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拿得起放不下的歐洲史(下)》
決戰東北歐
轟轟烈烈、爾虞我詐的大航海時代,各懷鬼胎的海上列強們忙於弱肉強食的同時,歐洲大陸的腹地也在忙著進行戰後分贓。
北歐小霸
我們前文講伊凡雷帝的時候(1),已經提到了利沃尼亞戰爭。
利沃尼亞戰爭,相當於是傳統東歐霸權波蘭立陶宛,新興勢力沙皇俄國,以及來自北歐的不速之客瑞典王國,三家爭奪利沃尼亞的一場惡鬥。惡鬥的結果,公元1583年,伊凡雷帝的沙皇俄國暫時退卻。
這場戰爭的最終贏家,其實是瑞典。
我們知道,瑞典於公元1523年從卡爾馬聯盟脫離出來,開始四面出擊向周邊拓展,期間經歷了同丹麥和波蘭立陶宛的零星戰爭,逐漸成為波羅的海地區的新興強權。瑞典的崛起當然也伴隨著丹麥的逐漸衰落,中世紀曾經在北歐獨領風騷的丹麥,在瑞典的映襯之下不斷凸顯自己的頹廢。
當然,丹麥人並不甘心自己的霸主地位旁落。公元1563年的第一次北方戰爭(2),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爆發的。當時丹麥聯合南方的德意志城邦呂貝克以及波蘭、立陶宛,呈鉗形攻勢群毆瑞典王國。但是最終,戰爭打到了1570年,卻以瑞典人的大獲全勝而告終。從此之後,丹麥人才正式歸於落寞。而也正是在第一次北方戰爭期間,波蘭與立陶宛抱團取暖,盧布林聯合之後形成了波蘭立陶宛聯邦。
接下來,就是「利沃尼亞戰爭」。
公元1583年的勝利,讓瑞典人找到了稱雄歐陸的自信。於是,瑞典人較早進行了軍制改革以及軍事科技革新。最終,改革的成果被充分體現在了三十年戰爭之中。三十年戰爭,給瑞典人帶來了滾滾紅利,他們的軍隊長驅直入,進入了德意志腹地,並且取得了非常輝煌的戰果。公元1625年,戰爭高潮期,瑞典人乘勢兼并了利沃尼亞。
公元1648年,三十年戰爭戰後分贓,瑞典人拿到了波羅的海南岸的西波美拉尼亞等地區,並且實質佔領了丹麥的許多地盤。至此,瑞典人在北歐及波羅的海地區的勢力達到極盛,並且成為當時歐洲大陸力量均衡的重要砝碼之一。
不僅如此,當瑞典人的國力已經足以支撐他們對外輸出戰爭的時候,他們也像大航海時代的諸多列強一樣,揚帆出海去爭奪海上利益。鼎盛時期的瑞典,也仿效大航海時代的先驅者一樣,成立了西印度公司、東印度公司這樣的殖民機構,並且積極地參與到海外貿易和殖民地利益的爭奪中去。只不過,由於國力所限,瑞典人在大航海時代的若干開拓並不成功,充其量算是刷了一下存在感而已。
而且要知道,瑞典人的稱霸持續的時間並不長久。
三十年戰爭之後不久,瑞典就遇到了一個他們稱霸事業的終結者——俄國。
波俄戰爭
話說伊凡雷帝去世之後,公元1598年,沙皇俄國的江山在他的兒子費爾多(FyodorIIvanovich)這一代絕嗣。與此同時,綿延七百多年的留里克王朝的統治也走到了盡頭。
留里克王朝這一絕嗣不要緊,沙皇俄國迅速出現了一個王位危機。原本習慣了來自留里克家族的掌權人,不管是實際掌權還是傀儡政權,好歹一個正統的留里克王朝能夠在形式上做所有人的共主。但留里克王朝絕嗣,這個共主的位子出現了真空,沙皇俄國陷入了一段空前的政治大混亂,因此這段時期也被稱為混亂時期(TimeofTroubles)。
伊凡雷帝的江山到了費爾多這一代絕嗣,其實也算是咎由自取。他生前苦心培養的事業接班人,長子伊凡被他親手殺死,費爾多的即位只能說是無奈之舉。後來的費爾多不僅身體不好,而且智力有缺陷,這位智力低下的沙皇活了四十多歲,也沒有生出一男半女。而且在此過程中,國家最高權力也落到了大貴族們手中。比如費爾多的大舅子鮑里斯·費奧多羅維奇·戈東諾夫(BorisFyodorovichGodunov)。
戈東諾夫是破落的韃靼貴族出身,早年曾經服侍過伊凡雷帝,因此而慢慢獲取了一點沙皇俄國上層的政治資源。他的最終發跡,源自他的妹妹伊琳娜(IrinaFeodorovnaGodunova)嫁給了智力低下的沙皇費爾多。
費爾多一死,群龍無首,戈東諾夫隨即撿了個大便宜,被推舉為沙皇。
戈東諾夫應該算是一個中規中矩的沙皇,而且在他在位期間,俄國人持續向烏拉爾山以東的西伯利亞拓展土地,延續了自伊凡雷帝以來的基本國策。然而,戈東諾夫的韃靼貴族出身,時時讓俄國人感到如鯁在喉。並且在戈東諾夫統治的最後那段日子裡,沙皇俄國又出現了三年大飢荒,這件事情沉重打擊了戈東諾夫的統治基礎。
更加糟糕的是,公元1604年沙皇俄國大地上出現了一個流言——伊凡雷帝的小兒子季米特里(DmitriIvanovich)還活著。而只要是他還活著,留里克家族就還有一息尚存,沙皇俄國貴族們分分鐘就可以擁立季米特里復辟。
這樣一來,戈東諾夫就成了最多余的那個人。
公元1605年,五十三歲的沙皇戈東諾夫暴斃。隨後,他的兒子費爾多二世(FyodorIIBorisovichGodunov)即位。
與此同時,波蘭立陶宛的部隊大兵壓境。
波蘭人出兵的理由是,真正的季米特里在波蘭人手上,他們這次就是擁立真正的龍子龍孫季米特里回國即位。
