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第四十一章.中心與邊緣,中國未來地緣格局(17)

37.第四十一章.中心與邊緣,中國未來地緣格局(17)

前176年(西漢文帝四年)匈奴右賢王西擊月支,略定西域樓蘭等26國。匈奴西邊的日逐王設立僮僕都尉,監領西域,向各國收取賦稅。由於西域富饒,匈奴搜括到很多財富,從而增強了他的實力。

漢武帝劉徹時,大宛殺以重金求購好馬的漢朝使者,並奪其財物,前104年(西漢太初元年)武帝任命李廣利為貳師將軍,伐大宛。經過四年爭戰,漢朝取得勝利。於是西域震動,各國紛紛向漢遣使貢獻。漢朝從敦煌往西到鹽澤(今新疆羅布泊)之間,一路上設立了許多崗亭;並在輪台(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輪台縣境內)和渠犁(今新疆庫爾勒市西境)各派幾百名兵士屯田。置使者校尉統領其事。這是漢朝在西域設官和屯田之始。

至漢宣帝時,遣衛司馬鄭吉監領絲綢之路南道各國。前60年(神爵二年),匈奴日逐王降漢,澈銷僮僕都尉。漢朝任命鄭吉為都護。監領南、北兩道。從此,玉門和蔥嶺之間的整個西域為漢朝管轄,由西域都護駐在烏壘(今新疆輪台縣東策雲)直接統轄。

從漢宣帝劉詢時起,至西漢末,漢朝先後任命過18位西域都護。其中,段會宗兩任都護,四次安輯烏孫,最後以75歲高齡病死於烏孫。西域城郭諸國為之喪立祠,追念其恩德。東漢的西域都護以班超最為著名。超綏定西域,當時王門關以西蔥嶺以東50餘國均「納質內屬」於漢。班超從73年(東漢永平十六年)前往西域,102年(東漢永元十四年)八月抱病返回長安,九月逝世,享年71歲。超在西域30年,深受西域各族人民愛戴。先是75年,超奉調回京,路過於寘。當地的王侯百姓哭訴「依漢使如父母。誠不可去」,抱住馬足挽留,終於將超留下。漢和帝劉肇稱讚超「得遠夷之和,同異俗之心」,班超確是一位想西域諸民族之所想的漢朝好使者,因此得到西北各族人民的衷心愛戴。

西域都護的下屬官員有副校尉、丞各1人,司馬、候、千人各2人。副校尉是都護的副手。都護之下還有戊已校尉。戊己校尉領兵屯田,其下屬有丞、司馬各1人,候5人。西域各地的屯田官有伊循都尉(前77年置)、宜禾都尉(73年置,屯田伊吾盧)和伊吾司馬(121年置)等。

除了直接派官員、將校與屯田士卒駐守西域以外,漢朝並且冊封當地各級領。西漢時西域50國,「自譯長、城長、君、監、吏、大祿、百長、千長、都尉、且渠、當戶、將、相至侯、王,皆佩漢印緩,凡三百七十六人」。西域一些國曾由漢朝冊立新的國王。例如,前77年(西漢元鳳四年)立當時在內地的尉屠耆為樓蘭王,並更改其國名為鄯善。前65年(西漢元康元年),衛候馮奉世路過莎車,將殺死前王而篡立的呼屠徵擊斬之,另立新的莎車王。東漢時,班超曾先後改立疏勒、龜茲、焉眷、尉黎、危須、山國等王。西域長史班勇曾改立車師後部王和東且彌王。132年(東漢陽嘉元年)和175年(東漢熹平四年),漢朝曾兩次幫助拘彌復國,重新立王。上述事實充分表明西域諸國均在漢朝政府直接管轄之下。

西域諸國向漢朝派遣侍子,從而加強了雙方的政治聯繫,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西漢時,樓蘭、大宛、莎車等國曾遣侍子入漢。45年(東漢建武二十一年)鄯善、車師等18國主動遣侍子至漢朝,並請求重新派都護至西域,東漢光武帝劉秀因天下初定,未受此請。94年(永元六年)班超平焉耆,「於是西域五十餘國悉皆納質內屬焉」。

[19]杭愛山脈:漢代中國稱為燕然山,位於蒙古高原的西北,離雁門關大概在1800公里左右,是歷代中**隊可以深入漠北追擊游牧民族的極限。杭愛山以北,中國人稱為「極北」,基本上被視為地獄。杭愛山在南北朝末期又改稱於都斤山,現在蒙古國中部境內,全長約700公里,主峰鄂特岡騰格里峰(otgontenger)海拔4031米。杭愛山脈是蒙古國內流區和外流區的分界線,色楞格河、鄂爾渾河均源於其北麓,向北經過俄羅斯境內最終注入北冰洋。《後漢書·竇憲傳》記載:「燕然山,去塞三千餘里」。燕然山因中國東漢年間「車騎將軍竇憲破北匈奴,追及此,與耿秉登山,令班固作銘,刻石頌功,記漢威德」一事而著名,後世中國文人在希望國家能夠抗禦外侮時,往往以勒石燕然為鼓勵。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4:不可能的戰爭(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4:不可能的戰爭(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7.第四十一章.中心與邊緣,中國未來地緣格局(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