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第三十三章.蒙古本部,漠南、漠北之戰(5)

25.第三十三章.蒙古本部,漠南、漠北之戰(5)

清朝為便於統治,取消蒙古固有的部落制度,改為盟旗制度,限制其遷移,以便於人員控制。清朝盟旗制度完全仿效滿洲人的八旗制度,滿族八旗:正黃旗、正白旗、正紅旗、正藍旗、鑲黃旗、鑲白旗、鑲紅旗、鑲藍旗(鑲旗是:黃白藍三旗鑲紅邊,紅旗鑲白邊)。這是努爾哈赤創立的圖騰結構,因此,滿洲人沒有地的籍貫,只有旗的籍貫,是一種全民皆兵的軍事國家戶籍制度。盟旗制度的特點就是八旗制度的特點,蒙古人被納入組織后,局限在一塊狹小的地區,不能選擇居住地和牧場。旗跟旗之間也不能有橫的來往,連流動於各盟旗間的小販,都嚴厲禁止,目的是防止他們暗通消息,聯合在一起,集結叛變。「逐水草而居」的時代從此消失,即使遇到荒旱,非清政府批准,不能移動。清朝政治統治蒙古,有兩個秘密武器,一是利用喇嘛教,使蒙古人沉湎在宗教裡面,不知不覺中喪失戰鬥精神,這方面的效果是驚人的。另一是用和親政策,使蒙滿合流,把公主大批的嫁給蒙古領,其領本來稱可汗,投降滿洲人之後,被改封為藩王或公爵,合稱為「王公」。滿洲人的皇姑、皇妹、皇女之流,大多數都嫁給蒙古王公。清政府的政策是,用科舉控制漢人,用婚姻控制蒙古人,結果證明完全成功。公主的兒子自幼隨著母親在外祖父或舅父的皇宮中遊戲,長大后自然有一種向心力。

漢朝初年的謀士婁敬,就曾向當時的皇帝劉邦建議的和親政策可收的效果,在清朝得到全面應驗。1690年代,康熙皇帝在多倫諾爾(現內蒙古多倫)用盛大的宴席招待蒙古群臣時,現很多蒙古王公都是他的外甥或外孫,又幾乎都是在北京皇宮裡長大的,不禁大為得意。清政府雖賜給這些王公們財富和榮耀,鞏固其對民眾的統治尊嚴,卻對他們仍深謀遠慮地細心防範,如不准他們跟漢人來往,不準學習漢文,不準保管漢文圖書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4:不可能的戰爭(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4:不可能的戰爭(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5.第三十三章.蒙古本部,漠南、漠北之戰(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