實際上,原本季米特里的故事不算一個懸案,因為早在公元1591年這一年,沙皇俄國宮廷內外就已經得知了季米特里遇刺的消息。當時的小季米特里只有九歲,但這件事情在當時已經成為一個定案,沒有人懷疑季米特里已經不在人世。而且季米特里即便還活著,他也是伊凡雷帝的第五房媳婦所生。早在伊凡雷帝在世的時候,俄國東正教牧首就已經宣布,東正教只承認伊凡雷帝前三個媳婦所生的孩子為嫡子,就算之後的媳婦再生兒子,那也是私生子。
然而,空前絕後的留里克王朝絕後事件,將所有一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所有人都在懷念留里克王朝統治,所有人都在期盼伊凡雷帝能有一個後世子孫活在人世。於是季米特里遇刺事件沉渣泛起,沙皇俄國老百姓強迫自己相信了季米特里還活著的流言,並且還言之鑿鑿地宣稱,當年刺殺小王子的罪魁禍首就是陰謀家戈東諾夫。
於是,當時的東歐霸權波蘭立陶宛迅速反應,他們擁立了一個自稱自己是流落民間的季米特里的人為沙皇,並隨即舉兵開進俄國。波蘭部隊闖入俄國領土的過程中,幾乎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阻擊,擁立沙皇的隊伍居然就這麼一路暢通地來到了莫斯科城下。於是,莫斯科城外的沙皇偽季米特里(FalseDmitryI),同莫斯科城內的沙皇費爾多二世,就這樣隔空對峙起來。
當時的另外一位軍事實權派舒伊斯基(Shuisky)敏銳地察覺到了人心向背。
舒伊斯基是當年戈東諾夫的政敵,後來在政治鬥爭中輸給了戈東諾夫。因此,他曾經變本加厲地倒向戈東諾夫,以換取自己在沙皇俄國政壇上的立足點。此後,戈東諾夫授權他徹查小王子季米特里遇刺事件的真相。經過一頓貌似嚴謹的調查,舒伊斯基得出一個令戈東諾夫滿意的調查結果——小王子季米特里是死於自殺。於是在沙皇戈東諾夫一朝,舒伊斯基攀上了政壇巔峰。
如今波蘭人兵臨城下,舒伊斯基好漢不吃眼前虧,在前期曾經率軍擊敗波蘭人的局面之下,他迅速根據沙皇俄國老百姓的真實心理,宣布偽季米特里才是真正的伊凡雷帝王室貴胄。就在莫斯科城下,舒伊斯基做了波蘭人的帶路黨。而在城內,戈東諾夫的兒子費爾多二世則被處死。旋即,波蘭人簇擁著偽季米特里進入莫斯科城。
此後,偽季米特里來到了伊凡雷帝靈前,一頓呼天搶地的哭號,贏得了俄國人的民心。並且,眼看能夠拿到唾手可得的政治紅利,千里迢迢趕來認親的當年小季米特里的老媽媽,也很快給了偽季米特里一個名分。
公元1605年,偽季米特里稱沙皇,也就是季米特里一世。
偽季米特里的上台,波蘭人出力甚多,因此不可避免地,偽季米特里難免要投桃報李,在政治上向波蘭人靠攏。
所以,偽季米特里不僅在政治上向波蘭示好,還試圖在天主教和東正教之間做出平衡,鼓吹五百年前天主教和東正教是一家的宗教思想。不僅如此,偽季米特里還為自己找了一個來自波蘭的新娘瑪麗娜(MarinaMniszech)做王后。
一時之間,沙皇俄國國內人心浮動,又一次流言四起。
公元1606年,偽季米特里僅僅在位十一個月之後,舒伊斯基宣布偽季米特里是個冒牌貨,並且發動了政變。最終偽季米特里被處死,屍體被暴屍三天。三天之後屍體被燒成了骨灰,骨灰又被攪拌進了火藥裝進了大炮,向著波蘭的方向發射。
舒伊斯基隨即上台,成為新沙皇瓦西里四世(VasiliIV)。
費盡心機擁立了一個傀儡,沒想到僅僅在一年之後就被舒伊斯基摘了果子。
波蘭人當然不爽。
於是在公元1607年,波蘭人故伎重演,捲土重來。他們宣稱在莫斯科被炮決的那個偽季米特里確實是個冒牌貨,是偽偽季米特里。而真正的偽季米特里則已經安全地從莫斯科逃脫,來到了波蘭。
說時遲那時快,波蘭人又迅速擁戴了新的偽季米特里(FalseDmitryII)。
這位被擁立的老哥,我們不妨稱之為「偽季米特里二世」。
比起前面那位偽季米特里一世,好歹歐洲歷史大概能夠講清楚偽季米特里的真實身份。但輪到偽季米特里二世這裡,索性連他的來龍去脈都說不清楚,完全是來路不明的一位野生沙皇。所以,這位偽季米特里二世,才是真正的「偽」到了極致,他的真實身份壓根就不重要,像不像被炮決的偽季米特里也不重要。反正他存在的唯一價值就是傀儡,只要把傀儡這個作用發揮到極致,也就完成了任務。
並且,遠道而來的新娘瑪麗娜,也為這位偽季米特里二世進行了驗明正身的工作,證實了這位老公就是自己的心肝寶貝親老公,隨後就「繼續」同居在了一起。此外,在上一次認親大會中表現突出的當年小季米特里的媽媽,又一次認下了這位火線上崗的新兒子,為偽季米特里二世進行了官方加持。
於是,圍繞偽季米特里二世的波蘭進攻俄國工作組,正式掛牌成立。
公元1607年,波蘭人再次發兵,向莫斯科進發。
跟上一次的進軍莫斯科,看上去並沒有太大區別,沙皇俄國軍隊軍無鬥志,層出不窮的新沙皇季米特里,搞暈了俄國老百姓的腦殼。而且瓦西里四世自己也算是得位不正,在他嘴裡的季米特里,一會兒死了,一會兒活了,最後還是死了。這樣出爾反爾也讓沙皇俄國老百姓們看不起。如果是這樣的話,他們寧肯相信,被瓦西里四世說死的偽季米特里又活了。
這場仗,一打就是三年。
沙皇俄國方面,在打不過波蘭人的情況下,俄國人向新興的北歐小霸瑞典求援,瑞典人則獅子大開口。出兵可以,但俄國人必須割地賠款。即便如此,俄國人還是答應了瑞典人的非分要求。
