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拿得起放不下的歐洲史(下)》(

第三十章 《拿得起放不下的歐洲史(下)》(

怒海爭鋒

公元17世紀中葉的法國人,比以往的任何一個時代都感覺更加美妙。

其實早在公元15世紀,百年戰爭取勝后的法國,當時就已經不可一世。只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原本在計劃中稱霸歐洲並沒有怎麼實現,反而是讓哈布斯堡王朝通過一系列聯姻,把法國人弄得從東面的神聖羅馬帝國,和南面的西班牙兩面受敵。義大利戰爭一通猛操作,沒有撈到任何好處,反而因此錯過了大航海時代開始的那段黃金時期。

1648年,三十年戰爭結束,無論從戰場上還是談判桌上都大獲全勝的法國人,再也不想錯過任何稱霸的機會。西面的英國人雖然在海洋上咄咄逼人,但在歐洲大陸英國人的存在感還很低;南面的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看上去已經奄奄一息,東邊那個哈布斯堡一時半會也不敢插手神聖羅馬帝國內部事務;唯一讓法國人感到有點不爽的,是北方已經在殖民時代四面出擊的荷蘭,以及荷蘭南邊那個一直以正統天主教自居,遙尊西班牙為正統的西屬尼德蘭。

歐洲大陸實力真空,法國人一家獨大。更不用說法國波旁王朝又十分應景地出了一個法國人口中的「千古一帝」——路易十四(LouisXIV)。

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是波旁王朝開國之王亨利四世的孫子。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路易十四都像是一個「法國版的康熙」。

首先看路易十四與康熙帝兩個人的年齡,路易十四齣生於公元1638年,比康熙皇帝大了十六歲;隨後兩個人都是幼年繼承大統,路易十四即位的時候不到五周歲,而康熙皇帝坐天下的時候也不過才六周歲多一點。而且巧合的是,路易十四二十三歲親政的這一年,恰好就是跟康熙登基是同一年,都是1661年;而且兩個人的在位時間都特別長,路易十四做法國國王一直做到了公元1715年,總共在位時間達到了驚人的七十二年多。路易十四去世七年之後,康熙皇帝也在北京暢春園賓天。

據說當年兩個人在位期間,還曾經互相通信,只不過後來沒了下文。

除了在位時間都特別長,而且基本算是同一時代,倆人還有一樣十分類似的,親政前的內憂外患特別多,親政后打的對外戰爭非常多。

路易十四的登基時間,恰好是三十年戰爭結束前五年。看上去這位年幼的新王恰好趕上了一個摘取勝利果實的好機會。

實則不然。

當時的三十年戰爭雖然已經結束,但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並不甘心自己的失敗,他們和法國人之間的「法西戰爭」(Franco-SpanishWar)並沒有因為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的建立而結束。法國人依然還在同西班牙人進行外戰,並且戰況並不理想。

法國國內也不消停。

從公元1648年到公元1653年,法國國內連續爆發了兩次「投石黨運動」(Fronde)。投石黨運動以法國貴族為策源中心,並充分發動了底層群眾參與,旨在削弱波旁王朝君主權力,甚至是實行和英國類似的君主立憲制。投石黨人運動,造成法國兩次暴亂,年幼的路易十四和自己的老媽兩次逃亡。這是路易十四心中的童年陰影,也極大影響了成年之後的路易十四的政治選擇。

雖然,少年路易十四並沒有像少年康熙那樣設計誅殺鰲拜,但投石黨運動的尾聲,巴黎市民眾望所歸地迎回了路易十四,為此後路易十四絕對權力的建立創造了良好的基礎。

此時此刻,法西戰爭依然在繼續。

關鍵時刻,法國人的世仇英國人,站出了拉了法國人一把。

英國人不是傻瓜,他們有自己的政治考量。

當時的英國還沒有成為後世第二個「日不落」,它還在冉冉上升之中,並沒有達到國力的巔峰。英國人的政治圖謀,一是希望控制大西洋的絕對制海權,讓自己的殖民計劃不斷推進;二是成為英吉利海峽真正的主人,不允許任何霸權能夠在此地對英國本土造成威脅,三是不斷挑撥歐洲大陸列強之間的關係,不允許歐洲大陸出現一個足以號令全歐洲的龐然大物。

