將頡利可汗擒獲,押赴京師長安。

至此,曾經叱吒草原,驍武憑陵的突厥汗國,徹底灰飛煙滅。數百年間,一直威脅中原王朝的北部邊患,以唐王朝的圓滿完勝而被徹底解除。南抵陰山,北起大漠的廣袤區域,全部納入大唐帝國的統治範圍之中。也就是說,曾經作為漢族死敵的草原勢力,從此以後,成為了大唐版圖中的一部分。

隨著陰山大捷的勝利,頡利可汗的被擒,唐朝反擊突厥,以唐朝的全勝落下帷幕。突厥覆滅后,原先依附於突厥的少數民族,也全部歸順唐朝。而且,歸附的四夷君長,上書唐太宗,請求尊稱唐太宗為「天可汗」。就是說,唐太宗不僅僅是中原王朝的皇帝,更是少數民族的領袖。「天可汗」也成為了唐太宗一個新的名片,一個帝國的驕傲。

唐朝盪滅突厥之戰,是繼漢武帝劉徹北擊匈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馬踏柔然之後,中原王朝對北方游牧民族又一次取得的輝煌勝利。時隔數百年後,華夏民族的獵獵旌旗,再次插到了塞北草原之上!

那麼,被唐軍生擒的頡利可汗,他的人生結局,又是怎樣的呢?作為勝利者的唐太宗,會不會對這個草原強敵,痛下殺手?

貞觀四年四月,頡利可汗被押至長安,獻俘太廟。唐太宗親自駕臨順天樓,陳列文物儀仗,樓下的百姓、士民,紛紛湧來圍觀。隨後,官吏便將頡利押到皇帝面前。唐太宗當著眾臣與百姓的面,怒斥頡利五大罪行:

而罪有五:而父國破,賴隋以安,不以一鏃力助之,使其廟社不血食,一也;與我鄰而棄信擾邊,二也;恃兵不戢,部落攜怨,三也;賊華民,暴禾稼,四也;許和親而遷延自遁,五也。朕殺爾非無名,顧渭上盟未之忘,故不窮責也。」

不過,唐太宗並沒有殺掉頡利,而是十分大氣,拿出了一個勝利者應有的姿態。唐太宗下令,釋放頡利的家屬,讓他住在太僕,由國家提供飲食起居。後來,唐太宗授頡利可汗為右衛大將軍,並賜良田美宅。

貞觀八年,頡利可汗在長安病逝,終年五十六歲,一代草原梟雄就此隕落。頡利可汗死後,唐太宗追贈頡利為歸義王,謚號為「荒」,命其國人安葬,按照突厥風俗火化,葬於灞水之東。

根據史書記載,得知頡利被擒的消息后,太上皇李淵非常興奮,感嘆道:「漢高祖困白登,不能報;今我子能滅突厥,吾託付得人,復何憂哉!」不難看出,對於攻滅突厥,就連已經退位的唐高祖李淵,也是從骨子裡高興。

故而,太上皇李淵和唐太宗李世民,在凌煙閣大擺酒宴,與貴臣十餘人、諸王、嬪妃、公主,高歌宴飲。酒酣耳熱之際,太上皇竟然親自彈奏起了琵琶。看到父親如此高興,唐太宗也借著酒勁,配合著父親,跳起舞來。席間,公卿眾臣,紛紛向太上皇、皇帝敬酒祝賀。酒宴一直舉辦到半夜,才算作罷。

盪滅突厥,生擒頡利可汗,令整個大唐王朝陷入舉國歡慶之中。貞觀四年的京師長安,註定是一個不眠之夜。盪滅突厥,標誌著一個強盛的大唐王朝,崛起於世界東方,奠定了唐王朝東亞核心的崇高地位!所以,唐滅突厥之戰,正式為大唐開國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從武德元年唐高祖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大唐王朝開始,到貞觀二年唐軍擊滅朔方梁師都政權,消滅了建國戰爭中的最後一個勁敵,再到貞觀四年的陰山大捷,唐朝趁突厥內亂,兵分六路,大舉北伐,徹底盪滅突厥汗國,平定北方草原勢力。歷時十二年,李唐王朝終於實現了一統天下,掃平群雄的夙願。經過十二年的不懈努力,李唐王朝,這個由關隴貴族集團建立,崛起於亂世的封建王朝,最終從一個地方政權跨入了大一統王朝,成為了一個幅員遼闊的龐大帝國。

