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第四十一章.中心與邊緣,中國未來地緣格局(5)

25.第四十一章.中心與邊緣,中國未來地緣格局(5)

在二戰之前,俄國(蘇聯)有很多機會參與歐洲的均勢。它在歐洲有盟友,也有敵人。所以,雖然它的地理位置偏了一些,卻不很孤獨。在冷戰期間,蘇聯把中東歐納入了它的勢力範圍。西方承認這個勢力範圍,不予干涉。除了地理位置獨特的西柏林之外,雙方在歐洲基本上相安無事。冷戰時期的陣營是固定的,而對抗是明確的。所以,那時的歐洲外交比較簡單,只要站穩立場就可以了。當冷戰結束后,中東歐國家投奔了西方陣營,俄國只剩下一個盟友白俄羅斯。這個時候,俄國在歐洲方向上是非常孤獨的。歐洲已經團結起來,沒有給它留下操縱的餘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蘇聯最擔心的是東西兩線作戰(這和德國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在東方是日本,在西方是德國。這一局勢在蘇聯於諾門罕打敗日本之後才改變,從此日本轉向南面展,把攻勢對準國民黨和在亞洲的西方殖民者。今天,俄國仍然擔心受到包圍。在西方是北約(美國是其最主要成員),南面是美國(佔領了阿富汗和伊拉克)和伊斯蘭國家,東面是日本(美國的軍事盟國)和中國。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些國家並沒有形成一個針對俄國的同盟,其中一些國家,如中國和伊朗,還和俄國保持一定程度的軍事合作。但是,它們都無一例外地對俄國產生了壓力。這是因為俄國在歷史上擴張太甚,樹敵太多,有太多的受害者。它的邊境線太長,而且在地緣政治和地緣文化上與所有鄰國都不協調,彼此衝突不斷。現在,實力對比出現了變化,俄國向內塌陷,固然要擔心所有這些鄰國以及美國的反撲,卻找不到一個可靠的盟友,加強了它的防範心理。俄國人向來崇尚武力,經濟不是他們的長項。他們能夠建立一個軍事帝國,卻無力建設一個經濟強國。因此,俄國不擴張領土就難以維持。目前看來,不能排除它繼續解體的可能。實際上,俄國的勢力範圍一再收縮,影響力幾乎被瓜分殆盡。大部分鄰國可能都樂見俄國的進一步衰落,在它的衰落中有很大的利益,唯有伊朗和中國希望其衰落的速度不要太快,可以在近期內抵擋一下美國的鋒芒。即,它們願意暫時躲在俄國的背後。如果沒有俄國這麼一個大標靶,美國就有餘力對其他一些國家更加囂張。

美國圍堵以蘇聯為的**陣營獲得成功有一個簡單的原因:這個龐大的集團幾乎沒有可以直達大洋的出海口,它的任何一條航道都受制於美國和它的盟友。在歐亞大陸的邊緣,美國建立了幾個**條約組織(seanto,nato,cento),可以有效地把蘇聯集團堵在大陸內部的心臟地帶,從而防止**在全球蔓延。因此,俄國有學者認為冷戰是海權與陸權的對抗。雖然美國在朝鮮沒有打贏,在越南打敗了,但從保守的角度看,遏制政策是成功的。蘇聯留在了大陸。兩大集團對抗持續到1990年代初,以蘇聯解體、西方陣營的勝利而告終。蘇聯入侵阿富汗,目的是企圖打破邊緣地帶的封鎖,獲得暖水港灣。它最終以敗退撤軍而告終。這場戰爭不僅消耗了蘇聯的大量資源,而且被認為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蘇聯的解體。在2003年,美國不顧歐洲的盟國及俄國的反對,佔領了阿富汗和伊拉克,繼續從邊緣地帶向心臟地帶挺進。美國現在仍在和一個衰落的俄國爭奪勢力範圍,進一步擠壓俄國的戰略空間。

高加索地區盛產石油,在地理上更接近俄國的腹地,也是北約向東展的第一個落腳點,已經有了喬治亞作為北約成員的候選國。俄國必須將更多的精力放在那裡,中亞五國次之。高加索地區可能是俄國的又一個阿富汗。當然,在製造損失的能力方面,高加索地區不能與阿富汗相比。但兩地有很大的相似之處:穆斯林、山地、獨立運動、游擊戰,當然還有美國的支持。這裡的人還有能力進入俄國動恐怖襲擊,比如在別斯蘭的學校里。這是阿富汗游擊隊做不到的。在高加索地區,俄國的麻煩不限於車臣一地。在顏色革命之後,喬治亞與俄國的矛盾激化。喬治亞試圖以武力解決領土問題,但挑釁失敗了,俄國予以猛烈反擊。這件事說明,由外部勢力操縱的「民主」可能像極權一樣壞,因為當選者長期生活在國外,不對他的選民負責。他只是那些外部操縱者的利益代人,可能還急於報答他的主人。本國選民對「民主」的過程和結果都無法控制。這種事多生在容易受到外部操控的小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4:不可能的戰爭(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4:不可能的戰爭(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5.第四十一章.中心與邊緣,中國未來地緣格局(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