當時英國人的當務之急,就是趁著西班牙日漸頹廢,荷蘭國力有限,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殖民空窗期,抓緊時間在海外布局,實現殖民帝國的夢想。所以在海外,當時英國人的頭號對手是西班牙,第二號對手是荷蘭。

因此在公元1654年,英國人向西班牙宣戰,又一次開啟了英西戰爭(Anglo-SpanishWar)。

英國人的參戰,終於成了壓垮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公元1659年,西班牙人被迫同法國人簽訂了城下之盟——《比利牛斯條約》(TreatyofthePyrenees),持續了二十四年的法西戰爭宣告結束。公元1660年,英西戰爭也隨之結束。

《比利牛斯條約》算是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的一個補充條約,這個條約更加強化了對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的削弱。條約規定,法國波旁王朝與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聯姻,並且西班牙割讓了西屬尼德蘭的一部分,以及絕大部分比利牛斯山以北的領土給法國。作為妥協,法國波旁王朝放棄對巴塞羅那的領土聲索權,放棄對葡萄牙王國反抗西班牙的支持。

所以,我們回頭再來看公元1661年,路易十四親政的這一年。

這一年的法國,才算是真正走上了稱霸之路。

作為《比利牛斯條約》的一部分,公元1660年,路易十四強行迎娶了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PhilipIV)的長公主瑪麗婭·特蕾莎(MariaTheresaofSpain)。這裡我們提到的腓力四世,是腓力三世的親兒子,腓力二世的親孫子。

比起自己的先祖腓力二世,腓力四世這輩子絕對算是過得憋屈。別人家的孩子都是投胎到父母家裡討債的,而我們這位腓力四世同志,來到世上就是為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還債的。腓力四世先是在1621年承認了葡萄牙的獨立,又在1648年輸掉三十年戰爭之後承認了荷蘭的獨立。並且我們剛剛提到,1659年和1660年,腓力四世又先後輸給了法國和英國,割地賠款不說了,還搭上了一個大女兒瑪麗亞。公元1665年,僅僅是年方花甲的腓力四世,又意外地死於一場急性闌尾炎。

一句輓聯——「生得荒唐,死得窩囊」,送給我們的腓力四世同志。

然而,腓力四世絕對想不到,他死都死得不消停。他駕崩之後又引發了另外一場惡鬥——「遺產戰爭」(WarofDevolution)。

我們認為,實際上自從路易十四討要腓力四世家的大女兒瑪麗婭開始,法國人就已經籌劃了如今這一刻。腓力四世去世,他年僅四歲的小兒子卡洛斯二世(CharlesII)即位。法國人提出,法國王后瑪麗婭作為腓力四世的長女,理應同樣享有遺產分割權。崇尚自由與博愛的法國人要的不多,只需要西班牙人大手一揮,把西屬尼德蘭的地盤交給法國人治理即可。

這樣的弱肉強食法則,把西班牙人按在地上摩擦,西班牙人當然不能答應。

於是1667年,遺產戰爭開打。

法國人這麼玩,三十年戰爭中建立了深厚革命友情的英國、荷蘭、瑞典三國不幹了。因為不管法國人多麼飛揚跋扈,你不可以隨意破壞二次歐戰業已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如果說前面的《比利牛斯條約》還算理性,大家都忍了,那麼如今你法國人的胃口大到要吃下整個西屬尼德蘭,已經算是貪心不足蛇吞象了。