波蘭立陶宛方面,進攻不力的偽季米特里二世被波蘭國王廢黜,隨後死去。在他之後,歐洲歷史上還出現了所謂的偽季米特里三世、四世,但都不成氣候。最終,這個歐洲版本的「朱三太子案件」,也就消失於歷史長河之中。
公元1610年,波蘭軍隊開進莫斯科,波蘭王子弗瓦迪斯拉夫(VladislavI)自封為新沙皇。老沙皇瓦西里四世被俘,並且在兩年之後被波蘭人處死於華沙城近郊。
波蘭人一下成了莫斯科的主人,燒殺淫掠的事情幹了一籮筐。沙皇俄國老百姓終於發現,自己在偽季米特里這件事情上被騙的暈頭轉向。到頭來,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公元1612年,沙皇俄國貴族發動兵變,趕走了波蘭人和波蘭沙皇。
公元1613年,沙皇俄國縉紳會議(zemskysobor),擁立十六歲的米哈伊爾·羅曼諾夫(MichaelI)為新沙皇。從此,沙皇俄國歷史進入羅曼諾夫王朝(HouseofRomanov)時代。
以羅曼諾夫王朝為核心,俄國人和波蘭人的恩怨情仇又延續到了公元1618年。這一年,雙方締結和平協議,這場兩國之間長達十幾年的戰爭才算正式落下帷幕。
從1605年到1618年的這場大戰,被稱為「波俄戰爭」(Polish-MuscoviteWar)。
羅曼諾夫王朝
羅曼諾夫王朝初期,不管是對瑞典還是波蘭立陶宛,總起來說算是互有攻守。
隨後發生的歐洲大戰——三十年戰爭,沙皇俄國雖然站在了反哈布斯堡王朝一邊,但總起來說算是隔岸觀火。體現自己參與感的口頭支援,遠大於像瑞典這種貼身肉搏式的直接參与戰團,即便和波蘭之間也只是象徵性地打了幾仗。戰爭結果不痛不癢,也沒有太大進展。當年被鼎盛時期的波蘭立陶宛所攻佔的俄羅斯重鎮斯摩棱斯克(Smolensk),依然還掌握在波蘭手中。
三十年戰爭對俄國人的意義,主要體現在站隊押寶的正確性。跟英國人一樣,三十年戰爭俄國人雖然沒有直接獲利,但是他們的直接競爭對手波蘭立陶宛卻在戰爭中輸得一塌糊塗。而且因為遠離戰爭核心區,英國人快步實現了斯圖亞特王朝的內部整合,將查理一世送上了斷頭台,並且在海外殖民地的拓展上獲利頗豐,初步形成了一個新的殖民帝國的雛形;而俄國人是相似的,西邊的戰事跟沙皇俄國遠隔關山,而且瑞典人、波蘭人深入戰局不能自拔。俄國人索性甩開膀子繼續向西伯利亞進發,在遠東陸地拓展中,悶聲發大財。
上帝是眷顧俄羅斯人的,廣袤無垠的西伯利亞和遠東,土地談不上肥沃,但遍地都是森林湖泊,地下處處都是礦產寶藏。而且自從伊凡雷帝時代翻越烏拉爾山東進西伯利亞以來,沙皇俄國幾乎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除了破落的韃靼貴族,就是那些還處於原始部落狀態的本地土著,在他們面前,已經能夠熟練使用火繩槍的俄國人,簡直就是天神下凡。由於缺少抵抗,從公元16世紀下半葉一直到1639年,僅僅用了半個多世紀的時間,沙皇俄國的擴張就已經到達了今天的鄂霍次克海(SeaofOkhotsk)。
鄂霍次克海,儼然已經是太平洋海域了。
俄國人在17世紀的遠東擴張,在時間上和西歐人的大航海時代是重合的。因此在很多時候,歐洲史學家把沙皇俄國在遠東的擴張,稱為廣義的地理大發現的一部分。
雖然我們知道,俄國人當時所看到的貝加爾湖,其實我們早在兩千年前就有先人蘇武在那裡牧羊。然而歷史的殘酷在於,勝利者擁有了現實中的春風得意,同時也擁有了精神層面的左右逢源。這事,並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
除了在遠東的滾滾紅利之外,在三十年戰爭中的站隊正確,也讓沙皇俄國賺得盆滿缽滿。戰後所確立的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失敗一方被按在地上不得翻身。敢於起來反抗這個體系的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最後也被路易十四背後的法國修理的人不人鬼不鬼。哈布斯堡家族轟然倒地,從此西歐乃至於整個海外殖民地,都成了英法鬥爭的角斗場。
所以在東歐,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確立,波蘭立陶宛一蹶不振,沙皇俄國重新找到了收復故土的好機會。
公元1654年,三十年戰爭結束后僅僅六年,米哈伊爾的接班人,也是他的長子阿列克謝(AlekseyMikhailovich),就迫不及待地發動了「俄波戰爭」(Russo-PolishWar)。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的存在,給了法國人或俄國人仗勢欺人的好機會,如果不能趁機痛打落水狗,那就不是合格的歐洲列強了。
戰爭以哥薩克人反抗波蘭統治為導火索,最終哥薩克人與波蘭人兩敗俱傷,俄羅斯人沖入戰場,坐收漁翁之利。俄波戰爭後來打了十三年,一直到1667年,俄波雙方簽訂協議停戰。
戰爭不僅讓沙皇俄國拿回了當年丟給波蘭人的斯摩棱斯克,俄國人還從波蘭人的手中拿到了部分的烏克蘭,部分的白俄羅斯。主動挑事的哥薩克人沒有撈到任何好處,波蘭也吃了個啞巴虧。
從此之後,沙皇俄國對波蘭立陶宛全面壓制態勢已經展開。
