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雛龍

第397章 雛龍

李世民的去世,標誌著貞觀之治的終結。

很多人悲痛欲絕,甚至自殘身體,以示願與天可汗同去。也有很多人暗自慶幸,那個將自己碾壓得連大氣兒都不敢出的英雄終於死去,從今之後,自己終於有了機會一展宏圖。

無論人們悲痛也好,慶幸也罷,第二天,太陽都照常升起。從廣南到西域,山川河流與昨日沒什麼兩樣。

新皇登基的過程波瀾不興。四位輔政之首長孫無忌,不僅僅是監國太子李治的親舅舅,還是李治的授業恩師。雖然最近這一年來,對師徒兩個在很多治國之策上面都意見相左,但至少在維持大唐強盛和穩定這一目標上,二人仍舊高度一致。

僅僅是為了大唐的強盛和穩定,長孫無忌心裡,就生不起更換儲君的念頭,反倒要在關鍵時刻主動站在李治的身側,以免給外人看到可乘之機。

而另外三位輔政大臣,掌握兵權的英國公李勣(徐茂公)被李世民在兩個月之前無緣無故貶去了疊州,褚遂良和崔敦禮兩個,向來又以長孫無忌馬首是瞻,都不會在此刻節外生枝。

至於其他文武官員,哪怕聯起手來,都阻擋不了李治登上皇位。更何況,從李世民去世當晚,盧國公程咬金就率領五千飛騎駐紮在了左延明門外!

那程咬金,可是全大唐最有名的「混不吝」,油鹽不進。如果把他逼得情急拚命,長安城內的文臣武將,除了鄂國公尉遲敬德之外,有一個算一個,還真的沒人敢保證自己能夠全身而退。

而那鄂國公尉遲敬德,卻從數月之前起,就開始閉門修起了仙道,不問世事。他不出頭,就沒人能勸說得了程咬金改換門庭。長孫無忌不肯放棄太子,程咬金不改換門庭,放眼大唐,誰還阻攔得了太子李治一步步登上皇位?

於是乎,經過朝臣「再三」懇請,監國太子李治「強忍悲痛」,在程咬金的貼身護衛下,入主太極宮。仍舊沿用貞觀年號,從下一年起改元永徵。隨即,加封長孫無忌為太尉,檢校中書令。緊跟著,又從疊州召回了李勣,加封開府儀同三司,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參與執掌機要事務。

對於其他文武百官,李治也是該安撫的安撫,該賞賜的賞賜,鼓勵大夥繼續全心全意為大唐而謀。對於貞觀時代留下的各項制度,則盡量能不動就不動,以免徒增煩惱。

一連串政令施行下來,大唐朝廷,比起李世民卧病在床,太子監國,四大臣輔政這兩年,運轉得反倒更加順暢。於是乎,天下人心大定。幾個原本有資格爭一爭皇位的王爺見狀,也只能暫且忘記李家的「優秀傳統」,不再動輒就將眼神往玄武門上飄。

事情說起來就幾句話,做起來卻頗為耗費時間。待新皇帝李治終於有空閑停下來喘一口氣兒,已經是李世民駕崩三個月之後。而押送車鼻可汗先期歸來獻俘的薛仁貴,已經在城外軍營里等了五十餘天。帶領大軍班師的高侃,也走到了渭水河畔。

「朕打算,依照昔日衛國公和英國公生擒頡利可汗的舊例,帶領百官親自出迎凱旋的將士,然後獻俘於太廟。太尉、英公,兩位僕射,你們四位意下如何?」發現自己竟然怠慢了與國立下大功的將士們,李治心中頓時心中湧起了幾分愧疚,趕緊想辦法進行補救。

「嗯,此舉倒是並無不妥。」長孫無忌稍加斟酌,笑著點頭。

雖然在什麼時候出兵討伐車鼻可汗一事上,他曾經跟李治有過爭執。但是,隨著車鼻可汗的覆滅,那些爭執也就隨風而去了。此刻,李治剛剛登基,急需建立執政的信心,作為舅舅,他當然能支持就盡量支持一下。

「是否有些抬舉車鼻可汗了?陛下,末將並非爭功,而是頡利可汗的地位,與車鼻那廝終究是天上地下!」出乎所有人意料,英國公李勣,這回卻沒有為軍中同僚張目,而是笑了笑,柔聲勸阻。

「陛下,微臣以為,英國公的話不無道理!」右僕射褚遂良聞聽,眼神頓時一亮,笑著對李勣的觀點表達贊同,「頡利是突厥的真正可汗,他歸降大唐,意味著突厥從此成為大唐的臣屬。那車鼻可汗,不過是阿史那家族的旁支,官職當初也不過是個伯克。趁著大唐休養生息之際作亂,才僭稱可汗,哪有資格跟頡利相提並論?」