英國人不允許歐洲出現一家獨大,荷蘭不希望與法國之間直接接壤,而瑞典則不願意法國人的觸角伸到北海甚至是波羅的海海域。

於是,三家開始干涉法國人的行動。

儘管戰場上勢如破竹,但最後法國人還是接受了三家的聯合施壓,與西班牙籤訂了《亞琛條約》(TreatyofAachen)。亞琛條約之後,法國人拿下了部分的西屬尼德蘭,繼續保持對西屬尼德蘭甚至是荷蘭的強大壓力。

當然與此同時,路易十四的胃口也被吊起來了。

公元1672年,法國借口荷蘭人在遺產戰爭中背棄同盟關係倒向了西班牙,發動了「法荷戰爭」(Franco-DutchWar)。當然,同時宣戰的還有英國,因為此前已經爆發了兩次英荷戰爭,這一次同法國聯手,等於是第三次。

法荷戰爭中的法國人的邏輯十分清晰,因為法國人在歐洲大陸就是要向北海方向擴張,而在海洋方向上就是要壓制荷蘭;比較值得玩味的是英國人的態度,我們之前曾經講到過這個時期英國人的國策——要大西洋海權,要英吉利海峽,要搞亂歐洲大陸。只是當英法聯手混合雙打荷蘭的時候,這個國策出現了自相矛盾之處。

沒錯,打荷蘭就是要海權,收拾了荷蘭人,英國人在大西洋海域的霸權就成功了一多半。然而,如果徹底打殘了荷蘭人,法國人就會成為整個歐洲的霸主,同時還對英吉利海峽虎視眈眈。所以,這場戰爭中英國人等於是首鼠兩端,莫衷一是。最後無奈,英國人於公元1674年宣布退出戰爭,理由就是沒有任何理由。

當然,首鼠兩端並不只英國一家。

法荷戰爭,充分暴露出了近現代歐洲列強們朝三暮四,厚顏無恥的真實嘴臉。

法荷戰爭,英法兩國既然作為宗教上水火不容的兩個陣營都能夠結盟,那麼宗教這個借口就實在太爛了。因此,索性拋開宗教成見,所有的事情也就一通百通。於是,天主教的奧地利哈布斯堡,西班牙哈布斯堡,紛紛站隊到了荷蘭一邊。新教陣營中的瑞典思前想後,站隊到了英法一邊。作為對傳統北歐對手的回應,同樣是新教當家的丹麥則站在了荷蘭一邊。

只不過,最狡猾的依然還是英國。

英國人在1674年退出戰爭,卻在1678年又殺了個回馬槍,加入荷蘭陣營。

書中暗表,這件事情發生的前一年,荷蘭執政威廉三世,就已經迎娶了英國詹姆士二世的女兒瑪麗為妻,兩方早早就媾和了。

表面彬彬有禮的紳士們,撒起潑來完全不顧形象,潛台詞就是,荷蘭的地盤早晚都是我的,尤其海外利益。我打英荷戰爭可以,那是我的家事,但是同樣的事情,你們都來打荷蘭就不行,群毆更是沒禮貌。

於是列強大和解,於公元1678年簽訂《奈梅亨條約》(theTreatyofNijmegen)。

戰後,荷蘭繼續保持了領土的基本完整。瑞典在這次條約中收穫頗豐,拿到了神羅北部的部分領土。法國人再次拿到了西屬尼德蘭的部分土地,同時通過遺產戰爭與法荷戰爭的條約,向東還牢牢地掌握了屬於德語區的阿爾薩斯與洛林。

一個六邊形的法國,基本形成。

路易十四的歐洲霸主之夢基本成真,法國達到了國力上的巔峰。

大同盟戰爭

進入人生不惑之年的路易十四,終於品嘗到了專制的快感,霸權的高潮。

經過了遺產戰爭與法荷戰爭的檢驗,在路易十四的心目中,英國不足為懼,瑞典鞭長莫及,荷蘭奄奄一息,西班牙已成冢中枯骨,德意志與義大利一盤散沙。如果說法國人還有什麼擔心的,那也只能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了。除了這個政權本身體量之外,他還在名義上保留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皇冠。只要奧地利人願意,他們隨時可以把這個「自古以來」的法理武器拿出來亮一亮。