阿列克謝之後,讓羅曼諾夫王朝達到巔峰的人,是阿列克謝的小兒子彼得一世(PeterI)。
彼得一世對於羅曼諾夫王朝以及後世沙皇俄國的最大貢獻,是他在沙皇俄國幾乎所有領域都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他的改革堪稱人類歷史上的最大最深遠的一次改革,涉及了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軍事、教育等諸多領域。並且在推行的過程中,彼得一世為了排除那些阻擋改革的障礙,採取了十分極端殘忍的手段。然而最終,這些改革卻為現代俄國帶來了不可估量的發展潛力。
彼得一世在年齡上,比法國路易十四和中國康熙帝要小一些,但三個人的執政經歷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並且三人的執政生涯在時間上有很大的重合度。尤其是彼得一世,他在位期間俄國人曾經深入到了中國的外東北,並且同康熙帝治下的中國清朝爆發了「雅克薩之戰」。並最終在公元1689年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只不過,公元1689年的彼得一世,時年只有十七歲。自公元1682年十歲那年登基,《尼布楚條約》簽訂時,彼得一世才剛剛親政。
彼得一世在位期間,沙皇俄國在東方除了到達中國外東北,還繼續一路向東,佔領了今天的堪察加半島(Kamchatkapeninsula)與千島群島(KurilIslands)。
而實際上,彼得一世對沙皇俄國的最大貢獻在於西部戰線。
為擊敗當時的北歐小霸瑞典,並且一舉奪得俄羅斯人夢寐以求的波羅的海出海口。公元1700年,年方二十八歲的彼得一世參與了針對瑞典王國的大北方戰爭(GreatNorthernWar)。又因為這場戰爭是自第一次北方戰爭之後的第三次東北歐大混戰,因此也被稱為「第三次北方戰爭」(ThirdNorthernWar)。
大北方戰爭
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參與混戰的三個主要國家,瑞典勢頭正猛,波蘭立陶宛則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而沙皇俄國雖然已經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養精蓄銳了太久,但在綜合國力上,卻並沒有和瑞典,波蘭拉開差距。只不過,此時此刻血氣方剛的彼得一世正值盛年,他有充分的體力精力還有背後強大的沙皇俄國國力做保證。
大北方戰爭從1700年打到了1721年,期間,東北歐地區和周邊相關國家紛紛選邊站。比如奧斯曼帝國就站在了瑞典一邊,此外還有荷蘭等國家;而沙皇俄國的身邊,則聚集了瑞典的死對頭丹麥,德意志諸邦中老牌的薩克森,新興的普魯士等等。兩者的盟友性質,有一個本質上的差別,那就是瑞典的盟友都是遠道的,而俄國人的盟友都是瑞典周邊的。這件事情,也在後來極大程度上改變了戰爭的走向。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英國。
前文說到此前英國人經過了光榮革命,威廉三世成功地登上了英國國王寶座,然而威廉三世與瑪麗二世死後無嗣,英國人只能選擇了斯圖亞特王朝詹姆士二世的另外一個女兒,也就是威廉三世的小姨子安妮(AnneofGreatBritain)做了女王。當然,安妮女王上位還有一個理由,那就是她是新教的堅定支持者。安妮女王在位期間,英格蘭與蘇格蘭正式合併成為一個議會一個王國,也就是後來所說的「大不列顛」(GreatBritain)。那麼這個大不列顛到了公元1801年的時候同愛爾蘭再次合併,英倫三島組成了一個新的國家——「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UnitedKingdomofGreatBritainandIreland)。當然這是后話,暫且放下不提。
安妮女王在位期間,也恰逢大北方戰爭。
最開始的英國看上去完全置身事外,但是到了1714年,事情卻突然發生了一個急轉彎。這一年安妮女王駕崩,斯圖亞特王朝絕嗣,為了確保大不列顛在信仰上繼續保持新教為國教的基本國策。安妮女王以及大不列顛議會經過慎重考慮,拋棄了諸多符合條件的斯圖亞特家族成員,轉而選擇了排名繼承權第五十二位的斯圖亞特家族一位公主的婆家,德意志漢諾威家族(HouseofHanover)的喬治一世(GeorgeI)為英國國王。
英國告別斯圖亞特王朝,正式進入漢諾威王朝。
漢諾威家族,恰好身處大北方戰爭一線。如此一來,英國人也就無法在這場戰爭中袖手旁觀了。然而,狡猾的英國人依然像之前的歷次戰爭一樣,選擇在大北方戰爭中兩面押寶。一開始站隊沙皇俄國,此後又站隊瑞典王國。
比英國更加首鼠兩端的是波蘭立陶宛。
波蘭立陶宛,這個國家前期同瑞典為敵,結果被瑞典一通暴打之後,於1704年站在了瑞典一邊休戰。然而過了幾年之後,公元1709年,波蘭立陶宛重新加入了沙皇俄國一邊進攻瑞典。
大北方戰爭的最終勝利者,就是彼得一世。