「微臣附議。」左僕射崔敦禮想了想,也笑著補充,「郊迎與獻俘太廟,都是國禮。將士們平叛,著實功不可沒。然而,車鼻老兒,卻沒資格讓陛下如此鄭重對待。」

「這……」李治頓時有些猶豫,一方面,的確想讓凱旋歸來的高侃和薛仁貴、姜簡等人,享受到應得的榮耀,以激勵其他將士效仿。另一方面,也的確無法否認,車鼻可汗這廝,充其量就是一個土匪流寇,份量跟頡利可汗的確差了不止一點兒半點兒。

「兩位僕射的話,倒是也在理。」長孫無忌見狀,趕緊笑呵呵地打起了圓場,「一國不能滅兩次,頡利被擒,意味著突厥已經滅國。剩下的無論哪個姓阿史那家族的人再起兵,也都是我大唐境內的叛匪,沒資格被視為敵國之君。不過——」

從李治臉上看出了幾分失望,長孫無忌又拖長了聲音補充,「不過,將士們千里平叛,著實功不可沒。陛下,可否折中一二,昔日諸侯以王命討不庭,獻俘於天子。近代將軍征伐克捷,亦用此禮。阿史那斛勃辜負先皇之恩,沒資格去太廟走一遭。但是,陛下仁孝,可以命令高侃等有功將士,押著這廝從朱雀門前橫穿長安城,然後前往先皇陵墓之前謝罪。」

這話,可太對李治胃口了。讓凱旋將士押著車鼻可汗橫穿長安城,非但可以羞辱此人,並且還能讓高侃、薛仁貴等將士,接受長安百姓的夾道歡呼。而自己的父親,臨終之前還對車鼻可汗的叛亂一事耿耿於懷,將此人押到陵前向父親謝罪,也可以讓父親在九霄之上更為安心。

當然,通過此番運作,李治自己身為大唐皇帝,又一次於萬眾面前,展示了存在。那屬於添頭,可以心照不宣。

當即,李治就欣然作出決定,按照自家舅舅長孫無忌的意思來辦。不過,接下來長孫無忌的建議,卻又讓他輕輕皺起了眉頭。

原因無他,長孫無忌竟然不希望他在父親的陵墓前,宣布將車鼻可汗處以極刑。而是勸他封車鼻可汗一個官職,將此人圈養在長安城內,以備日後不時之需!

「太尉,朕明白你的意思。萬一將來漠北再有其他突厥人鬧事,便將車鼻可汗放出去撕咬一番。」儘管心裡頭感覺不是很舒服,李治仍舊非常禮貌地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可如果朕放過他,豈不是對被殺的使團上下太不公平?」

「陛下,做皇帝的,哪裡能整天考慮什麼公平不公平?」長孫無忌也是習慣了說一不二,立刻不屑地搖頭冷笑,「陛下這會兒,應該考慮,如何處置阿史那斛勃,才對大唐最有利。死去的人畢竟活不過來,而日後,陛下還需要阿史那斛勃的兒子坐鎮金微山!」

這話,說得可太像教訓小孩子了。登時,李治心中就冒起了火星。然而,想到父親去世之前對自己的叮囑,他笑了笑,繼續禮貌地回應,「可使團上下,畢竟是為了大唐而死,朕既然做了皇帝,就不能讓他們死不瞑目。而萬一日後其他梟雄看到阿史那斛勃鬧成這般仍舊不會被殺,也會對律法喪失了畏懼之心,爭相效仿之。」

「陛下可以厚待失去使者和隨從的家人,並派人曉之以理。」長孫無忌也迅速意識到,自己說話的態度有點生硬,笑著給李治出主意。「就好比兩軍交戰,我方將士戰死沙場再多,抓到了敵將之後,也不能因為他殺了我方將士就處以極刑。而是要考慮這個人是否對我方有用,殺了他和留下他,到底哪個選擇對大唐更有利。」

「陛下,阿史那賀魯雖然還沒有正式造反,卻已經派兵去救援過阿史那斛勃。他的兒子,就在被我軍陣斬的賊寇頭目名單之內。」不希望看到李治與長孫無忌兩個發生爭執,崔敦禮想了想,主動在旁邊補充,「殺了阿史那斛勃,阿史那賀魯就知道自己沒了退路,只會反得更快。而留下斛勃,阿史那賀魯就會存了僥倖之心,日後陛下派兵征剿他之時,他和他麾下的將領,抵抗之心也未必太堅決……」