路易十四這麼想,也不算錯,問題是有點不合時宜。

由於地緣政治的關係,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生存狀態跟西歐這幾個國家都不太一樣。西歐無論早期的西葡,還是晚期的荷英法,除了控制大西洋航線,壟斷海外貿易與殖民地利益之外,就是在西歐逐鹿中原,玩合縱連橫的好戲了。然而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除了經常參與歐洲內部事務之外,對外還要面臨奧斯曼帝國的虎視眈眈。尤其是到了17世紀後期,消停了很長時間的奧斯曼突厥人又開始蠢蠢欲動,打起維也納盆地的主意來了。

我們前文曾經分析過,維也納堪稱歐洲版的襄陽。維也納一丟,整個西歐乃至於北歐、東北歐等就算是門戶洞開了。更何況,維也納還是哈布斯堡家族經營了幾百年的老根據地。

所以,正當路易十四對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乃至於整個神聖羅馬帝國打著如意算盤的時候,人家維也納那邊卻正在跟異教徒浴血奮戰。

公元1683年,奧斯曼突厥人十五萬軍隊兵圍維也納(GreatTurkishWar,大突厥戰爭)。

突然之間,歐洲各小強們,感到了身上的那種濃濃的聖戰情懷。原來這些年以來,大家打來打去不亦樂乎,卻誰都沒有注意到,當前歐洲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宗教改革,也不是法國獨大,而是在自己的卧榻之側一直都有一個潛伏的異教徒敵人。這個敵人雖然在過去的幾百年不聲不響,但其實這個敵人才是基督教世界的共同敵人。

然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路易十四卻依然在做自己的歐洲霸主夢。

公元1685年,路易十四解除了《南特敕令》,對法國境內的胡格諾派採取了極端措施。奧斯曼突厥人大兵壓境,聖戰先放一邊。很顯然,當時歐洲天主教代言人根本就不是羅馬教廷,而是路易十四。

這樣荒唐的搞法,馬上引起了歐洲各國的反彈。

公元1686年,作為反擊,歐洲其他各小強們,迅速成立了一個「奧格斯堡同盟」(LeagueofAugsburg)。這個同盟的參與者,除了老牌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以及他背後的神聖羅馬帝國之外,還有新崛起的荷蘭、瑞典,甚至於神羅內部的勃蘭登堡;除了重新獨立之後的葡萄牙王國,還有重新找到存在感的羅馬教廷,甚至在光榮革命之後,威廉三世同時兼任了英國國王,英國也參與到同盟之中。

如此一來,歐洲反法同盟正式形成,法國單挑全歐洲的態勢也已經形成。

然而即便如此,依然沒有擋住路易十四的雄心壯志,他自稱自己為「太陽王」(SunKing),意思是他就是太陽,只要有太陽普照的地方就有路易十四的威名。他自稱「朕即國家」(1)。也就是說,路易十四代表國家,路易十四佔有國家財富,路易十四還決定國家命運。如此表達方式,其實跟中國的君主專制已經距離很近很近了。

公元1688年,法國單挑全歐洲的大戰拉開帷幕。

這場戰爭,後來被稱為「大同盟戰爭」(WaroftheGrandAlliance),或者「奧格斯堡同盟戰爭」(WaroftheLeagueofAugsburg)。當然,又因為這場戰爭持續了九年,也被稱為「九年戰爭」(NineYears'War)。

這一次,法國人確實是作了個大死。

有了全歐洲的支援,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東征異教徒,西擋野心家。雙線開戰,雙線都取得了輝煌勝利。

奧斯曼突厥人羊肉沒吃成,惹了一身膻。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一口氣將國境線前推到了喀爾巴阡山一線,往南已經到達了塞爾維亞。幾乎全境收復了當年匈牙利王國的固有疆域,拯救了躲在特蘭西瓦尼亞高原避難的匈牙利貴族們。