通過這場大戰,俄羅斯人雖然把芬蘭還給了瑞典。但整個利沃尼亞及其周邊地區都歸了沙皇俄國。從此之後,沙皇俄國終於獲得了通往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並且為了防止煮熟的鴨子再次飛走,彼得一世索性在涅瓦河河口新建了一座城市——聖彼得堡(SaintPetersburg)。並且就在戰爭期間,彼得一世將沙皇俄國首都從莫斯科遷到了聖彼得堡,用「天子守國門」的方式保證聖彼得堡的絕對安全。
此戰之後,瑞典雄風不再,沙皇俄國成為東北歐地區第一強國。
大北方戰爭戰後第四年,也就是公元1725年,彼得一世駕崩。
彼得一世的一生,對此後的沙皇俄國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雖然他在位期間,東線受阻於康熙皇帝,南線也並沒有拿下黑海出海口。但他的改革,還有他耗盡二十一年時間搶來的波羅的海入海口,都為他身後的沙皇俄國打上了深深的彼得一世烙印。彼得一世死後的歐版謚號是「大帝」(PetertheGreat),也算是實至名歸的。
而實際上,彼得一世在生前改沙皇俄國(TsardomofRussia)的國號為「俄羅斯帝國」(3),非嚴格意義上講,他也已經成了事實上的「大帝」。
普魯士崛起
在公元十八世紀初的列強混戰中,無論是前文所提到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第三次歐戰七年戰爭,還是本小節提到的大北方戰爭,一個名字頻繁地出現在各種戰爭之中,他就是普魯士。
普魯士這個名字我們並不陌生,前文已經詳細提起過(第六章第一節波蘭立陶宛)。
當年波蘭人的高光時刻,公元15世紀的條頓戰爭以及十三年戰爭,兩戰而徹底擊敗條頓騎士團。從此之後,條頓騎士團在波羅的海北岸的地盤被一分為二,西邊是西普魯士,他成了波蘭的一個省;而東邊則是東普魯士,他成了波蘭王國內部的一個封建邦國。
而到了公元16世紀初,條頓騎士團團長阿爾布雷希特不甘心臣服於波蘭王國,隨即「波蘭-條頓戰爭」爆發。然而,這場戰爭條頓騎士團再敗於波蘭王國。心情壓抑的阿爾布雷希特回到德國本土,皈依了新教。隨後不久,阿爾布雷希特帶著那顆已經被馬丁·路德的新教開光的腦袋,重新返回了東普魯士的條頓騎士團。
阿爾布雷希特出身於霍亨索倫家族(HouseofHohenzollern),這個霍亨索倫家族早年曾經效忠於霍亨斯陶芬家族,尤其是紅鬍子腓特烈時代。在霍亨斯陶芬家族絕嗣之後,霍亨索倫家族又對哈布斯堡家族忠心耿耿,正因為如此,中世紀的霍亨索倫家族雖然不溫不火,但一直混得不錯。到了15世紀早期的時候,霍亨索倫家族終於發跡。掏了一點政治獻金,拿下了絕嗣的勃蘭登堡侯國(MargraveofBrandenburg),成功躋身於勃蘭登堡選帝侯行列。
所以,阿爾布雷希特並不是一般的條頓騎士團團長,在他的背後是十分深厚的霍亨索倫家族背景,以及勃蘭登堡侯國的貴族傳承。對於阿爾布雷希特來講,他很容易將條頓騎士團的現實窘境,同當時歐洲諸強的快速發展變化對比起來。在他的腦海之中,條頓騎士團這種聽命於教皇國的中世紀宗教軍事組織,在中世紀末期已經越來越不合時宜了。比如騎士團團長不可世襲,又比如騎士團成員作為虔誠的教士不準結婚。如此的陳詞濫調,放在文藝復興、宗教改革、民族主義抬頭的中世紀末期的歐洲,顯得十分迂腐而落後。
因此,阿爾布雷希特最終做了一個決定。
公元1525年,在阿爾布雷希特的主導之下,在宗主國波蘭王國的官方認證之後,宗教立國的條頓騎士團正式宣布世俗化,普魯士公國(DuchyofPrussia)成立。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普魯士公國,雖然號稱普魯士,但領土上僅僅包括當年的東普魯士,而西普魯士依然是波蘭的一個省。普魯士公國雖然講德語,但它並不隸屬於神聖羅馬帝國,而是屬於波蘭王國治下的封地。新掛牌成立的普魯士公國,以新教為國教,定都柯尼斯堡(K?nigsberg),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俄羅斯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
完成條頓騎士團世俗化的阿爾布雷希特,確實還是想有一番作為的,尤其是身為信仰新教的德語諸邦之一,阿爾布雷希特十分積極地參與到德意志王國內部事務中去。比如新成立的普魯士公國,主動加入了一個新教邦國聯盟——托爾高聯盟(LeagueofTorgau)。當然我們知道,這個聯盟後來進化成了施馬爾卡爾登聯盟,並且在同查理五世的鬥爭中大出風頭。
然而,大出風頭的是別人,跟普魯士公國沒有太大關係。
一方面,實力有限;另一方面,地處偏遠。
身懷雄心壯志的普魯士公國,一直到阿爾布雷希特去世多年之後,才在政治地位上有了非常大的改觀。
阿爾布雷希特死後,他的兒子阿爾布雷希特·腓特烈(AlbertFrederick)繼承了普魯士公國的公爵之位。然而遺憾的是,這位老哥由於遺傳方面的一些原因,不到二十歲就出現了精神病的癥狀。阿爾布雷希特·腓特烈於公元1618年這一年去世,他死後沒有子嗣,普魯士公國的公爵之位就傳給了他本人的女婿約翰·西吉斯蒙德(JohnSigismund)。
