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附錄(24)
一九〇三年
為《浙江潮》雜誌撰文。秋,翻譯作品《月界旅行》完成。
一九〇四年
七月十三日(農曆六月初一),祖父去世,終年六十八歲。
九月(農曆八月),入日本仙台醫學專門學校。
一九〇六年
七月(農曆六月)回家,遵從母親的安排,與山陰的朱安女士結婚。同月,赴日本,在東京研究文藝,中止學醫。
一九〇七年
夏天,與友人等備創辦文藝雜誌,擬名曰《新生》,由於經費不足,未能印。後為《河南》雜誌撰文。
一九〇八年
從章太炎先生學習,為「光復會」會員,並與二弟周作人一起開始翻譯域外小說。
一九〇九年
輯印《域外小說集》二冊。
八月(農曆七月)回國,擔任浙江兩級師範學堂生理學、化學教員。
一九一〇年
五月十三日(農曆四月初五),祖母蔣太君去世,終年六十九歲。
九月(農曆八月),擔任紹興中學堂教員兼監學。
一九一一年
十一月(農曆十月),任浙江山會初級師範學堂監督。
冬,寫成第一篇試作小說《懷舊》,批閱二年始表於《小說月報》第四卷第一號。
一九一二年
一月一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后應教育總長蔡元培的邀請,任教育部部員。
五月,乘船到達北京,住在宣武門外南半截衚衕紹興會館藤花館,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
八月,又被任命為教育部僉事。是月,在公事之餘纂輯三國吳謝承的《後漢書》。
一九一三年
六月,請假由津浦路回家省親。
八月,由水路返回北京。
十月,於公事之餘輯校《嵇康集》。
一九一四年
在工作之餘研究佛經。
一九一五年
一月,刻印《百喻經》。
六月,《會稽郡故書雜集》刻本在紹興印成。是年在閑暇的時候喜歡搜集研究金石拓本。
一九一六年
五月,搬至紹興會館補樹書屋。
十二月,請假由津浦路歸省。是年仍搜集研究造象及墓誌拓本。
一九一七年
一月初,返回北京。
七月初,由於張勳復辟,憤而離職;同月,復辟失敗,北京局勢恢復平靜,又返回北京。
繼續搜集研究拓本。
一九一八年
四月,開始小說創作,以後源源不絕,其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以魯迅為筆名,刊登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號,抨擊封建家族制度與禮教的弊端,及其對兒童的摧殘與迫害,實為文學革命思想的最先鋒。
仍繼續搜羅研究拓本。
一九一九年
一月,表有關愛的觀點和意見,題為《隨感錄四十》,刊登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一號,後來收入雜文集《熱風》。
八月,購買了公用庫八道灣屋。
十月,表了關於改革家庭與解放子女的意見,題為《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刊登在《新青年》第六卷第六號,後來收入論文集《墳》。
十一月,新居修繕完畢,與二弟周作人一起搬入新家。
十二月,請假經津浦路回鄉,接母親和三弟周建人一同來京。
仍繼續搜羅研究拓本。
一九二〇年
一月,翻譯作品日本武者小路實篤著的戲曲《一個青年的夢》完成。
十月,翻譯作品俄國阿爾志跋綏夫著的小說《工人綏惠略夫》完成。
秋季起,兼任北京大學及北京高等師範學校講師。
仍繼續研究金石拓本。
一九二一年
二三月,又開始輯校《嵇康集》。仍兼任北京大學、北京高等師範學校講師。
一九二二年
二月八月,又開始輯校《嵇康集》。
五月,翻譯作品俄國愛羅先珂著童話劇《桃色的雲》完成。此時仍兼任北京大學、北京高等師範學校講師。
一九二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