這是歐洲天主教同伊斯蘭教在東線,三百多年拉鋸戰的一個轉折點。

法國人雖然沒有奧斯曼人這麼慘,但也差不多。

法國人是羊肉沒吃成,膻都沒惹一點。

這場仗打了九年,雙方除了流血,在戰術上的表現都乏善可陳。沒有任何有決定意義的會戰,也沒有留下任何經典戰役。公元1697年,互相越打越疲勞的雙方簽訂了《里斯維克和約》(TreatyofRyswick)。

和平協議簽署之後,法國將戰爭中拿下來的領土,悉數吐了回去。

這一次的和談其實只能算是暫時性的,戰場上法國人沒有失敗,但談判桌上卻做出了巨大的妥協,法國人不服;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在歐洲諸強面前一掃頹勢,找回了那麼一點點帝國榮光,他們也想回到三十年戰爭前舊夢重溫。

所以,這次和談雖然達成,但雙方都壓下了一股子無名業火。

這股子火氣壓了幾年,一直到西班牙王位繼承戰(WaroftheSpanishSuccession)的開打。

大同盟戰爭之後僅僅四年,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二世駕崩。

這位官方意義上的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當家人,實際上因為家族長期以來的近親結婚,已經完全沒有個人形了。首先是從外表上,卡洛斯二世矮小而且跛足,並且遺傳了他所在家族的大下巴這個特徵,由於這個典型特徵的存在,卡洛斯二世的嘴唇都無法閉合。這個病症,後來被稱為「哈布斯堡唇」(Habsburglip)。此外,卡洛斯二世還有點智障和癲癇,當然這個病,很有可能來自瘋女胡安娜以及查理五世。

如果說上述遺傳病還算是勉強可以接受的話,那麼天生不具備做男人的能力這一點,將擊垮卡洛斯二世乃至於他背後偌大的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

國王不能生娃,這件事情經過卡洛斯二世兩任媳婦的驗證,已經是一個公開的秘密。那麼卡洛斯二世百年之後,如何確定西班牙王位的繼承人呢?

經過列強討論,最終確定繼承人在卡洛斯二世的爺爺,也就是腓力三世的後代中間尋找男性繼承人。

最終,有可能繼承西班牙王位的人選,圈定在了路易十四和媳婦瑪麗婭的後代,另外還有神聖羅馬帝國巴伐利亞一支,以及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一支。

經過種種檯面之上的外交博弈,檯面之下的陰謀詭計,路易十四最終勝出。

卡洛斯二世臨終將王位傳給了路易十四的孫子——腓力五世(PhilipV)。只不過愚鈍的卡洛斯二世接受了西班牙貴族們的建議,雖然法國波旁王朝的腓力五世入繼大統,但以後法國和西班牙兩國不準合併。

公元1700年,腓力五世在西班牙稱王。

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落幕,取而代之的是法國波旁王朝。

緊接著,不可一世的太陽王路易十四宣布,未來腓力五世也有繼承法國王位的可能性。

便宜都讓你佔了,嘴上還不依不饒的,這下子列強不幹了。

同年九月,反法聯盟再次成立。

第二年也就是1701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開打。

於是,西有英國與荷蘭的聯盟,東有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率領的神羅諸邦,甚至還有新崛起的普魯士,又是群毆法國的態勢。

這一次,法國人在戰場上,是真沒佔到什麼便宜。曾經在噸位上超過英國與荷蘭兩家總和的海軍,在戰爭中居然幾乎被摧毀殆盡。戰爭後期,如果不是因為東歐出現了一個更加強大的俄國,讓英國人敏銳地覺察到不能讓法國人死光了的話,估計法國人會輸得連底褲都不剩。

打了十三年的戰爭,最終以法國人的大妥協達成了議和。

法國人答應,法國與西班牙兩個波旁王朝永不合併,同時原屬於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西屬尼德蘭、米蘭公國、那不勒斯王國等飛地,統統轉交給了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