很多人在想,當年的條頓騎士團團長阿爾布雷希特白忙活了半天,結果為外人做了嫁衣。實際上不是這樣的,這位約翰·西吉斯蒙德其實也是霍亨索倫家族的成員。而且人家不是普通的家族成員,而是手中還握有勃蘭登堡選帝侯的大權(ElectorofBrandenburg)。按照輩分來說的話,阿爾布雷希特·腓特烈相當於跟約翰·西吉斯蒙德的曾祖父平輩的。換言之,約翰·西吉斯蒙德等於是娶了自己的姑奶奶,這才做了阿爾布雷希特·腓特烈的女婿。
翁婿二人,都是根正苗紅的霍亨索倫家族男性成員,主枝絕嗣,並沒有便宜了外人。
於是,約翰·西吉斯蒙德治下的勃蘭登堡侯國與普魯士公國索性就合二為一,合併后的邦國被稱之為「勃蘭登堡-普魯士」(Brandenburg-Prussia)。
看上去,合併之後的勃蘭登堡-普魯士,還是十分強大的。
然而,當我們看到1618年這個時間線,就應該能夠想起來這一年正是三十年戰爭開打的時候。
不僅如此,神聖羅馬帝國內部而言,勃蘭登堡是妥妥的主戰場。
於是,幾十年的戰爭下來,勃蘭登堡幾乎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好在,霍亨索倫家族出了一位扭轉乾坤的人物,這個人叫作腓特烈·威廉(FrederickWilliam)。
腓特烈·威廉早年生活在荷蘭,因此他十分羨慕當時的荷蘭。於是,以荷蘭為目標,腓特烈·威廉對勃蘭登堡-普魯士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他的改革沒有任何的投機取巧,就是誰在當時的歐洲最強大,他就學習誰。於是,當時的勃蘭登堡-普魯士,在經濟上師從荷蘭,軍事上學習瑞典,教育上向法國取經,宗教上收容來自法國的胡格諾派移民。
重大的變革,主要來自政治層面。
當時的普魯士,出現了一個貴族地主階層,叫作容克貴族。容克的本義是小主人的意思,原來指沒有騎士稱號的貴族子弟。後來這個詞越叫越響,漸漸成為對普魯士貴族和大地主的泛指。公元16世紀,普魯士政府規定容克貴族們可以把在戰爭中獲取的土地,向政府申請該土地的所有權,如此一來,普魯士的軍事同封建化相結合,也就出現了容克地主。
因此當我們提到容克這個單詞的時候,能夠聯想出來的其他辭彙包括——封建主義、軍國主義、極端保守主義等。
當普魯士的權杖交到腓特烈·威廉手中的時候,公元1653年,腓特烈·威廉對容克地主給予了更多的特權,包括徵稅,擔任軍官,役使農民等等。當然在此基礎上,容克地主需要承擔一定的軍事稅。這些上交的軍事稅,則被威廉用來供養一支數量在兩萬人左右的常備軍。常備軍的軍官,也是由容克貴族擔任,兩萬人的人數雖然不多,但他們受到的培訓和教育卻是第一流的。換言之,就當時的普魯士常備軍而言,其受教育水平是冠絕歐洲的。
腓特烈·威廉的改革,給勃蘭登堡-普魯士帶來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任何人都沒有想到的是,此後的勃蘭登堡-普魯士的發展幾乎是一日千里。
此後的半個世紀,就是普魯士人狂刷存在感的半個世紀。
首先是三十年戰爭之後,藉助群體的力量打倒了西班牙與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波蘭立陶宛也從此一病不起。趁你病要你命的歐洲列強們,小步快跑地又在各地展開了反攻倒算行動,目的就是夯實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的勝利成果,不讓你有翻身的機會。
同時期的法西戰爭,俄波戰爭其實都算。
作為新晉小強,勃蘭登堡-普魯士當然也不例外。
公元1655年,攜三十年戰爭大勝之餘威,瑞典率先進攻波蘭立陶宛,掀起了第二次北方戰爭(4)的序幕。而就在隨後,各路投機者紛至沓來,不管是相關還是不相關的國家都紛紛站隊開戰。勃蘭登堡-普魯士在其中不明就裡地到處開戰,有時候站在波蘭一邊,有時又站在瑞典一邊。
第二次北方戰爭混戰了五年,期間在公元1657年,波蘭王國被逼簽下《韋勞條約》(TreatyofWehlau),承認了普魯士從波蘭王國的獨立。後來到了公元1660年戰爭結束,各方簽訂《奧利瓦條約》(TreatyofOliva),又重申了普魯士公國的獨立。
至此,勃蘭登堡-普魯士終於成為徹底的獨立邦國。
這還不算完。
沒過幾年,法荷戰爭爆發,法國人向荷蘭宣戰的同時,勃蘭登堡普魯士也覺得有機可乘,隨即也表明了希望進軍荷蘭的願望,並且隨後同法國人簽署盟約。但是,普魯士人狡詐殘忍多變的性格又一次發作。普魯士人很快就背叛了同法國的盟約,轉而加入了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一方,聯手打擊當時的北歐小霸瑞典。於是,法荷戰爭如火如荼的同時,其附屬戰爭瑞典-勃蘭登堡戰爭(Swedish-BrandenburgWar)也宣布開打。
