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三十九章.四至,中國地理大勢(1)

13.第三十九章.四至,中國地理大勢(1)

每年冬天,西伯利亞的寒流會由北方南下中國。***因為沒有高山的阻擋,寒流很快便橫掃中國大部。大半個中國氣溫驟降。而從西北方向進入中國的寒流常受阻於青藏高原,降溫的範圍十分有限。如將入侵的軍隊看作寒流,可以在歷史上看到非常類似的現象,一次強大的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襲往往直達中國的心臟地帶,甚制使整個國家改朝換代。

「中國」最早本是純粹的地理概念,中國歷史學家錢穆曾在《中國文化史導論》中提到:「中國文化,開始便在一個複雜而廣大的地面上展開。有複雜的大水系,到處有堪作農耕憑藉的灌溉區域,諸區域相互間都可隔離獨立,使在這一個區域裡面的居民,一面密集到理想適合的濃度,再一面又得到四圍的天然屏障而滿足其安全要求。如此則極適合於古代社會文化之醞釀與成長。」也就是說,中國獨特的地理位置有助於產生一個大一統的文化形態,並且具有天然抵禦外來侵略的能力,因而中華文明方能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歷史條件下保持了自己的相對獨立性。

對中國地理大勢次作出概括的,是成文於周秦之際的《禹貢》,《禹貢》中提出華夏族的「四至」觀: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

中國四周,三面陸地,一面臨海,北面多沙漠,西面從北到由帕米爾高原和青藏高原把中國和西亞隔開,東面和南面是大海。

中國東邊面臨的大海,是古人難以逾越的太平洋,並非地中海、波斯灣那樣的內海;以古人的技術條件,尚不具備在風高浪大的海洋上航行的能力,一直到宋代以後才有所謂海上絲綢之路,並取代陸上絲綢之路成為東西方貿易的主要渠道。

中國版圖東北方向為大、小興安嶺、外興安嶺以及酷寒的西伯利亞;正北方向為蒙古高原及嚴寒的西伯利亞;西南方向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和縱貫邊隆的橫斷山脈,即使現在人們也很難翻越;西北方向橫亘著漫漫戈壁,沙漠。通過河西走廊,可進入新疆,穿過沙漠、高山可進入中亞,這條路線即絲綢之路,絲綢之路一方面很難走,另一方面它是陸路,其規模和效率都無法和航海相比;絲綢之路建立起古代中國和印度、波斯的聯繫,絲綢之路的開通較晚,一直到漢武帝(前156年—前87年)之後。

大海、沙漠、高山共同圍護著板塊狀的中國大陸,使它處於相對隔離的半封閉狀態,

中國地形地貌繁複,內部又有大縱深,多條大河縱橫,山地高原和丘陵約佔三成。為中國文化的多樣展、文化中心的遷徙轉移提供條件。古代中國最主要的區域是三大區域的分野:南方山地、中原農耕、北方游牧。

歷史上,游牧文明與農耕文明一直在歐亞大陸並列展。馬被認為是草原游牧的象徵,馬的馴化和傳播是歐亞草原游牧興起的關鍵。

中國的北方是強悍的游牧民族的源地。他們的征服是由東向西,匈奴、蒙古、突厥都曾向西方擴張。中國的定居民族和北方的游牧民族進行了數千年的鬥爭,尤其是出現天災的時候,馬背上的游牧者就不由自主地去襲取農耕民族,因為農耕民族通常有半年的積蓄。不斷的劫掠最後擴大為戰爭,防守者的農耕民族企圖報復,有時以全面出擊的方式先制人。

遼闊的大草原雖然把北方和西北方連為一體。但對於農耕民族來說,草原和沙漠不是容易謀生的地方,也不是一個可以輕易穿越的地方。中國歷史學家黃仁宇曾在《中國大歷史》一書中描述15英寸等雨線的概念,在等雨線的東南,平均每年有至少15英寸的雨量,適合展農業,人口茂盛。而在等雨線的西北,氣候乾燥,適合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定居的統一**帝國與游牧民族之間的和戰問題可說是近2000年來中國歷史的主線。在中國的古代向北是很難拓展的,這主要是受制於「15英寸等雨線」,大規模的農耕行於必須保證每年15英寸的雨量,而一旦基於農業文明的中央帝國腐朽墮落,軍事技術上領先且較有活力的原始游牧民族會南下征服處於分裂或羸弱狀態的帝國,而新的統一帝國會假借游牧民族之手重新建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4:不可能的戰爭(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4:不可能的戰爭(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3.第三十九章.四至,中國地理大勢(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