其他大國中,荷蘭被削弱,徹底跌出了一流強國行列;英國人在這場戰爭中揚名立萬,在法國人手中拿到了地中海咽喉直布羅陀,成為歐洲數一數二的強權;而新興的普魯士則嶄露頭角,成為後續歐洲歷史中的主流玩家。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場戰爭中,燧發槍徹底取代了火繩槍,成為日後歐洲戰場上的主流槍械。此外,刺刀被發明,安裝到了燧發槍的前端,這樣一來的話,此前名揚歐洲的西班牙方陣,也隨著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的謝幕而宣告退出了歷史舞台。

七年戰爭

實際上,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之所以打得如火如荼,還有個十分重要的原因。

18世紀初,歐洲諸強對於海外殖民地的爭鬥,已經趨近白熱化。

殖民地帶來的巨大利益,幾乎所有歐洲列強都看到了,這塊蛋糕誰要錯過了誰就是孫子。那麼即便如此,自大航海時代開啟以來,能夠從中分一杯羹的,也不過就是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不是因為大家都心存善念,而是有的沒有強大的造船業,有的沒有一支強大的海軍,有的則是始終沒有騰出手來。

法國就屬於後者。

實際上,法國人早年也曾經積极參与海外新航路的開闢,甚至是殖民地的建立。只不過早期的法國圈定的目標是今天的巴西,後來在16世紀中葉,被葡萄牙人趕走過一次。而到了17世紀初,又再次被西班牙治下的葡萄牙擊敗。

從南美灰溜溜走開的法國人並沒有死心,轉而開始在北美尋求突破。

公元1605年,法國人開始在今天加拿大的新斯科舍(2)進行殖民拓展。再之後,法國人又建立了魁北克城(QuebecCity),於是慢慢發展,逐漸形成了新法蘭西(NewFrance)。但是說穿了,法國人拓展的地區大體上都在今天的加拿大,無論氣候,水土、溫度條件,都遠遠不如英國人的殖民地更加優越。因此到了後來,法國人沿著聖勞倫斯河(SaintLawrenceRiver)與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River)南下,逐漸將新法蘭西的地盤延伸到了墨西哥灣。並且將英國人的殖民地阻隔並限制在了今天美國東海岸的一個狹長地帶。

公元1624年,法國人在非洲塞內加爾(Senegal),設立了在非洲的第一個貿易站。又過了幾十年,公元1664年,法國人在巴黎成立了法屬東印度公司(FrenchEastIndiaCompany),像荷蘭與英國一樣,專門用來拓展亞洲貿易與殖民活動。

然而,在海外殖民拓展上,法國卻一直被英國壓著一頭。

法國的宗教比較保守,天主教為先導導致了法屬殖民地在活力上、包容性上都無法與英屬殖民地相比,尤其在北美;此外就是,法國人的殖民地拓展,早期還是以商貿與轉運為主,而沒有形成英國人那種從一開始就本著定居移民的標準殖民模式。也就是說,紮根殖民這一點上講,法國人並沒有英國人堅決,也沒有英國人的那股子狠勁兒。就法國人來講,他們更加熱衷於爭霸歐洲大陸,而英國人在歐洲大陸上沒有領土,並沒有太多顧慮,因此反而把精力全部集中在了海外殖民上。

英法殖民地的矛盾,早在大同盟戰爭期間就開始了。

大同盟戰爭期間,本土的英法開戰,同時期的北美殖民地英法戰爭也開打了。事實上這在後來也成了一種慣例,歐洲本土開打,殖民地肯定也隨之動武。也就是說,殖民鼎盛時期的歐戰,並非單純的歐戰,而是很容易發展成為世界大戰。大同盟戰爭時期的這場北美英法殖民地戰爭,在威廉三世即位英國國王之後發生,因此被稱為「威廉王戰爭」(KingWilliam'sWar),當然我們也可以稱之為第一次英法殖民戰爭。