十二年的金戈鐵馬,大唐王朝憑藉其不屈不撓的鬥志、力壓群雄的軍事力量、海納百川的胸襟,以及洞穿全局的智慧,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掃平群雄,一統天下。在這個過程中,大唐曾經有過迷茫,也曾遇到過挫折。但是最終,大唐排除萬難,克服艱險,實現了夢寐以求的宏願。因為,歷史選擇了大唐。

大唐開國,是一部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這是一個刀光劍影,激情燃燒的時代,這是一個英雄拔劍而起,長槍策馬破陣的時代。一部薈集著皇權、江山、家國、霸業的時代交響樂,穿梭於中國歷史的天空中。

短短的十二年中,華夏大地上,曾經湧現出一個個叱吒風雲,號令天下的亂世群雄,李密、薛舉、薛仁杲、李軌、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杜伏威、輔公祏、蕭銑、梁師都;也曾經誕生出了許多燦如星海的帝王將相,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魏徵、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秦瓊、程咬金、尉遲敬德、李靖、李世勣……

大唐王朝的統一戰爭,是一個革故鼎新,鳳凰涅槃的重生。首先,唐朝僅用十二年的時間,翦平割據,重新實現了對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北方草原的完全統一,結束了自隋末以來狼煙四起,群雄並立的紛爭亂世,糾正了隋煬帝暴政而造成的種種社會積弊,宣告了一個統一的、強盛的唐帝國的真正崛起。

其次,唐王朝的統一戰爭,充分汲取了前隋政治體制中的精華成分,並將這些新鮮的血液,注入於唐朝國家建設之中。伴隨著唐初統一戰爭的圓滿勝利,和平安寧的曙光,終於降臨到了這片飽受數百年戰亂蹂躪的土地上。巍巍華夏,即將迎來一個睥睨世界的大唐,迎來一個嶄新的盛世——煌煌盛唐!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唐初統一戰爭的勝利,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大唐盛世的到來。如果沒有這十二年的拋頭顱,灑熱血,或許,就不會有日後「開元盛世」的盛唐氣度,就不會有李白筆下「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的豪邁氣勢。事實上,從古至今,史學界都對唐朝給予了極高評價。比如,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就這樣評價唐朝:

唐代之史可分前後兩期。前期結束南北朝相承之舊局面,後期開啟趙宋以降之新局面,關於政治、社會、經濟者如此,關於文化學術者莫不如此。

如今,大唐,早已成為國人心目中永遠的驕傲。現在的中國人,只要一提起唐朝,一定會不約而同地說出四個字:大唐盛世。大唐盛世群星閃耀,千載的風流,至今依舊曆歷在目。提起大唐,人們的腦海中,肯定會閃現出這樣幾個字眼:富強、文明、昌盛、開放。總而言之,唐朝是一個令人無比神往、無比羨慕的國度。

在完成一統天下,翦平割據,結束隋末戰亂的歷史使命后,飽受兵燹荼毒的華夏大地,終於盼來了一個強盛的帝國——大唐帝國;迎來了一位名垂青史,流芳萬世的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更迎來了一個四夷賓服,國富民強的初唐治世——「貞觀之治」。撥開層層雲霧,看到的是一道熾熱的陽光,照亮了中國歷史的天空。

此後的兩百多年,這個國度的所有子民,在大唐王朝的帶領下,一步步沖向了中國歷史的盛世巔峰,締造了一段又一段盛唐傳奇。大唐,猶如一座拔地而起的山峰,屹立於世界東方!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巍巍大唐:開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巍巍大唐:開國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九章 天下一統(2)——江山一統歸大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