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四十一章.中心與邊緣,中國未來地緣格局(6)

26.第四十一章.中心與邊緣,中國未來地緣格局(6)

喬治亞正在謀求加入北約,並得到美國的支持。高加索地區曾經是奧斯曼帝國的土地。土耳其現在是北約的成員國,與高加索地區有著語、文化和種族上的緊密聯繫,又有建立大土耳其的設想。因此,西方會保持在這一地區對俄國的擠壓。喬治亞的潘基西山谷是車臣叛軍的基地。俄國今後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將繼續縮小,而土耳其及其背後的北約的影響將繼續擴大。土耳其最終沒有允許美國從它的國土進攻伊拉克,但在戰後多次進入伊拉克的領土打擊庫爾德人。它對主導整個突厥語世界的興趣很大,儘管它的國力比較弱。這一片土地從土耳其開始,經南高加索,到中亞(除塔吉克,該國大多數居民說波斯語的一個方),併到中國的新疆。這個地區也是布熱津斯基所說的「世界巴爾幹」的一部分。如果這一帶出現機會,土耳其可能不會放棄加入干涉的機會。近年來,土耳其的伊斯蘭宗教勢力在上升。

在過去100多年中,自亞洲遠東國家逐漸強盛之後,俄(蘇)就經常面臨東西兩線作戰(或備戰)的困境。俄國決定修建安加爾斯克-納霍德卡輸油管道,向日本提供原油,而不是通往中國。這條管道沿著中蘇邊界走了上千公里,最後通向日本。另一方面,日本將沿著這條管道從俄國上岸。這正是俄國的目的,為中國引進一個競爭對手。俄國游刃於兩國之間,以免中國在東北亞坐大。俄國的遠東地區是孤立的。俄國這條常山之蛇的中段在哈薩克和蒙古國以北,如果它的勢力被進一步從這兩個國家排擠出,俄國國土東西兩端的聯繫就會受到威脅。由於在西和西南方向遭到北約的侵蝕,人口下降,俄國已經沒有太多的精力東顧。美國、歐洲和鄰國都不希望看到俄國再次稱霸,俄國繼續衰落符合幾乎所有這些國家的利益。俄國三面受到擠壓,只有北方的北冰洋暫時還算平靜。其實,北約的戰略是積極防禦,不可能侵入到俄國的領土之內。市場比土地更重要,爭土地只能是兩敗俱傷。這是兩次世界大戰帶來的教訓。俄國有核武器,有大縱深。現在不會有任何一個國家愚蠢到用武力侵犯俄國領土。當柏林牆倒塌,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的時候,俄國領導人歡呼意識形態衝突的終結,盼望俄國和西方融為一體。西方世界的決策者卻清醒得多。他們知道,地緣政治的競爭將取代意識形態的爭鬥。因此,在蘇聯解體、華約解散之後,以華約為對手的北約卻持續東擴。為了防範俄國,歐洲沿著俄國的邊界築起了一道「鐵幕」、一面無形的「柏林牆」,從波羅的海到黑海,把俄國隔在了另一邊,並儘力把這道「幕牆」向俄國邊界推進。這個時候,俄國正陷入嚴重的政治和經濟危機,根本不可能對西方構成威脅。構建幕牆的行為表明了西方基於歷史的對未來的遠見:俄國不會成為西方的一部分;當它再次強大的時候,還會對西方形成威脅。

因為這道幕牆,在可預見的未來,俄國在它的西方很難有所作為。但是,俄國是一個大帝國的孑遺,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並仍然保有一定的軍事和經濟實力,它不可能滿足於偏安一隅。在眾多充滿戒意乃至敵意國家的環伺之中,如果俄國不能重新振興,就有可能繼續分裂。俄國已經渡過了蘇聯解體后的最困難時期,它必須表現出某種強硬,也有了這樣做的一些能力。2007年,俄國的戰略轟炸機恢復了冷戰時期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例行巡航,主要目標是美國的關島軍事基地和英國。這樣,俄國以挑戰(或應戰,取決於觀察者的方位)西方來確立自己的特性和地位。這種行為看似主動,卻是完全被動的。美英不為之所動。在西方碰上了幕牆之後,俄國只有轉向其他方向。它可以在兩個方向上一展手腳:南方和東方。南方是破碎的邊緣地帶,有阿富汗、車臣等地的穆斯林戰友。南方也是美國在冷戰時期圍堵蘇聯的防線。無論在南方展如何,當俄國行有餘力之時,必將更多地向東方用力。不過,俄國在東方也不容易。先是距離太遙遠,俄國展遠東地區的計劃不太容易奏效,尤其在不與東亞其他國家合作的時候。而東亞其他國家在俄國遠東地區的影響,正是莫斯科想要避免的。東方有中國和日本兩個大國。日本還是美國的軍事盟國。如果俄國試圖拉攏日本,必將引起中國的猜疑,增加與中國的摩擦。兩個歐亞大國彼此消耗是西方所樂見的,卻是中俄都應該避免的。「禍水東引」的政策在二戰前已經有了先例,今後幾十年未必不會重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4:不可能的戰爭(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4:不可能的戰爭(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6.第四十一章.中心與邊緣,中國未來地緣格局(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