「為何不是阿史那賀魯看到阿史那斛勃無論犯下多大的罪,都能逃得性命,反而會更堅定一條道走到黑呢?」李治迅速將頭轉向褚遂良,非常認真地向崔敦禮請教。

「微臣,微臣……」崔敦禮雖然能言善辯,反應速度卻沒那麼快,說話立刻打起了磕巴,「微臣是從以前的舊例推斷。先皇沒殺突利可汗,才有許多突厥將領主動為大唐效力。先皇寬宥了頡利可汗,才有許多阿史那家族的人,拒絕響應阿史那斛勃的召喚,主動與其劃清了界限,甚至向先皇請纓帶兵討伐之。」

『可阿史那斛勃最終還是……』李治無法接受崔敦禮的詭辯,本能地想以車鼻可汗為例,來反駁對方。然而,話到了嘴邊上,卻又想起來,自家父親去世之前已經主動承認了錯誤,作為兒子,自己不該揪住父親的過失沒完沒了。於是,又快速改口,「可最終,還是有人辜負了父皇。」

「陛下,昔日諸葛武侯七擒七縱孟獲,才使得南蠻永遠歸於蜀漢治下。而阿史那家族那麼龐大,迄今為止,辜負聖恩的,只有斛勃和賀魯兩個。」褚遂良見崔敦禮好像不是李治的對手,果斷接過了話頭。

四個輔政大臣,已經有三個反對殺掉車鼻可汗為使團報仇,剛剛登上皇位的李治立刻犯了難,將目光求救般看向英國公李勣,徵詢對方的意見,「英公,你意下如何?」

「末將只是個武夫,不懂太多戰場之外的事情。」英國公李勣拱手行禮,認真地解釋,「末將剛才聽了,覺得陛下和太尉的話,其實都有道理。如果陛下堅持要殺阿史那斛勃,末將就帶兵前往塞上坐鎮,無論誰敢造反,末將都提著他的頭來見陛下。如果陛下要學諸葛武侯,七擒七縱,末將就訓練士卒,以備不測便是。無論怎麼選擇,其實都沒什麼大不了的,陛下儘管一言而決。」

「嗯!」李治感覺大受鼓舞,卻又開始猶豫,自己究竟遵從本心,還是遵從長孫無忌的意思更好。後者那句,「做皇帝的,哪能整天考慮什麼公平不公平?」,雖然聽得他心裡頭髮堵,卻未必不是出自肺腑。

「陛下如果想要替使團討還公道,其實也未嘗不可。老臣想方設法,儘快把阿史那羯盤陀也除掉,永絕後患便是!」見李治猶豫不決,長孫無忌又主動退了一步。

外甥已經是皇帝了,自己身為舅舅和輔政大臣,總不能仍舊事事都替他做主。此外,剛才自己堅持留阿史那斛勃性命,到底是完全為了大唐長遠考慮,還是像妹夫生前說的那樣,又意氣用事了一回,長孫無忌心裡頭也不是太確定。

所以,乾脆退上一步,讓外甥自己做主吧。反正相關利害,自己和褚遂良等人都剖析過了。而此事,也的確像英國公所說的那樣,沒什麼大不了的。

「那就依照太尉和左右僕射之見,暫且留下車鼻可汗的性命。」難得見到長孫無忌主動讓步,李治反而覺得很不適應,再三權衡之後,強迫自己按照一個帝王的思維去考慮事情。「但是車鼻可汗身邊的爪牙,一個都不能再留。」

「必須盡數殺之,以告慰使團上下在天之靈!」長孫無忌這次,沒有反對李治的意見,而是果斷表示贊同。

「高侃,薛仁貴、姜簡和婆潤等人,與國有功。」李治想了想,繼續補充,「而父皇生前,亦說過,他們都是年青一代少見的將帥之才。」

他知道自己不處死車鼻可汗,誰會最失望。所以,真心地想要給予補償。父皇那一代將領,已經凋零得所剩無幾了,而自己還年青,必須有自己的衛國公和英國公,也需要有自己的程咬金。

「陛下可先著有司論眾將之功,在獻俘禮之後,召他們入宮,依照各自的功勞賜予官職和顯爵。」彷彿能猜到李治在想什麼,長孫無忌毫不猶豫地給出了最佳解決方案。

「那就有勞太尉,左右僕射和英國公了。」李治笑了笑,起身向四位輔政大臣交代。年青的臉上,寫滿了赤誠。

長孫無忌說得對,朕是大唐的皇帝,不是太子了。做太子時,可以考慮公平不公平,做皇帝時,就需要考慮更多的事情!

雖然,朕現在根本不像一個真正的皇帝!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唐遊俠兒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唐遊俠兒
上一章下一章

第397章 雛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