從第一次英法殖民戰爭開始,類似的英法殖民戰爭,在北美總共爆發了先後六次。其中在第六次,兩家徹底分出了勝負。

這第六次英法殖民地之戰,在歐洲本土被稱為「七年戰爭」(SevenYears'War)。

七年戰爭的陣容十分強大,我們也可以結合第一次歐戰——義大利戰爭,第二次歐戰——三十年戰爭,將七年戰爭稱之為「第三次歐戰」。

實際上,早在七年戰爭開打之前,歐洲就已經不消停了。原因依然是因為王位繼承權的問題,依然是發生在哈布斯堡家族的絕嗣問題。

公元1740年,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六世(CharlesVI)駕崩,他將自己的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大女兒瑪麗婭·特蕾莎(MariaTheresa)。可是,王位雖然可以傳,但是根據當時的繼承法,這事卻遭到了很多德意志諸侯的抵制。

於是,歐陸紛爭再起。

出於自己的利益考量,歐洲列強紛紛選邊站。新生的普魯士、法國、西班牙等國家堅決反對女王臨朝,而作為相反一方,奧地利、英國、俄羅斯等國則堅決擁護女王的合理合情合法統治。

這次戰爭的規模雖然不大,期間只有兩次大的會戰,而且赤膊上陣的也只是以普魯士奧地利為主,而且爭奪的焦點也只是集中在了波希米亞旁邊的西里西亞工業區。但在此期間,各路歐洲列強已經很明顯地開始出現「結黨」的傾向,針鋒相對的兩個陣營——英法、普奧都是捉對廝殺,而隔岸觀火的西班牙與俄羅斯,則是儘可能地參與其中,並從中漁利。

這場戰爭從1740年打到了1748年,戰後也沒有形成真正的體系。奧地利丟掉了西里西亞,但女王瑪麗婭·特蕾莎成功捍衛了哈布斯堡家族的王位與帝位。此後,這位女王將權力交給了自己的兒子約瑟夫二世(JosephII),成功為哈布斯堡王朝續命,只是此後的哈布斯堡王朝改了個名字,變成了女王和自己丈夫家的合稱——哈布斯堡-洛林王朝(HouseofHabsburg-Lorraine)。列強之間,只是實現了暫時的妥協,為接下來七年戰爭做足了鋪墊。

僅僅是八年之後,公元1756年。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更像是七年戰爭的預演,符合各自戰略利益的利益當事方,互相之間重新進行了同盟組合。原來捉對廝殺的情況不改,但調整了夥伴組成——英奧,法普,變成了英普,法奧。當時歐洲人把這件事情稱之為「夥伴交換」(switchedpartners)。這種在外交領域同盟關係發生劇烈變化的結盟現象,被稱之為「1756外交革命」(DiplomaticRevolutionof1756)。實際上,這是一種典型的歐洲大國平衡術,也就是在一定時間和一定戰略空間之下,列強各自選邊站,保持所有的大國之間不會產生一家獨大的情況,並且在此基礎上力爭用聯盟的力量牟取最大利益。

毫無疑問,1756外交革命,甚至於影響到了後來的一戰、二戰。

當時的情況是,海外殖民地的爭奪已經達到急赤白臉、兵戎相見的程度,尤其是英法之間。對比之前的戰爭,好歹還要師出有名,找個借口,比如宗教、繼承權等等。英法之間在北美殖民地的熱對抗,完全是為了爭霸的需要。

所以,以後的歐洲列強爭霸,也就徹底進入了要錢不要臉面的階段。

英法既然已經公開翻臉,雙方各自的小夥伴也就只能是對號入座扮演自己的角色。法國身後肯定有西班牙,因為兩家都是波旁王朝;而法國和奧地利是一家,普魯士也就主動選擇了英國;俄羅斯不願意看到奧地利和普魯士中的任何一家變強,也就階段性地選擇合作對象。

兩個聯盟互相不忿,真正形成了全歐大混戰。

捉對廝殺的戰況十分清晰,最終法國輸給了英國,奧地利輸給了普魯士,西班牙被進一步削弱,俄羅斯在東歐的存在更加堅挺。

戰後,英法締結了《巴黎和約》(TreatyofParis),奧地利、普魯士、薩克森,三個同出一脈的神羅國家簽署了《胡貝爾圖斯堡和約》(TreatyofHubertusburg)。