勃蘭登堡-普魯士的參戰,並沒有改變路易十四一舉成為歐洲霸主的結局。當然,也沒有讓勃蘭登堡-普魯士撈的更多的實惠。但實際上,就在公元1675年這一年,普魯士常備軍重創瑞典軍隊,名震歐洲。歐洲大陸最精銳陸軍的稱號,其實從這一刻起,已經歸屬了普魯士人。
又過了幾年,我們前文所講的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反擊奧斯曼入侵(5),勃蘭登堡-普魯士派出了八千子弟參戰,在布達佩斯圍城戰中,普魯士軍隊表現英勇,獲得老牌列強們的交口稱讚。並且我們知道,在幾乎與此同時的大同盟戰爭中的另外一條戰線上,普魯士加入奧格斯堡同盟,用以反抗路易十四的稱霸計劃。
時光終於來到了18世紀。
此時此刻的勃蘭登堡-普魯士,儼然已經今非昔比。
通過17世紀下半葉的瘋狂四面出擊,普魯士常備軍打出了威風,打出了列強們對勃蘭登堡-普魯士的高看一眼。
公元1701年,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爆發,列強又處於大戰的邊緣。
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神羅皇帝,號召德意志諸邦共同抵製法國人。只是對勃蘭登堡-普魯士來講,他們的力量不可小覷,但身份卻異常尷尬——你說他是境外勢力吧,他也說德語;你說他是德意志諸邦之一吧,他卻是波蘭境內的一塊飛地。
神羅皇帝要求出兵,普魯士人是出還是不出呢?
於是,勃蘭登堡-普魯士一面答應再派八千子弟出征,一面開始坐地起價,要求神羅皇帝賜予普魯士人王國的榮譽稱號。
公元1701年,神羅皇帝利奧波德一世(LeopoldI,費迪南一世的玄孫)無奈只好接受了勃蘭登堡-普魯士的政治訛詐,御賜勃蘭登堡-普魯士為王國。如此一來,勃蘭登堡侯爵腓特烈三世(FrederickⅢ),也就搖身一變,兼任了普魯士王國的國王腓特烈一世(FrederickI)。
換個角度,從1701年開始,勃蘭登堡-普魯士這個名字被一分為二。西邊依然是勃蘭登堡侯國,而東邊的普魯士也就正式成為了普魯士王國(KingdomofPrussia)。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此時的勃蘭登堡-普魯士依然是一個共主邦聯的形式存在。但在實質上,其最高統治者已經擁有了一個國王的頭銜。拿到國王頭銜的勃蘭登堡-普魯士君主們,心中有了更多的底氣。從此,德意志諸邦的帶頭大哥,除了一個奧地利,又跑出來一個勃蘭登堡-普魯士。奧地利人信奉天主教,手中有皇帝頭銜;普魯士人信奉新教,手中有國王頭銜。至於德意志小邦們何去何從,那就各自心中有數了。
自從拿到國王頭銜之後,勃蘭登堡-普魯士也就一發而不可收。
腓特烈一世的兒子腓特烈·威廉一世(FrederickWilliamI)不斷厲兵秣馬,擴軍備戰,將一個小小普魯士的常備軍人數增加到了八萬人之多。正因為如此,這位普魯士國王被歐版謚號譽為「軍曹王」(SoldierKing)。
在此期間,普魯士人同時在東西戰線上參與了兩場大戰——東線的大北方戰爭,西線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東線普魯士站隊沙皇俄國,西線普魯士站隊反法同盟,兩次站隊,不僅賺錢,還賺了吆喝。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大北方戰爭結束之後不久。公元1733年,波蘭王位繼承戰爭爆發。緊接著就是公元1740,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18世紀上半葉的歷次戰爭,都沒有少了勃蘭登堡-普魯士的影子。而且在歷次的戰爭之中,歐洲列強逐漸形成了不同的幫派,西歐的英法成了天敵,東歐的普奧也勢不兩立。由於民族主義的興起,宗教和血緣引發的戰爭,越來越朝著民族戰爭的方向發展。於是,此後的戰爭幾乎成了英法和普奧之間的交叉找朋友隨機組合,也就是我們前文所講的「1756外交革命」。
之後就是七年戰爭。
七年戰爭結束后,腓特烈二世(6)麾下的勃蘭登堡-普魯士,儼然已經成為歐洲大陸的一流強國。七年戰爭算是諸強參與度非常高的一次全歐大混戰,也是我們本文所說的「三次歐戰」。
七年戰爭算是一次歐洲的整合之戰,經過七年戰爭的洗牌,歐洲新五強呼之欲出——西歐老牌的英法,東歐老牌的奧地利,外加新崛起的勃蘭登堡-普魯士,沙皇俄國。
瓜分波蘭
18世紀下半葉,英法在海上打得熱鬧,而且還跑出來一個美國獨立戰爭的幺蛾子。與此同時在東歐,則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自從三十年戰爭結束以來,波蘭立陶宛嘗到了站隊失敗的徹骨之寒。
幾百年來,波蘭人一直都自視為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之外的東歐排名第二的扛把子。甚至在很多時候,波蘭立陶宛甚至覺得自己是天主教世界的捍衛者,是羅馬教廷在東歐最忠實的代言人。遙想在15世紀和16世紀,當時波蘭人吊打條頓騎士團,甚至到了17世紀,波蘭人還可以狂屠莫斯科。沒有想到世易時移,三十年戰爭站隊失敗,最後落得個孤家寡人了。
