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大開殺戒(1)
第一批諸侯王中,第一個「中標」的,是始終保持中立狀態的燕王臧荼。***臧荼的燕王稱號是項羽封的,劉邦不過是承認既有的事實而已。所以劉邦建立漢王朝以來,臧荼只是消極不抵抗,並未積極表示支持新政權。這當然引起劉邦的不快,你的舊主子早就成了我的手下敗將,自殺在烏江邊了,你還對我不恭不敬,難道想替他報仇復國不成?
劉邦遷都關中后,臧荼更有「天高皇帝遠」的感覺,他有意趁機獨立,脫離中央的管轄。由於齊地自從韓信遷調為楚王后,一直沒有立新王,更讓臧荼有機不可失之感。七月,臧荼便宣布不再侍奉大漢王朝。為了表示統一決心,不惜任何困難,於是,剛登上王位的劉邦,重新披堅執銳,對臧荼御駕親征。
不知道劉邦為什麼有這種興緻,也許因為臧荼的實力實在太弱,劉邦正好借他過一把指揮千軍萬馬的癮;也許劉邦要殺雞儆猴,親手殺掉臧荼這隻雞,給其餘的諸侯們看。
臧荼原先判斷劉邦不可能派部隊前來,他可以強度關山,再讓劉
邦不得不承認事實。但沒想到劉邦卻克服萬難,親率大軍征討,他的
心裡難免大起恐慌。這場戰事進行得很順利,燕軍兵力不多,沒多久
便被漢軍包圍,兩個月時間,叛亂平定,臧荼只好投降被俘。
劉邦沒有把燕國領土收歸中央政府,而是把盧綰,這位和他同村同年同月同日生,關係最好的老兄弟,封為燕王,繼續幫他看守帝國的東北邊疆。盧綰是劉邦的小,兩人同鄉又同年同月同日生,盧綰從小便在劉邦身旁搖旗吶喊,兩人同手足。劉邦還是平民的時候被官府捉拿,他東躲西藏,盧綰總是形影相隨。後來盧綰跟隨劉邦一直干到將軍,進出劉邦軍帳卧室如同家人,衣食賞賜無人企及,受到的親近寵幸就連與劉邦一同起事的蕭何、曹參也無法相比。不過盧綰沒有什麼能力,在建國期間功勞不多,因此成為第一個不靠自己力量受封的諸侯王。
劉邦先把盧綰封為長安侯,那可是天子腳下的長官,就這劉邦還嫌給盧綰的待遇不高,一心想給他封個王做,可論功盧綰還不夠資格。天子有的是辦法。
劉邦派盧綰帶兵平定燕國的臧荼,凱旋之後,立即下詔,要在群臣中選拔功臣做燕王。文武大臣誰不知道劉邦的用意,誰敢不跟劉邦保持一致,內心同意的、勉強同意的,和原本不同意的人都一齊上封盧綰為燕王,劉邦說:「好,就按大家的意見辦。馬上批准了。」
由此已顯示劉邦有足夠軍力,不必再承認既有力量,可憑自己的喜好和關係來晉封諸侯王了。
盧綰和劉邦關係之鐵自不待,同年同月同日來到這個世界,從此便如影隨形,親熱如同一個人。一同上學、一同習武、一同造反,從沛封到咸陽,從漢中到長安,可謂好朋友、鐵哥們兒、,老戰友。盧綰對劉邦絕對信仰,劉邦對盧綰充分信任,是為美談。
按照出生時辰,盧綰早劉邦半日,但盧綰總是跟在劉邦的身後叫
「大哥」;按照家庭背景,盧綰要殷實富裕得多,但他從來不歧視劉邦,
反而每每資助劉邦,讓他上學、交遊;按照身份貴賤,盧綰在家裡也
是端吃端喝的主兒,可造反之後卻心甘願地照顧劉邦的飲食起居,
使其專心一意搞工作。至於劉邦對盧綰的偏愛,更是令沛豐弟兄嫉妒。
劉邦出征中原,竟然讓盧綰作為眼線盯梢蕭何,信任之深可見一斑。
固然,革命成功后盧綰和其他弟兄一樣封為侯爵,但是在平定臧荼之
亂時,劉邦執意把功讓給他,使之得以爵加燕王,成為沛豐弟兄中
的唯一。如此誼毋庸贅,恐怕蕭曹周樊任何人也難以比肩了。
既然盧綰屬於沛豐元老,那麼在對付韓信等「半道派」時就應該同仇敵愾的。事實並非如此,因為盧綰現在已經有了燕王的頭銜,所以他既屬於「沛豐圈」,又屬於「諸侯幫」,與諸侯們惺惺相惜了。可以這樣認為,登上諸侯的台階,加入諸侯的等級,他便屬於諸侯階級,看待問題的立場變了,處理事的態度也變了。於是,劉邦廢掉韓信,他心懷抵觸。劉邦遷調韓王信,他坐卧不寧。劉邦征討陳豨,他按兵不動,甚至陽奉陰違,裡通外國,終於留下了致命把柄,最後導致君臣反目。要知道,除了盧綰以外,沛豐圈所有弟兄都是一心剪除其他諸侯的。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仍然是過去的沛豐弟兄,僅僅因為一侯一王,態度反差竟天壤之別。