經過這一戰下來,法國人丟掉了北美和印度幾乎所有的殖民地,法國的小弟西班牙也從北美退出。法國人把北美新大陸以及東方最肥的一塊肉,拱手讓給了英國人。不僅如此,英法大戰結束后不久,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CaptainJamesCook)就緊隨著荷蘭人的腳步來到了南半球,於1769年和1770年分別發現了紐西蘭與澳大利亞,並且宣布這兩個地區被納入為英國的殖民地。

英法海上爭霸,在公元18世紀下半葉,英國對法國形成了碾壓之勢。

工業革命

英國人偷著樂的,還不止七年戰爭勝利這一件事情。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七年戰爭,連續的戰爭並沒有打亂英國國內資本主義的發展勢頭。終於在18世紀60年代的時候,出現了工業革命(IndustrialRevolution)。

工業革命,也就是機器大工業全面替代工場手工業的一場大變革。工業革命誕生的標誌性事件,眾所周知的是珍妮紡織機以及瓦特蒸汽機的出現。工業革命雖然最早誕生在英國,但迅速影響了整個歐洲大陸,乃至於全世界。

工業革命又是一個標誌性事件,自從有了機器大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一日千里,歐洲的專制王權已經越來越難以限制資產階級在政治上的不斷突破。此外,歐洲的城市化進程開始加速,現代化的城市輪廓開始形成。

更加重要的是,此前對於殖民地的佔領與消化,不管是早期的西葡,還是後來的荷英法,都是以佔領沿海港口平原為先導。但自從工業革命之後,利用現代化的軍事鎮壓,修橋架路,交通工具升級等等,已經可以深入到殖民地的內陸。如此一來,歐洲人對於南北美洲的殖民,迎來了一個空前的徹底歐洲化的過程,包括後來的歐洲。於是,歐洲慢慢變成了老歐洲。而歐洲人徹底將歐洲社會文明移植到了南北美洲,甚至在人種上都進行了滅絕再置換,終於建設成功了一個「新歐洲」。

新歐洲的典型代表,就是美國。

法國雖然在七年戰爭中完敗給了英國,導致法國人在北美的殖民地幾乎完全消失。但七年戰爭的慘烈,讓英國人背上了沉重的財政負擔。沒有辦法,只能向北美殖民地徵收重稅,於是在七年戰爭后不久,英屬北美就開始出現反抗的聲音。

公元1775年,殖民地起義軍在萊剋星頓(Lexington)打響了反抗英國的第一槍,美國「獨立戰爭」(AmericanRevolutionaryWar)正式爆發。

公元1776年,英屬殖民地東部的十三個州宣布獨立,美國建國。

公元1778年,法國承認美國獨立,並且隨即向英國宣戰。

在法國海軍的強力支援之下,美國獨立戰爭終於在公元1783年,以美國人的勝利而告終。

美國獨立,是殖民地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殖民地的老百姓第一次發現,原來殖民地與宗主國之間還能有這種操作方式。尤其是對於已經完全歐洲化的殖民地而言,這種示範的力量更是無窮的。

從此,歐洲列強爭霸也進入一個新階段,一方面要取得歐陸霸權,一方面又要騰出手來搶奪更多的殖民地,此外還要防備競爭對手對於殖民地的策反。

在這個方面,法國人就是後來人的好榜樣。

法國人全心全意幫助美國人搞成了獨立,為18世紀英法海上爭霸,畫上了一個階段性的句號。而更加複雜而糾結的對抗,即將到來。

(1)作者註:Iamthestate,法語:L'état,c'estmoi.

(2)新斯科舍:NovaScotia,意思是新蘇格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拿得起放不下的歐洲史(套裝共2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拿得起放不下的歐洲史(套裝共2冊)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章 《拿得起放不下的歐洲史(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