看周邊,東邊的沙皇俄國兩眼充血,北方小霸瑞典虎視眈眈,勃蘭登堡-普魯士始終對波蘭人卡在兩邦國之間感到不爽,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也對波蘭人的遼闊的領土覬覦已久。
更不用說,波蘭人自己發明的那個作死的自由選王制度,造成各路外國人都想來過一把國王癮。遠的不說,剛剛提到的波蘭王位繼承戰爭,就是一次典型的外國貴族要來做波蘭國王引發的亂戰一通。此外,波蘭議會流行自由否決制度,也就是說只要有一個人不同意,這個決議就壓根通不過。如此地浪費效率,波蘭人的行政水平之差可想而知。
除了內部行政的問題,哥薩克人的問題也逐漸成了波蘭人的心腹大患。
三十年戰爭之後,落井下石的沙皇俄國在1654年搞了個俄波戰爭,而就在第二年,瑞典軍隊直接衝進波蘭,掀起了第二次北方戰爭。而到了1660年,勃蘭登堡-普魯士也硬逼著波蘭人承認了普魯士的獨立地位。
雖然,波蘭人也曾經迴光返照,會同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參加了天主教聖戰,一舉擊退了大突厥戰爭中的奧斯曼軍隊。但進入18世紀的波蘭立陶宛,越來越感到自己的日暮途窮,油盡燈枯。
更何況,當年自己風光時候欠下的賬,得罪的人,如今可都逃不掉。
波蘭立陶宛,就像一隻待宰的大肥羊。
列強們雖然外交革命之後不斷重新組合,合縱連橫玩得不亦樂乎。但那樣的遊戲只屬於強者,對於弱者來說你根本就沒有資格談什麼戰略戰術。況且波蘭立陶宛一直以來都有一顆大國之心,不像荷蘭跟了英國做跟班,也不像西班牙跟了法國一起經營波旁王朝。波蘭第一是沒人帶,第二也不屑於看人臉色,幾百年來的老大王國心態,讓波蘭人似乎麻醉了自己的心靈。
弱不可怕,可怕的是積貧積弱還不自知,還不主動尋求生路。
這樣的話,幾乎根本就不用通過戰爭,只需要列強之間打個招呼就搞定。
可悲的是,當時的波蘭立陶宛,遇到的又恰恰是那個時代列強中間最強硬的幾個政治強人——我們前文提到的,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勝出的哈布斯堡家族的瑪麗婭·特蕾莎女王,七年戰爭湧現出的普魯士不世出的英主腓特烈二世,此外還有聞名遐邇的沙皇俄國女王葉卡捷琳娜二世(CatherineII)。
尤其是後者,葉卡捷琳娜二世。
在中文語境中,她被稱為葉卡捷琳娜大帝(CatherinetheGreat),是彼得三世(PeterIII)的媳婦,彼得一世的外孫媳婦。這位出身於普魯士破落貴族家庭的小女人,隻身闖蕩沙皇俄國宮廷,並最終奇迹般地掌握了最高權力。她在私生活上放縱不羈愛自由,無論婚前婚後守寡前守寡后,都擁有眾多情夫;她在政治上開明專制,鐵腕治國。遠東方向上佔領了楚科奇半島(ChukchiPeninsula),跨越白令海峽(BeringStrait),並官宣阿拉斯加(Alaska)與阿留申群島(AleutianIslands)為沙皇俄國領土;向南,她最終吞併了克里米亞汗國,為沙皇俄國獲得了垂涎已久的黑海出海口。
在葉卡捷琳娜二世時代,沙皇俄國的領土達到極盛。
波蘭立陶宛這個曾經名震東歐的大塊頭,最終被奧地利、勃蘭登堡-普魯士、沙皇俄國這歐洲三大列強所瓜分,這就是歐洲歷史上著名的歷史事件——瓜分波蘭(PartitionsofPoland)。
公元1772年,第一次瓜分;
公元1793年,第二次瓜分;
公元1795年,第三次瓜分。
三國之中,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分到了12.89萬平方公里的地盤,佔到了分贓總額的17.57%,這個結果,些許安慰了一下奧地利人當年失去西里西亞工業區的痛楚;勃蘭登堡-普魯士分到了14.14萬平方公里,佔19.28%。從此之後,勃蘭登堡與普魯士之間再也不是互為飛地,而是在地理上連成了一片。也就是說,從1772年開始,普魯士王國的概念不再局限於東普魯士一隅,勃蘭登堡-普魯士這個共主邦聯,搖身一變成了真正的普魯士王國;而沙皇俄國則一口吃了個飽,拿到了46.32萬平方公里,63.15%的波蘭領土盡在掌握。這一口吞下去,沙皇俄國的西部邊陲直接深入到了歐洲腹地。
用了二十三年的時間,三個國家齊心協力,充分發揚了牆倒眾人推的精神,將波蘭立陶宛這個立國二百多年的共主邦聯,從地圖上硬生生抹掉。
歐洲歷史,進入了最赤裸裸地恃強凌弱的時代。
所以在這樣的時代,民族主義強人的出現,也絕對不意外。
(1)作者註:詳見第六章第二節莫斯科公國。
(2)北方戰爭:NorthernSevenYears'War,也稱為北方七年戰爭。
(3)作者註:RussianEmpire,後文我們依然沿用沙皇俄國的叫法。
(4)第二次北方戰爭:SecondNorthernWar,結合上文,這場北方戰爭在時間上處於第一次北方戰爭與第三次北方戰爭之間。
(5)作者註:GreatTurkishWar,大突厥戰爭。
(6)腓特烈二世:FrederickII,腓特烈一世的孫子,軍曹王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